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一不是大牛市呢?A股港股估值結構對比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65

萬一不是大牛市呢?A股港股估值結構對比
作者: 陳嘉禾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現在,對於市場的流行判斷,已經與2014年上證綜指2,000點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悲觀情緒一掃而光,“難得一遇的大牛市”呼聲也甚囂塵上。
但是,萬一不是大牛市呢?


目前,A股藍籌股的估值仍處於相對合理區間,如目前上證綜合指數的PE、PB分別為17.9倍、2.3倍,滬深300指數的PE、PB分別為15.9倍、2.2倍,中證100指數的同口徑估值則分別為13.4倍、1.9倍。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大部分占主板指數權重不大、但數量十分眾多的股票,其估值卻非常之貴。
舉例來說,目前中證500指數的PE、PB估值分別為52.8倍、4.0倍,中小板綜合指數的估值是61.7倍、5.4倍,創業板綜合指數的估值則達到驚人的96.4倍、8.0倍。

行業方面,許多行業的估值也已經異常高企。比如,Wind咨詢編制的環保指數的PE、PB估值分別高達73.2倍、6.3倍,軍工指數達到113.0倍、5.3倍,生物科技指數則高達90.4倍、10.2倍,等等。

在市場的熱情之下,目前,投資者們蜂擁入市,買入他們能夠找到的幾乎任何產品。其中不少投資者缺乏對金融產品的基本知識,他們甚至不了解股票指數是如何計算的、財務報表又有幾張等等這些最基本的知識。

盡管藍籌股指數,如經常被引用的上證綜合指數、滬深300指數等,它們的估值仍然不高,隨著經濟改革的推進和量化寬松的進行,它們也確實可能走出一波大牛市行情,但是,投資者在“大牛市來了”的鼓舞下,盲目入市所追逐的資產,卻不一定符合估值安全、基本面優異的範疇。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牛市真的如期而至、上證綜合指數真的上沖到10,000點,盲目入市的投資者們自然也能皆大歡喜(盡管這種歡喜可能是短暫的)。

但是,萬一這次不是大牛市呢?

在任何時候,專業的投資者都應該明白,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沒有100%的把握,即使是一些看起來板上釘釘的事情也不行,遑論“大牛市已經到來”這樣的預測性判斷。

往者之事,來者之鑒。當年長期資本公司、雷曼兄弟公司的垮臺,都是由一群沈浸市場已久的投資者,在相信“債券利差一定會像往常一樣收斂”、“美國房地產市場一定會持續上漲”下造成的。而2007年以後許多A股投資者虧損巨大,也是在相信“A股的估值就該和全球平均水平不一樣”的情況下造成的(現在許多投資者仍然這麽認為)。

不但市場集體預期肯定會發生的事情有時候會不發生,有時真正發生的事情,卻也是市場沒有預期到的。不用舉其它的例子,就以此次香港股市大漲來說,其爆發以前,即很少有投資者預期到行情會是如此演繹。

所以,投資者在參與中國的資本增值時,一定要多多仔細考量買入的資產究竟為何種屬性、質量怎樣、估值幾許,等等。這樣,才能做到牛市可攻、熊市可守,而不至於在大牛市萬一不來的情況下束手無策、無路可退。

正所謂,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來自信達宏觀策略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2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