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狂飆19天全民追“瘋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230

股市開啟瘋牛狂奔模式。 (CFP/圖)

新媒體時代第一次牛市,群眾運動的裹挾速度、力度超出想象,一旦下跌開始,崩潰速度將同樣超出想象。五分之一的交易資金,來自由券提供的融資。閑不住的錢、“借來”的錢,都奔往同一個方向——股市。

五分之一的交易資金並不來自投資者自己的腰包,而是由券商提供的融資。這些資金再次放大了牛市的熱度,第一次讓投資者們感受到了資金杠桿的刺激。

一些機構投資者短時間內甚至還沒有大媽賺得多。一位大型資產管理機構人士卻並不擔心,“準確地講,這叫存量資金沒有增量資金賺的多,很正常,先給他們點糖果吃,然後讓他們鱷魚進來,蜥蜴出去。”

入市十多年,老胡的證券賬戶大部分時間在“休眠”。老胡今年五十多歲,是一位湖南資深股民,像多數中國股民一樣,多年的慘痛投資經歷讓他對中國股市倍感失望。

但這一次,和老胡一起,數以萬計的中國股民突然“醒了”。

2014年11月20日起,上證指數出人意料地狂飆突進,19天內累計上漲681點,漲幅達26.6%。“起風了!”銀行、券商們率先歡呼,大片紅色占領了顯示屏,沈寂已久的股民們對中國股市重新燃起熱情。

證券公司的營業櫃臺前破天荒排起了開戶和激活賬戶的隊伍,不少營業部門口成為了廣場舞的聚集地,早晨跳完舞的大媽們準時入場交易。而就在一兩年前,證券公司還要開出獎勵來拉攏新客戶。

理發師、小區保安都開始探討股市,網絡上、手機上,朋友圈、微信群里一再發出如瀑布般的驚呼,從前的“自拍黨、曬娃黨、雞湯黨”都搖身變成了股票黨。

見過世面的老胡知道,新一輪牛市又來了。相熟的客戶經理已經找上門來向他推銷新的融資業務——用股市里的自有資金撬動多一倍的資金,買入更多的股票。

幾乎連漲13日後,2014年12月8日,A股上證指數重新站上3000點,但好景不長,次日,上證綜指就在創下49個月新高後,尾盤急速跳水,跌幅5.43%,又重回2時代。

2014年12月9日,廣州西關周門街一家理發店內,市民一邊理發一邊鎖定股市頻道收聽行情。當日A股在連日上漲之後突然下,但第二天“報複性”反彈了。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借錢”任性

五分之一的交易資金並非來自投資者自己的腰包。

這一次,錢從四面八方湧來。

私募、遊資搶先發力,然後是機構加倉。賺錢的“羊群效應”擴散,吸引普通大眾快速進場,看到利好的後續增量資金順勢把火焰燒得更旺。

火星早在空氣中彌漫。2013年,創業板指數上漲83.23%,市值猛增近6500億,“創業板的牛市去年已經打先鋒了,但是因為互聯網對傳統金融的沖擊等因素,大盤股的表現不好,所以滬指表現不好。”一家私募機構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在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之後,以國債為代表的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一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3%附近,10年期的國債收益率下行到3.5%,直接刺激了資金搬家。

11月21日,央行終於祭出降息大招,決定自22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

閑不住的錢很快湧向了同一個方向。

一位基金經理透露,“證監會統計的散戶買入量含有大量牛散,以礦業地產退出資金為代表。降息後主動找上門的資金太多了。”

12月6日,在一群機構投資者組成的微信群中,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喬永遠描述了他最近的感受,“自2014年4月以來,增量資金提高了對於A股的關註。以產業資本、地產等機構的資金為主,大量資金以避險為前提進入A股市場追求流動性和安全性。”

今年市場上“中誠信托和超日債”的違約事件使得產業資本的避險需求大增,在實體投資不確定的情況下,產業資本將大量閑置資金投向股市

昔日炒房團也變成了炒股團。上海證券報引用一大型券商營業部總經理的話稱,“前幾天有溫州炒房團將幾個億的資金騰挪進了股市。這些炒房團根本不懂估值,也不看邏輯,進場就買,資金直奔券商掃貨。”

12月4日,券商板塊17只股票全部漲停,使其整個板塊市值總和超過1.4萬億元,在略超3個月的時間內實現翻倍。即便是屢受媒體關註、負面纏身的方正證券,在發布了《重大風險提示公告》後,還是迎頭漲停。12月5日,已停牌長達2月的西南證券也按捺不住,複牌開市,隨即連續走出三個漲停。

在討論中,一位基金經理戲言:“A股已經變成了A片,足夠刺激,甚至A片都沒辦法使大家如此亢奮。”

喬永遠接著補充:“A股亢奮的原因在於:長期抑制;和上一輪不同的地方是,杠桿的有效利用。A股市場的有效發展也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重要抓手。這都使得A股市場可能成為推動企業轉型和社會改革的重要力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繁榮’。”

據中國證券網數據,截至12月8日收盤,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達9079億元。當日合計融資買入1953億元,占兩市成交總額近20%。

這意味著有五分之一的交易資金並不來自投資者自己的腰包,而是由券商提供的融資。這些資金再次放大了牛市的熱度,第一次讓投資者們感受到了資金杠桿的刺激。

“融資融券”簡稱“兩融”,這種工具允許人們在看好股市時融資購買股票以獲取更多利潤;在看空股市時可以融券賣出,再逢低位買進相應證券歸還券商,以賺取價差。但是這種投資方式的標的在中國股市有所限制。

9月22日起,滬深交易所決定第四次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範圍,在現有的695只融資融券標的外,再增加205只“兩融”標的,其中滬市104只,深市101只。“兩融”標的達到了900只。某大型銀行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牛市來臨前的四五月間,券商場外融資就曾突然翻倍,增加了幾百個億。一切似乎就在為本輪牛市的玩家們準備“彈藥”。

按照新近流行的網絡用語,這樣的A股“有錢、任性”,而足夠“有錢”是“任性”的基礎。

瑞銀證券預計,未來3個月將有1.34萬億新增資金入市,占自由流通市值的10.7%;而高盛高華的觀點亦十分樂觀,2015年房地產投機性需求占比將從2014年的12%下降至3%,假設結余的錢60%投入股市,將為A股帶來4000億的新增資金。

證監會市場部的一位官員也對A股“如此任性”的表現感到驚訝。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近期的工作重點仍然是保證註冊制的平穩推出。

作為典型的資金推動型股市,新資金進場後的大盤應聲上漲。12月9日,滬深兩市成交總額史無前例突破1.2萬億。誰也不用看到這些錢,僅是數字的跳動就足以讓人瘋狂。圍觀已久的人們篤信,天量之後必有天價。

全市場的券商研究機構更是集體唱多,3000點、5000點的預測不絕於耳,12月5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師賈納(Jonathan Garner)一鳴驚人,他在研報中預計2015年A股的目標範圍在2192到16785點之間。

    股市就是一個信心市場,邏輯正如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一時拋卻了技術分析而引用的佛家心法,“股票價格變動和債券價格變動的原因是一樣的,答案都是,眾人的心在動”。

2014年12月8日下午一點半,杭州武林廣場附近的一家證券營業廳,一位大媽一邊吃著午飯一邊看股市。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跑步進場”   

群眾運動的裹挾效率、速度、力度今非昔比。

“起風”後的第一周,12月5日,證監會發言人說,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就劇增至2027萬戶,比前一周增長了43%。超過3萬戶休眠賬戶開始蘇醒。

更多的新賬戶在“萌發”。

證券公司互聯網部門的工作人員開始在視頻的另一端接待“85後”、“90後”們在線上入場。中山大學四年級學生於冰上傳了自己的身份證正反面,並在與工作人員的兩分鐘視頻通話後,也踏進了股市大門。兩分鐘里,他都要將整個臉的輪廓保持在攝像頭可見的範圍內,闡明自己的意願。

從心動到行動的時間前所未有地變快了。不僅僅是早就完成了的交易方式的網絡化,社交化的信息傳播將整個股市納入了這個“平的世界”。

數億活躍用戶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幾無時間差地開始直播“牛市邏輯”的分析,或是“滿倉踏空”的吐槽。新媒體研究人士範衛鋒將這比作“不比我聰明的人也都在賺快錢”的洗禮和煎熬,新用戶很容易做出入場的決定。

在問答社區“知乎”,於冰受到了感染。“知乎上對牛市看好的小部分人激發了我,我對這個社區的內容質量有超出一般人的信任”。11月28日,他帶著大學期間攢下的十多萬元,闖進股市。

在於冰另一個經常去的投資者社區“雪球”,每天的股市對賭都會引來眾多圍觀:“參賭”的兩邊用社區的雪球幣下註,賭某個板塊或個股的表現指標,最終贏家將分光輸家的籌碼。與股票有關的一切都在熱度大漲。

這家網站的一封內部郵件稱,“伴隨A股市場火速升溫……公司決定之前計劃的京郊1日遊改為北海道5天4晚美食滑雪溫泉遊!”其CEO方三文向南方周末記者澄清道,“很早就決定要去北海道了,但因為之前老是去京郊開會,所以就跟同事開一個玩笑。”這個愉快的“玩笑”末尾卻不是玩笑——“風來了,大家一起努力吧!”

範衛鋒在自己的公號文章中寫道,“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哪次牛市,像這次一樣,總資產量如此之大的人群,如此即時地、迅速地在人群之間,傳播著漲停、賺錢、牛市、瘋漲、機會等刺激人心的消息。它改變了‘從少數人的行動、變成一輪群眾運動’的牛市周期的運行規律,速度更迅速、情緒更激動、人群更廣泛。群眾運動的裹挾效率、速度、力度今非昔比了。”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在央行降息當天晚上8點15分召開電話會議,雖然只有30分鐘的時間可以發布會議信息,但1300人撥入了電話參加會議,創下了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電話會議人數的新高。當晚,他們在微信平臺上發布了電話會議紀要,半日閱讀量達到了2.5萬左右。

新媒體時代第一次牛市的正反饋效應,就這樣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速度疊加了。與之對應的邏輯是,一旦熊市到來,崩潰的速度將同樣超出想象。

對於大勢走強居然如此劇烈的預估不足,範衛鋒的幾個機構投資者朋友感於“人民群眾動作快”,又趕緊買回了剛剛拋出的單。另一名大型資產管理機構人士則直言,自己在熊市期間做得不錯,牛市之後反倒跑輸大盤。

A股的突然瘋狂,導致一些機構投資者短時間內甚至還沒有大媽賺得多。一位大型資產管理機構人士卻並不擔心,“準確地講,這叫存量資金沒有增量資金賺得多,很正常,先給他們點糖果吃,然後讓他們鱷魚進來,蜥蜴出去。”

過山車行情

漲得有多狠,跌得就有多兇殘。

老胡有點不敢跟了。

證券公司的客戶經理請他們幾個客戶吃飯,雖然他有自信融資買股,但是“現在證券股翻一番、翻兩番,我們老手都看不懂了”。這讓他想起了1999年的“519”行情,網絡股、科技股遭爆炒,市場瘋狂。只是6年輪回,經過牛市後的長期熊市,大盤又回到了“519”行情啟動前的位置。

在老胡和客戶經理的飯桌上,他發現能看懂K線的人居然寥寥無幾。

“圈內有一句話,華爾街沒有新鮮事物,”一位私募機構人士說,“瘋狂的事情在2000年、2007年都已經見過了。”他說,中國人的賭性是很強的,“在大媽進場之後,標誌著熱度到了一定程度,這件事情也許就很危險了。”

很快,牛調頭了。12月9日下午1點30分後,上證綜指在創下49個月新高後,尾盤急速跳水,跌幅5.43%,振幅達8%,200只個股跌停。燥熱的A股瞬間被澆上一盆冷水。

如此戲劇化的表現和借來的錢相關,前述私募人士提醒,“融資之後,過了虧損的警戒線就會強制平倉,投資者的結果是一無所有”。不像一般的自有資金投資,即便股票跌了,還能剩下些許資產。

杠桿資金如同一把雙刃劍,股市一旦調頭,“去杠桿”的連鎖拋售也會洶湧而來,漲得有多狠,跌得就有多兇殘。

監管層似乎更早預見到這種振動,一位券商人士透露,證監會在12月3日對個別券商確實進行過窗口指導。證監會要求調整比例,控制風險。“但不少券商是因為沒錢了”。

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最低融資保證金比例為50%。在股市連續走高、融資余額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國聯證券、華泰證券等幾家券商先後上調了保證金比例。

12月5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當前的股市行情,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希望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

而對於周二的暴跌,騰訊財經的報道稱,目前由於銀行頭寸的緊張,導致融資融券的資金退出,這部分資金規模龐大,一旦退出,對市場沖擊明顯,那些集中了融資融券資金最多的板塊跌幅最深。

制造業PMI 指數(經季節調整) (何籽/圖)

牛市能牛多久?

資本市場正在成為流動性抵達實體經濟的替代渠道,能否降低融資成本就看它了。

更早的時候,對於市場的癲狂,一些經濟學家不約而同表達了擔憂。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11月底的搜狐財經變革力峰會上指出,瘋狂上漲之下,目前股市的制度基礎還不牢固。

“我有些擔心,如果在一個制度基礎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迎來了因為某種原因形成的羊群效應、形成了一種牛市,就不能避免過去我們中國股市存在的大起大落的狀態。”吳敬璉說。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這位滿頭白發的經濟學家先後將中國股市形容為“賭場”、“強盜貴族的時代”。他對自己的比喻最新的“修正”是,“這是個沒有規矩的賭場,有人可以看別人底牌的賭場”。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則在“A股牛嗎?”一文中指出牛市的根基不穩,他寫道:“經濟和盈利前景似乎均為見底,房地產泡沫破滅和債務違約風險依然嚴重,結構性改革至今雷聲大雨點小,A股並未進入牛市,牛市需要經濟和盈利基本面配合,資產價格才能可持續地上升。”

與火爆股市相比,本該成為股市服務對象的實體經濟,依舊寂寥。

11月,匯豐制造業PMI指數降至50.0,創6個月新低,PMI指數50向來是觀察中國制造業的榮枯線,這個站在生產者角度的統計數據說明制造業面臨相當的下行壓力。

而多位受訪的金融界人士表示,實業融資缺口非常大,幾乎成了一個無異議的共識。但投機的時刻到來,資金更不願意進入實體。

某大型國有銀行內部人士說,“實體的(貸款)業務還是很難做,剛又遇上了幾筆不良,行里變得更加謹慎了。”

從央行降息釋放出的資金寧可在股市呼風喚雨,也不願進入被認為有更高風險的實體經濟,導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繼續畸高。這也是本輪實體經濟基本面不被看好,股市卻逆向瘋漲的原動力。

中國人民銀行一位官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的“降息”在外界看來或許有些突然。央行內部認為,這與管理層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狀況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擔憂有關。

按照央行的設計,“降息”將降低融資成本,幫助房地產等與上下遊產業緊密相關的行業;同時也拉動股市,希望股市的繁榮能夠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他說,未來的政策層面上,有進一步“降準”的空間。

陶冬也認同這一判斷,他在文中表示,前期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政策效果不佳,資本市場正在成為流動性抵達實體經濟的替代渠道,能否降低融資成本就看它了,從這點來看,A股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大多數股民顧不上這些,“全民盛宴”的高潮似乎還遠未到頭。

因為形勢好,老胡差點想把房子也抵押了。“家里人不讓嘛,剛好有了融資融券,就不用抵押房子了。”盡管是那一桌人里少數幾個看得懂K線的老股民之一,老胡卻看不懂為什麽有的股一下子能漲這麽多,“熊市太長了,嚇怕了,賺了十幾個點,就拋了”。

多的是人不同意這種“被熊市嚇怕了”的心態。周二大盤跳水,更讓不少老股民信心滿滿,“調一調就對啦,牛市就是這樣漲一漲,調一調,要用牛市思維啦!”

(於冰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