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雪球今晨宣布融資4000萬美元:“不靠人”的理財社區,如何聚集最有價值的投資者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12/145624.html

i黑馬註:今天早晨,社交投資網站雪球宣布完成4000萬美元C輪融資,這輪融資由人人集團領投,晨興資本跟投。

人人網CEO陳一舟說:“在全球範圍內的金融投資社區里,雪球是最創新的產品之一。做互聯網金融和投資最重要的是優質的、有投資判斷力的用戶, 這些雪球都有。人人公司投資雪球,是看好雪球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前景和潛力,相信社區產品會產生巨大的價值。”

方三文堅信,只要抓住最有價值的人群,找到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賺錢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媒體人出身的方三文來說,如何創建一個“不靠人做內容”的財經社區。是他最成功的轉型。

不靠人推的雪球

相對於100萬的移動端用戶數,百分之十幾的新用戶留存率讓雪球頭痛不已。

辛辛苦苦拉來的人,試用一下便卸載了,產品的內在性矛盾讓60多人的團隊陷入到深深的思索當中。

騰訊旗下的炒股應用“自選股”是雪球日夜研究的競爭對手,其主頁開門見山,是用戶自選股票的行情。強工具屬性對“自選股”的流量擴張助力甚多,而雪球以定制的信息流(關註賬號的發言)為啟動頁面,在方便重度用戶的同時也擡高了新手融入社區的門檻。

雪球的優勢是利用社交幫助用戶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形式則是在APP內部打造一個垂直於投資領域的“微博”。但對從來沒聽說過“不明真相的群眾”(方三文在雪球的賬號)的小白用戶來說,初次使用,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流,根本不知道應該關註哪些“大V”(由於言論隨時會受到投資市場的檢驗,顛覆性很強,雪球“大V”的地位都是靠時間和深度奠定的),倒不如先讓其同股票建立聯系,使用一些工具性的功能,在進入個股頁面後發現這篇帖子不錯、那條評論精彩,再對作者添加關註,用戶留存度可能會更高——這是4.6版本發布後,雪球著力思考的問題,即如何吸引更多長尾用戶。

2006年,方三文在網易擔任副總編,因為公司發了一些期權,開始對投資股市產生興趣。作為一個股民,他有兩項基本需求:

一,跟蹤關註的股票,查看價格漲跌和相關新聞,偶爾也瞥幾眼分析師的報告;

二,對別的投資者在看什麽、想什麽很感興趣,希望與跟自己關註同一家公司的投資者交流,了解其掌握的信息是否更加全面,推導是否更加科學。

但他發現選擇的余地其實很小:被花花綠綠的“K線圖”填滿界面的的炒股軟件,根據編輯判斷而非用戶需求編排的財經網站,自稱有“內幕消息”的股民聊天群……

直覺告訴方三文,一定存在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好服務的產品。於是,他辭職創辦了i美股。

i美股由用戶生產內容,關註美股。在做的過程中方三文發現,要想獲得更大的用戶規模,就必須把領域拓展到A股、港股乃至其他的投資理財產品。同時,由自己的團隊生產內容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實際:一來,日益增長的用戶和需求使團隊生產左支右絀;二來,讓不炒股或不擅長炒股的編輯指導在股市砸了真金白銀的股民做投資決策,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誕的事。

因此,要麽廣泛抓取互聯網上的信息,要麽驅動用戶生產。方三文選擇了UGC,試探性地上線了以個性化組織內容和交流為核心的my.imeigu.com,作為i美股網站的一個模塊運行,結果發現用戶活躍度遠超論壇。

他逐漸感覺到,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一定不能斷開與發布者的鏈接。最有價值的內容,往往是用戶產生的。讓當事人說話,而不是通過轉述,可以縮短傳播鏈條,避免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變形和延時。並且,由於信息提供者數量驚人,UGC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能實現超大覆蓋,完勝任何一家有實力的媒體。同時,得益於“持續參與”,在信息篩選和動態更新上,再勤奮的專業記者也難望項背。

方三文決定砍掉內容團隊,讓機器取代人,讓用戶替代員工。他在2011年底重構了my.imeigu.com,配置獨立域名xueqiu.com,引入A股和港股,但並不開放註冊,只做內部邀請。

這便是雪球1.0。

在此過程中,方三文意識到:“全世界最難撒謊的地方就是社交媒體。你可以欺騙所有人一時,也可以欺騙一個人一世,但你無法欺騙所有人一世。只要用戶數足夠多,謠言便沒有立錐之地。”

2012年初,雪球APP上線,第一批用戶主要來自網站。發展到今天,80%的新增用戶都來自於移動設備。相較而言,高質量的長文章一般在電腦上產生,淺層的碎片化互動則在手機上完成。

用戶從PC向手機的遷移是大勢所趨,具體到雪球,炒股所需的實時性使移動端的價值更加明顯。同時,移動互聯網上的用戶天生就是登錄的,這是PC時代網站夢寐以求的。因此,雖說底層代碼完全一致,只是通過不同的接口呈現到不同的桌面(PC、IOS、安卓),但公司上下已達成共識:Mobile First。把手機端想清楚、做完了,才去考慮PC端。雪球的技術合夥人李楠告訴我:“移動產品你做好了,PC產品很容易。”

為提升用戶體驗,雪球做了各種嘗試,基本兩個月發布一個新版本,每次都力圖讓用戶感受到變化。最初,移動端的菜單是下拉式的,隨著功能越來越多,改成了左右滑動的抽屜式。但後來發現,用戶使用手機的場景既可能是躺著也可能在移動,這時,滿足他最核心的幾個需求就夠了,不能因為照顧一些高級功能而增加操作路徑。於是,把抽屜式又改回了下拉式。

據統計,刷新信息流、查看自選股行情和持倉盈虧的使用頻率加起來占到全部功能的80%以上,尤其是可以添加每天買賣記錄的“持倉盈虧”,允許用戶選擇早上或晚間接受一條推送信息,甚至無需進入到應用內便可得知當日的投資收益。

開通這一功能的用戶,對雪球的依賴度非常高。

其次,雪球開發了一套基於機器學習的反垃圾系統。一開始信息較少,就把其他社區的垃圾信息手工抓取進來,機器通過自我學習和循環,識別度越來越高。

最後,為增強用戶粘性,雪球開設了賬號“情緒寶”,每天發布“情緒指數”,依托大數據分析用戶行為,通過算法把熱門股票和事件發布出來,以一種獨有的視角掀起資本市場的公共話題。情緒寶是一個機器人,沒有任何人工幹預。

雪球走到今天,方三文最大的感觸是“面目全非”。雖說一直沒有搬過辦公室,但身邊的同事卻從編輯變成了碼農。而另一方面,用戶對投資產品的關註也早已超出了股票的範疇。年化回報率5—6%的銀行理財產品,吸引了大量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年化回報率8—10%的信托產品,吸引了中等風險偏好的高凈值投資者;年化回報率超過20%的小額貸款,吸引了部分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基於此,雪球逐步把投資品類擴展到股票以外的產品,比如債券、基金、信托甚至比特幣。

功能方面,又解決了聊天、群組等即時通訊的需求,日常的內容更新則完全采用類似搜索引擎爬蟲的工作機制,由雪球機器人每天從指定的資訊網站抓取新聞,按照一定的分詞規則分配到各支股票下面。據統計,雪球每天生產10萬量級的信息,90%以上來自用戶評論,報道或公告只占2000條左右。

即便如此,方三文告訴《創業家》&i黑馬他也不喜歡雪球被貼上“移動社區”的標簽。他認為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戶在哪、需求在哪,產品就在哪。雪球的定位是打通投資與社交,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幫助、影響和指導用戶交易,在“買什麽”這個核心問題上探討到海枯石爛。

這是一個由極客搭建的平臺,只負責解決兩件事:當用戶訪問別人的主頁時,能迅速看到其最擅長點評哪些股票;而當他瀏覽個股頁面時,能迅速看到關於這家公司最熱門、最精華的討論。

雪球的員工沒有一個不炒股的,很多原本就是其鐵桿用戶。他們內部開玩笑時甚至說“不用發工資了”,因為炒股所得遠遠大於其薪資收入。但雪球並不薦股,也不提供投資咨詢服務。

i美股上線時正好遇到中概股上市潮,關註度劇增,但方三文認為:“我當然期盼牛市的到來,但更希望不是牛市時用戶也能保持穩健增長,因為這才是你價值的體現。”

雖然已融了B輪,但方三文說雪球還沒找到贏利模式。這似乎是所有移動社區的通病,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甚至斷言“社區不賺錢”。不過,方三文堅信,只要抓住最有價值的人群,找到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賺錢只是時間問題:“不談價值觀,即便從效率上看,也應該去做提高社會效率的事。那樣的工作(軟文或槍稿)是增加而不是縮小信息差,違背歷史發展潮流,我不會去做。”

雪球內部不設營銷團隊,連專門的客戶拓展團隊都沒有。為了同廣告商接洽,方三文曾一度讓公司的行政人員臨時轉換角色。

投資者為什麽會在雪球上分享經驗甚至機密的信息?在方三文看來,如果說發微信是因為寂寞,發微博是為了虛榮,那雪球的用戶,則源於恐懼:當你需要做投資決策時,對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完備,邏輯思維是否縝密,是沒有信心的。但通過分享,便能讓其他人補充信息、檢驗邏輯、幫忙“排雷”,何樂不為?

這也正是雪球的價值所在,它來自構建這個社區的所有人的共同信仰,來自那句著名的slogan:

人身的自由,源於財務的自由。

《創業家》記者 呂崢,來源i黑馬轉載請註明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