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思考:何謂便宜? 閒來一坐s話投資

來源: http://xueqiu.com/3491303582/32294204

自己一向主張,面對起伏不定的股市風浪,“不預測,見(優秀企業)便宜了便買入”,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投資策略。然而,問題接著就來了,何謂便宜呢?恰好,有一些網友、球友也常給自己提出這個問題,於是便促發了自己的一點思考。

  以下,是選取的當下市值均已超過500億的幾個消費、醫藥行業中的樣本:

                   樣本       13年凈利         市值       股息率         市盈率

                 格力電器    109.36億         836億      5.13%       7.64倍

                 貴州茅臺    159.65億         1808億    2.62%       11.32倍

                 雙匯發展     40.69億           736億     4.11%       18.11倍

                 伊利股份    32.01億           738億      2.10%       23.06倍

                 雲南白藥    23.21億           586億      0.53%      25.26倍

                 青島啤酒    19.75億           528億      1.09%       26.73倍

                 海天味業    16.06億           575億      0.59%       35.81倍

                 恒瑞醫藥    12.92億           575億      0.19%       44.55倍

   註:1、以上市值截止10月17日計算,股息率是以13年的派息水平對比現有股價計算,其中伊利股份、雲南白藥、恒瑞醫藥、海天味業、青島啤酒等均有送股或增發,所以並不準確,僅作為參考。2、以上樣本均是500億市值以上的,之所以選這麽大市值的,主要是考慮到市場上曾有觀點指出,中國股市500億市值“魔咒論”,即一旦達到500億市值,似乎企業股價再難以上一個新的臺階。果真如此嗎?也讓自己研究研究。

  投資大師們不是教導我們說,買股票就是買企業嗎?好,假如我們有無數錢,或者如老巴那樣有錢,我們會買哪家子企業呢?顯然,以其現有的賺錢能力來看,它們的順序顯然應該是以上排序,即先從格力電器依次買起,因為格力電器13年賺錢109.36億,市值才836億,而恒瑞醫藥賺錢12.92億,僅僅是格力賺的錢的11.81%,它就值575億了!

  然而,且慢,股市上的學問其實常常就隱藏在這“且慢”之中呢!

  在我們斟酌是否是“便宜”之時,還得要考慮以下幾點:

  1、它的增長有天花板嗎?

  如格力電器,早在多少年前市場就質疑其天花板了,所以,順著市場先生的這個思路來考慮,給它個當前的價錢也應該算是不太過份吧?

  2、它處於什麽生命周期?

  記得徐星張東偉先生講過,一家企業的價值在其初創擴張時期往往是無法用市盈率衡量的,到其中後期才有效(大意),可謂深刻之至!理論上講,一家企業有初創期、擴張期、成熟期、衰敗期,所以處於什麽樣的生命階段,其價值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不難理解,恰如一個待在深閨的妙齡女子,總要比半老徐娘更有價值吧,呵呵。不過,企業的發展有時不如人的生命這樣線性發展,因為有的企業通過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插上互聯網的新翅膀,或者通過兼並重組,鳳凰涅磐,得以新生,重新煥發生機,這要具體企業具體分析。

  3、它的未來預期如何?

  如果你要是不知道炒股就是炒預期,那就真是白在股市上活了。為什麽市場先生給恒瑞醫藥如此高的待遇?良好預期啊!恒瑞醫藥將來的一系列創新藥給它的未來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市場預期,所以,我們看到,賣藥賺來的錢才更值錢,而賣空調賺來的錢就不太值錢呢!

  4、市場偏好如何?

  中國A股向來深度患有“小盤偏愛癥”,茅臺好是好,可是它盤子太龐大了,所以,盡管它一年賺150多億,可是它也往往不如市值在50億以下的小盤股值錢(盡管它們一年甚至連一個億也賺不到)!

  5、當下的市場情緒如何?

  市場一個時期常常是有一個主題或熱點,有時對某個題材板塊一時處於亢奮期,一時又進入冷落、悲觀期。所以,它們便宜不便宜,有時還得看市場的情緒如何表達。

  以上五點(有的有重複交叉),在自己看來,可謂是股票市場上的“大學問”,所以,我們衡量一家企業的股票值不值錢,切不可完全單純按照買企業的角度去計算,還需要把這五點分析進去。

  當然,這其中更大的“學問”在於,如果我們發現市場先生的這五點看法並不靠譜兒(要知道有時市場還真是很神奇的,它們在許多時候還是對的),比如,你發現市場普遍認為的天花板原來有誤;或者它的預期沒有那麽良好或悲觀;市場的偏好癥、情緒癥從長期來看會得到糾偏;什麽500億、800魔咒終有打破的一天,等等,這些因素如果我們分析透了,或許就能夠做到知市場先生之不知,真正找到便宜貨了。

  一句話:何謂便宜?不僅要靜態的看,還要學會動態分析各種市場因素,總之,是個綜合功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