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臺灣選舉的密碼:80萬、17%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330

2014年臺灣史上最大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菊(中)順利連任高雄市長,走上臺時向大家鞠躬致意。 (東方ic/圖)

國民黨在臺灣地方性的九合一選舉中大敗,馬英九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以示對此次選舉的重挫負責。其實,有一個神奇數字一直影響著臺灣的選舉,那就是17%。 這個臺灣選舉的密碼對2014年還有效嗎?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為你解開臺灣的選舉密碼:80萬、17%。

當臺灣人為九合一選舉一二十萬選票差距大呼小叫時,大陸人笑了。大陸人多,一二十萬不過是一個大工廠或略大一點鄉鎮的人數。可是如果聯想起2004年臺灣地方領導人選舉,陳水扁和連戰宋楚瑜的選票差距不到3萬張票,你就明白這樣的差距多麽不得了。

此次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臺灣22個縣市長席位中只拿到6席,是為慘敗,但縣市長選舉黨派得票數全部加起來,國民黨僅比民進黨少80多萬票(4990677比5830106),卻並不是輸不起的數字。縣市長席位的此消彼長,是選舉輸贏的晴雨表,但各黨派的總體得票數,才是背後民意真正的風向標。有意思的是:2012年臺灣地方領導人選舉,馬英九超過蔡英文的票數也差不多是80萬張票(6891139比6093578),國民黨曾經多吃的票數這一次被迫吐出來,全部被民進黨收入囊中。

在對2008年臺灣“大選”複盤時(詳見2008年5月15日《南方周末》),我曾經提出,有一個神奇數字,它一直影響著臺灣的選舉,那就是17%。民調表明,大約有17%選民是在選舉最後一周內決定投給誰,臺灣的投票人數一般在1300萬上下,乘以17%,大約220萬票左右,這正是2008年馬英九超過謝長廷的票數,其得票率相差17%上下,驚人相似的是,2008年馬英九的得票率又幾近於2000年連宋得票率的總和。

問題來了:17%——這個臺灣選舉的密碼,對2014年還有效嗎?如何解釋今年選舉兩黨相差的80萬票?如果我們考慮到民進黨禮讓柯文哲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將兩黨相差的80萬票加上全臺灣無黨籍140萬多票,又是220萬票,除以實際投票數1200多萬票,17%的幽靈又開始出現。

臺灣17%的移動選票,一直在漂移,臺灣選票的結構特別要關註年輕人的選票,要知道2000年政黨輪替,當時4歲剛剛進幼稚園的孩子,到今年九合一選舉,他們已經可以投票了。

在所有的選舉數據中,有一個最被媒體和輿論忽略的數據,其實卻是對臺灣未來最值得關註和分析的數據,那就是縣市議員選舉的黨派得票數。這個得票數和領袖的形象、政黨的得失相關卻不密切,它更反映每一個候選人在地方耕耘的深淺,和地方派系、熟人社會、人情世故、樁腳文化緊緊綁定,它們是金字塔的底部,是大榕樹盤根錯節的根部,地方領導人、民意機構代表、縣市長選舉是樹冠,風雨飄來,擺動很大,但樹根如果沒有連根拔起,它就是超穩定結構。

法國年鑒學派史學家布羅代爾提出,歷史有短時段、中時段和長時段三個時段,他認為最值得重視的是長時段:“歷史是陽光永遠照射不到其底部的沈默之海。在巨大而沈默的大海之上,高踞著在歷史上造成喧嘩的人們。但恰恰像大海深處那樣沈默而無邊無際的歷史內部的背後,才是進步的本質,真正傳統的本質。而短時段的歷史,報紙就‘當前歷史時刻’所寫的一切,不過是海面,是只要一載入書籍簿冊就凍結和凝固的表面。”

布羅代爾指出,研究歷史的長時段要越過危機事件的表面,關註背後的結構。九合一選舉臺灣縣市議員黨派得票數再一次打成五五波(國民黨4488789比民進黨4515532),臺灣二元對立的總體結構並沒有變。

國民黨輸了樹冠,沒有輸樹根,五五波的基本盤,是國民黨東山再起的基石,也是國民黨浴火重生的包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