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智慧設計大趨勢:更多和更少

2014-10-13  TCW
 

修爾曼(Joerg Suermann),是德國最大設計概念展「柏林新銳設計展」(Design Mind Youngster,簡稱DMY)的幕後推手,他怎麼看未來設計趨勢?

設計師角色十年轉變從探索新科技,變成關注人與環境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跟十年前相較,你覺得設計師們有何不同?

修爾曼答(以下簡稱答):首先是角色的轉變。設計師不再從問聰明問題當中發現樂趣,同時願意承擔找出答案的責任。

十年前參展的設計師,著迷於探索新素材、新科技的可能,很喜歡問「這東西可以怎麼用?」然後展現新概念。現在的設計師則開始關心「人們如何共同存活在這星球上,」由分享取代個人擁有。

問:這如何反映出未來設計的趨勢?

答:首先,「智慧」(smart)產品將是永恆的主題,不過「智慧」衍生出「更多」和「更少」兩類意涵。

「更多」,是將生活用品科技化,諸如把椅子、桌子、洗碗機裝上晶片,讓物品和使用者、物品與物品之間產生關聯。透過晶片蒐集資料,可以累積比對出使用者的生活模式,然後設計師或公司可以製作更客製化的商品。

「更少」,是使用更少資源,甚至不消耗資源,達到同樣的效果。諸如今年評審團大獎的作品「煉藻術」(Algaemy)。微海藻(Microalgae)在歐洲被視為雜草,春風吹又生,設計師採摘各色微海藻,加熱提煉成染料,印成布料後製成服裝。整個過程不耗費資源,也不會造成汙染,但是顏色飽和度不輸人工染劑。

其次,透過設計讓社會變得更好,設計成為創造共好的社會實踐,出現所謂「社會設計師」(Social designer)。

譬如一位阿富汗設計師因為身處戰區,為避免家人和社區住戶誤觸地雷,他設計一種隨身攜帶的裝置,可以在沙漠裡面探測地雷,透過這項設計拯救社區的人。另如柏林的CUCULA,由設計師、工匠、社工人員結合難民組成設計庇護工廠,製作義大利當代設計大師Enzo Mari的「動手做」系列家具(Autoprogettazione),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解決了社會問題。

問:這些未來設計的趨勢,背後反映出何種時代意義?

答:人取代產業、公司或品牌,成為設計的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5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