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評級預計,獲其評級的亞太21國今年新增債務將達到2.6萬億美元。因擴大刺激規模,中國將占據其中很大一塊。
Kim Eng Tan帶領的標普分析師們在周四發布的報告中寫道,2015年,這些國家的總債務將增加4.7%至16.5萬億美元;預計日本和澳大利亞下降的新增債務將被其他國家的增長所抵消。
Tan 周五在電話中告訴彭博新聞社:
這一增長還是相對較小的,因為亞太地區最近幾年剛剛複蘇,因此財政赤字較大,舉債需求也更大。我們現在認為,該地區債務需求會開始下降。
中國擴大今年的財政赤字目標和將GDP增長目標定在7%以後,其債務占亞太區總債務的比重將會上升。據該報告,2015年中國占亞太區總債務比例將從2014年的10.5%增長至12.7%。
中國已顯示出,今年可能會采取更加激進的政策,尤其是在投資對於刺激增長可能不再像曾經那麽重要的背景下。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日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必須采取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此外,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要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地方歷史債務可以通過發新債還老債來解決。
被問及中國財政政策時,樓繼偉稱,
全球通縮的趨勢在加重,複蘇的趨勢不明朗,包括美國。對中國的影響會很大。“三期疊加”造成的一些問題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要解決,我國經濟的增長動力發生改變,這時候就是新常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穩步地去杠桿化,但是又不要造成經濟的“斷崖式”下落。頂住這些下行的壓力,所以必須采取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
標普的報告還指出,盡管日本政府今年可能會減少舉債,日本仍然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債務人。截至2015年末,日本占亞太區總債務的70%和新增債務的63%。此外,日本計劃將今年新售國債的平均期限延長至九年,較去年的平均期限延長6個月。
標普評估的債務主要是(中央)政府債務,不包含地方政府債務、社保基金債務、主權擔保債務以及央行出於實施貨幣政策目的發行債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