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Pro董事名單 為什麼沒有郭董?

2014-06-02  TCW
 

一位矽谷金童,為何讓叱吒全球科技業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百感交集,甚至痛心?

二○一二年十二月,鴻海發出一則公告,以兩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億元)的代價,取得穿戴式運動相機品牌GoPro相關企業Woodman Labs一○.七二%股權,郭台銘並預定加入GoPro董事會;而GoPro創辦人暨執行長伍德曼(Nicholas Woodman)也因為這宗投資案,成為億萬富翁,《富比世》(Forbes)估計其身價已達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九十億元),被視為新一代的矽谷金童。

這原本是一宗雙贏的好交易案:GoPro有了鴻海這個全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夥伴,伍德曼敢於期待「成為這個世紀的偉大公司」;鴻海不僅增加新的代工業務,也可望取得利基市場的相機自有品牌,在穿戴式裝置無限延伸。

當時的郭台銘,在聯合新聞稿中表示:「我第一次看到伍德曼,就意識到眼前這個人必定是成功的企業家,絕對有能力在這個業界成功!」

然而今年五月,當GoPro在美國提出上市申請時,董事會名單卻不見郭台銘在其上,不禁令人聯想,難道這宗入股案生變?

答案恐怕是肯定的。早在去年第三季,一場在美國矽谷的爭執後,兩家公司從牽手到分手的命運,就已大致底定了。

去年夏秋之際,郭台銘心血來潮,安排了一趟美國之旅,重頭戲之一就是到矽谷拜訪GoPro。

一份合約半年生變GoPro避高額賠償,藉口「打錯字」

然而,就在郭台銘出行之前,鴻海幕僚忐忑不安的求見,告知他一個不妙的消息。原來,GoPro在去年中,曾以「typo(打錯字)」為由,書面要求修改二○一二年簽訂的入股合約,而修改的內容,就落在關鍵的「賠償」條件上。

這份外界矚目的合約簽訂前,曾由鴻海、GoPro,以及當初牽線的中間人──河木資本(Riverwood Capital)三方會審,加上鴻海向以陣容龐大、實力堅強的法務團隊著稱,「打錯字」這樣的失誤,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更何況,GoPro提出修正合約的要求時,已經是投資案發生後約半年的時間,如果真的有錯誤,早在合約簽訂後不久就應該提出。

據說最初的合約中載明,如果GoPro未能完成預設的營運績效成長目標,將面臨兩種後果:一,是依照達成比例付出不等的賠償金;二,是GoPro得買回鴻海持股(附買回條件)。重點是,如果真的修改GoPro申述的錯誤之處,原本必須支付的賠償金將大大減少,所以鴻海第一時間是駁回了這樣的修改要求。

然而,創業四十年、見過商場無數大風大浪的郭台銘一聽,當下心中就覺得不妙,起了戒心。

果不其然,當郭台銘在GoPro辦公室翻開財報一看,不僅營運成長遠不如合約中籤訂的目標,而且庫存量大增,新機種的推出速度更是落後預期。

對照GoPro近期揭露的財報,去年營收九億八千六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九十五億元)、年增率約八七%,看起來狀況還不錯,但令人擔憂的,是成長率有逐季放緩的趨勢,尤其今年第一季營收二億三千六百萬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七%,稅後淨利更比同期減少五二%,而第一季口袋型超高解析攝影機出貨量則減少近一一%。

在二○一二年之前,GoPro幾乎是年年營收倍增的盛況,去年開始卻落入營收與出貨量成長率雙雙趨緩的狀態。

當然這是後見之明,去年第三季人在美國的郭台銘還不知道確切的營運狀況,但僅僅是看到高庫存、新機推出緩慢等等缺失,無一不違反鴻海稱霸全球的治國根本,於是一場郭台銘與伍德曼的會面,雙方出現了爭執。

一場會面軟硬兼施伍德曼先說忙到沒見孩子,後來發飆

一位消息來源透露,當時伍德曼先是以家庭打出軟性訴求,向郭台銘哭訴說,自己並沒有對不起鴻海,為了創業,他時刻兢兢業業、辛苦打拚,連年幼的孩子也沒見到幾次面。然而,郭台銘自己也是創業過來人,闖過大風大雨、見過大山大水,也曾經歷不知道能否養活妻子、孩子的不確定時期,這是創業家的宿命,因而這樣的說法,不被郭台銘接受。

沒想到,大出郭台銘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伍德曼竟然脾氣上來,開始對郭台銘拍桌子、飆罵。

原本就已經緊繃的現場氣氛,在那時瞬間凝結。

顯然郭台銘自己也是大吃一驚,據說他當場楞了兩、三秒,隨即回過神後,也回敬對方,之後雙方場面火爆。

據瞭解,當時郭台銘最在意的,其實是伍德曼所表現出的態度,因為撇除鴻海是GoPro的大股東、業務合作夥伴的身份不說,伍德曼與郭台銘的兒子郭守正同輩,再怎麼說,郭台銘都算得上是伍德曼的父執輩。

一片心意變心痛郭董想栽培被糟蹋,回車上難掩失望

雖然說,鴻海做的是最尖端的科技產品,但中國傳統的輩分與禮數、義氣,也是郭台銘最在乎的價值觀,於是盛怒之下的他決定,GoPro團隊必須買回鴻海持股,並且是以鴻海所指定的價格買回。

狠話撂下、關係交惡,這場會面就在這樣的火爆氣氛下結束。

步出GoPro辦公室,郭台銘與幕僚一同坐上車,車內沒人敢發一語,氣氛低迷,郭董難過之情溢於言表。

強悍如郭台銘,可見得當下他實在太過於失望、痛心。「他原本是懷著栽培年輕人的心情,」消息來源指出,立意良善的一宗投資案,沒想到卻發生這樣尷尬的局面,這不禁讓郭台銘心生感慨。

接近郭台銘的人表示,這幾年鴻海雖然發展轉投資,但多半都圍繞著本業而生,「老闆說他不會做他不懂的東西,所以他買的東西都是他會的、他瞭解的,」消息來源指出,但接連幾個投資案成效可能不如預期,即便自信如郭台銘,也難免心情波動。

至於未來鴻海與GoPro的持股關係如何收場,鴻海正式發言管道表示,GoPro一直是鴻海重要的策略夥伴;而被問及郭台銘不出任其董事的原因時,GoPro則是對《富比世》(Forbes)稱,由於郭台銘的行程滿到不可思議,因此比起出任董事,顧問的角色更為合適。

不過鴻海內部則暗示,雖然對其在美國申請上市一事靜觀其變,但雙方分道揚鑣的機會不小,因為「本來想做的動作都沒能做到,包括代工、掌控公司營運、投資合夥發展品牌與延伸領域等等」,消息來源指出:「與其這樣不如拆夥,除非(GoPro)獲利好得驚人,否則『說再見』是比較合理的發展。」

據瞭解,當初居中牽線的河木投資公司創辦合夥人麥克.馬克斯(Michael Marks),曾是全球電子製造服務(EMS)大廠偉創力的執行長,也是郭台銘敬重的好友,現在可能會協助鴻海尋找接手者,出脫相關持股,以和平方式收場。

亞洲公司入股美國企業,企業文化的隔閡原本就是一大障礙,成功的例子本來就不多,如今GoPro申請上市,鴻海如果想要撤資,等於也有了退場機制,接著就等郭台銘重整心情,再替鴻海股東尋求更多更好的機會。

【延伸閱讀】交往1年半,從買家變冤家?——鴻海入股GoPro歷程

2012年12月-鴻海公告以每股17.08美元,總計2億美元取得Woodman Labs計10.72%股權2013年中-GoPro書面要求修改入股合約2013年下半-郭台銘前往美國拜訪GoPro,因其營運落後原本目標,雙方發生爭執2014年2月-GoPro用保密方式在美國申請上市,此方式不用公佈具體財務數據,引發媒體揣測2013年營運成長可能低於預期2014年/5月-GoPro向美國那斯達克申請上市,首次公開募股文件中,郭台銘並未如預期出任董事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