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關總署:防止有害生物傳入,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原木查驗

海關總署網站5月7日發布《動植物檢疫監管司關於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的警示通報》稱,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原木的現場查驗,一旦發現疑似病害癥狀、松材線蟲危害狀或活體害蟲,應取樣送實驗室進行檢測鑒定。在實驗室檢測期間,與之相關貨物不得放行。必要時,可采取預防性措施,防止有害生物逃逸;一旦確認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且情況嚴重的,作為臨時緊急措施,應依法對相關貨物采取退運或銷毀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總署。

附原文:

動植物檢疫監管司關於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的警示通報

各直屬海關:

近期,上海、深圳、青島、廈門等海關在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蘋果牛眼果腐病菌(Neofabraea perennans)、蘋果星裂殼孢果腐病菌(Phacidiopycnis washingtonensis)、蘋果球殼孢腐爛病菌(Sphaeropsis pyriputrescens)及南部松齒小蠹(Ips grandicollis)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 spp.)、天牛亞科(Cerambycinae, spp.)幼蟲。為防止有害生物傳入,按照相關規定,這些不合格產品被作退運處理。

蘋果牛眼果腐病菌、蘋果星裂殼孢果腐病菌和蘋果球殼孢腐爛病菌是蘋果上十分重要的檢疫性真菌病害,南部松齒小蠹、象甲、天牛危害許多林業植物。這些有害生物多數在我國無分布,一旦傳入,將對我國農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防範外來有害生物傳入,保護我國農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根據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準第20號《植物檢疫進口管理系統準則》和《出入境檢驗檢疫風險預警及快速反應管理規定》,現發布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警示通報如下:

一、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原木的現場查驗,一旦發現疑似病害癥狀、松材線蟲危害狀或活體害蟲,應取樣送實驗室進行檢測鑒定。在實驗室檢測期間,與之相關貨物不得放行。必要時,可采取預防性措施,防止有害生物逃逸。

二、一旦確認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且情況嚴重的,作為臨時緊急措施,應依法對相關貨物采取退運或銷毀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總署。

三、總署將對口岸疫情檢出情況進行風險評估,適時調整預警措施。

動植物檢疫監管司

2018年5月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28

票據買入返售業務演化史:一場同業遊戲

就在廣發銀行9.3億票據旋渦尚未落定之際,工商銀行再曝13億票據大案,與前幾次票據風險事件不同的是,這次出問題的竟然是被業內寄希望於紙質票據(下稱“紙票”)替代者的電子商業匯票(下稱“電票”),“元兇”依舊是同業戶。

而對比今年以來爆發的6筆票據風險事件,可以發現其交易結構之繁雜令人咋舌,在數家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參與下的層層通道、過橋、增信、代理的“角色扮演”後,甚至最終的出資行都搞不清楚自己真實的交易對手是誰。

那麽,從最初清晰明了的票據轉貼現業務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得如此複雜?

農信社模式演化史

2008年之後,票據市場迎來了大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信貸總量控制也使得傳統的票據業務受到約束,對於銀行來說,為規避信貸規模管制、降低資本消耗和撥備監管壓力等考慮,由傳統的票據業務而衍生的各種轉貼現業務模式“創新”開始成為票據市場的主戰場,並逐漸發展成為農信社/村鎮銀行模式、信托模式和券商模式。

其中,信托模式於2012年被叫停,農信社模式獲得長足的發展。

最初的農信社模式比較簡單,交易結構大致為:A銀行持有已貼現的票據,但該票據占據銀行A的信貸規模,在其信貸規模緊張的背景下,A銀行將該票據賣斷給農信社,對於農信社來說是買斷,但農信社缺乏資金,所以不可能付錢買票,於是,農信社再賣出回購給A銀行,對A銀行來說是買入返售,這樣農信社既不需要付出資金,而該票據又回到了A銀行的手里。

但盡管如此,對於A銀行的財務報表來說,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A銀行賣斷後,該筆票據涉及的信貸規模出表,再買入返售後,就變成了同業資產,不納入銀行存貸比考核。對於農信社來說,相當於把這筆票據所對於的信貸規模“洗”成了同業業務。

票據到期後,農信社需要將票據回購回來,但農信社並不需要付出資金,只需要再賣斷給A銀行,票據最終還是回到了A銀行手中。盡管銀行買斷該票據後會成為表內資產,但由於該票據已經瀕臨到期,所以,對A銀行的信貸規模來說已經沒有實際影響。

A銀行可以選擇到期托收,如果信貸規模依舊很緊張,也可以選擇賣給願意托收的銀行B。據了解,在市場上,很多B銀行由於月內的信貸規模非常寬松,所以願意扮演托收的角色。

在基礎的交易結構上,票據買入返售業務進一步演化,當A銀行持有票據,既沒有資金也沒有信貸規模時,A銀行將票據賣斷給農信社,農信社賣出回購給B銀行,到期後,票據又回到了農信社,再由A、B銀行商定誰來托收,農信社變身為連接A、B銀行的通道。

這種模式在市場上流行開來後,很多銀行內部規定不可以和農信社直接做票據買入返售業務,於是,過橋方開始登臺亮相:A銀行賣斷給農信社,農信社再搭橋一個可以與自己直接交易的B銀行,賣出回購到B銀行,B銀行再賣出回購到C銀行,C銀行成為最後的資金方,也就是買入返售方,B銀行在這個交易鏈條中扮演的角色是增信。

這種模式下,B銀行的扮演者通常為城商行,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規定不能與農信社直接交易,在增信的角色之上,又演變為代理回購的模式:農信社或村鎮銀行與代理回購銀行簽訂代理回購式轉貼現合作協議,A銀行將持有的票據賣斷給代理回購銀行後,由代理回購銀行再賣出回購給最後的資金方。

“這個代理回購業務,當初是作為銀行的創新業務而存在,從2012年開始,國內兩家股份行開始做代理回購業務,2013年、2014年是該業務最瘋狂的時候,此後,由於監管層並不認可,2015年代理回購業務開始慢慢萎縮,目前只有部分小銀行還在維持代理回購業務。”目前在深圳從事票據業務的趙先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票據信托和票據資管

2016年,在票據風險集中爆發的背景下,監管層接連出手,今年年初,銀監會發布《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通知》;今年5月份,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票據業務監督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近日,銀監會城商行部已經對地方銀監局發放《關於對城商行票據業務風險進行排查的通知》。

業內人士認為,在一系列監管文件的規範下,票據買入返售的農信社模式將因缺乏交易對手而走向終結。事實上,早在2011年曾經紅極一時的票據信托模式,也被監管層直接叫停。

所謂票據信托,是指商業銀行將已貼現的未到期的銀行承兌票據,以約定利率轉讓給特定的信托計劃,而對應的理財計劃的投資者,作為特定理財計劃的委托人和受益人,獲得相對應的理財收益率。也就是說,票據信托中的信托公司和票據農信社模式中的農信社實現了同樣的功能。

2012年3月,銀監會下發了《關於信托公司票據信托業務等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不得與商業銀行開展各種形式的票據資產轉讓/受讓業務。對存續的票據信托業務,到期後應立即終止,不得展期,由此徹底“封殺”票據信托。

如今,三大模式中唯有銀證合作下的票據資管業務碩果僅存,票據資管是指銀行委托券商資產管理部門管理銀行資金,成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並要求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購買本行信貸類票據資產。

據了解,票據資管最基礎的交易結構是:具備自營功能的銀行A直接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而當銀行A不具備自營功能,就需要找到過橋銀行B,由銀行B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甚至在這個交易模式中,A銀行會找兩家過橋銀行,其中,銀行B作為票據過橋行、銀行C作為資金過橋行。

事實上,自2015年開始,農信社模式的比例就已經在不斷萎縮,銀證合作下的票據資管計劃目前已經成為主流。

“這幾種模式都使得銀行間的票據業務達成非正規的資產出表,實現資金向表外轉移,不占用信貸規模。”融360理財分析師馬郢對本報記者說,票據資管對票據買入返售有替代作用,因為在銀行間加入了證券公司作為第三方,使資金流向更透明,業務更合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78

文化產業走出去有了新平臺,首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將舉辦

今年11月底,首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這意味著,文化產業走出去又有了新的平臺。

5月11日,上述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深圳文博會主會場附近舉行。會上,主辦方宣布了上述博覽會舉辦時間。

舉辦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是長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文件,落實國務院頒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把長三角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之重要舉措。

按照近期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有關“加快建立統一開放協同的市場體系,建立健全更有力的合作機制、推進機制,不斷提升長三角區域的競爭力,為國家發展貢獻長三角的更大力量”的指示精神,為推進長三角文化產業聯動發展,經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宣傳部商定,從2018年開始正式舉辦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

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常年在上海舉辦,首屆展會定於2018年11月29日-12月2日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市靜安區延安中路1000號)舉辦,展覽面積近20000平方米;第二屆展會定於2019年末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展覽面積和展會規模等將進一步擴大。

該博覽會將四省(市)的文化形象館與文化產業主題展館相結合,突出“條”與“塊”的有機結合,形成“1+4+4”:即一個序館,四個省市文化形象館,四個文化產業主題館。

長三角不僅是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也是全國文化產業最為繁榮的地區。長三角地域面積占全國的1/26;常住人口占全國的1/6;經濟總量達19.5萬億元,占全國的近1/4,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國的30%,在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占33%,在全國十大文化產業上市公司中占4席,創造了全國文化產業一大批“第一”和“最佳”的紀錄。舉辦長三角文博會將成為推動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強大引擎。

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組委會專家組成員花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際化是長三角文化產業要著力擴大的一個亮點。“長三角文化貿易活躍,就拿上海來說,上海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占全國的比例相當大,並且每年保持平穩的增長態勢。我們有條件,也應該讓更多的好企業對接國外市場。”花建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12

美國宣布對俄羅斯網絡攻擊幹預大選進行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四簽署總統行政令,就黑客幹擾美國大選,要求對俄羅斯部分個人及組織采取制裁。

白宮對俄羅斯采取的此輪制裁涵蓋幾個方面,其中包括:對俄羅斯的五個機構--情報總局GRU、聯邦安全局FSB以及為情報總局GRU的網絡黑客行為提供支持的三家公司進行制裁;對6位俄羅斯官員進行制裁,包括情報總局GRU的四位官員以及美國財政部指證的非法占有經費和個人信息的俄羅斯黑客;

美國國務院還關閉了位於馬里蘭州和紐約州的兩處俄羅斯外交活動場所,並下令讓35位俄羅斯情報相關人員在72小時內離開美國。

白宮表示,這些不是所有的制裁方案,奧巴馬還會視時間和地點繼續采取行動,不久後,奧巴馬政府將會向國會呈交一份俄羅斯黑客幹擾大選的詳細報告。

奧巴馬在聲明中表示,今天我下令對俄羅斯政府一系列通過網絡攻擊旨在幹擾美國大選的行為采取行動,這些行動都是在私人及官方層面多次警告下的,是對基於國際準則下破壞美國利益的必要及適當回應。所有人必須對俄羅斯的行為有所警覺,10月政府已經公開表示俄羅斯試圖介入大選,對民主黨競選委員會的入侵及資料泄露只可能在俄羅斯政府授意下完成。

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認為奧巴馬的制裁將危害兩國外交關系,對美國通過制裁決定表示遺憾,據美聯社報道,俄羅斯方面正在考慮反制裁措施。

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表示,制裁雖然“晚了”,但也算是對八年失敗的對俄政策的了結。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強烈支持制裁,認為美國應對俄羅斯保持強硬。此前要求對俄羅斯采取嚴厲制裁的共和黨大佬麥凱恩和格拉漢姆表示,制裁是俄羅斯幹預美國民主付出的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31

愛蘋果不愛電影,一季度“股神”換倉揭秘

據巴菲特旗下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於紐約時間15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季度持倉報告13F文件顯示,“股神”巴菲特一季度已經增持蘋果(AAPL.O)股票至約1.294億股,持股比例提升至2.4%以上。而去年末,巴菲特持有蘋果公司僅約6000萬股,一季度增持超過一倍以上。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伯克希爾將所持價值約2.51億美元的21世紀福克斯(FOXA)全部出清,該公司上次報告稱巴菲特持有該公司890萬股,價值約2.50億美元。同時被減倉的還有IBM,從8123萬股減持至6456萬股。

巴菲特擁抱蘋果

巴菲特從去年底開始持倉手法便有跡可循,不僅擁抱科技股和航空股,還逐漸遠離傳統零售行業。巴菲特此前表示,雖然自己並不使用iPhone,但蘋果銷售的不單是手機概念,更是一種非常“具有黏性的產品”。他對蘋果很有信心還表現在,此前曾公開澄清,伯克希爾買入蘋果股票是他本人的決定,而非如市場猜測般由其副手之一“擅作主張”。

然而,蘋果於5月2日發布2017財年二季報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每股收益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但營收和iPhone銷售表現皆低於預期。蘋果公司第二財季凈營收為 528.96 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 505.57 億美元;凈利潤為 110.29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105.16 億美元增長5%。

顯然,從增持情況可以看出,這並未動搖巴菲特對蘋果的信心,他不僅表示理解蘋果新一季度的疲弱表現,並稱依舊看好這家科技巨頭。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也表示依舊樂觀,他認為一季度iPhone銷售疲弱源於消費者對新款Iphone的期待,削弱了舊款Iphone的銷售額。值得註意的是,此間並不被看好的蘋果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銷量同比翻倍,大幅超市場悲觀預期。

東吳電子王莉團隊表示,Apple股價不斷創新高正反映了全球投資者對新款iPhone的高度期待。雖然目前關於新一代iPhone謠傳較多,然而從多渠道了解到新一代iPhone仍穩步按計劃推進,產品即將進入PVT階段,部分上遊品已經進入RAMP階段,預計6月底至7月底新款iPhone將逐步備貨,今年iPhone新品大概率均將如期和消費者見面。

招商證券認為,雖然蘋果一季度銷量較去年略有下調,然而考慮到其中涵蓋一百多萬的庫存調整,實際銷售數據比去年更多。其次,蘋果手機銷售均價為655美元,較去年642美元有所上升,反映電子行業邏輯不是完全看量,更註重配置和消費升級驅動的價值提升,因此看好Iphone8的價格提升對整個供應鏈無論是銷售金額還是毛利率帶來的幫助。

據年報顯示,將伯克希爾旗下養老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資產排除在外,蘋果已經躋身伯克希爾前五大重倉股之列,其它四家分別是美國運通、Charter有線電視、可口可樂和達美航空。根據最新13F表格披露的持倉數,自2016年一季度買入蘋果至今,伯克希爾所持蘋果公司股票的總價值為約 201.4億美元,成為公司第三大重倉股。

對沖大佬們更愛Snapchat

蘋果公司15日收盤報155.7點,雖然單日微跌0.26%,然而2017年以來股價一路創新高。

投行Drexel Hamilton分析師Brian White已經將蘋果的一年的目標股價上調至202美元,這比原本5月的目標價格要高出30%,這意味著蘋果今年年內市值就將突破1萬億美元。

蘋果不僅受到“股神”青睞,索羅斯基金(Soros Fund Management)13F報告亦顯示,一季度建倉並持有蘋果1400股,然而從對沖基金大佬們並不是人人買賬,最新披露的文件看來,已有不少對沖基金在一季度選擇減持蘋果。

其中,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掌門的綠光資本(Greenlight capital)一季度從原持有581萬股蘋果股票減持至397萬股。曾經參與滴滴出行融資的Coatue management則減持26萬股蘋果股票,減持後余294萬股。橋水基金則在一季度將所持的最後42萬股蘋果股票全部出清。由Larry Robbins創立的格倫維尤資本管理(Glenview capital)則維持對蘋果持倉不變。

雖然有不少對沖基金對蘋果持“溫和向下”的態度,對科技股卻依舊盛情,其中“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Snapchat母公司Snap一季度倍受青睞。

除建倉蘋果外,索羅斯基金還大舉買入包括Snap的A類股票170萬股,建倉並持有阿里巴巴10.72萬股,建倉並持有推特2.96萬股,增持Facebook A類股票80.4%,至63.8086萬股,增持微軟至1.28萬股。

無獨有偶,Third Point創始人Dan Loeb亦增持了Snap公司225萬股股票,然而選擇在今年第一季度拋售了蘋果公司的股票。Coatue management雖然減持蘋果,但是選擇豪擲建倉2096萬股Snap。美國最老牌的基金富達基金(Fidelity)則因持有3320萬股Snap股票,躋身為Snap第五大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Snapchat是今年以來美股最大的IPO,也被認為是繼2012年Facebook上市以來最熱門的科技企業IPO。據Snap最新財報,第一財季營收1.4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漲286%,但仍不及預期的1.59億美元。凈虧損22.1億美元,合每股虧損2.31美元,亦低於預期。

Snap上市後因高估值、缺乏盈利能力以及用戶數量增長緩慢等問題遭受市場廣泛爭議,股價幾經波折,數次接近IPO時17美元股價,然而5月11日以來股價似有回暖跡象,經歷三連漲後Snap重新站回20美元支撐,截至截稿報20.74美元每股,單日漲幅8.36%。

清空福克斯的邏輯

13F披露,2017年一季度被巴菲特大舉減倉的股票除IBM(從8123萬股減倉至6456萬股)以外,還有被徹底清倉的21世紀福克斯。據了解,巴菲特從2014年底建倉福克斯,買入了470萬股股票,當時價值約1.61億美元。而此次13F顯示巴菲特已在上季度將手中所持價值約2.5億美元的895萬股股票全部出清。

紐約家族基金投資經理曾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巴菲特身為投資人自然會遵循行業好、財務表現好、業績穩定、現金流優異等方向去考慮一家公司的質地,蘋果讓智能手機成為一個大多數人都喜歡的商品,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工作習慣,使智能手機不僅成為消費品,還是日常必需品。“蘋果作為業界龍頭,其產品有很強的消費者時間資源分配吸引力,這一系列活動帶來穩定的產品需求,配合公司的財務能力、公司運營能力、行業前景等,都是一個比較有價值的投資標的。”

曾程認為,若探究出清邏輯,福克斯相較並非身處朝陽行業,且就公司所持倉位而言比例較小,加之此前發生的醜聞事件,在此刻出清不足為奇。時機資本首席投資官壽祺亦表示,福克西屬於傳統媒體,情況本來就每況愈下,過去五年大盤屢創新高的情況下福克斯股價卻鮮有上漲。

壽祺還指出,實際上二級市場的投資管理中,伯克希爾的絕大部分小倉位都是巴菲特交由手下管理人來操作,其實風格跟對沖基金經理差不多。“這是完全兩個很不同的頭寸,蘋果的頭寸在巴菲特二級市場組合中僅次於可口可樂,而他手下的管理人總共管理才200億美元(不包括大的那些頭寸)。因此,我絕對不信巴菲特會去特別操心福克斯僅僅2億美元的頭寸。”

曾程提醒市場投資者,每一位投資人士對財報的解讀各有不同,並不能因為巴菲特清理掉某個公司就否定其加之,也不能因其增持某家公司就說明一定會漲,至於對沖基金和巴菲特的買入賣出點出現逆向也很正常。“對沖基金風格與巴菲特長期持有的價值投資風格不同,往往存在短期業績壓力,因此對投資標的的所謂忠誠度自然有限,不賺錢自然會有倉位調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26

人民幣中間價報6.8782,下調81個點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782,下調81個點,上日中間價6.8701。上日官方收盤報6.8764,夜盤收盤報6.8767。

離岸人民幣報6.8599。

美元指數報99.03。

太和智庫在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2017年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將有所下降,並獲得一定支撐。報告指出,2017年伊始,受境內外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人民幣匯率與波動率雙雙回落,人民幣指數反彈。從內部因素看,首先,加強外匯管理初見成效。數據顯示,中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緩解,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下降。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如果下階段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收緊,則本次加息對美元指數上漲的影響有限,但預期新興市場經濟貨幣或因為資本外流對美元面臨貶值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88

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治療及恢複期間正常主持公司相關工作

伊利股份4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長潘剛因患“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在國外接受治療。在治療及恢複期間,公司董事長潘剛正常主持公司相關工作,履行相應的職責。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此前伊利發布聲明稱,關於個別媒體發布了針對伊利集團及潘剛的謠言文章,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形象和潘剛的個人聲譽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在謠言發布後伊利集團立即向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兩級政府進行匯報並報警。截至目前,警方共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伊利方面還表示,潘剛出國接受治療一事,在內蒙古自治區和伊利集團是公開信息。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一公開信息編造出“被帶走協助調查”等一系列謠言,導致股價大幅下跌。謠言的散布給伊利集團帶來了幹擾和影響。

3月26日謠言出現當天,伊利股份盤中價格振幅達8.95%,較當日最高市值蒸發131.9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858

2016年北美電影業票房收入創新高 迪士尼成最大贏家

1月2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全球領先的影視行業追蹤分析公司美國康姆斯科公司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北美電影票房總收入達114億美元,超越2015年的111.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康姆斯科公司說,迪士尼公司的動畫片《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成為2016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票房總收入達4.863億美元。

此外,《星戰外傳:俠盜一號》在北美電影票房榜上排名第二,不過這部影片去年12月16日才在美國上映,目前票房仍有上漲空間。

根據康姆斯科公司的數據,迪士尼公司出品的電影占據去年北美電影票房的前三名,在前10名中共有6個席位,是去年的最大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79

上財:2016四季度滬投資者偏樂觀 對上海投資環境看法積極

最新發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投資者信心指數位於樂觀區域,表明上海市投資者心態較為積極穩定。

1月23日,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信息社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聯合發布包括2016年第四季度上海市投資者信心指數在內的“2016年度和第四季度上海市社會經濟指數系列”。數據顯示,上海市投資者信心指數為105.23點,環比與同比均基本持平。

該指數來自於對上海市企業領導人或企業家、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調查結果,反映了他們對上海市宏觀經濟環境的滿意程度以及對未來的預期。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投資者信心指數由一個指數系統組成,包括了投資環境信心指數、企業家投資信心指數、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和個人投資者信心指數等四大核心指數,四大核心指數又由17個分類指數構成。

在四大核心指數中,投資環境信心指數、企業家投資信心指數都處於樂觀區域。但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個人投資者信心指數則處於悲觀區域。

其中2016年四季度,上海市投資環境信心指數為113.19點,環比上升2.24點,同比持平。指數位於樂觀區域,表明投資者群體對上海的投資環境看法仍較為積極。

上海財經大學社會經濟指數系列課題組總負責人、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教授和常寧教授分析指出,2016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緩中趨穩的格局,是支撐上海投資者群體對投資環境保持積極心態的主要因素。

此外,受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新經濟快速成長對沖我國傳統經濟下滑態勢等經濟增長積極性因素的鼓舞,企業家群體和機構投資者群體對投資環境的信心均較前期有所提升。

上海市企業家投資信心指數反映了企業家對於本企業生產經營現狀的滿意程度和對未來的預期。該指數為114.33點,環比上升1.36點,同比持平。

徐國祥教授和常寧教授稱,四季度企業家群體投資心態積極穩定主要源自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實體經濟從底部回暖,發展中的積極性因素增多,制造業總體增速企穩並有所加快;二是供給側改革預期推動PPI同比大幅回升,帶動了工業企業利潤的局部改善。

不過,四季度上海市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小幅回落,為99.54點,比三季度下降2.41點,同比下降3.13點,指數回落悲觀區域。表明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看法不如前期樂觀。

受訪的機構投資者中認為未來六個月股市大盤指數將上漲的占比從29%升至48%,認為未來六個月股市大盤指數將下跌的占比從27%升至30%,認為未來六個月股市大盤指數將持平的占比則從43%降至22%,如圖2所示。

同樣,個人投資者信心指數雖然繼續回升到93.11點,比三季度上升2.27點,同比上升4.71點。但仍在悲觀區域。表明上海市個人投資者群體對投資市場的心態整體仍較為消極。

徐國祥教授和常寧教授分析稱, A股市場對外開放度的提高和對A股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的預期,增強了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我國A股市場的投資信心。但是,在A股市場估值整體偏低和缺乏趨勢性上漲因素的影響下,市場的觀望氣氛濃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85

TTIP三年沒談成 三小時達成的美歐“零關稅自貿區”協議現實麽?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用近三個小時達成了一份細節不詳的意向性貿易協議:美歐雙方將朝著“零關稅、零非貿易壁壘和非汽車類工業產品零補貼”的目標共同努力。

不過,美歐間所謂的“零關稅”並非是空中樓閣。在美國奧巴馬政府時期,美歐就“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展開談判時,歐盟曾出價提議對超過97%的進口商品取消關稅,來換取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並有策略地修改其“買美國貨”的法案,但彼時的美國談判團隊並不為之所動。

與此同時,考慮到以往記錄,特朗普本身的態度也值得觀察。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經濟研究主管達克(Gregory Daco)在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回複中表示,第一,此次零關稅自貿區協議僅具有象征意義上的重要性,缺乏細節令此次的成功僅成為了一個脆弱的“紳士協議”;第二,考慮到此前美國在同其他國家談判中表現出的反複行為,對未來的發展仍需謹慎關註,“雖然不想為跨大西洋關系的破冰潑涼水,但是我們也審慎地註意到,雙方均故意使用了含糊不清且極為籠統的言詞”。

對於相關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26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美、歐是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和貿易夥伴。如果美歐能夠通過對話協商解決貿易上的分歧,能夠順應全球化潮流,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這不僅符合他們雙方的利益,對世界來說也是好事。“當然,我們也希望美歐有關努力和舉措符合多邊貿易規則,比如非歧視原則等。”

圖為2007-2017年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汽車關稅獲“緩刑”

從白宮出來後,容克如釋重負。他對隨行的記者說,“雖然用了足足3個小時,但是我們還是做到了。”

此次容克得到了美方的兩點承諾:第一,在談判開始後,除非一方叫停談判,則雙方均將暫停對等互征關稅,容克暫時解除了汽車稅對歐洲的威脅;第二,特朗普方面承諾將重新評估現有鋼鋁關稅。

比起鋼鋁關稅,汽車稅更令歐盟擔憂。根據歐盟測算,歐盟受鋼鋁關稅影響的鋼鋁產品為64億歐元,而歐盟對美出口汽車和汽車零件出口到美國的價值每年則超過500億歐元。

5月23日,特朗普下令美國商務部對進口汽車及其進口零件進行所謂“232調查”, 即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授權,評估上述產品是否對美國造成國家安全威脅,責成美國商務部在2019年2月中旬之前完成上述調查。同時,由於歐盟對美國約32億美元商品實施的反制關稅已生效,作為反擊,特朗普表示如果歐盟不撤銷對美國的關稅和貿易壁壘,就將對所有歐盟對美出口的汽車施加20%的關稅。

作為回報,除前述“零關稅、零貿易壁壘、零補貼”的意向性協議之外,歐盟此次還承諾從美國進口更多的大豆以及液化天然氣。容克表示,“(歐盟)將會這樣做。”

他並表示,美歐必須合作“改寫”規則,而不是撕毀規則。對此,達克指出,除了承諾之外,宣布的協議中沒有涉及具體細節。

此前美國威脅要施加25%汽車關稅,歐盟則準備對從美國進口的200億美元商品進行關稅報複。如考慮到此次協議能避免這一場跨大西洋貿易戰,則這場會議和協議尚具一些象征上的意義。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商業和經濟項目總管奧斯特菲爾德(Bart Oosterveld)則指出,“避免災難並不能說是成功了。我認為我們看到的是一些基本對話的重啟。像大豆和液化天然氣這樣的個別項目並不十分重要。我不認為歐盟會同意在不討論鋼鋁問題的情況下,就對貿易條款進行重大修訂。”

特別是對於關心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秩序的人而言,現在慶祝勝利還為時過早。他補充道。

特朗普的承諾靠得住嗎?

觀察人士均指出,鑒於特朗普在過去表現出的自相矛盾和反複無常,各方對於特朗普是不是一個可靠的交易對象仍存疑慮。

達克對此看法表示贊同。他指出,必須警告的是,之前已經觀察到這種類型的模式,即特朗普突然撤銷原先談好的協議,並再次對談判國家征收關稅,最終迫使談判對象針對美國實施“同等規模和強度”的貿易報複。

達克舉例指出,以近期美國對外談判的記錄可以看出,一條推文就可以阻止雙方之間的溝通,並迅速將事件升級為(對等)征收關稅。

為此,接下來的幾天和幾周對於確定美國政府與其歐洲談判方之間的溝通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會看到類似於TTIP重啟的討論將至關重要。達克表示,畢竟,若美歐在汽車和零部件產品上實施對等報複征稅,這將使兩個經濟體在2019年的經濟增長率均減少至少0.2個百分點。

在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後,TTIP談判陷入“冷藏”之中。TTIP首輪談判於2013年啟動,根據此前計算,如達成TTIP,歐美雙方將建起世界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不過由於美國政府未能在換屆前完成談判,TTIP的談判在2016年陷入停滯:歐盟貿易司網站上有關的談判文本信息,就一直停留在2016年7月14日;而特朗普一上任,其團隊就把長期掛在白宮網站上的TTIP專題刪除幹凈了。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享受世貿組織(WTO)最惠國待遇,在關稅方面,美歐之間的關稅其實已經很低,平均低於3%,實際上即便是在美歐就TTIP進行談判時,也並不是以降低關稅為主要目的。

在此前的TTIP談判中,可以說美歐在繼續降低關稅談判中出價都很爽快,真正糾結的領域是有關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其中導致TTIP談判擱淺的原因在於,美歐團隊在金融服務市場準入、政府采購、地理標識以及 “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等重要條款上的談判都陷入了僵局,比如由於爭議過大,有關ISDS的談判從2014年3月開始就被凍結了。

另外,目前還看不清,歐盟想要通過TTIP進入美國政府采購市場的訴求,將如何與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原則相調和。如前所述,談判TTIP,歐盟方面看上的就是美國巨大的政府采購市場:比如歐洲建築公司可以競標美國公路合同,以及美國警察系統在采購警車時可以采購寶馬。

然而要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美國就必須修改“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法案,然比奧巴馬政府更甚的是,在2017年4月18日,特朗普簽署“買美國貨、雇美國人”行政令,這預示著美國不太可能在此方面做出額外的讓步,而歐盟此前對奧巴馬政府在政府采購市場準入方面的表現就已不夠滿意。

(實習記者林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