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用陸軍打水戰
2014-12-29 TCW
當平面媒體受到數位變革衝擊之後,我們公司就一直嘗試培育新的數位團隊,我們試了不同的做法。其一是讓原本紙本的團隊,也兼營數位媒體。其二是調用原本紙媒介的編輯,成立新單位,去運營數位新媒體。
幾年下來,成果幾乎是交了白卷,要不是虧損累累,就是連流量也乏善可陳,我一直在推敲其中的原因。直到我遇到一位網路的成功創業者,他在看我們所做的事情後,他直白的指出,我們所做的事完全不是網路思維,只不過把原本紙媒介所做的事,在網路上複製一遍,這樣的東西在網路上沒人要看,他建議我要雇用年輕的網路世代工作者,放棄紙本編輯,才有機會經營數位媒體。
我下決心,重新開始,首先是購併一家新的小網路公司,然後放大其經營規模,維持其網路的創新精神,再讓此團隊與原有的紙媒介團隊相互交流學習,以了解彼此的工作方法,最後再從此新創團隊調任工作者到紙本團隊中,成立創新的種子團隊,去建立新的數位媒介,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們的數位媒體才終於逐漸成形。
這樣的經驗,說明我犯了一個用人的「低階」錯誤:用陸軍打水戰。
每一項工作,都有專業,組織用人就是要適才適所,要打海戰,就要用水軍,我把陸軍調去打海戰,上了船,他們就只會暈船,遑論作戰。用紙媒介的編輯去經營網路,根本是緣木求魚。
所以要啟動新事業,一定要尋找正確的專業人才,如果內部沒有,就要外求,我從外部購併,這就是「輸血」的做法,引進外部基因,變成內部的種子。
第二步,我把網路團隊與紙媒介團隊互相融合,不斷彼此交流學習,讓雙方都逐漸理解對方的想法、習慣與工作邏輯,這就是「基因混血」的過程,以讓雙方能協調合作,找出創新的做法。
第三步,就進入原有紙媒介團隊的調整。我們要讓原有的紙媒介開展出新的數位營運模式,以應付紙媒介的目標萎縮,我們嘗試要求編輯學習數位專業,要具備數位思考,可是也會有人不想學,永遠只要當個紙本編輯,這就進入了「換血」的階段。
當一個組織,要從原有的生意模式,跨入全新的生意模式時,一定不可以遷就原來的團隊,讓他們勉強去運營新事業,這就是用陸軍去打水戰。
最好的方法,是先對外求才──「輸血」;然後內部人才交流──「混血」,這是團隊人才組合轉型的標準流程。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blog
何飛鵬粉絲團:www.facebook.com/hofei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