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觀點】為什麽創業團隊不再需要後端工程師?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1/149391.html

黑馬說: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年代,產生越來越多的認知盈余。思想的碰撞產生出種種奇思妙想,許多人想通過互聯網,通過技術來改變生活。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有價值的新產品出現。無論是在純軟件類移動互聯網產品領域、硬件類實體產品還是在新興的服務行業。

 

您也許也會有同樣的想法:有個創意,想開發一個App來解決某個問題,想做一款好玩的遊戲App,或者是通過移動App來優化您的傳統商業模式和體驗。那麽如今怎樣來開發一個App,可以即高效又最節省開發成本呢?技術團隊如何組建,還需要後端工程師麽?
 


文 | 王瀟 LeanCloud前端資深工程師
 

開發方式決定效率
 

關於開發方式,前兩年最火爆的詞語莫過於雲計算。科技的叠代速度是指數級不斷增長的,雲計算正是這種指數級叠代的引爆點之一。軟件開發的方向一定是會變得越來越簡單,成本也會不斷降低。

 

雲服務 1.0
 
如果你做一個 App,請至少選擇一款好用的雲服務,尤其對於初創公司來說。這樣的例子最有名就是 Instagram,在2012年4月Instagram 被 Facebook 10億美金收購時,用戶規模接近5000萬,然而整個團隊僅 13 人,而且其中的5名技術人員中,僅有兩個半後端工程師。另外的半個偶爾要負責前端的部分開發工作,Instagram 的所有服務就是部署在 AWS 上面。Instagram 聯合創始人Mike Krieger 在「如何成為十億美金公司」的演講中,將使用Amazon的雲服務歸結為用戶規模暴漲,但工程團隊並未出現明顯增長的重要原因。類似的公司還有Dropbox。
 
 
在雲服務 1.0 這個時期,開發雖然沒有比之前變得簡單容易太多,但是如果你想讓別人使用你的服務,只需部署程序到對應的雲主機或者 App Engine 上,節省大量運維成本。類似 AWS(亞馬遜的雲服務)、SAE(新浪的雲服務)、微軟 Azure 和阿里雲,讓本來需要花很多錢購買的服務器和運維成本都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選擇一個好的雲服務商。你的服務器端程序可以完全部署在雲服務器上,使用初期由於訪問量較小,用戶不需要支付費用。按需付費,當使用量真正達到了收費額度,雲服務商才會收一部分錢。當然,如果能夠達到這個付費標準,理論上這個項目已經運轉的不錯了。

 


雲服務 2.0

 

如今越來越多的 BaaS (Backend as a Service 後端即服務)已在矽谷興起,被稱為雲服務 2.0 版本。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過年期間有個應用特別火爆,App Store 的下載排行榜一直位居榜首,這個應用叫做「逗拍」,來看下逗拍的發展速度。逗拍 2014 年 12 月 22 日正式上線,上線僅 10 天,用戶突破 10 萬;上線 42 天,進入 App Store 總排行榜第一;上線 52 天 ,突破 1000 萬用戶;上線不到三個月,目前已經突破 1600 萬下載。(數據來源於逗拍在拉勾網發布的招聘信息)
 
 
目前國內也已經有很多使用 BaaS 服務成功的案例,許多科技公司都會遇到用戶快速增長,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建服務的技術成本是多大呢?打個比方,假如你打算做一款搶紅包應用,或者你的電商網站舉辦雙十一秒殺活動,技術團隊自己維護就需要相當大的資源投入。但是現在很多科技團隊可以在不投入一個後端工程師的情況下,使用 BaaS 服務輕松搞定這些。支付的成本遠遠低於自建團隊的資源投入,而更關鍵的是,他們節省了太多時間成本,也是機會成本,將更多的時間花在產品和運營上。

無後端開發
 
我們設想一下,每次想要做一款 App 時,總是會有很多重複的模塊要開發。比如數據存儲、文件存儲、賬號體系、短信驗證、統計需求和實時通信等模塊,這些模塊工程師們也力求做到通用,為了以後開發的時候更加容易複用。這些模塊為什麽一定要反反複複的寫,不可以做成一個通用的服務麽?用戶想使用哪個模塊就用哪個模塊,不需要服務器運維,也不用再重複開發,只需要按需付費,這就是 BaaS 要實現的目標。

但是很多人也會有疑問,那如果一定有服務端邏輯怎麽辦?一般 BaaS 服務的提供商同時還會提供各種服務器端的 Hook(一種程序接口),比如,你想要在保存數據之前服務器端校驗一下數據的正確性,BaaS 的提供商會在服務端預留一個 beforeSave 之類的方法,那你就可以在這個函數內部,寫自己的邏輯。不再像以前要操心服務端架構和性能,這些事情雲服務商都幫你做了,你只需要寫好對應的邏輯。

結語:人類科技的發展就是通過一個一個的創新,矽谷之所以走在創新的前列,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不斷降低創新的成本,同時使團隊變得更加高效。曾經一個互聯網產品的問世可能需要很多成本,人力成本、推廣成本、研發成本,當然還有大量的時間成本。但是現在因為 BaaS 等服務的出現,至少研發成本在不斷降低,使創新的成本也不斷降低,使更多的資源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當然 BaaS 也不會是終點,越來越多的服務創新也會不斷進行下去。
 

本文作者王瀟,LeanCloud前端資深工程師,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