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吸塵器王者 強碰Google機器人大計

2014-09-15  TCW
 

如果說,蘋果(Apple)七年多前推出第一支iPhone時,改變了全世界對手機的定義,那麼,被《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譽為吸塵器之王的英國家電大廠戴森(Dyson),也顛覆了人們對吸塵器的想像。

首推吸地機器人研發十六年,才推出新機

繼二十一年前推出全球第一台「無紙袋」吸塵器後,這一回,戴森瞄準了Google、三星等巨擘,九月四日,由創辦人詹姆士‧戴森(James Dyson)於日本舉行新品發表會,展示歷時十六年、投資逾新台幣十三億元研發的「機器人吸塵器」,與全球科技大廠一起搶食機器人商機。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只具備簡單清潔功能的吸塵器,究竟是如何和機器人扯上關係?

「當人們越來越忙碌,根本沒時間打掃家裡,這時候,他們就需要一台機器人。」詹姆士‧戴森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

即便戴森已經站穩全球高價吸塵器市場銷售冠軍,截至去年,旗下產品全球累計銷量超過五千萬台,平均每五秒賣出一台,而在英國,每三戶家庭中,就有一戶使用它的吸塵器。但綜觀目前機器人領域,都是電子大廠的天下,做為一個家電業者,戴森該如何迎敵,引發外界關注。

戴森首先得面對的頭號敵人,是目前於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囊括逾五成市占率的美國大廠iRobot。在機器人概念的帶動下,那斯達克掛牌的iRobot公司股價,近一年半以來,曾一度大漲一倍,目前市值逼近新台幣三百億元。

「iRobot即將遭遇最強大的對手!」美國《投資者財經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表示,戴森發表新產品後,將為市場點燃一波新戰火。

而一顆看似不起眼、直徑不到一公分的鏡頭,正是戴森挑戰對手的秘密武器。「我根本忘記失敗過多少次。」詹姆士‧戴森指著機器人吸塵器身上的這顆鏡頭感嘆。

一直以來,市面上標榜有自動掃地、吸地功能的家用機器人,大多靠紅外線「感應」周遭障礙物,一進入陌生空間,只能隨意行走,無法準確辨別距離或位置,更因為「看不見」,難以事先規畫打掃路徑,常出現某個區塊重複清潔、另一個區塊卻被遺漏的問題。

為了避免上述情形發生,戴森想讓吸塵器「看得見」,一進入室內,鏡頭便能捕捉周圍環境,自動定位、規畫路徑,偵測距離的準確度更可以到一毫米,連地板縫隙都不放過。

此外,當戴森機器人電量快耗盡時,還會自己走回充電座充電,連人在國外,都可以透過手機、平板上的App遠端遙控機器人,由它主動回報清潔進度。

要開發一台幾乎完全取代人力的吸塵器,戴森花了十多年時間,由兩百多位工程師,實地偵測上千戶家庭,記錄鏡頭在不同環境中對各種家具、擺設的判斷程度,再以每秒拍攝三十張影像的速度,一共分析超過十五億張照片,才讓吸塵器懂得「看路」。

眼看對手來勢洶洶,二○○二年就推出第一款掃地機器人Roomba的iRobot創辦人柯林‧安格爾(Colin Angle)則自信的表示, Roomba推出十二年以來,已在全球累計超過千萬台銷量,戴森一夕之間難以超越。

加上戴森機器人雖然聰明,一次卻只能使用約三十分鐘,比起同類型產品的一百分鐘,甚至數小時,續航力明顯落差許多。

啟用機器人實驗室從傳統家電廠轉型科技廠

但當戴森被英國人視為繼披頭四下一個讓英國走向全世界的民族品牌時,機器人吸塵器絕對不會是它的最後一步。

「這只是我們的計畫之一,未來,相關技術還會運用在更多產品上。」主導戴森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發部門總監Michael Aldred對記者透露。

而Google,便是它可能挑戰的下一個對象。

其實,十三年前,詹姆士‧戴森就曾領先同業開發出全球第一台機器人吸塵器,卻因為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市場反應並不好,最終被迫停產。這個夢,直到今年二月,戴森宣布投資約新台幣二億五千萬元,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合作,成立專門的機器人實驗室,才再次浮出檯面。

大動作成立實驗室,找來十五位專門研究機器人視覺系統與3D模擬的科學家加入團隊,戴森從一間靠家電起家的製造商,轉型為高科技產業,除了現有的吸塵器,它還可能讓更多家電「自動化」,「戴森將與Google正面對決。」《衛報》(The Guardian)評論。

戴森之所以被拿來和Google相比,全因為他們都看準了家用機器人市場。

去年,Google收購了八間機器人公司,超過半數都與家用機器人相關,而一手打造Android系統的安迪‧魯賓(Andy Rubin)也表示,Google正在研發一系列從事居家照護、與人類一起生活的機器人,與戴森擅長的家電領域相符,因此,當戴森一公布新計畫,便被認為是衝著Google而來。

但,即使做為全英國擁有最多專利數的企業,其中更包含機械、電力學、熱學等關鍵技術,擔任戴森機器人實驗室顧問、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Andrew Davison坦承,戴森不像Google會開發工業用機器人或無人車,未來只會專注在家用領域。

如今,戴森不像過去推出無紙袋吸塵器,和無扇葉風扇時,都是市場上的先驅者,做為機器人產業的新兵,前面還有一場硬仗等著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