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業對澎湃新聞稱,破產重組消息來源於金融機構,一切尚未定論;破產重組是假的,一切以公告為準。但是對於如何應對違約,佳兆業方面並未給出答複。
今天早些時候,第一財經報道稱,連續的違約之後,深陷違約門的佳兆業董事會1月6日下午最後達成意見:破產重組。
“一切抵質押手續和債權主張暫停。”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客戶端表示。
彭博數據終端顯示,佳兆業集團發行的債券均已經跌落谷底,其中一只於2015年12月20日到期的人民幣債券,年化到期收益率已經達到了146.386%,另外一只於2016年4月22日到期的人民幣債券年化到期收益率則飆到了99.154%。
海通證券在昨日的報告中警告稱,警惕佳兆業違約觸發的避險情緒傳染。海通證券分析師李寧在報告中稱,離岸市場違約不斷,避險情緒或傳染至在岸市場。2015年信用事件料有增無減,信用債配置應以中高等級產業債和優質城投債為主。需警惕反腐對地產業的不利影響,尤其是民營企業,其創始人對公司經營影響巨大。預計地產業信用分化將加劇。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深圳房地產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開啟了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首例違約。1月1日,佳兆業發布公告稱,未能償還4億港元匯豐提供的融資貸款。這是該司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觸發的強制性提前還款。該公司稱此次違約可能導致有關貸款融資、債券、股本證券的交叉違約。
佳兆業曾連續三年榮獲“深圳地產資信十強”。2009年12月赴港上市後三年內,該公司銷售額增長2.4倍,從2010年的剛過百億元增至2013年的239億元。2014年上半年,佳兆業以16.7萬平方米(1801套)的成交量、41億元的成交金額,超過行業龍頭萬科,摘得深圳樓市成交量、成交金額的雙料冠軍。
佳兆業以運作城市舊改項目聞名業內,其快速擴張與深圳當地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隨著近期深圳市委高層、政法委書記蔣尊玉落馬,佳兆業也一步步深陷泥潭。
交叉違約
2014年11月佳兆業上千套房源被深圳市政府有關部門鎖定,國內媒體稱郭英成辭任涉及深圳落馬政法委書記蔣尊玉案。
隨後,佳兆業在海外發行的系列債券收益率均開始快速飆升,交叉違約跡象出現。
1月6日該公司有發布公告稱,2014年12月31日,該公司接獲龍崗區兩個市區舊改項目的兩名合作夥伴通知,稱佳兆業已違反該等項目的合作協議,要求終止該等合作協議,並退回已經支付的12億元人民幣的費用。
第一財經援引分析人士看法稱:
佳兆業大股東是生命人壽,有著強大的資金實力,最終可能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目前的違約門。
佳兆業曾連續三年榮獲“深圳地產資信十強”。2009年12月赴港上市後三年內,該公司銷售額增長2.4倍,從2010年的剛過百億元增至2013年的239億元。2014年上半年,佳兆業以16.7萬平方米(1801套)的成交量、41億元的成交金額,超過行業龍頭萬科,摘得深圳樓市成交量、成交金額的雙料冠軍。
佳兆業以運作城市舊改項目聞名業內,其快速擴張與深圳當地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隨著近期深圳市委高層、政法委書記蔣尊玉落馬,佳兆業也一步步深陷泥潭。
人事大變
1月5日,佳兆業發布公告宣布,其首席財務官張鴻光及集團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副主席譚禮寧雙雙辭任在集團內所有職務。
對於離職的原因,公告稱系二人有意將投放更多時間於個人事業發展。這也是繼郭英成以個人健康為由辭任佳兆業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以及生命人壽的葉列理與雷富貴被委任為執行董事後的又一次重大人事變動。
北京商報援引業內人士稱,此輪人事變動背後的原因並非如此簡單,或是郭氏家族退出佳兆業經營控制權的一個後續。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分析稱,兩位高管的辭任或與生命人壽持續增持佳兆業股份,並進入經營層有關。嚴躍進坦言:
一方面或許要給生命人壽的團隊留出更多的空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郭英成因牽涉深圳落馬高官而為企業帶來的風險。
生命人壽全面接管佳兆業
12月10日晚間,佳兆業發布公告稱,郭英成以“健康理由”而請辭,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成員及公司授權代表。同時,郭英智因“希望投放更多時間追求個人事業發展”,調任為非執行董事。第二大股東生命人壽代表葉列理,接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聯席主席。
資料顯示,生命人壽首次出現在佳兆業前十大股東名單是在2013年10月,當時生命人壽購入佳兆業約2.16億股的股票,累計持股比例達到7.99%,首次超過5%。隨後,生命人壽通過二級市場不斷增持。
今年12月4日,生命人壽全資附屬公司富德資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受讓主要股東郭英成家族的大正投資5.755億股,約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的11.21%。股份轉讓完成後,生命人壽系累計持股增至約29.96%,成為佳兆業單一最大股東,公司第二大股東。
股價暴跌
12月一個月內,佳兆業股價暴跌約50%,單月跌幅創最高紀錄。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1月5日宣布,將中國佳兆業集團評級從BB-降至SD(選擇性違約) ,穆迪則將佳兆業的信用評級由B1降至B3,後又下調至Caa3,展望為負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