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世界各國人均純酒精消費量的比較
不同品種的酒,酒精濃度差別很大。蒸餾酒的酒精濃度最高,一般在38-53度之間。主要酒種里面啤酒的酒精濃度最低,一般只有3 - 5度;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次之,一般為8 – 15度之間;黃酒也沒有經過蒸餾,一般為16度左右。將各酒種的消費量乘以其酒精度數,得到其純酒精的消費量,加總可得到各國的純酒精消費總量。
表一:OECD國家成年人人均純酒精消費量(成年人指15歲及以上)
註:(1)數據來源:OECD Health Data 2011; WHO
(2)部分國家2009年數據缺失,使用臨近年份的數據。具體參見原始數據。
(3)中國的人均數據為我們自己估算的2013年的數據。
表一提供了OECD國家和部分人口較多的非OECD國家的人均純酒精消費量的數據。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里的酒精消費量指的是純酒精,人均指的是15歲以上成年人平均。另外,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純酒精消費量分為recorded 和unrecorded兩種。一般西歐和美國的unrecorded人均酒精消費量都比較少,不到1升。但是有一個國家的unrecorded的數據比較大,那就是俄羅斯。表一中的數據是recorded 的數據,俄羅斯的人均酒精消費量是11.5升。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俄羅斯總的人均純酒精消費量在16升左右,也就是說還有4.5升是unrecorded,占消費總量的3成左右。俄羅斯的unrecorded酒精消費不僅包括非法生產的或者走私的蒸餾酒,還包括醫用酒精。俄羅斯假酒(用工業酒精生產)現象比較嚴重,新聞媒體有大量報道。如無特殊說明,本報告引用數據均為recorded數據。
根據表一中提供的數據,除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以外,其他國家2009年的人均消費量與均值相差都在36%以內。我們都知道,伊斯蘭教禁止飲酒,所以印尼和土耳其的人均酒精消費量是很低的。其實印度教也禁止飲酒,所以印度的酒精消費量也很低。猶太教並不完全禁止飲酒,但是以色列法律規定在晚上11點以後是禁止飲酒的。也許還有其他未知因素導致以色列的人均酒精消費量只有2.5升。
另外一個我們觀察到的事實是在過去30年中,中國和巴西的人均消費量大幅增長,而好幾個西歐國家的人均消費量大幅下降,以意大利尤甚。中國和巴西的人均消費量大幅增長,我們認為和經濟發展之後收入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在中國,一般2斤糧食才可以出一斤白酒,如果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就沒有剩余的糧食去釀酒了。2013年中國的成年人人均酒精消費量已經達到7.4升,與OECD的平均水平9.1升相差19%,與日本的人均消費量相當,但是仍然大幅低於韓國的11.8升。中日韓酒精消費的主力都是白酒。日本和韓國都有燒酒,雖然它們的酒精度數不及中國的白酒。
表二:歷年人均酒精消費量的變化(OECE國家平均)
最近30年,OECD國家平均酒精消費量變動很小,而且是負增長,可能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更加重視健康,飲酒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