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後的歐元買家:瑞士央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84

昨日瑞士央行公布的數據印證了市場對於該行外匯市場上買入大量歐元以阻止本幣升值的猜測,在歐元迅猛的跌勢之下,瑞士央行也成為了市場上唯一的歐元“多頭”。

瑞士央行周三(1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士2014年12月外匯儲備增加至4951億瑞郎,11月修正為4627億瑞郎,相當於12月環比增加了324億瑞士法郎,即7%。

事實上,增加的數字要分為兩個部分看,第一個是因外匯匯率變動而造成的價值變動,第二個是瑞士新購入的外匯凈值。因為缺乏最新的外儲配置數據,目前還無法得知這兩個因素準確的變動情況,但粗略推測來看,後者的影響是更大的。

匯率變動

以去年第三季度末的配置數據來看,瑞士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中,歐元占比為45%,美元占比為29%,日元9%,英鎊7%,加元4%,其余貨幣合計占6%。外匯儲備中大部分投資於高評級政府債券,16%投資於股票。

上個與歐元對美元下跌了2.87%,瑞士法郎對美元下跌了2.83%,對日元下跌了2%,對英鎊下跌了2.5%,對歐元匯率基本沒有變化。基本上瑞士法郎對主要貨幣全線貶值,所以以瑞士法郎計價的外儲價值應增加,粗略計算這些變化約占到瑞士外儲12月7%變化中的1.5%,所以剩下的一部分應該便是瑞士央行額外購買的部分。

匯率幹預

瑞士外儲增加的第二個原因便是瑞士央行對匯率的幹預。瑞士央行去年12月18日表示,其已重新開始購買外匯。並且當月瑞士央行還實施了負存款利率,並下調三個月期瑞郎Libor目標區間,以捍衛歐元兌瑞郎1.20的匯率下限。

並且,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本周早些時候對瑞士SRF電視臺表示,負利率不會妨礙瑞士央行進行無限量的貨幣幹預。

瑞郎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資金從歐元區及俄羅斯出逃。

據Brown Brothers Harriman首席貨幣策略師Marc Chandler的計算,瑞士央行在12月可能購買了200億歐元,而且瑞士央行按過去的思路可能再將部分歐元外儲多樣化,換成美元和日元以及英鎊。

瑞士央行買入歐元的行為與全球其他央行形成了鮮明對比,IMF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歐元對美元貶值7.8%,同期全球央行削減歐元儲備規模則達到了8.1%。

此前兩次歐元單季度跌幅超過7%出現在2011年和2010年,但是當時全球央行並未明顯削減歐元儲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