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衡量投資業績 股民老K

來源: http://xueqiu.com/1446242957/34470645

又到年底股神們、屌絲們曬業績的時候了。兩年以前寫過一篇《如何衡量投資業績》,今天翻看了一下,覺得大部分是對的,但還可以稍微補充一下。

當時寫道:

”三兩年的投資組合的收益率還跟投資者采取的投資策略相關,就好比巴菲特合夥人時期的年投資回報都為正,但在市場很好時,也並不出眾一樣,因為他采取的投資哲學是熊市時領先市場、牛市時勉強跟上市場,市場高漲時,倉位轉向與市場絕緣的套利。這樣的投資策略,自然很大程度上抹平了Beta值。

同樣是這段時期芒格的年投資回報,則顯得上竄下跳,Beta值較高。長時間看來,平均收益率也不錯,不過投資人需要在賬面虧損時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後來芒格解散了他的私募基金,他受得了,別人可能受不了。

投資者想呈現一個什麽樣的收益率狀態,還跟自己的財務狀況有關。

如果是全職投資,所有短期生活資金都來源於投資回報,則芒格式的投資,且滿倉,是很危險的。這就好比短貸長投,有流動性風險。對於采取杠桿、投資資金來自親朋好友的私募,更是如此。考慮到流動性風險,要麽去做趨勢投機,要麽做組合投資且確保整體組合的現金流入。

而一些打著價值投資旗號的基金,也因為資金性質大多是短期的(如果短期業績不好,會沒人申購,會大量贖回),從而幹著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陷入到卡拉曼所說的“基金短期業績大比拼”的比賽之中。

如果投資者其他地方有足夠的現金流入,那麽芒格式的投資也未嘗不可,賬面跌得很慘,沒關系,看準了,持續加倉就可以了。

所以,屁股決定腦袋的形形色色的利益訴求,自然導致不同的投資策略,自然導致不同的短期收益率波動。拿短期收益率比較,一山看一水,沒有意義。

在任何一個較短時間段,投機者都能取得比投資者(包括巴菲特)更大的回報,所以當有人拿著三兩年的收益率來羞辱一個正處賬面值低谷的投資者時,投資者可以淡然一笑。長期來看,短期內的畸形高收益率都是不可持續的。

當然,投資者也不能拿投資而不是投機當作投資業績平庸的幌子,一會兒關註賬面價值的短期變化,一會兒又說改成關註內在價值的增長了(一般是賬面跌得很慘的時候),套牢了,就說長期投資。這個就好比某個公司為裝飾財報,突然調整會計政策一樣。"

----------------

現在覺得:從普通投資人自己的角度來說,更應該理性接受周圍有人暴富、收益比自己的預期高出一截的情況,即使那人采取的手段跟自己的投資理念完全不符,甚至相悖,也不必抨擊、拉黑(能確鑿證明為騙子者例外)。因為理念、策略因人而異,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不一定能做到,自己能做到的,別人也許也不一定能做到(想想巴菲特對索羅斯的態度吧)。兔子不要嘲笑烏龜,烏龜也不要嘲笑兔子,世上的路萬千條,各人走各人的路,半路上互相嘲笑沒有意義,笑到最後才是最重要的,耐不住性子的話,也至少要走過10年才可以互相看看吧。

不寫了,我做DT去了,呵呵,是對套,不是Day Trade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