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版工業4.0戰略出爐,制造業轉型概念崛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123

中國版工業4.0戰略出爐,制造業轉型概念崛起
作者:lucy


從工業4.0由德國在兩年提出,到如今中國版工業4.0規劃初稿的完成,面對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浪潮,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逐步加快。在實現中國工業4.0過程中,通信網絡設備,工業機器人以及智能工廠領域,如沈陽機床,海得控制,藍英裝備等具備不俗潛力的標的可供參考。


1月13日,據媒體報道,中國版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業發展綱要(2015至2025)》初稿已完成,重點實施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與生物制造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該規劃或將於上半年出臺。


2015年按照《中國制造業發展綱要(2015至2025)》統一部署,研究制定裝備制造領域相關專項規劃,做好各領域“十三五”規劃思路研究工作。一是組織制定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二是制定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2025,船舶柴油機及關重件發展推進計劃。三是貫徹落實增材制造產業推進計劃。


據業內人士預測,“工業4.0”相對於前三次工業革命而言,又可以稱之為繼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技術之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意味著未來工業生產組織方式將向定制化、分散化、融合化轉變,將使得互聯網企業與工業企業的邊界逐漸被打破,生產企業與服務企業的邊界日益模糊,產業融合化促進服務型經濟。


工業4.0概念的引入


德國提出工業4.0這個概念也僅僅是兩年前,德國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由“工業4.0小組”提出。在德國政府推出的《高技術戰略2020》中,工業4.0被列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對“工業4.0”概念的一個比較統一的闡釋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指通過信息通訊技術和虛擬網絡-實體物理網絡系統(CPS)的結合,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實現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最終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簡單來講,CPS就是互聯網技術運用於各行業,其核心就是通過應用信息通訊技術和利用互聯網,將虛擬系統信息與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完成各行各業的產業升級。


隨著2014年10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並提到希望在工業4.0方面和德國加強合作,這個詞語隨即響徹A股市場。


早在2002年國家就提出“兩化融合”國家戰略,即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也就是工業4.0的前身。直到2013年底,工信部部長苗圩才在國務院新聞辦的發布會上表示,量化融合是工信部立足之本,現在正制定“兩化融合”標準。至此,這個僅存紙上的國家戰略才有了完整的解釋,有了可以遵循的制度標準。


另一方面,生產模式的轉變,也意味著對智能制造設備的大量需求。從對智能制造設備運用的廣度和深度看,當前許多企業內部的基礎設施、人力等條件還不具備使用工業機器的要求。


同時,礙於成本回報比率和周期的不確定性,許多企業對運用智能制造設備等仍有疑慮,智能制造設備價格偏高,難以承受,成本回|收周期過長,投資風險大。這就導致“兩化融合”這樣的國家戰略進展緩慢。


正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的中國,積極融入和布局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大勢所趨。2014年,三一集團連續與SAP公司、IBM簽署戰略合作便是奔著工業4.0而去的,希望帶動整個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帶動全球智能制造裝備企業協同發展,成為中國首個“工業4.0”示範區。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我國經濟轉型的持續深入,工業4.0有望引發更多關註的目光,並有望給資本市場帶來一個持續性的熱點主題。實際上,從目前A股市場的運行情況看,大量中遊制造業企業股價長期滯漲,估值優勢也比較顯著,持續低迷緣於股價催化因素的缺失,而工業4.0恰恰有望給相關個股帶來新的上漲契機。


適合中國版工業4.0的標的


中國提出工業4.0概念之後,在通信網絡設備,工業機器人以及智能工廠領域湧現不少業績不俗的標的可參考。


工業4.0包括兩大特點:一是多批次小批量,定制生產滿足個性化需求,二是智能化。這些全新發展出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模式,這些模式可以滿足那些個性化的、隨時變化的顧客需求。新生產出來的智能產品將會有一個IP址,通過IP地址連到物聯網上去,從而可以在任何時候定位、識別智能產品,並能知道它們自己的歷史、當前狀態和為了實現其目標狀態的替代路線。


而從終端消費者消費所產生的需求信號,通過一個全球性網絡傳遞給制造商,借助大數據分析,制造商就可以預測市場需求,甚至根據需求來定制化的生產。過去傳統的生產,包括第三工業革命之後的生產,仍然是大批量的生產,現在可以通過軟件跟智能生產設備的結合,靈活地調整生產工序,並以一個比較合適的經濟的成本來制造出最終的用戶所需求的產品。


通信網絡設備是實現工業4.0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軟件是重中之重,可以說起到賦予智慧工廠“靈魂”的中心作用,包括設備制造、物聯網、數據網等都需要通過軟件將這幾大板塊聯結起來。可關註沈陽機床,其最近研發的i5智能機床主要特點為“i平臺、雲制造”,深度契合了未來制造的內涵和方向,具有互聯網基因、網絡平臺潛力。


作為實現“工業4.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業機器人在中國也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2013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國內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家,但同樣也存在著“技術基礎薄弱、關鍵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關註海得控制,其在底層智能機器設備,公司研發的機器視覺軟件也已開始給OEM廠商提供,未來可能向伺服器、工業機器人等硬件領域延伸以完成整體的布局,形成協同效應。


中國經濟轉型和中國工業制造業的轉型,使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力成本提高推動工廠數字化進入加速期,工廠智能化勢在必行。推薦藍英裝備,公司上市後逐步擺脫依靠輪胎成型機的單一發展模式,逐步形成智能裝備、智能化城市和數字化工廠的三足鼎立格局。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4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