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個經濟有點煩、這個股市不太冷 二月立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c9d.html

前兩天看《鏘鏘三人行》,經濟學者馬光遠說中國股市是驚悚恐怖大片,經濟基本面一塌糊塗,股市倒是漲起來了,而且漲的那麽不堪,亂漲一氣,這個老馬也真敢說,不過也側面證明了經濟學家做投資多數輸錢的事實,凱恩斯、費雪、楊小凱甚至格林斯潘,這些經濟學領域里的獅子老虎,都是炒股的輸家;這不是小看經濟學家的能量,而是對宏觀經濟的判斷,經濟學家自己要有相當的慎重,別亂說亂動的,過去資訊不夠發達的時代,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互動都基本不離譜,今日是個資訊高度暢通的時代,在資本市場這種專門處理綜合信息的龐大體系里,它的處理量和複雜程度遠超數個超大型計算機,之後它所表現出的前瞻性,全面性,所得出的產業發展結論等等,是任何偏安一隅的某個專家學者力所不能及的,就是一堆高級專家聚在一起,也必然難以擺脫片面性,所以對資本市場,敬畏是最基本的態度。

                                                                                                  

最近幾年,對經濟基本面的悲觀論點就一直沒斷過,今天又看到某金融財團風險管理部顧問的文章《世界經濟正處於大衰退的邊緣》,作者指出世界主要經濟體正不斷進入通縮和貨幣政策黔驢技窮的矛盾之中,並警告這最終會把世界經濟推向危機,文章的邏輯看上去很嚴謹,好像也擊中了正在發生的事實,但是結論對不對呢?一定不會對的,除了危機從來不能被預測之外,這種解讀的本身也過於本本主義,死扣課本,從一個概念推導出另一個概念,至於套用的概念是否和實際相符,那就不去細究了,經濟學本來就是一門模糊學,離精確距離甚遠,要接近正確只能不斷在實踐中尋找和發現盡可能多的新元素,隨著整體工商環境與科技發展的變化,經濟學自身知識的陳舊率也越來越快,所以要不斷吸收新營養,綜合分析新老問題,才是正道。

 

 08經濟危機以來,類似的邏輯推導就沒斷過,只不過推來倒去,都是在玩概念,事實與結果反倒越來越擰巴了,之前說美國搞QE放水,超發貨幣,全世界都跟著來,非常危險,其惡果將不可想象;中國有些人開罵,美國搞QE就是輸出通脹,轉嫁風險和國內矛盾,可是幾年走下來,人們不僅沒看到通脹,反而通縮趨勢倒越來越明顯了,甚至有全球蔓延的態勢,怎麽坐飛機撒錢的QE ,沒輸出通脹反而是輸出通縮了呢?

 

其實,不論是QE刺激通脹,輸出通脹的論調,還是最新的這篇世界經濟將要大衰退是因為通縮趨勢和貨幣政策技窮的無路可走,本質上都是一個毛病,都是本本主義,死讀書的結果,拿一些經濟概念套來套去,脫離現實,誤判是鐵定的。

 

08金融危機,烈度和強度是50年乃至80年一遇的,它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就是對金融衍生品和杠桿效應的清醒再認識,到底要不要給這些東西那麽大的空間,答案是:不可以!

對金融衍生品和其杠桿效應來說,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創新,做到如此巨大的規模,然後要橫刀立馬,來一個斬立決是極其痛苦的,但是再痛苦也要做,它們要被關進籠子里,相比以往將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變數,整體信用體系遭遇空前的打擊,之前滿盈的信用空間瞬間凝滯,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火箭飛升一樣的上漲,信用體系在危機爆發期間近乎癱瘓,  並且很快形成連鎖反應。

 

一般人認為,錢就是我們看到的貨幣,其實不然,錢=貨幣+信用,與人們手里攥著的錢同樣重要的是信用,信用本身就是錢,而且是很重要的大錢, 08危機,受沖擊最大的是信用,貨幣體系中一個大支點受到沖擊,當然是個巨大的震動,危機發生後金融業的冒進受到千夫所指,但是適度的杠桿和多樣的金融衍生品總體上還是有利於經濟的,問題在於如何把握量度,而這一點,沒有實踐,沒有經驗和教訓,誰又能知道呢,進步總是要支付代價的。

 

正因為信用體系受到巨大的沖擊,08之後,美聯儲開出的藥方是量化寬松,也就媒體上所說的“坐著直升飛機撒錢” ,在貨幣和信用這個MONEY體系里面,撞出來如此巨大的一個洞,要修補它,重建信用,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杠桿面臨量度上的重新定義,可不是幾個月,幾個季度就能立即完工的,這是一個動態的,更是生態的修複過程,這個大洞不能迅速彌補,那麽坐著直升機撒錢,當然是一個最有效率的應對方法,而且,根本就沒有通脹之憂!

 

後來的發展表明,不僅沒有通脹,反而全球性的進入到通縮的壓力中,當然,從08年到現在這個七年中,前期各國仿效美聯儲量化寬松,大力撒錢,是造成了短期的通脹壓力的,這一點在中國表現尤為明顯,中國四萬億之後,在2011年前後是出現了一段較大的通脹期,因此連續幾次提升存貸款基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采取相對保守的貨幣政策,但2011年之後,通脹就逐漸止步,走到今天,甚至有了通縮的態勢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2011年前後通脹是個假動作,08年通脹最高,11年再次摸高也沒高過08年,僅僅是個反彈而已,不應該把帳算在國內的4萬億的頭上,4萬億有利也有弊,是中性的,沒那麽糟糕,要說它有害也是因為多數錢沒有去為創新轉型服務,而是再次去了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產業;不過當時的通脹更多還是來自國際傳導,因為國際大宗商品和資源品的反彈高峰,正是在2011年上半年。

 

08危機,順帶著做了另一件大事,就是把周期性資源與大宗商品的狂牛之路給斷了,周期性的上升與資源枯竭緊張的危言聳聽,兩相疊加制造了非常的瘋狂,世界經濟倘被陷在這個邏輯里,是沒有未來的,雖說這些東西的周期性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但是瘋狂性卻是可以避免的,作為經濟和整個工業的基礎原料,瘋狂對經濟發展貽害無窮,瘋狂過頭就要支付溢價,今天的全球性通縮,就是當年瘋狂的對價。

 

過去的七年里,從信用黑洞到持續量化寬松,美國基本上走出了危機造成的震蕩,並籍此調整結構,發力新經濟,從去年開始退出QE,經濟增長也漸有起色,貨幣政策開始從寬松向中性過度了;與此同時,這些年跟隨美國實行同樣策略的國家和地區,卻產生了不同層次的分化,比較有代表性的歐洲與中國,都有各自的泥潭要跨過去,具體到細節上,歐共體里的國家經濟有好有壞,差異性的平衡是個問題;而中國的麻煩是來自發展模式和改革停滯,不過目前,全球經濟面對的共同問題則是:通縮,這個讓經濟看上去有點煩。

 

通縮何來?首先來自資源和大宗商品曾經的瘋狂,今日疲軟的根源正是昔日過度透支未來;其次是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的病癥表現,目前各國給出的降息對策僅僅是個緩兵之計,因為這兩個問題僅靠貨幣政策是沒辦法解決的,資源和大宗商品的盛衰周期很長,再與產能過剩彼此作用,惡性循環恐怕情況更為不堪,最後就算弄到負利率也解決不了問題。那麽對此,是否就束手無策了呢?當然不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美國,已經走出了模版,探明了方向,這條路就是:開拓新經濟時代。

 

當下,幾乎所有的傳統產業都開始進入到了產能過剩的時代,這一點,從發達國家開始,蔓延到發展中國家,已經是無計可施了而傳統產能遵循必然的發展規律,並無出格之處,出路在哪里?借鑒歷史經驗,能提升並結束蒸汽機時代的,只能是電力時代,今天的全球經濟,正站在這個轉折的拐點上,沒錯,經濟看上去是有點煩,可是,經濟的映射體----股市,卻不太冷,不僅不冷,簡直是炙手可熱。

 

過去的一年多里,美國股市已經無數次創出歷史新高,如此這般的躁動強烈預示這絕不簡單,而帶動美國股市飛躍的正是滿眼的新經濟代表者。

 

2011年2月,我曾研析並撰寫《移動互聯網產業鏈》,跟蹤美國資本市場近百家相關企業;2012年的2月,我曾發文《軟件服務的強盛時代》,通過觀察美國資本市場,算是比較早的體會和理解了新產業的發展脈絡,軟件服務,智能產業,互聯網,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基因產業,新能源,電動車,如此等等,未來新產業的整體架構不再是藍圖,已經是真刀實槍的在做了,相比傳統,這些新產業代表了未來,他們就是蒸汽機時代末期的新興電力產業,如此,資本市場怎能不因此而興奮呢?

 

新產業怎樣提升經濟?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從PC機到智能手機,設備增量和所能影響的人口增量都是幾何級數的,所帶來和衍生的需求與服務更是巨大;所有傳統產業都面臨被重組重置和升級改造,整個過程是痛並快樂著的;這個產業大升級,最終將細化到滿足每一個人的個性服務需求,也就是說在新時代可能會出現沒有一件產品是完全 相同的產業格局,由此帶來的產品的多樣性,配套產業的重度細分率等等,都將遠超傳統,以此為管窺之點就完全可以想象它將帶來何種程度的經濟體量的提升。

 

上述種種,就是經濟的貌似不振和資本市場躁動激昂這一反差的根源,上述所有的新元素,也都在中國落地生根,並正在逐步發展,或跟隨先進或開拓創新,通縮或許還要走近,降息還將會持續應對,但是降息僅僅是權宜之策,它拉不住傳統產業臃腫的下降身軀,最終能治本的就是開拓新產業,並盡可能快的培育和發展,這也是中國創業板始終成為牛市領導者的根本原因,新常態,不拘泥,如果創業板的瘋狂,帶給全社會持續的創業激情,那將是善莫大焉,也是中國在全球經濟進入新紀元的重要時段,最大的推進器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