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先生的財技版圖
這幾日不斷的回留言,也不停的找到任德章先生的關係股票,經我調查後,發覺他真的持有不少股票。
據最新的Rojam收購稱,其資歷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811/GLN20090811128_C.pdf
任 先生,47歲,管理及經營一家私人紡織及針織公司逾15年經驗,彼為該家公司之控股股東。任先生為專業投資者,大額投資於多家聯交所上市公司之股份,包括 但不限於持有Green Global Resources Limited(綠色環球資源有限公司*)(股份代號:61)約45.15%股權以及江山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95)約12.51%股權。
經過在港交所的查詢後,任先生的組合基本上以細價股組合為主,國企亦有涉足,間中甚或購入控股權,然後買殼後藉概念轉營炒高售出,又或是藉做世界資產以取得控股權,又或是買殼後做中間人,引入新主保留股權亦有。
至於他曾沾手以下的股票,包括前稱宏昌科技、宏昌國際的綠 色環球資源(61)、前稱紅寶石的中策集團(235)、剛重組成功的江山控股(295)、前稱高聲國際、新海國際、新海環保能源的新海能源(342)、前 稱東君化工、大慶石油化工的中國天化工(362)、前稱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的、晉盈控股的永保林業(723)、潤迅國際(988)、前稱安中資源 的雅域國際(1229)、剛剛購入的Rojam(8075)、前稱盛創企業系統、匯盛實業的名家國際(8108)、連較為正經的南粵物流(3399)也有 涉足。
較為重要的是,他個創業板殼王龐維新先生的關係相信也非常緊密,曾持有他旗下的兩隻股票,分別是前稱EVI教育的美聯工商鋪(459,已轉主板,前在創業板編號8090)豐盛創意、全美國際的田生集團(8136)。
至於往績方面,除了不是他強項的南粵物流(3399)及數隻經常被認為是不好的股份外,他基本上都無輸過。
大股東/董事之名稱 | 上市法團之名稱 |
任德章 | EVI 教育亞洲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Rojam Entertainment Holdings Ltd. |
任德章 | 大慶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中國鎂業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中策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永利控股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田生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全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名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江山控股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宏昌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眾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華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雅域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匯盛實業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新海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新海環保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綠色環球資源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廣東南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
任德章 | 德祥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
任德章 | 潤迅通信國際有限公司 |
現在慢慢說他購入的時序。在 2003年4月,披露持股量門檻降低至5%的一刻,他在德祥企業(372)的持股為46,666,667股,相信1998年供股後,是5送1紅利輪的緣 故。7.40%,即8日後,立刻減持3,000萬股,至16,666,667股,持股量即降至2.64%的不需披露水平,相信這次減持的時機不錯。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008/LTN2004100808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12/LTN20040312020_C.pdf
2004年4月29日,他以0.138元(即合股後的 1.38元)增持新海能源(342)5,001萬股,5.52%的需披露水平,又再以和2004年3月配股價相同的的0.145元(即合股後1.45 元),增持1,509萬股,至6.23%,持股量已增至3億股,不久股份10合1,持有的股票變成3,000萬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08/LTN20080808372_C.pdf
其後,該股股價根本停滯不前,在2007年前股市瘋狂時也沒起息,雖然有派息共4.3仙,使成本稍為降低,但是只是甜頭,使他沒有沽掉股票,在金融海嘯前後更極速下跌,更以30仙,每股1供1,發行4.82億股,集資約1.45億元。
任先生以此攤平成本,除認購所持的3,000萬股外,再多供2,000萬股,即認購5,000萬股,使股權增至8,000萬股,持股量亦增加至8.3%,以現時的股價49.5仙來看,他的股份仍未重回大約60仙-70仙的加權及扣除派息後成本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124/LTN20050124076_C.pdf
2005年1月,他透過永利控股以每股4.90元配售935萬股,集資4,390萬之機,購入其中的700萬股,斥資約3,430萬。
其後該股份經1送2紅股及1送1紅股、股數其後增加至 4,200萬股,成本調整至0.8167元。及經派送紅股調整後派發54.7仙,即派送紅股後9.167仙股息後,中間雖稍有減持送紅股後40萬股,在 2007年4月以85仙全數沽出其餘4,160萬股,以套現購入其他殼股。
以該次交易來看,耗時兩年,僅獲利僅數百萬元,效率不太良好。
2005年3月,龐維新先生以3仙減持當時稱EVI教育的美聯公商鋪(8090,後轉主板編號459)的4.269億股,以維持股票25%的公眾持股量。
在這批新股中,任德章先生接了其中2.25億股,佔該批股份53%,但因為美聯的認購43億股的行動未完成,所以其持股量達8.34%,超逾5%的披露水平。其後因認購行動完成,持股的情況已不復見,估計他已經趁機全數減持。以當時股價6-8仙計,這批股票應該賺了一倍多,獲利數百萬。
美聯認購43億股EVI 教育,成為公司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127/GLN20050127005_C.pdf
減持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314/GLN20050314042_C.pdf
股價在第12頁(pdf第15頁)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316/GLN20060316005_C.pdf2005年10月,任德章先生相信以國際配售途徑,以3.45元認購新股南粵物流(3399)800萬新股,2007年1月,他以3.6元減持5.1萬股。
該公司雖股息豐厚,但在2009年卻跌至1元,可見他當時損失不少。現時股價雖升至2.19元,加上其時派息約32.2仙人民幣,但仍然每股損失約1元左右,估計在此股損失約740萬。
南粵物流招股定價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025/LTN20051025026_C.pdf
2006年7月,任先生購入前稱匯盛(8108)的名家國際的590萬元可換股債,每股換股價1.2元,可換4,916,667股。
其後他以均價4.149元及4.5分別減持75.4萬股及60萬,使持股量降至5.95%,取回5,828,946元,加上半年1%的利息,又取回59,000元,已取回成本,剩下股票已為無本。
其後因配售股份及拆股的關係,變成5,060萬股,如在高位全數沽出,約賺5,000萬,如近期沽出,則只賺約200萬至500萬不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710/GLN20060710011_C.pdf
2006年9月,任先生及丁先生認購潤迅通信18億股,每股2仙,斥資約3,600萬。其後欲以2.4億收購的卡啦OK收費權,但失敗。其後欲注入越南地產業務,藉此退出又因前大股東因涉貪污案又告終。
但是,卡啦OK業務其後轉成他們的手上,持有2%股權,以更膨漲的2億美元注入眾彩控股(8156)成功,亦由此取得其股權。
此外,他們在46-57仙共減持246,167,578股,套現約3,592萬,基本上已取回成本。另外,其亦成功配售1次認股證,約100萬元,亦以4.2仙發行新股配售4.7億股,集資1,949萬,其後因售出香港電訊話音業務予中信1616(1883),得款2.6億,所以派息0.71仙,取回1.1億。
然後購回公司其後業務物業及上海電訊,斥資1.941億,下一步估計為是賣殼,價格相信約為8,000萬。
在此次交易中,任先生和丁先生估計將會各賺得5,000萬左右。
買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911/LTN20060911043_C.pdf
買K場收費權系統及失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104/LTN2007010406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329/LTN20070329208_C.pdf
買越南地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20/LTN2007092002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06/LTN20071206380_C.pdf
同一項資產出現在8156,留意公司名稱及股權分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117/GLN20080117046_C.pdf
8156大股東之操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218/GLN20090218019_C.pdf
售出香港電訊業務予中信161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31/LTN20080831046_C.pdf
大股東購回會展物業及上海電訊業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2/LTN20090602012_C.pdf
配售股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4/LTN2008011430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01/LTN20081201578_C.pdf
2006 年11月,任先生趁大慶石化(362,後稱中國天化工)每股30仙供股之機,購入170,000,000股,持股量約5.22%,但兩個月後,以同價沽出 150,914,000股,至19,086,000股,減至0.16%,至不需披露水平,相信以其認購量來說,他的目的是想賺分包銷佣金,估計此項交易約 賺數十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124/LTN20061124058_C.pdf
2007年1月,龐先生購入仍稱當時豐盛創意的田生集團, 相信他在約10仙購入第一注,其後在35仙購入7,810萬股,增持至1.9542億股,持股量6.67%,估計其購入平均價約在20仙,其後股價一度迫 近1元,獲利超過1億,但他並無減持,喪失先機,不久股價因金融海嘯、大市不佳的影響暴跌至數仙水平。
因財務壓力大,在取得0.717仙股息後,以8仙減持3,027.2萬股,持股量降至4.98%不需披露水平,若他當時逐步把股票全部出售,虧損約2,000萬,但若他仍維持在該公司的股權至今,則獲利約3,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123/GLN2007012300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23/GLN20080623047_C.pdf
2007年5月,任先生以每股54.71仙購入原殼主梁金友先生的1.14億股,斥資6,520萬。
短短八個月間,在2008年1月,任先生找到新殼主安中資源,並以1.3元售出86,684,300股予安中資源,套現1.126億,淨賺4,749萬元之餘,尚有現時每股價值1.4元的股票3,000萬股,勁賺約8,949萬元。是暫時唯一成功退出的案例。
買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09/LTN20070509148_C.pdf
賣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28/LTN2008012844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0/LTN20080410337_C.pdf
2007年12月,任先生又投資5,016萬,以33仙,認購中策集團(235)發行的15.88億股及40億股可換股票據中的1.52億股,在2008年5月,又以同價沽售,相信都是賺分包銷佣金吧。
大發股計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30/LTN2007083044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05/LTN2007110535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08/LTN20080108180_C.pdf
同月,任先生又賣鎂礦予前稱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的、晉盈控股的永保林業(723),其後因該礦因地方人物反對,被迫還原。除了賺不到錢外,尚損失了一筆不少的購礦及前期費用。
另外,相信他本人以約10仙的價錢購入2,850萬股,其後股價暴升暴跌並無減持,但現時變成仙股,亦有數十萬的虧損,
兩項共計虧了數百萬吧。
任先生賣礦過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0/LTN20071210138_C.pdf
公司賣礦回任先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03/LTN20080903007_C.pdf
2008年2月,任先生購入2,388萬股後,又認購宏昌 集團(61)的1.99億股,每股25仙(合股後的2.5元),斥資4,975萬,增持至2.23億股,其後相信減持約700萬股,至2.16億股,其後 股價大跌,又再以10.8仙(合股後1.08元)1供1,任先生作包銷,攤平成本。
最後供股認購不足,他又取得7.10億股,共供9.27億股,斥資約1億元。估計其成本約13-14仙(即合股後的1.3元至1.4元)。
其後股價又大跌,一度跌至3.5仙,任先生亦有浮虧約1.1億元,最終要10合1,集中集源,然後再買一礦,才能炒上至現時約2.2元的水平,暫時獲利約1億。但是其買礦的財技尚有所不足,需要補充少量資料。
認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7/LTN20080227100_C.pdf
供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617/LTN2008061735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08/LTN20080808342_C.pdf
合股: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21/LTN20090121480_C.pdf
買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8/LTN20090708554_C.pdf
補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5/LTN20090715335_C.pdf
2008年12月,任先生以2.5仙認購在停牌中的江山控股7.56億股,作價1,890萬,復牌後股價暴升,現時股價8.4仙,尚賺4,460萬,但現時已經爆路,相信任先生要快點沽掉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811/GLN20090811128_C.pdf近來任先生又和丁先生合作,向日本人購入Rojam的1,232,490,000股,每股2.8仙,共斥資34,509,720元。
現時股價為12.8仙,暫時帳面賺1.23億,各賺6,160萬。
總的來說,他的投資是一筆過,投資細股和大股,以及賣殼都有不同方式。
投資大股,他死抱不放,除非有資金需求。
投資小股,他是先取回成本,又或是只賺分包銷佣金,但龐先生的股卻是例外。虧錢的股,就用方法攤平。
如果是買殼,則是快速把殼轉手,但可能其無甚財技經驗,導致做世界資產錯漏百出,購入殼股也有問題。但他們仍能把潛在價值釋放出來,然後賣殼賺錢。
其經紀為創越融資和金仔。
綜的來說,他賺的錢都是打平還好,賺的是實物,現金都有小量賺吧。
P.S. 由五時半寫到現時十點,一個晚上就這樣耗光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