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媒體:中國央行已開始對浦發、興業到期的MLF開展續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49

DSCN0008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稱,今日中國央行已開始對浦發銀行到期的MLF開展續做。此次對浦發銀行的續做量高於到期量。該知情人士沒有向彭博新聞社透露具體操作金額和利率。另據新浪財經,今日興業銀行到期300億MLF,續作500億。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市場上流傳約2800億元到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於1月13日得到續做,《證券時報》從國有大行及數家股份制銀行人士處證實了此消息,當時報道引述不願透露姓名人士稱,此次央行針對到期資金的繼續投放操作,主要是“一對一”面向中信、浦發等股份制銀行,總量約在2800億元人民幣。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受到去年10月央行投放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本周到期、新股密集發行等因素影響,1月中下旬資金面迎來緊平衡的預期悄然增大,而在1月公開市場到期為零的情況下,後續基礎貨幣投放仍主要依賴央行主動“作為”。

央行在去年三季度創設並開展了MLF操作,9月曾通過該工具向五大行投放基礎貨幣共5000億元。去年10月,央行又向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投放基礎貨幣共2695億元,期限均為3個月,利率為3.5%。

國信宏觀認為,續做MLF只是央行平滑流動性的操作而已。既然上次五大行MLF到期時,有銀行可以不續,那麽這次股份制MLF到期時,自然可以有銀行多續。本來央行創設MLF,就是鼓勵商行放貸的意思,“有獎有罰”自是題中應有之義。
 
此外,既然這些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還在使用,那麽全面降準的時點自然也就可以進一步推遲。不過,今年基礎貨幣缺口相較去年明顯擴大(國信估算近3萬億),所以央行降準的必要性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只是全面降準的時點而已。按照之前的分析,最可能的全面降準時點是在今年二季度,因為二季度向來新增外匯占款的全年低點,屆時國內資金面趨緊的壓力會更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