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Moleskine:年銷售8700萬歐元的紙質筆記本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8/144490.html

人不再僅僅為產品買單,而是為感覺買單。這個感覺很微妙,就是我覺得值就值,我覺得不值就不值,商業就是這樣。有一家以生產紙質筆記本聞名的上市公司,單本筆記本售價超過400元人民幣,對我沒有打錯,但是在2013財年,他完成了8700萬歐元的銷售額。今天的看世界欄目和大家分享他的故事。本文由CBN記者 牙韓翔原創。

圓角長方形黑色硬皮封面,無酸紙內頁,中間夾著一根書籤,封底有一個可以拉開的摺疊紙袋,一根黑色的鬆緊帶從側邊將這些牢牢箍住。這就是標準的Moleskine筆記本。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就是每一本Moleskine的封面內側都有一行預留了空格的英文小字,顯示如有遺失,人們如何聯繫本子的主人,並且會得到多少酬金。這幾乎是在告訴每個使用者,Moleskine對你來說是特別的。

如果考慮到它的售價,在扉頁留下聯繫方式和酬金也就顯得不那麼煞有介事了。一本Moleskine的小號日記本通常要近100元人民幣,對於那些擁有特別設計或者功能的款式,每本售價近400元人民幣也很常見。

但在Moleskine看來,如果你按照售價來填寫酬金,那簡直太庸俗了,因為它壓根不把自己當成一個賣筆記本的。「Moleskine是一個記錄人們想法和創意的平台。」Moleskine亞太區品牌經理Consuelo Romeo說。

19世紀後半葉,這種樣式的筆記本在法國一家家庭作坊裡誕生。但那時它還沒有任何品牌屬性,「Moleskine」的含義只不過是一種筆記本樣式而已。梵高在巴黎的那段日子裡,用過7本這樣的筆記本繪畫。此外,畢加索和海明威也是它的愛好者。但在1986年,作坊被賣掉,它開始停產。

「再也沒有真正的Moleskine了。」在巴黎Comedie大道的一間文具店裡,售貨員對Bruce Chatwin說。Chatwin是一位旅行作家,每次回到巴黎,他都要去文具店裡買這樣的筆記本。

也就是他把這一類型的筆記本命名為「Moleskine」。Chatwin把自己對於它的熱愛寫進了作品《歌之版圖》(The Songlines)中,直到1995年被意大利人Maria Sebregondi發現。

現在已經成為Moleskine副總裁的Sebregondi帶著重新生產這種樣式的筆記本的想法,找到了意大利出版商Modo& Modo(2006年,這家公司也更名為Moleskine)。隨後他們將「Moleskine」註冊為品牌。

1997年,第一批5000本Moleskine筆記本抵達米蘭,被賣給了意大利的經銷商開始發售。

也就是說,Moleskine作為一個筆記本品牌的歷史是從1997年開始的。但這家公司的所有宣傳資料都直接追溯到19世紀後半葉,並和梵高以及海明威等傳奇人物聯繫起來。Sebregondi刻意模糊了這中間的曲折。

另一個被弱化處理的事實是,Moleskine的代工廠位於中國,而從2012年開始,Moleskine的部分生產被轉移到了越南。

如果用鋼筆書寫,Moleskine的紙張會出現嚴重的滲墨現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只要互聯網上隨意搜索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有人抱怨哪怕中性水筆也是如此,只能使用油性筆。

Moleskine對這些評價只是照單全收,但不會做什麼改進。當遭遇投訴時,它們的做法跟大多數奢侈品牌類似——不惜代價地從米蘭給你寄一本全新的Moleskine。「我們更願意在品牌價值上下功夫,這也是其他人無法複製的東西,包括我們呈獻給大家的品牌文化與內容。」Sebregondi說。2013年Moleskine在米蘭完成了IPO,成為近兩年來繼Salvatore Ferragamo、Brunello Cucinelli和Prada之後第四家上市的意大利奢侈品公司。

「奢侈品品牌」是Moleskine在招股書中對自己的定位。畢竟同「文具品牌」相比,這個定位對於投資人來說更有吸引力。Moleskine的CEO Arrigo Berni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很明顯我們不只是賣筆記本而已,我們同時在販賣好故事。」根據Moleskine2013年的財報,它的年收入為8700萬歐元,較上年增長了11.5%。

從決定重新生產Moleskine開始,Sebregondi把目標用戶定在富有創造力的這群人裡。沒有什麼文具品牌會把自己的目標用戶定位得如此具體。「比如日本一些文具廠商,或者德國的Leuchtturm,它們做各種各樣的紙製品,但沒有定位為某一種特定的人群去設計和生產產品。」文房具社創始人、Moleskine代理商徐司晨對《第一財經週刊》說。

他提到的那個名字拗口的德國品牌成立於1971年。比Moleskine早20多年,Leuchtturm就開始生產類似樣式的筆記本,但如今它的知名度遠不及Moleskine。

為了強化Moleskine與創意之間的關係,它們每年都會邀請一些著名的設計師、藝術家、電影導演和插畫師在Moleskine的筆記本上創作。這些本子隨後會被收集起來,用來舉辦Detour展覽。這個展覽從2006年開始已經在倫敦、紐約、巴黎和北京等多個城市開展。

展覽是時尚大牌常用的營銷手法。Louis Vuitton還曾經把展館建在富有政治意味的紅場。Moleskine想通過Detour展現的從來都不是它的本子,而是要讓人們看到最精彩的創意是如何在Moleskine上實現的,製造「想要變得跟他們一樣嗎?用Moleskine吧」的憧憬。

在Detour展覽的現場,Moleskine筆記本被放進透明的盒子裡,參觀者可以自行翻看。「通過近距離的體驗,我們想讓人們知道Moleskine筆記本是一個能和你產生強烈個人情感的物件,它伴隨著你,記載著你的個人想法,創作和記憶。」Moleskine活動經理Giovanni Pesce對《第一財經週刊》說。

有人對這種刻意營造出來的優越感嗤之以鼻。小布什總統的高級顧問Karl Rove在耶魯大學演講時,說自己從未見過比這裡更浮誇的地方了。「你猜我怎麼知道的?因為這裡的學生社團主席用Moleskine,而且是兩本,其中一本還是紅色的。」

這絲毫不會影響Moleskine和它的粉絲之間保持密切互動。和許多奢侈品品牌的做法類似,Moleskine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為愛好者們建立了一個互動社區。人們可以將自己寫在Moleskine上的隨意塗鴉拍照上傳到這裡。而在Facebook或者Instagram上,這種分享也很常見。此外它們還會定期和一些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筆記本,引發搶購熱潮。

現在,Moleskine希望把品牌的光環從筆記本擴展到其他品類中去。除了筆記本,Moleskine還售賣其他周邊產品,從筆、背包到閱讀燈甚至眼鏡和手機保護殼。這些統統都陳列在Moleskine開在高端商場的專賣店裡——這家公司計劃在上市之後開設更多類似的專賣店。過去,它只在書店或者文具店裡設立櫃檯。

和Moleskine的野心勃勃不同,全球最大的辦公文具零售商Staples在2014年3月剛剛宣佈關閉旗下200多家實體店的消息。在一個人人都用電子通訊工具進行交流的時代,全球文具產業已經停止快速增長。

面對類似Evernote這樣的數字記錄平台的興起,Moleskine絲毫不感到如臨大敵,反而興奮異常。「紙張和數字的結合會非常有趣。它們可以提升彼此的功能,使用也會變得更加高效。」Consuelo說。

在Moleskine看來,同樣作為記錄想法和創意的平台,紙張和數字化終端之間應該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人們可以在兩者之間自由轉換。

這裡面的最新實踐成果就是EvernoteBusiness Notebook。購買這本筆記本的顧客可以在3個月內享受Evernote高級用戶的各項服務。你可以隨時將筆記本上的內容上傳到Evernote中。如果在同一頁的其他區域有不方便共享的記錄的話,你甚至可以選擇只上傳這一頁的左上角。

這已經是Moleskine和Evernote合作推出的第二代產品了。未來它們的合作還會繼續。「互聯網公司對待紙張這樣的實體產品往往顯得不屑一顧,但這就是人們的生活。人們會繼續使用實體產品,人們對於美和質感的追求沒有消失。」Evernote的CEO Phil Libin在接受Fast Company採訪時說。

Sebregondi最近告訴《紐約客》,她發現Moleskine的圓角造型和現在最流行的那些電子產品的設計美學非常接近。

好吧,它們已經設計出了能讓人們把智能手機嵌入封面內袋的Moleskine筆記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