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黃金交叉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587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826&sec_id=15307&subsec_id=15320&art_id=13138563
【本報 訊】港股午後隨 A股暴瀉近 400點,幸尾市買盤湧現,收市僅跌 100點( 0.49%),報 20435點; H指跌 48點( 0.42%),報 11654點;成交減至 568億元,為五周以來最少。雖然大市整體沽壓不重,技術上卻確認死亡交叉( 10天移動平均線跌穿 20天線),出現短期利淡訊號。
連同前日 10天線跌破 20天線後,今年迄今港股曾四次出現短期死亡交叉。統計過去三次經驗,死亡交叉甫現後,市況例必轉弱,其間有兩次港股調整幅度高達 14%;死亡交叉開始至完結,恒指調整幅度則介乎 1%與 9%之間,至於三次維持的時間均不長,平均僅約一個月。
至於及後出現的黃金交叉( 10天線升穿 20天線),當中兩次恒指反彈幅度竟高達 47%及 13%。因此,在牛市期間,短期死亡交叉出現,反而可提供買貨的時機。
--------------
雖然我唔係圖表派,但有時睇這種新聞也會看不過眼。
喜不喜歡看圖表或者認為有沒有用是一回事,但至少看圖的觀念要正確。
圖表多少是反映當時投資者的心理情況,看移動平均線的交叉,目的是看出市場人士的心理轉變的一個「趨勢」,而不是藉此斷估幾日後短線的股價走勢。
移動平均線是對市場供求趨勢的一種表現,它由於是取過去交易日的價格平均,因此去除了短期股價波動的影響。
由於市場情緒轉變需要時間消化,移動平均線以及它與日線圖和其他不同時段的移動平均線的互動,可以是我們觀察市場情緒的指標之一。(而不是跑去銀行昅嘢)
不同時段的移動平均線交叉,主要是想看出後市一些較大的趨勢。
當短期並正在上升中的移動平均線,升穿時 間較長期並上升中的移動平均線,那才叫真正的黃金交叉 (golden cross)。重點是兩條平均線都是在上升形態。一條升一條跌地相交,那是 average breakout,那是沒有確認趨勢的效果。死亡交叉(death cross) 則和黃金交叉相反,下降的短期移動平均線跌穿下降中的長期移動平均線,代表利淡的市場心理趨勢。
至於看哪條移動平均線,那是靠統計和經 驗。炒期貨和外匯,有人會看較短的10天和20天線;炒股的通常看 20, 50 和 200天線。由於市場睇圖有約定俗成及自我實現 (self-fulfilling) 的較果,市場人士個個都睇果幾條線,那自我實現的效果就愈強。我個人認為炒股睇10天和20天線之間的互動,沒有什麼功效;20天和50天線之間的互動會 較有意思。當然較長期的移動平均線更能道明長期趨勢的轉變,但由於這要較長時間才能在圖表上顯示出來,這也會較為「後知後覺」。

當不同時段的移動平均線重疊的時間愈久, 之後它們分開後所演化出來的趨勢就會愈強烈。因為這代表長期和短期的投資者(所有的投資者)均在那段(移動平均線重疊)時間共同擁有同一種心理狀態,時間 愈久,心理同化的狀態愈強,之後發展的心理一致性就更強烈。所謂重疊,不一定是壘住條線,兩條線在窄幅不斷上下相交也能有差不多效果--例如上圖 2008年12月至 4月之間那段時間20和50天線的互動形態。
當然,大家事後睇圖覺得有些趨勢好明顯。但大家的投資決定,往往在當時圖表形態尚未十分明顯時就要作出。這才是難度所在。
在牛市期間,短期死亡交叉出現,反而可提供買貨的時機。--唔好玩啦,那些所謂的「短期死亡交叉」其實只係訊號不強或者唔 convincing 的交叉,因此往後的趨勢不跟交叉而走。倘若真的有一天,真正訊號強烈的死亡交叉出現,而自己又沒有驚覺牛市已死,在死亡交叉出現時買貨,咁咪大檸樂?
都係果句,這只是評估市場心理的 yardsticks 之一,要戰勝市場,當然要更全面的分析,包括基礎分析。世上是沒有睇下圖就發達咁便宜的一回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