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起來很美】——愛康國賓與醫療產業的8大王國

http://xueqiu.com/4629600247/30090436
提示:這個系列我會寫$愛康國賓(KANG)$,看空。
我創建了一個100人群組"聊聊愛康",歡迎點此申請加入: http://xueqiu.com/g/2820609429

前言:我想大部分人是通過教育領域認識我的,更準確的說,是通過「達內科技」認識我的。

而我想說,我還有兩個很厲害的能力圈,其中一個便是醫療,尤其是藥品及醫療器械。(我是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愛康上市了。作為中國體檢第一股一路高唱鮮有緋聞,35倍的高估值也是如同帶著花冠的待嫁少女,引來各種垂青。

然而,我想說,你所看到的,並非你所想。

一個「比IT行業還大的市場」日交易量卻不足20萬,股價的拉伸依靠著500~20000不等的小額交易。

體檢第一股不僅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美好,甚至比想像中的要差。

那片市場是荒礦,卻是面臨著紅海的競爭。

在大部分對愛康的股評中,都會提及「3億人的健康剛需」「健康醫療行業有著廣闊的前景」「良好的服務彌補了市場上的不足」。這樣的說辭在我看來完全是忽悠不懂中國國情的鬼佬,以及忽悠對股市和醫療行業似懂非懂的青頭仔。

即便是愛康偷換概念,將「體檢中心」改為「醫療中心」這依然不能掩蓋他在醫療行業的邊緣狀態。

不負責聲明:
我接下來的文章裡將描述的內容,僅限於我所知範圍內的判斷,難免有偏頗和個人的錯誤判斷。
因此本文僅作為各位投資過程中的參考,不作為判斷依據,本人也拒絕為這個系列文章的真實性負責。

正文:

如前言所說,我認為愛康招股書上將「體檢中心」偷換為「醫療中心」是一種對自身行業的不自信。

他們放大了自身業務範圍的描述,從而造成一種繁榮的假象。

這種假象,就好比是一個叫做「習近升」的人掏出名片的那一霎那給人感覺。我們潛意識的將這個人和某個更高級的存在關聯了起來。

醫療健康行業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模糊了醫療健康和體檢之間的邊界,將這兩者誤認為「差不多」。

醫療健康行業有多大?我把這個行業裡分支分成了8個部分,稱為8國。這8國互相關聯,又各有其獨立的生態。

接下來我將逐漸的解析這7國之間的關係,讓大家瞭解真正的醫療和體檢之間存在多大的差距。

他們是:

宗主國:醫療體制

殖民國:藥品、器械

藩屬國:保健、信息化

獨立國:藥房、服務、體檢

一、宗主國:體制醫療


提到宗主國,我們能想到的是霸權、迂腐、古板、壟斷。

改革開放的這35年裡,其他面向市場開放的壟斷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包括銀行、能源、重工等;而國家控股的醫療體制卻是一塊毫不松動的堅板,他們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實施者、裁決者。他們既是執業醫師協會、又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是醫療事故認證機構,同時是科研中心及醫院,更可怕的是他們彼此互相不受監管和制約。不管我們是否承認,中國醫療體制始終是國有壟斷最有效的行業。他們通過了複雜的資格認證體系,佔據了所有的權威、資源和業務,甚至把控了行業內從業者的人生軌跡。

中國醫療體制是以各地三級以上的醫院為核心及其所輻射的領域展開的。這些醫院100%歸屬於國有。任何服務於這個核心的產業均能獲得極大的利益,任何背離這個核心均將邊緣化。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一傢俬立醫院要主推一個「體制外」的名醫,需要花費的廣告成本不下千萬;而一個三甲級醫院只需要將這個醫生的名字掛在醫院內「今日出診專家」欄上即可達到同樣的效果。以至於會出現中小型的醫療機構會到三甲醫院門口做醫托這種奇葩的市場行為。

所有人一邊辱罵這個體制,一邊順從的遵循這個體制所建立的規則;可以說所有對這個體制抱有怨恨的人,均是因為無法進入這個體制。醫生的怨恨是因為無法進入最好的醫院;病人的怨恨是因為掛不到最好的號;公眾的怨恨是因為沒有和體制議價的能力,卻又不能接受那些價格低廉的體制外醫療服務。

冗述無益,以醫院為核心的醫療體制是整個醫療健康行業的核心,其他所有的醫療分支行業與之同行則昌,與之悖行則怠。

二、殖民國:藥品、器械

殖民國和宗主國之間的關係是高度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類似於近代的英國和印度的關係。

藥品王國:這裡代指了醫療所用的藥物、配件、耗材等一切消耗品。他們遵循同一套生產規則——GMP;同樣的營銷方式——醫院代理和藥房代理。

器械王國:這裡代指醫療過程中所涉及的診療設備,包括分析儀器、檢測儀器、實驗設備、治療設備等。他們的生產規則已經營銷方式與藥品稍有不同。

這兩種企業要存在的足夠好,就必須滿足他們的第一個存在意義,為宗主國醫療體制服務。這裡面的道理和潛規則大家都清楚,這裡不詳細展開。

以上三個部分,構成了整個醫療健康行業50%的產能。準確的說是醫療健康行業中「醫療」的這部分剛需。

判斷這兩個行業中企業的好壞,除了看產品本身(批文,劑型,療效,專利保護)之外,還需要看這些企業與醫院合作的密切程度。

三、藩屬國:保健、信息化

藩屬國和宗主國的關係,是相對獨立,但無條件支持宗主國。這種關係類似於現在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

這兩個部分是上面三個核心產業的外圍。他們佔據了30%的產能。

保健王國:實際大部分指的是保健品,和藥品產業不同,保健品產業雖然遵循了藥品的製造規則,但本質卻是相對獨立,他是醫療和藥品的延伸。

判斷保健品企業好壞的原則和產品毫無關係,決定他市值的不是產品的功能,而是營銷的手法。

簡單地說,在中國,保健品的品質不重要,重要的是忽悠的方式。

信息化王國:是近年才興起的一個產業,從前景上來看,這個部分有著極其廣闊的空間,但由於醫療的專業性實在太強,導致這個部分的發展還停留在掛號管理系統、藥房管理系統這些簡單的服務層面。即便如此,由於醫療和藥物法規的複雜程度高,即便是簡單的服務層面的醫療信息化,基本上開出的也是百萬級的項目。這足以支撐一個龐大的市場。

而要想真正的做到遠程醫療這種高級的信息化變革,我預計至少還要10~20年,這個領域不可限量。

四、獨立國:藥房、服務、體檢

獨立國與宗主國之間的關係,是從宗主國中獨立出來的業務並與之競爭。這種關係類似於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關係。

原本由醫院承擔的職能,由於市場的需要而獨立出來的一個板塊,他們提供優於醫院體系的服務與醫院體系直接競爭。

「規則的制定者」做出的任何政策規範,都有可能對這個行業裡的企業產生極大的打擊。

簡單一個例子,2012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抗生素管理規範,僅僅要求抗生素類藥物必須有醫師處方才能購買,武漢馬應龍連鎖藥店當月銷售額銳減30%以上(內部人士透露,非官方消息)

藥房王國:因為沒有醫師這種專業人才的限制,使得各大藥房獨立於醫院體制之外,蠶食醫院的藥品業務。

但又因為其市場化屬性屬於「分銷渠道」——既面對客戶選擇(比醫院貴不如去醫院買藥)又面對競爭對手,所以其成本管控是競爭力的核心,其利潤嚴重受限。

例如我們去藥房賣藥,我們需要的是拜耳或者楊森的藥品,藥店的工作人員100%會推薦一款沒聽說過的河南小廠牌藥物。

大廠牌的藥品成本高讓藥店沒有利潤,使得藥店通過推薦次品的方式獲取更高的利潤,這種打擊高品質品牌扶持劣質廉價貨的普遍行為使產業正走向嚴重的扭曲。

服務王國:是泛醫療的服務,比如代掛號、特需門診、護工、醫療接送、陪診甚至月嫂等非直接醫療服務。

這也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行業,感謝中國迂腐的醫療體制和糟糕的醫護服務,使得幾乎所有人的看病經歷均是極其糟糕而悲壯的。

這類提升病人就診體驗的服務慢慢的被人民所接受,但由於病人的醫療成本本來就很高,而這些服務不能計入醫保,使得這成為少部分有錢人的奢侈品。

有趣的是,愛康在10年前的創立初期,正是從事的這個部分業務。
從elong出來的張黎剛,最開始是想做一個類似於攜程的網絡掛號系統,但這個部分觸犯了體制內的「既得利益人群」這部分業務無法推進。

之後愛康又轉入高端醫療服務,通過掌握的掛號資源提供高附加值的特需服務(高級掛號黃牛),愛康曾在幾個大型醫院都建立了VIP接待中心,由於分成和資源的穩定性等因素,之後這部分業務又不得不再次轉型。

直到2007年8月愛康和國賓合併後才開始正式運作連鎖體檢中心的策略,同年12月獲得了美林等公司2500萬的融資後才獲得了迅速開始併購;2009年開始放風要IPO。

在愛康的歷史介紹和招股書上都有意無意的抹去了這段歷史,而直接描述為「從事了10年的體檢服務」。

而我認為愛康國賓將體檢業務正式的運營只有09~14年這段時間。

體檢王國:完全是生生的造出來的行業,是從醫院分裂出來的一個業務。目前只能滿足企業級的健康管理需求。在以上所有的行業裡,這是極小的一個分支。

下篇文章裡我會詳細的描述中國的體檢行業狀況。這裡我先賣個關子。

總之,三個獨立王國的業務,均因為為病人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而存在;卻因不為醫療體制服務反而在蠶食現有醫療體制的市場,而情況均不樂觀。

ok,扯了這麼多,我只想說,中國的醫療健康行業油水很多,但國情所限,不是任何涉及這個大行業下的分支都能賺錢。

體檢不等於醫療健康,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是整個醫療行業的一個極小的分支。

愛康的支持者們啊,請不要被美好的錯覺迷惑,更不要急於和我爭辯。下一篇文章我要告訴大家,即使在體檢這個小行業裡,愛康依然極不樂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