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讀書札記170208不當行為(十二)左袋的錢不能放在右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2/0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208%e4%b8%8d%e7%95%b6%e8%a1%8c%e7%82%ba%ef%bc%88%e5%8d%81%e4%ba%8c%ef%bc%89%e5%b7%a6%e8%a2%8b%e7%9a%84%e9%8c%a2%e4%b8%8d%e8%83%bd%e6%94%be%e5%9c%a8%e5%8f%b3/

讀書札記170208
不當行為(十二)左袋的錢不能放在右袋
朝日執筆

開始先說一個朝日的本行—歷史小故事。
情境12a:話說「真.大文豪」蘇東坡被 “燉”到黃州做官時,俸祿很少,但家裏吃飯的人卻不少。為了控制開支,他先把錢分為「應酬費」、「助理薪酬」、「酒錢」、「家庭支出」等不同部分。這還不夠安心,再把撥入「家庭支出」的4,500錢,分成30串,掛在橫樑上。每天早晨用長叉取下一串,作為一天的開支。取下錢來以後,立刻把叉子收起來,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蘇大學士的做法,說來也不是太 “古典”的事。不過是幾十年前,在沒有 “易借易還”,甚至信用咭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不少持家者也會把不同的家庭開支項目,例如「房租」、「衣服」、「食物」、「燃料」等,分開放在不同的「餅罐」內。再進一步說,其實直到今時今日,各大機構甚至政府部門,其開支預算也是用這種形式處理—各部門有自己的預算,部門內各類型開支也有分別的預算,同一類型開支中的不同項目也有各自的預算。結果就是,部門內「個別人士」可以經常坐頭等公幹,但咖啡機壞了,卻一直「沒有錢」更換。

若從「理性」角度來說,這種做法違反了經濟學中一個相當基礎的原則—金錢的「可替代性」!金錢(或任何「有限資源」)應該用在當刻能提供最大效用的地方,如果這個月不知怎的「火水」便宜了,那省下的錢不一定要用來買更多的「火水」,還可以考慮是否在做節時「食好西」,或者替阿仔添件新衣。

家庭主婦也許還有機會「靈活調度」,但大機構為了「方便管理」,」大概就比較難做到這種「彈性」了。既然這樣,幾乎可以保證,它們必然不可能把錢「用在刀口上」。大機構這樣做固然有其難處,但事實上,每個家庭或每個人,其實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有一套與上述相類似的「預算規則」。至於規則中的預算劃分得有多明確,通常都與「總預算」的「鬆緊度」有關。總的錢越多,(感覺上)就越容易「拉上補下」,各項預算間的界線就會「模糊」一點。相反,像蘇東坡般捉襟見肘,規則和預算間的界線,就自然要劃得緊一些了。

情境12b1:你昨天剛花了US$50看了場話劇,你有多願意周末再花錢去看一場音樂會呢?
情境12b2:你昨天剛被「抄牌」罰了US$50,你有多願意周末再花錢去看一場音樂會呢?
Thaler就這兩條問題向其學生(美國的大學生其實都很「窮」)發出問卷,發現12b2中大概有一半(較富貴的)學生,被抄牌後還會去聽音樂會,但12b1已經看了話劇,還會去聽音樂會的,就絕無僅有了。各位不知道有否以下的經驗:

情境12c:今個月已經忍不住買了四件新衣服/「根揼」模型,你覺得自己實在太「大洗」了!於是告訴自己,要節省一點,不能再亂花錢了。你經過時裝店/模型店時,成功抵抗了誘惑。回到家中,你心安理得地上網買了演唱會的門票。價錢不貴,剛好等於你上一件買的新衣服/「根揼」模型。

這種不同種類開支放在不同帳戶的傾向,當然不是閣下或任何一個人的個別問題。Thaler引述了兩位(俊男美女)經濟學家 Jesse Shapiro和Justine Hastings在2008年油價暴跌時,對美國家庭支出的影響研究。
情境12d:2008年美國油價由每加侖US$4下跌至US$2(相當於每公升HK$4.12,香港油價好貴!),跌幅高達50%!汽車燃油是美國家庭的必需和重要支出,家庭每周平均汽油支出為US$80。汽油便宜了一半,意味家庭每週可支配收入(「稅後收入」,這對美國人尤為敏感!)平白增加了US$40。不過,Shapiro和Hastings發現,這些家庭並沒有把這筆「意外之財」,「合理地」分配在提升各方面的生活品質。 例如,他們沒有喝更優質的牛奶和啤酒,出外吃飯看戲的次數也沒有增加。不過,他們在油站為座駕入「貴油」(正如香港和全世界一樣,油站都會提供不同「辛烷值等級」的汽油,價值豐儉由人。)的機率,卻增加了十四倍!

每周US$40,一年大約是US$2,000多一點。根據另一份調查報告,美國家庭的年收入每增加US$1,000,入「貴油」的機率僅會增加0.1%。想像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如果買彩票中了$2,000,他們會想到每年為座駕多入十四倍「貴油」嗎?事實上,2008年那次油價暴跌,其實是金融危機的結果。故此,當時美國家庭其實全部都在努力緊縮各項開支—除了多入了「貴油」以外。這顯然不是一筆明智的消費。

除了不同「開支」會被劃分在不同的「心理帳戶」外,同樣是錢,但只要是以不同的形態存在,往往也會被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
這系列的「心理帳戶」是以使用的「容易程度」來劃分的。最 “膚淺”的自然是「現金」,這些錢的「存在目的」,根本就是為了「被花掉」!不過,這種說法也已經有些 “老土”了。因為即使是「現金」,還是有「白花花的實體」。自從信用咭和八達通普及以來,「看不見的錢」當然比「實實在在的錢」更容易花掉。

比現金深一層的是「存款」。
情境12e:「咭數」明天就到期要找了,但你戶口裏卻沒有足夠的現金。你發現自己還有一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不過若立即取回,就要「蝕息」了。於是,你決定只還「Min-pay」,等下個月出糧/那筆「定存」到期,才付清尾數。
大部分人這樣做的時候,都沒有認真計算過,這兩星期的信用咭利息,其實比立即取出存款所「蝕」的利息,還要多一大截。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存款」與「股票」、「基金」等一樣,被我們在「心理帳戶」中歸類為「資產」。當然,某些有「特定用途」,例如「退休投資基金」、「子女教育基金」等,地位就更高,以至於很少會把它們視為可以使用的「錢」。

不過,在上一個世代,有一樣「資產」的地位是最神聖的。那就是「房產」。在條件許可下,我們的上一代往往寧願省吃儉用,把娛樂壓縮至零,也希望盡快清還房貸。不過,時代變了。假如現在問一對幸運地「成功上車」的(偽)中產夫婦,是否願意每天三餐麵包即食麵,每天上班前下班後外加節假日去做兼職,零外遊零消費零娛樂。以這樣的生活,換取他們的「三十年房貸」減為「二十五年」。我相信應該沒有人願意吧!
這現象與利息的大幅下降當然不無關係。當今「物業信貸」的盛行,以至於「房產」作為「不動產」的地位也開始「動」了。只不過,以現時的觀察,「房產」仍是處於個人或家庭各個「口袋」中的最深層,非到山窮水盡的一步,不會動用。真箇像廣告「微電影」一樣,貿然拿出來創業「實現夢想」的「尖麻」,大概不多吧!

話說回來,這種分開「不同口袋」的「心理帳戶」,對於「理性經濟人」來說,固然不甚「理性」。不過,對於我輩本就不甚「理性」的「日常人」而言,卻非常實用。我們擁有「懶惰」、「懵懂」、「過度自信」、「缺乏自制」、「目光短淺」……數之不盡的「高貴特質」。因此,若我們不把各個「口袋」劃清界線,而像「理性經濟人」一樣把所有的「錢」都視作「可替代」的話,我們的「錢」必會從那個破了洞的口袋全部流走—那套新衣服/「根揼」模型,真的好吸引啊!
(未完待續)

12集關鍵字:
不同項目的心理帳戶
錢的不同形式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