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眾籌網CEO孫宏生:離開騰訊,我用眾籌做一個創業孵化器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413
以下為孫宏生口述:

帶著理想主義的情懷做了一件理想主義的事

我是去年八月份來到眾籌網,之前差不多9年多一直在騰訊,再之前一直在IT領域做硬件類的產品,我是偏向營銷方面,做互聯網公司的營銷。

在互聯網公司待的還蠻久的,尤其是在騰訊工作的那段時間,見證了騰訊最輝煌的9年,可能未來更輝煌。我記得我剛加入的那天,騰訊股價大約是3塊錢左右,市值5億美金,我離開那天已經是市值1000億美金了,翻了200倍,這個市場很難再有200倍了,而我現在看到新的市場仍然有翻200倍的機會,那就是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

我跟盛佳之前一直談論要創業的事情,後來剛好有機會,他說我們來做互聯網金融吧,我們就到這個平台一起來創業了。剛開始沒想那麼多,覺得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不錯,覺得P2P、支付、眾籌幾種模式都有可做的空間,尤其是眾籌比較有理想主義色彩,於是我們就帶著一種理想主義的情懷做了這樣一件理想主義的事,還沒想到會遇到那麼多的困難,帶著一股熱情就衝進了眾籌這個領域,做了眾籌網。

我們開拓出了「眾籌」這個專有名詞

現在你看過去8個月的時間,眾籌網的百度指數和眾籌的百度指數完全是正相關,眾籌的每一個轉折和眾籌網的每一個轉折都連在一起,可以看出這個市場是我們開拓出來的。

我們去年最開始做的時候,當時你百度一下眾籌這兩個字,那個時候你會發現這完全是個專有名詞,連我這種做互聯網的人也覺得是。而不到一年的時間,眾籌這個詞從學術範圍進入一個市場的範疇,或者說這個詞變得老百姓都能懂了,這其中遇到的挑戰是可想而知的,早期團隊不好找,懂互聯網的不懂金融,懂金融的不懂互聯網,懂互聯網金融的人不一定就懂眾籌,我們眾籌網還有一些垂直的領域,必須要懂這個領域的東西,所以人才不好找,各種創業困難……

風險控制的語言叫做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

很多人說互聯網金融核心是風險控制,這個事情要分層面看,從監管的角度看,證監會核心還是會對股權平台做比較嚴格的監管,而對於眾籌網這種獎勵平台所謂的風險控制,翻譯成互聯網的語言就叫做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就是用戶體驗。

我們的風險控制比較狠。我們更多的是說能不能用眾籌網的平台給投資者也好,項目發起人也好,提供更好的體驗。壞的體驗無處不在,壞的體驗包括這個錢投了沒拿到東西,或者說項目拿到錢跑了,或者說東西生產出來,產品質量不過關等等,這都是糟糕的體驗。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對風險控制比較狠,我們會預付你項目發行的一部分資金,但是你必須要完成貨物的交付,等用戶認可、用戶確認之後才能收到其他的款項,這個風控稍微有一點粗暴,但是對消費者或者投資人的保護,我們就做到了最優,當然還有更多的,我覺得是互聯網的產品體驗。

國內國外環境差異決定了我們眾籌模式的不同

前段時間在開全球眾籌峰會的時候,我把澳大利亞的眾籌平台Pozible的創始人請到我們的論壇來,他們也是一個華人團隊,十幾個人,在中國大概一兩個人,從早期的文創項目到現在的硬件項目,做的還不錯,團隊很年輕,有很多的合作機會。但總的來講它跟國外的眾籌模式是一個模式,雖然他們團隊是華人,但它主要只是利用互聯網的平台做交易的撮合,投資撮合,十來個人做全球市場,最後一定是只把平台做好就可以了,這個模式包括美國的Kickstarter,它要在中國落地都會有很多的瓶頸,中外環境差別很大。

最主要的差異是國內的信用環境沒法和國外比,所以在國內這種眾籌平台要做很多的本土化服務工作,甚至我們還做了很多項目發起人孵化的工作,這是中外眾籌很大的區別。

另外,現在你看,國內很多做類似3W咖啡館之類的各種咖啡館,他們本質上是股權眾籌,而我們做的是獎勵性質的眾籌。有很多投資人一起來辦咖啡,成為股東,享受一些權益,股權平台回報的是一種股權,體現投資跟被投資的關係。而我們獎勵性質的眾籌平台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回報方式回報的是產品或者服務,這兩個本質上不太一樣。

把眾籌網做成一個創業平台或者是孵化器

我們眾籌網現在有幾重功能,最簡單的就是互聯網撮合平台,投資雙方見面會,你可以想像它是一種交易所的模式,不管是證交所還是軟交所、文交所;第二種就是孵化的模式,這個其實是偏重的,交易所不會自己做孵化,一定是有孵化園、軟件園來做的。當然在生態沒建起來之前,可能平台有的時候也會做一些孵化的工作,幫他們把項目推到交易平台上去交易。另外,我們其實也是一個投資平台,也就是說它更像一些天使投資,甚至是早期的基金,私募的平台,這個背後依託於眾籌網平台,有大量的交易數據,有大量的交易項目,你可以篩選出更多的數據,由大數據去做投融資的判斷,最後衍生出一種投資模型出來。

現在我們主要聚焦在幾個品類的項目上,文創類,這裡包括一些圖書、音樂、設計、藝術、出版等等,是一個大板塊,文創類現在在眾籌平台叫做標籤,我們叫為藝術而生的眾籌平台,文創類也包括電影,這些都是文創類裡面最主要的發源地,但是文創這個市場並沒有想像那麼大,更被打上像文藝青年、理想主義色彩的標籤,這是一個小眾市場。

而像科技硬件這方面,早期叫創客,甚至可以算是硅谷文化的一種,硅谷的互聯網文化,後現代主義硬件文化的代表,它的市場相對來講大一些,因為它每一個都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是一個小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各個都在做硬件,但是這個市場多多少少還是面向極客、創客,它還是非主流的市場。

所以我們接著往前走,走到了公益,公益也是我們現在重點推的板塊,這個公益不具像,通過公益基金會去做一些捐贈,更像互幫互助的社會化公益,人人可以幫助身邊的人,公益平台需求蠻大的。

當然還有一些行業比如說農業,甚至住房項目等都還在嘗試階段,大眾化的主流市場實際上是可以做的,但做的前提是眾籌這種方式被越來越多的用戶和創業者所接受。它一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肯定是作為一個開拓者,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去做各種嘗試。

眾籌本身具有雙重屬性

有一個隱含的問題就是說眾籌是不是要做的更專注一些,我們看法是這樣的,從今天眾籌市場的成熟度來看,無論你專注在文創領域也好或者說專注在科技硬件創新領域也好,其實這一直是個偽命題。文創市場也好,還是科技硬件市場,萬億級的市場總是有的,但萬億級的市場只有十幾個人的團隊去做垂直,去服務,這個基本上不現實。何況還不只是提供眾籌的服務,還提供了一堆孵化的服務,甚至運營的服務,我覺得這種定位本身還是不夠垂直。

我理解的眾籌本身有雙重屬性,一個是金融屬性,這裡包括監管,包括股權,包括獎勵,也包括風險控制,包括合規性,包括你對金融人才的儲備,包括支付管道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你對金融理解不透,你是做不了眾籌的,這是我們能做的,利用整個先鋒集團的金融優勢,第二塊也是現在圈子裡面特別注重的,是互聯網,我們有一大票互聯網的產品、工程師、產品經理,包括研發團隊,因為眾籌本質上是種互聯網的產品,平台、體驗,這兩個都是我們最核心要做的事情。這也是我們對垂直的理解,跟其他專注在某一個領域去做是不一樣的。

眾籌行業是一個未來可以重新顛覆和洗牌的市場

眾籌一定是一個大市場,在這個市場裡面沒有那麼多巨頭,像互聯網公司裡BAT基本上是三座大山,能出來幾個像小米、360這樣的就很難,但他們從百億美金到千億美金,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但現在去看互聯網金融這個市場,幾十萬億在這個市場裡面都只是冰山一小角,而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模式之一,它的想像空間是非常大的,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在這個市場裡三到五年是有可能出現這種千億甚至萬億級的市場,這是這個行業獨有的,當然三年後或者五年後這個市場誰是佔有最大的,這個要看大家誰跑的更快,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算你做到了三億,到了萬億的這種規模,在互聯網金融市場裡面仍然是一種小菜頭或者小菜花,因為這個市場一定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堅定的看好。

I黑馬點評:

眾籌融資方式存世已久,和其他各種融資方式大同小異,都要經過公佈項目信息、等待「意中人」詢問、互亮底牌、共尋擔保幾道程序,最後才能簽約成交。只是近年來搭上了「互聯網快車」,受到越來越多的融資雙方的追捧,表現了很強的生命力。我們看到眾籌改變了每個人的標準化角色,實現了創造者、消費者、生產者角色的多重吻合,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理念的進一步發展,非標準化的產品將有越來越大的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8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