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片迷茫中,如何看滬港通引領的未來 長線漫步者

來源: http://xueqiu.com/6981947864/32860215

     股市上漲了,股民的心理又開始複雜了,雪球上各種聲音開始發散,一方面希望股市上漲,一方面懼怕股市回調,這個心理絕大部分人都會有。那麽,如何才能盡量消除這種心理呢?我想最好的就是對自己所投資的行業或者個股有清晰的邏輯認識。知道你買入的這支個股,是屬於長線投資還是中短線投資或者是投機呢?不知長短,心理沒底。

      那麽現在面臨的情況是:進入股市資金和杠桿資金在不斷加大,市場漲起來了,但是因為如此,大盤也會震蕩幅度加大。但總體社會投資渠道變窄,股市已成為民眾考慮的較佳的投資渠道,這應該是長久慢牛產生的根基。所以股市慢牛的基調不變,但是震蕩幅度加大,這應該成為大形勢的判斷。
     具體的邏輯我9月4日因為參與@唯一幸存者遊戲,所以當時對股市有一個判斷並在雪球發帖:“這波上漲以及未來的上漲還會是由資金推動,房產正式步入熊途--資金尋找投機口,地方私人借貸風險日益暴露--資金不敢再由別人掌控,實體經濟不見好轉--資金對實體投資缺少信心,所以說這波牛市沒有理由和原因,未來股市的存量資金和增量資金的情況將決定股市走向。今年的小牛市基本可以判斷不是由經濟的基本面轉好而是由資金面轉好而帶動的,所以未來需要密切關註的是資金的流向,股市里資金的心理變量!

     那麽目前面臨的一個改變在於滬港通開通,在10月26日我的雪球貼里我表述過對滬港通的看法:“滬港通最初設立目的所為何來呢?無非是引導A股投資觀念和投資格局向外圍市場看齊。如果現在A股低估有投資價值,難道A股會缺錢嗎?從房地產及私人借貸跑出的資金正在湧入A股。如果A股高估,則滬港通開通豈不是引水入港嗎?此前媒體將股市上漲歸結於滬港通卻是錯誤的,上漲是資金流入的結果,滬港通只會引起A股結構性調整,即重成長重價值輕概念。”應該來說國內股市自滬港通為起點,正越來越向國際化靠攏。那麽面對這個改變投資者心理有什麽改變呢?我想,這個趨勢讓投資者不得不考慮如何選股,來面對即將到來的國際化思維而引起的投資邏輯的改變,這就像面對一條從未走過的路,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才是正確的,這也就是當前投資者面對的難題。

      這也就是當前的市場處於茫然狀態的原因。

      那麽是否還會存在確定性的投資邏輯呢?我想在此思維下,存在二種確定性:

      第一,在此思維下,即算投資者未有清晰思維來面對,但內心的第六感會讓投資者作出先於自身判斷的選擇,這個選擇就是拋棄績差拉圾股和爆炒的概念股,因為面對國際化,這個會確定被市場拋棄,所以中小創的這次下跌,只是開始,而且不可逆轉,這是第一個確定性下跌的邏輯。

      那麽第二,明確性上漲的機會在券商,國際化必然帶來股市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和交易方式方法的一系列創新,加上股市長期慢牛,交易量上升,這個趨勢己經確定明顯並有可預見性。當然,由於券商股熊了很長時間,市場參與者最開始還是有很多猶豫的,所以券商現在處於第一階段,由投資者內心第六感推動上漲,隨著判斷越來越強化和清晰並被市場認可,第二階段上漲會加速。我將券商股的上漲歸納為:資產證券化、估值國際化、交易制度化、投資市場化,此“四化”帶來的券商機會。
      (在10月24日我的雪球帖子里,《券商股的春天來了嗎?》里我談到過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幾年以來,券商股的股價表現非常之差,甚至還不如巨無霸的銀行股,一直在低位徘徊。很多券商股即算從最低點算起,也上漲不過20%,這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懷啊!股價堪比鋼鐵水泥這些處於行業飽和、無利潤的夕陽行業。但是券商到底是不是夕陽行業呢?我們從國外的發展情況來看,資本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券商業的發展,而我國的資本上市還只能說剛剛起步,離規範都還距離較遠,更不用說離繁華有多近了。具體到券商股,我們還在靠傭金賺取利潤,最近幾年,傭金水平大幅下降,券商行業也陷入了業績危機,但是這種危機促使券商轉變思路,開展創新,最近,券商業績也有了好轉跡象,這一方面來源於股市交易轉暖,一方面也是券商自身轉變思路的原因吧。這屆政府上臺後,在各個方面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無論何種改革,都必然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改革。無論何種改革,都必然要體現在國內企業業績的增長和效率的提升,那麽這種改革也必然會引起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的改變。滬港通開啟、退市制度進入議題、註冊制即將到來、資本證券化、新三板突圍,這些都會是現在和未來的具體動作,這些動作最後都會對券商行業有重大利好作用。那麽,對於目前還處於歷史最低位,股價漲幅和鋼鐵水泥為伍的券商股,有什麽理由不看好呢?!”)

       至於其他大盤股,處於相對的不明確,但是前期在券商股的上漲帶動下,由曚朧的跟隨思維帶動買入,也正因為投資邏輯的不清唽和不確定性,所以此類大藍籌和低pb股的上漲持續性不強,往往由情緒推動,故成為一日遊或雙日遊。很多人認為大藍籌是否在轉向時,我認為這是不確定的。在股市國際化市場化該如何去應對的邏輯沒有明確前,大藍籌還會處於震蕩中。這種邏輯明確應在滬港通正式開通後若幹月後形成市場一致認同的邏輯後開啟新的一頁。那時我們才可以明確判斷未來的選股方向。

    至於銀行的上漲,則更加是由於券商的帶動。從邏輯上來說,未來受益資本證券化和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和制度創新的,券商>期貨信托>保險>銀行,銀行處於最後一個。

     以上純屬從股市宏觀層面和股市微觀交易心理學的角度來作出的交易方向判斷。但我堅信,市場會給我答案,我是對是錯。@今日話題 @不明真相的群眾 @小小辛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4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