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盛兩個主要的競爭對手——貝爾斯登和雷曼“溫和地走進了那個良夜”,7年後,銀行以令人驚嘆的速度“滿血複活”,高盛給如今的強敵摩根大通一個溫柔的提醒,其在一份研報中建議:現在可能是時候讓摩根大通“自願拆分”了。
高盛分析師Richard Ramsden團隊在周一的報告中寫到,摩根大通可以拆分其四大主要業務部門,或者分成消費者和機構兩大部門。其認為,摩根大通旗下業務目前相比獨立同行的價值低估20%甚至更多,分拆之後可以增加資本回報和凈資產收益率,因為獨立業務受到新規的影響更小。
美聯儲最近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的新規定要求摩根大通的資本充足率提高到11.5%,這比同行高出100-200個基點,這重燃了市場對於分拆是否能提高股東價值的爭論。
高盛報告還提到,分拆摩根大通——分成兩個也好四個也好——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可能會釋放5-25%的價值。這對股東來說是有吸引力的。
高盛的邏輯是,摩根大通的消費者業務、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部門都接近專業的金融機構,這些業務的單獨運作可能不需要滿足那麽高的資本要求,如此可以提高股東回報。
摩根大通幾乎所有的業務部門都是同業中的佼佼者,這對摩根大通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這一方面意味著摩根大通業務模式的協同效應確實存在,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這些部門獨立運作也能站穩腳跟。
倘若摩根大通真的拆分, CEO Jamie Dimon2006年來接手該行以來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在Dimon的領導下,摩根大通逐漸成長為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以及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
Dimon曾說,公司的規模給產品交叉銷售提供了機會,同時也能更好的服務客戶。
“我們的四大業務主要業務部門分享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也從其他的業務部門獲得顯著的附加效益。” Dimon在去年給投資者的信中寫到,“這是我們能夠保持優秀業績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