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經濟烏雲密布 穩增長壓力沈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41

Black-cloud-on-the-horizon

中國經濟依然在放緩,穩增長壓力沈重。

受到APEC限產及需求下行拖累,中國工業增加值回落到近六年次低水平。基建的高投資無法抵消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的疲軟,固定資產投資降至13年低位。

機構紛紛預期,央行今年可能會降準或大規模投放流動性。在政府將“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列為明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後,未來宏觀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

APEC限產、需求疲弱拖累工業數據

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7.2%,低於一致預期7.5%和上月的7.7%,這是2009年以來第二差的月份,僅好於8月的低位6.9%。

這一“略有些令人失望”的數據反應了工業部門的疲弱,包括民生、招商、申萬在內的眾多機構都認為,11月的APEC會議要求北京周邊六省市限產對此造成了影響。

“電力熱力生產供應、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專用設備及通用設備制造等行業拖累較大,部分反映了APEC會議的擾動。” 宏源宏觀認為。

但即便剔除APEC的影響,經濟本身存在的下行壓力也不容樂觀。

國信宏觀提到,外需收縮和國企不振是拉低11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兩個主要原因。

11月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大幅下滑4.4個百分點至3.9%,出口對工業企業生產的拉動明顯減弱;而國有及國有企業工業增加值在11月的累計同比下滑2.7個百分點至2.8%,一方面反映出穩增長效應的減弱,另一方面也受到同期APEC停產因素的影響。

此前公布的11月PPI數據為連續33個月下降,CPI也在走低,中國經濟籠罩著通縮陰霾。

投資分化

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小幅下滑至15.8%,增速連續5個月下滑,創下近13年來新低。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的低迷是主要影響因素。

一方面,由於庫存高企,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回落0.5個百分點至11.9%,另一方面產能過剩的制造業投資在低位徘徊。投資仍然依靠基建支撐,水利、鐵路運輸等行業維持較高增速。只是基建的拉動尚無法抵消前兩者的影響。

首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劍輝認為,投資領域的放緩有主動的結果,也有被動的拖累。

由於各種環保要求,壓縮過剩產能的領域還是在被繼續抑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使得采礦業投資出現回落,這都是主動性調整的結果。被動的主要受到周期性的影響,比如制造業整體增速沒有顯著增長,運輸等投資都在回落,這些領域的回落是被動性的回落。

房地產銷售和零售數據成亮點

在固定投資中,房地產投資增速雖然走低,但其中也隱含一些積極信號。當月房地產銷售回暖,單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創今年來新高。

此外,國信宏觀提到,房地產資金來源上國內貸款同比小幅下滑,但個人按揭貸款同比回升,盡管銀行仍然惜貸,但按揭需求已逐部回暖。未來庫存的逐步消化,房地產銷售回暖對於投資的帶動有望增強。

在零售銷售方面,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結束了此前連續五月的放緩勢頭

國信認為,結構調整在刺激居民消費方面初顯成效。尤其是與地產相關的消費品增速明顯反彈,反映出當前房地產銷售的回暖對於下遊消費的提振。四季度消費增長對於GDP增速的拉動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

三大宏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下行趨勢顯著,未來的穩增長壓力較大。

投資尤其基建投資或將繼續發揮穩增長的關鍵作用。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提到,“有力度”的財政政策意味著除了減稅之外還需要增支,預計赤字率將提升到2.5%甚至更高。

此外,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

民生宏觀提到,過去是無基建、不複蘇,現在是有基建也不一定複蘇。房地產庫存去化壓力山大,投資短期未見底,制造業深陷產能過剩泥潭,外需穩而不強抑制了出口的空間。經濟下行和通縮壓力下企業的實際利率上升,出於存量金融風險防範的考慮,應加大貨幣寬松力度。

多位分析師也呼籲央行降準或投放流動性。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稱,年底去庫存和資金面的壓力比較大,信用創造也比較慢,兩者間會有一個青黃不接的過程。之前傳說央行擴大合意貸款規模雖然是對經濟的刺激,但銀行負債成本高,因此央行如果不降準或者在公開市場大規模投放流動性,刺激作用還是有限。

昨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會議重申要繼續實施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政策,並稱積極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註重松緊適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