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心燈永續 於 2014-12-3 08:47 編輯 中國的股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牛市,所謂的牛市都是政策市。始於2014年的這波政策牛市,到了2015年將波瀾壯闊,歷史的高點將被一次次刷新,但不一定發生在2015年,因為這波政策牛市持續的時間會比前幾個政策牛市持續的時間更長。為什麽我們比較肯定這個結論呢?整理一下中國經濟發展歷史的脈絡,是能看得很清楚的。後面我會具體談。從哪里破題談起呢?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國有一個叫楊百萬的,他說了一句很典經的話,“炒股要聽黨的話”。我們光榮正確的黨呢,就是一個大家長啊。什麽都管的,當然包括了最重要的經濟了。改革開放後大家長主抓的就是經濟。我們研究中國的股市,就必須得把這個大家長是如何思考的,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是不是政策牛市一抓一個準。 既然經濟是大家長主抓的,發展經濟最需要的就是資金。這個錢從哪里來啊?回顧歷史,大家長們很難啊,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基礎薄弱,可謂家徒四壁,一窮二白,只給政策引外資人家也是不來的。怎麽辦?經濟必須搞,沒有錢都扯淡。大家長沒有錢,但有土地啊。所以大家看改革開放的二、三十年里,我們的經濟是土地經濟。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基建、投資,都是土地經濟的代表作品。具體表現在中國的房地產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全國各地大上快上的工業園,又把中國變成了一個世界制造大工廠。讓土地升值必須得讓土地上的房子升值,大家長才能賺出錢來;讓中國制造的產品出口才能從外國人身上賺到外匯。大家長搞經濟發展的錢是這樣個思路來的。那麽背後誰在支撐著這個龐大的經濟實體運營呢?就是中國的銀行。我很早以前說過,中國的銀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銀行,它是政府的官僚服務機構,這是土地經濟勢的必然產物。為何啰嗦這麽多呢,就是告訴大家,這個大家長的錢是怎麽來的,是從銀行來的(房地產),同時銀行的壞帳又被中國股市給對沖掉了;是賺外匯來的(中國制造)。這樣大家在看1996年始的政策牛市,就明白為何深發展銀行是龍頭股了,後面接著來的政策牛市又出了世界級的房地產公司萬科,接著又誕生了幾個世界級的中國制造比如三一重工等。 問題是,到了大大時代,土地經濟玩不下去了,因為中國的銀行玩不下去這個遊戲了,靠間接融資,經濟實體需要的錢幾乎都從銀行這個出口來,經濟體量小時還可以,以中國現在的經濟體量銀行這個政府服務機構支撐不了了。但大家長搞經濟還得有持久性的資金才行啊。以前搞了一個土地融資大平臺,現在要搞個什麽融資大平臺呢?間接融資平臺搞不下去了,就搞直接融資平臺嗎。說到這里要講到關鍵了。什麽是直接融資平臺,就是資本市場啊,再直接講,就是股市啊。所以,這波政策牛市的上漲基礎就是要建立一個大的直接融資平臺,那麽你應該明白為何券商股大漲而且今後還會持續地漲,因為券商股才是這波政策牛市的龍頭啊。為什麽不是銀行和房地產了?道理在前面都已經講了。這次降息周期,如果是土地經濟時代,一定是銀行和房地產為龍頭的,因為他們最先受惠。現在大家長要建的大平臺是要搞市場經濟,要擴大直接融資,股市豈能不是最先受惠,券商豈能不是最先受惠。所以,這次降息周期,真正是傾向實體經濟的,因為實體經濟不好起來,那里來的那麽多企業去資本市場IPO!券商這個廚子再好,無米下炊也不行啊。這個平臺如何做大呢?這是大家長現在思考的問題。 所以,大家理解了大家長們是如何思考的,這波政策牛市心里就有底了。這是一波持續性很長的大牛市,是創新高的大牛市。龍頭品種一定是券商股,中國還沒有世界級的大投資銀行嗎!下一個政符的官僚服務機構由商業銀行變身成為投資銀行了。因為大家長搞經濟的錢要從這里來啊---投資銀行和實業!更準確些,要從市場里來,市場經濟要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了。降息周期下,這次真正受惠的終於輪到實體經濟了,所以雖然還是政策市,但有些真正意義牛市的影子了。各位,不要亂炒股票啊,拿好投資銀行的股票(券商股),去實業中發現價值型的企業,堅定地拿住,必有豐厚的回報。房地產和銀行股不在考慮之中。 再簡單講講香港市場,滬港通會對香港市場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是大利好。但現在看上去好象缺席了大陸內地的資本盛宴啊。但對價值型選手,國內A股越好,香港的投資價值就顯得越大了。是好的,永遠不會缺席的,好好挑選價值型企業長期持有,也會必有厚報。 最後,我總結一下,過去改革開放的融資大平臺是---土地,商業銀行這個政府服務機構是其必然的產物;現在的融資大平臺是----市場(包括資本市場和實業市場),投資銀行是下一個政府服務機構。總之,中國的牛市仍是政策市,那麽就必須要搞明白大家長的錢是從哪里來的!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想不賺錢都難。大家長已經吹響了政策紅利的號角,我們只需要聽黨的話炒股就OK了。@Ctu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