📖 ZKIZ Archives


香港第二大財經官員陳家強談港股A股化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5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27 08:47 編輯

香港第二大財經官員陳家強談港股A股化
作者:陳家強

香港政府新聞網4月26日發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最新博文《港股A股化?》,以下為博文原稿:

香港和上海兩地股票市場實施互聯互通以來,一直引起很多關註。近日兩地股票市場都出現破紀錄的成交額,AH股差價更加成為投資者的焦點,而坊間亦開始出現不少討論,探討港股會不會變得A股化

其實早在2007年港股直通車的新聞傳得沸沸騰騰的時候,大家已經熱烈討論過AH股的差價現象。當時我接受一份內地財經雜誌的訪問,被問的第一條問題正正有關如何看AH股的差價,會否擔心內地股民「炒起」H股,使到香港市場變得非理性或A股化。

AH股的差價現象實在反映了中港兩個市場的分別。香港股市一直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多年來吸引了不少本地以及海外投資者參與,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反觀內地市場一直不對外完全開放,兩地股市這兩個分割的市場,無論在資金來源丶投資者組成以至估值上都有著顯著的差異。

而兩個市場的差異亦反映在AH股價的分別上,恒生AH股溢價指數在2007年底曾高見200點,即A股比H股估值高達一倍,其後差價回落,亦到過甚低的水平,直到去年滬港通開通後A股估值才大幅度超過H股。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麽同一公司擁有相同權益丶盈利以至股息的股票,在不同市場上的價值竟然如此不同,而差價更會隨時間不斷轉變?我相信是因為個別市場的股價反映了市場的供求情況丶當地投資者的投資情緒,以及他們對經濟前景的不同評估。

首先,香港作為環球資本市場的一部份,市場上提供各種各樣不同的投資選擇,相對投資需求來說,供應並不缺乏。如果某一股票或市場估值已經太高,投資者自然會轉買其他產品,甚至沽空該股票。相對而言,時至今日在內地市場的投資選擇依然較少,投資需求仍主要依靠內地的供應滿足,A股價格容易單純因為供求壓力而上升。即使在滬港通開通後,兩市股票仍不能有效進行套戥,解釋了為何AH股的差價仍然繼續存在。

此外,不少人以為AH股出現差價是因為滬港兩個市場不完全雙向開放,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在海外市場,同一公司的股票在兩個完全開放的市場都會出現差價,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股票在澳洲及倫敦兩個完全開放的市場進行交易,但股價卻長期在倫敦出現大幅折讓。兩地稅制的差異固然是折讓背後的原因之一,但其實差價亦反映了兩個市場不同的需求及投資情緒,以及對經濟及公司前景不同的評估。

從這個例子可以引伸到,由於滬港兩市投資者的構成不同,內地投資者的需求及對經濟前景丶對公司價值的看法丶以至他們在長短線投資的情緒,都可能與香港投資者大相逕庭,所以會出現AH股票有不同的價格。

從2007年起,特別在籌備滬港通時我已不時思考,既然滬港兩市各有特點,那麽北水南來在帶動港股的流動性及波幅的同時,對香港市場的估值將會帶來什麽影響?

事實上,更多的交投及流動性絕對不是壞事,一個成功的金融市場是要把不同群體的需求以至情緒綜合起來。多年來香港股市的投資者來自世界各地,對股市各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引進內地的投資者,將使香港股市更能切實反映股票的價值,充分發揮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盡管有滬港通的出現,香港和上海的股價仍然可能維持差異。

然而無論是北水南來還是南水北上,都必須在適度監管的配合下才能水到渠成。滬港兩個市場在交互影響的同時難免引起股價波動,因此滬港通的市場機制必須要清楚透明丶監管必須妥善得宜,才能贏得國內外投資者的信任。

雖然近日港股價格大幅攀升,交投屢創新高,但我並不認為港股正在邁向所謂A股化。相反地,滬港兩地依然各有特色,在內地投資者有序參與港股的情況下,港股的價值將更具指標性,香港股市將更能發揮國際金融市場的功能。

博文網址:http://www.fstb.gov.hk/tc/blog260415.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0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