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騰訊2014年凈利大增五成 微信月活躍賬戶破5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607.html

騰訊2014年凈利大增五成 微信月活躍賬戶破5億

一財網 劉佳 2015-03-18 21:52:00

移動業務加速變現的同時,微信的用戶仍在高速增長,2014 年末,微信及 WeChat 合並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1%至5億

被業界視作拿到第一張“移動互聯網船票”的騰訊 (00700.HK),在移動領域的投入回報如何?

騰訊剛剛發布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結合QQ手機版及微信的智能手機遊戲收入增加人民幣9.07億元。如果按天計算,這意味著在第四季度騰訊來自手遊的收入平均每天增加了人民幣985萬。

移動業務加速變現的同時,微信的用戶仍在高速增長。2014 年末,微信及 WeChat 合並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1%至 5 億。

與此同時,在O2O與紅包大戰的刺激下,騰訊綁定銀行賬戶的微信支付和QQ錢包賬戶超過1億,在支付領域邁進了“億級俱樂部”,進一步縮小與支付寶的差距。

2014年全年的成績單也隨之出爐:騰訊總營收789.32億元,較上年增長31%;凈利潤238.1億元,較上年增長54%。不按通用會計準則計算,騰訊全年凈利潤242.24億元,較上年增長43%。

月活躍賬戶

騰訊財報顯示,2014 年末微信及 WeChat 合並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1%至 5 億。那麽,新增的月活躍用戶主要來自在哪里?

騰訊財報稱,就微信而言,主要增加新功能及服務增強了用戶互動及參與程度,並提高了微信公眾號的普及率;就WeChat而言,繼續提升重點海外市場,尤其是新興亞洲市場的用戶參與度。

在進軍國際化方面,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今年3月初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微信、Whatsapp、Line、Kakao等等4家在很多國家的市場上的競爭格局基本上塵埃落定,“原來領先的就領先,原來落後的也很難打破。因為即時通信它的特點就是這樣,一旦占領了就很難去撼動。唯一的是你需要從更豐富的超越即時通信以外的增值服務等等角度去看這個競爭。”

而如果從收入角度來看,遊戲業務仍然占據騰訊收入的“半壁江山”。2014年第四季度,騰訊網絡遊戲收入增長41%至人民幣119.64億元。平均每日收入高達1.3億元。騰訊透露強勁增長,主要歸功於推出新遊戲的增長帶來的2014 年收入的增長,以及《英雄聯盟》的用戶及收入大增。

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較2013年第四季增長75%至2014年第四季的人民幣26.27億元。由於觀看用戶數增加使得視頻廣告收入增長,而QQ空間手機版及微信公眾賬號所推動,令移動社交網絡效果廣告收入增加。

電子商務交易業務的收入較2013年第四季下降87%至2014年第四季的人民幣4.46億元。這主要是因為騰訊在2014年3月與京東進行戰略交易後,騰訊的電子商務交易業務進行了戰略轉型,將流量轉移至京東致使騰訊的電子商務收入、成本及虧損大幅減少。

過去一年騰訊的大筆投資也在財報中有所顯現。騰訊現金凈額為人民幣227.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7%,主要因為公司所作的戰略投資,此部分被全年新增的自由現金流抵消。所持已上市投資公司(包括聯營公司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於2014年第四季末為人民幣600億元。

“互聯網+”連接一切

過去一年時間里,圍繞“連接一切”的騰訊,投資了京東、大眾點評、58同城、丁香園、滴滴打車等,和新東方成立合資公司。一系列投資分別對應布局實物電商、服務商戶、O2O、在線醫療、打車、在線教育等生活服務領域,並在不少投資中送上了“超級嫁妝”微信入口,圍繞O2O領域進行投資和布局。

關於騰訊未來的發展方向,馬化騰不久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騰訊並不會進入每個行業來自己做,而是提出“互聯網+”的理念,並且把騰訊在關系鏈、支付、社交廣告等等方面的能力做成基本的零件和工具,作為“武器”開放給廣大第三方合作夥伴去改造、提升他們所在的行業。

例如,在醫療領域,“互聯網+醫療”的模式使得“口袋里的醫院”正在成為現實。目前全國已有近100家醫院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超過1200家醫院支持微信掛號,服務累計超過300萬患者,為患者節省超過600萬小時,大大提升了就醫效率,節約了公共資源。在交通領域,滴滴打車等移動互聯網運用的出現,正在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過去走了很多的彎路,覺得這個好像跟我們有關不能放,但是最後發現其實反而做不好。現在心態更加放開了,不再想什麽都做。”馬化騰說。

而騰訊也在財報中稱,2015年,除了發展現行業務,騰訊將發展移動生態系統,把騰訊本身及合夥夥伴的產品及服務帶給中國的消費者。

其中發展移動生態系統的策略包括: 與各個垂直行業領域的現有及潛在戰略夥伴合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O2O及交易服務;與主要內容提供商(例如網絡文學作家、HBO、NBA、索尼音樂、華納音樂及YG娛樂公司)合作,開發數字內容業務;平衡用戶體驗的同時,透過增加更多移動廣告存貨、優化廣告投放工具及擴大騰訊的廣告客戶基礎,以推動騰訊的效果廣告業務;豐富支付場景使支付服務更受歡迎。

編輯: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