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7 10:44 編輯 證監會大決心“降杠桿”,A股牛市你還好嗎? 作者:高超 禁止券商代銷傘形信托 重申兩融50萬門檻 2月6日消息,監管部門正在收緊證券公司的相關融資類業務。證券公司已被禁止通過代銷傘型信托、P2P平臺等,為客戶提供融資類相關服務。此外,在對券商兩融業務的監管方面,相關監管部門也重申要求券商的業務門檻。從2015年1月19日起,證券公司不得為證券資產低於50萬元的客戶開立融資融券信用帳戶。對已開立融資融券信用帳戶且證券資產低於50萬元的客戶,繼續按證監會原有政策和規定執行,不因為這一資產門檻而強行平倉。 分析認為,監管部門對A股“降杠桿”的決心非常堅決,去年四季度掀起的“杠桿上的牛市”已經劃上了休止符。盡管目前券商的融資類業務依然以兩融為主,但是傘型信托具有“放大資產”和“增量資金”的作用,A股行情火爆之後,包括銀行體系的資金以及社會閑散資金,都可能借道種種渠道滲透進入股市。最近一段時間,藍籌股進入盤整甚至下跌,高杠桿的風險進一步凸顯。無論是證監會、銀監會還是保監會 ,各監管部門都對與A股“加杠桿”有關的相關行為進行規範,這確實需要引起投資者高度重視。 查處私募違規 關註海潤光伏涉嫌股價操縱 周五,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鄧舸通報了部分私募基金現場調查結果:私募基金監管部對負面報道、投訴較多的私募房地產領域進行檢查,涉及產品100余只,規模300億元。 據其介紹,證監會現場檢查了各證監局適度監管,重點檢查私募基金管理辦法發布前的風險規範情況以及發布後的運營情況,集中在合格投資者制度落實不到位、單只投資者基金超過法定人數、管理機構內控制度缺失、信披不到位等方面,針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對北京恒營中嘉、深圳威廉控股金融、歌斐等三家機構采取了責令改正的行政措施,要求限期整改並,對其他6家管理人發布監管關註函。 針對近期海潤光伏(600401)大股東涉嫌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行為,鄧舸表示,證監會已經關註到海潤光伏高送轉方案公布前後的股價波動等情況,上交所已向公司下發了問詢函,要求公司回複並核查,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嚴肅處理。 註冊制穩步推進+IPO密集抽血 持股過節需要勇氣 日前,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了江蘇立霸的首發申請,與核準公告同時披露的還有發審委會議上對公司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據悉,這是證監會第一次向公眾披露發審會議內容。據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介紹,這是在為註冊制的推出做準備。 與現行的核準審核制不同,“註冊制”的核心在於信息披露,在於公開透明。經過兩年來的改革,目前發行審核的流程已經全部公開,信息披露制度已基本能適應註冊制的到來。 與此同時,新股發行的速度明顯加快。下周將有24家公司密集IPO,從周一到周四,大量的資金將被吸往新股申購 ,IPO空前密集的“抽血”節奏令二級市場壓力增大,分析人士認為,本周的持續回調與新股分流資金有很大關系。因下周整周都有IPO壓力,又臨近春節假期,投資者如果打算持股過節,恐怕還真是需要不小的勇氣。 融資買入“三級跳” 兩融余額創新高 隨著央行降準,第二輪兩融檢查、券商加速“去杠桿”、年內第二輪新股申購等壓力正在逐步緩解。近兩個交易日來,兩融市場融資買入額強勢“三級跳”,昨日更重回千億元大關,達到1064.39億元,一派“立春”過後的暖融景象。從方向上看,中小市值股紮堆的傳媒、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等板塊仍是資金流入的主要方向,預計受融資資金推動,後市機會仍將從此類品種中迸發。 活躍度再上臺階 據數據 ,本周四滬深兩市的融資買入額為1064.3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15.45億元;融資償還額也從821.19億元攀升至1005.54億元,兩融交易熱情顯著回暖,由此助推兩融余額繼續開疆拓土,達到11411.43億元歷史最高值。 其實,本周四已經是融資買入額連續回暖的第三個交易日,相較2月2日689.76億元年內低點,至2月5日該項數據累計增幅達到54.31%;單日來看,每日融資凈買入額也從1月30日的-43.61億元回升至58.85億元。 融券方面,本周四滬深兩市融券賣出額為145.90億元,略低於147.02億元融券償還額,這也是1月23日以來市場第十個交易日出現融券凈償還。因此,盡管近期融資數據波動較大,但反映的僅僅是“黑天鵝”事件帶來的情緒影響,立足中長期布局,看多聲音依然是兩融投資主基調。 “二八分化”明顯 近期股指呈現高位震蕩走勢,受估值因素壓制,大盤權重股難有較大作為,資金關註的重點也因而順勢轉移到中小盤股身上。從走勢上看,本周前半段創業板指連收三陽,最高時曾一度突破了1800點,分化走勢刺激場內賺錢效應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成長品種內部。融資客也感受到這種微妙變化,紛紛加快腳步將原本沈澱在藍籌股上的資金轉移至新興成長股。 昨日板塊融資凈買入額居前的大多來自新興產業領域,如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通信板塊分別獲得6.28億元、6.21億元、3.25億元和2.87億元資金凈流入,傳媒板塊更以10.45億元凈流入資金位列28個申萬一級行業第一。觀察資金流入速度居前的前十大板塊,盡管其中不乏銀行、房地產和非銀金融身影,但一來此類品種本身占市場權重較大,資金吸納量高;二來近期央行降準對此類資金敏感型行業構成顯著提振,吸引部分融資客趁機介入。 不過相對而言,僅以兩融行情而論,當前藍籌板塊仍不具備系統性機會。一方面,昨日資金凈流出金額較大的板塊悉數為藍籌權重,建築裝飾、機械設備、家用電器、國防軍工表現墊底,單日各自有2.35億元、1.86億元、6629.33萬元和5778.47萬元資金撤離,建築材料板塊也概莫能外;另一方面,畢竟當前股市“去杠桿”進程還在演繹當中,不少券商也紛紛下調融資杠桿率,融資加倉力度預計有限。因此,盡管昨日市場情緒顯著緩解,環比出現融資凈買入的板塊數量繼續收斂,但新興成長板塊仍是資金關註重點所在。從個股角度來看,5日華聞傳媒 、樂視網均獲得大額買盤支撐,凈流入資金金額分列全部兩融標的第三和第四位。 第二輪兩融檢查全面展開 平倉執行力成重點 第二輪券商兩融業務檢查正在進行中。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券商了解到,世紀證券、宏信證券、西藏同信、華林證券等10多家券商,目前正在進行兩融現場檢查。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檢查重點在於,是否存在向不合格投資者違規開戶、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向不符合條件的客戶融資融券、未對客戶強制平倉等問題。此外,還將對具有融資功能的櫃臺市場收益互換等融資類業務、傘形信托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20多家券商料受現場檢查 “上一輪檢查的45家券商主要以大券商為主,這次檢查的重點是剩余的擁有兩融資格的46家中小券商。”深圳一家已接到檢查通知的券商兩融業務負責人稱,對兩融“再查”其實是上次檢查的延續,屬於常規檢查範疇。 據介紹,此次檢查與上次相同,監管部門采取自查與現場檢查兩種方式,其中有20多家券商將接受現場檢查。 “現場檢查分為兩批,每批大概10多家,每家現場檢查工作時長為7天。”深圳一家正在接受檢查的券商兩融業務負責人透露,此次檢查重點除了違規開戶、為到期合約展期、未對客戶強制平倉等問題外,以往未涉及的櫃臺市場收益互換及傘形信托也進入重點檢查範圍。 “與以往相比,這次現場檢查更全面、嚴格。”另一家正在接受檢查的券商人士稱,對兩融業務涉及的所有環節和數據都進行了地毯式檢查。 事實上,業內對第二輪檢查更嚴格也早有預期。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公布上一輪兩融檢查結果時稱,“證監會將適時再次啟動對融資融券業務的現場檢查,加大現場檢查和處罰力度”。 檢查結果直接上報監管層 “此次檢查結果並不會直接告知我們,而是統一上報監管層。”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兩融負責人稱,按照以前現場檢查流程,檢查的最後一天都會召集公司相關領導開會,公布檢查結果,然而此次是直接上報監管層。 “從我們目前已檢查的情況看,小問題是存在的,但並無原則性的大問題。”上述券商人士稱,這些問題包括:對客戶發出的通知留痕不到位、對客戶合同影像材料收集不規範等。 “違規操作中最常見的就是,券商未按照規定對客戶強制平倉的問題,而平倉執行能力也成為了此次檢查的重點。”深圳一家券商兩融人士稱,目前業內的平倉線水平在130%。例如,投資者維持擔保比例低於平倉線,必須在2個交易日內追加擔保物,使擔保比例達到上限,否則將會被證券公司強行平倉,而如果券商不按照規定進行強行平倉,就構成違規。 據了解,通常券商在開展兩融業務時為了嚴格控制風險,會按照維持擔保比例來提醒投資者。除了平倉線外,維持擔保比例還可分提取線和警戒線來提醒客戶。提取線,即當客戶信用賬戶維持擔保比例高於取保線時,客戶可以提取超出部分的擔保物。但提取擔保物後,客戶賬戶維持擔保比例應不低於300%;警戒線則指,當客戶信用賬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50%時,證券公司將通知客戶及時追加保證金。 “監管層再次啟動兩融檢查,雖屬於例行檢查的一部分,但也傳遞出要嚴查資金的違規入市情況。”中金公司有關人士表示。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融資融券余額達11327.26億元。其中,融資買入余額11267.0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融券賣出余額60.25億元。 (來源:證券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