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頻交易主導短炒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4/12/08/%E9%AB%98%E9%A0%BB%E4%BA%A4%E6%98%93%E4%B8%BB%E5%B0%8E%E7%9F%AD%E7%82%92/

高頻交易主導短炒

PC070048

高頻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近年大行其道,轉折點應該是 2008年「廣布網絡公司」(Spread Networks)的成立,創辦人史派維(Dan Spivey)成功抓到商機,事源是當時芝加哥與紐約的光纖傳輸網絡大約是十六至十七毫秒(一毫秒是千分之一秒),但是以兩地的直線距離,理論上以光纖傳輸最快的速度應為十二毫秒,到底發生甚麼事?

史派維深入研究後,拿到芝加哥與紐約之間的光纖路線圖,發現兩個大城市附近的光纖尚算直,但到了賓州就開始歪七扭八,原來是因為中間有條山脈,唯一可穿過山脈是條高速公路,但依美國法律,不能在高速公路邊埋光纖,故史派維的工作是重新設計光纖路線,最後的作品,可成功節省一百英里路程。

於是史派維開始深入研究,到如何申請許可証?工程的花費和時間?一天推進多少碼?需要甚麼工具?並著手與 400個城鎮談判。

「廣布網絡公司」這條網絡,到底如何定價?問題可能更難回答,史派維首先思考會否用「荷蘭式拍賣法」,就是先訂出高價,然後往下喊,一直到有人出錢,願意取得這條線的獨家經營權,但後來為避免被大眾媒體在道德上批評,說他們出賣散戶,故找來顧問泰普(Larry Tabb),評估應如何定價。

泰普估計,如果華爾街的快閃交易員,可以從每一筆的交易中成功抽水,每年可獲利二百億美元,最後的定價是每月 30萬美元,簽約五年,原價 1800萬,優惠價連配套設備 1400萬,即是說二百個客戶,五年共帶來 28億美元收入,而這條光纖的成本,只不過是區區 3億。

「廣布網絡公司」直到線路通車前三個月,才出發去尋找客戶,以避免資訊被公開,有人會立即抄襲,當然所有客戶事先都要簽署保密協定,才能取得相關資訊,但史派維仍然擔心洩密會見財化水。

史派維其實有點過份擔心,因為要與數百個地主談判,取得通過許可,又要避開河、山、惡劣地形,並非那麼容易,所以直至今天,這條光纖仍然是最快的線路,但科技日新月異,有人正在開發無線傳輸,速度可達八至九毫秒,說不定將來光纖又會被淘汰,散戶在市場短炒,實在沒有優勢。

盧誌威
《鴻鵠財誌》創辨人盧誌威,現任豐盛資產管理組合交易經理,證監會持牌人,Yahoo財經欄名《鴻鵠經誌》出自史記「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鴻鵠於古中國是白色鳳凰,善高飛,寓意,燕雀身小深信貧富不問出身,只憑誌氣決心。
Posted in 宏觀經濟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