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威華達(0622)供股之投訴事項
逕啟者:
本人為湯財,今天晚上得悉威華達之收購HEC Securities 30%股權,以及過去進行供股的事項,對以上兩項交易,均屬於對小股東不公的事項,列之如下:
2016年11月30日,該公司建議以26.5仙,以每持有2股獲發1股股票的比例發行約36億股,集資約9.53億至9.72億,稱用於收購投資控股公司旗下之Smart Jump進行證券買賣,又或是70%用於本集團經紀業務的業務發展及30%用於本集團放債業務的業務發展。
據公司稱「經考慮本公司可採用之其他集資方案(例如發行非上市票據及配售新股份)並衡量各項方案之利益及成本後,供股讓本公司得以籌集長期股本以鞏固其資產負債表而毋須還款或支付利息。董事會認為,由於供股讓全體合資格股東享有均等機會參與擴大本公司資本基礎以及使合 資 格股東維持彼等於本公司之權益比例,並可按本身意願繼續參與本公司之未來發展,故供股符合本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
但本人認為考慮以下因素,其不應進行收購控股公司進行證券買賣或是70%用於本集團經紀業務的業務發展及30%用於本集團放債業務的業務發展,且供股顯然不公平地攤薄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的權益,故供股不應該成立。
(1)根據意馬國際(585)收購Smart Jump公告,港交所對收購事項後目標集團及經擴大集團上市的適當性存在疑問。根據原則為本測試,而有關收購按聯交所的意見具有達致把擬收購的資產上市的意圖,同時亦構成規避有關新申請人規定的一種方法,詳情參考意馬國際2016年4月18日及4月26日、6月3日及8月9日的公告,同樣的原因也許適合於威華達控股(0622),故集資的第一原因成疑。
(2)至於集資之第二用途,估計逾6億用於經紀業務的業務發展約3億用於本集團放債業務的業務發展。惟根據公司報表,其擁有超過7億現金、19億的按公平值列賬及列入損益表之金融資產及約3億的待售投資,只要其把以上資產變現,即足夠應付其業務之需,有關供股明顯不符合商業理由。
(3)發行新股份及新票據,前者必需相對較收市價43仙有一定折讓方可發行,肯定較於2016年6月的每股淨值60.7仙有約30%折讓,顯然不符合利益。後者因該公司現金及股票量充裕,增加發行票據不合符利益。
(4)對供股價26.5仙而言,較於2016年6月的每股淨值60.7仙有約60%折讓,考慮到於10月時,公司受到可能申請國內證券牌照下,股價在2016年10月20日之30仙暴升至約50仙水平。根據該兩日之中央結算紀錄,同集團的HEC Securities 沽出3.24%新股,至於集團的進陞證券購買3.16%股票,淨沽出約0.1%股票。
至於在過去1年而言,情況更誇張,在這一年間,HEC Securities 由約9%股權,降至供股前2%左右,沽出價約在0.3元以上水平,淨沽出股權達7%,扣除進陞證券購買3.16%股票,沽出約4%。如果以26.5仙補回所有股票,可為該集團賺取不少股票差價,可以說,其供股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以低價補回高價的股票,是會不公平地攤薄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的權益。證監會應正視。
https://webb-site.com/ccass/chistory.asp?issue=207&part=1179
https://webb-site.com/ccass/chistory.asp?issue=207&part=39
2016年12月15日,威華達收購HEC Securities 30%股權,作價5.25億,即整體作價為17.5億元,以現金支付,並附上3年3.5億的保證回報,如不足將會由賣方補足最多達1.05億的代價,即淨代價最低為4.2億,整體估值12.6億。惟考慮到以下各點,該收購完全不符合商業邏輯,且為幕後人士圖利之嫌:
(1) HEC Securities的資產淨值約9.63億,且盈利不多,以12.6億至17.5億作價無疑是高估了該公司的未來前景。
(2) 威華達早已經間接持有萬贏證券公司股權,以及透過旗下公司持有HEC Securities,收購重覆業務並不符合公司最佳利益。
(3) HEC Securities即使於2015年市況高峰下,並未達到3年中最低7,500萬的獲利目標,故在設定盈利目標下,實是高估該公司未來的前景,且可能是為了製造「廉宜」之假象,故製造目標盈利。
(4) 收購HEC Securities幾乎耗盡公司至2016年6月的現金儲備約7億,目的只為了提供供股之原因,惟考慮以上原因,實不應作為考慮供股之其中一個因素。
(5) 威華達和HEC Securities本身已屬同一集團,且公司似乎隱瞞其亦透過Ideal Principles Limited 持有該公司約7%的HEC Securities股權,可能屬於關連交易,該公司似乎目的是把資金挪用用途。
https://webb-site.com/dbpub/orgdata.asp?p=12651&s1=stakdn&s2=&x=y
故此懇清當局在理解事態前,應該讓該公司停牌處理以上問題,否則應該禁止收購及供股,以符合上星期五證監聲明所言,採取嚴格的方針,包括聯交所會在懷疑建議要約或相關交易條款會不公平地攤薄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的權益時作出查詢。謝謝你們!
湯財敬上
華置1987年9月供股及其取消
相對現時眼光來說,一年供股兩次,供股比例實不算過份,但當年算是大事。


突破十萬瀏覽人次
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突破了十萬IP 到訪本人的網站,謝謝大家支持。
但是,加上有正職在身,不能投入過多時間於股票,所以不能過於頻繁的買賣細價股。
另外由於個人對於不派息的垃圾股有點貪心,不能有意義購入所推介的細價股去買賣。我的目標是以20%的資產分散投入幾隻細市值股票,每隻不少於某個數字,持有一段長時間,這些錢我當是沒有了,目的是賺取倍數以上的幅度。否則一來浪費交易成本,也浪費時間價值。
所以我偏向買一些今年會有好業績的股票,因為幾乎他們都肯派息,在等待的時間也有些錢拿一拿,幫補投資回報,且我肯定半年/一年內有意義的回報,但是有時倒也失手,不過機會太低,全部計來拉勻倒可跑贏大市。
但是,惟有努力的研究股票的「底」,供人分享吧,我賺不了這錢,都希望別人賺錢的。
最近,經我大量對273系的「下藥」後,股本已非常集中,近來大升已反映貨源盡入他們手,為賺回電盈的錢,於是炒高派貨給大家,哈哈。所以各位仍持有這股的人要多謝我。另外,呢排好多細股都升,但是應該都還有機會的。
效率極高-百麗(1880)
在昨晚七時,公司發出以下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7/LTN20080417375_C.pdf
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收到本公司的控股股東ProfitDiscovery Limited(「Profit Discovery」)以及本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盛百椒 先生(「盛先生」)的通知,指 Profit Discovery (i)現正與盛先生和本公司若干位管理層(「管理層買家」)討論,管理層買家可能向Profit Discovery購入本公司約4.27%股本;及(ii)有計劃在市場上向專業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配售本公司約1.54%的股
本。
但不足十一小時,即今早六時(即一日內發出公告的最早的時間),已經發出公司配股的通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8/LTN20080418000_C.pdf
I. 控股股東和財務投資者出售現有股份
百麗國 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的董事會(「董事會」)收到Profit Discovery Limited(「Profit Discovery」)、MS Shoe Limited(「MS Shoe I」)、MS Shoe II Limited(「MS Shoe II」)及CDH Retail Limited(「CDH」,連同MS Shoe I及MS Shoe II統稱為「財務投資者」)的通知,指Profit Discovery及財務投資者已經訂立售股安排,出售所持有本公司股本中合共710,755,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售 股安排」)。
根據售股安排,(i)Profit Discovery和財務投資者已經於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七日與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配售代理」)訂立一份股份配售協議(「配 售協議」),配售合共350,000,000股股份(「配售股份」)(「是次配售」);及(ii)Profit Discovery已經於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七日與Best Castle Group Limited(「買方 1」)、Jolly Wing Holdings Limited(「買方 2」)、Gold Gain Group Limited(「買方 3」)及Happy Rise Group Limited(「買方 4」,與買方1、買方2及買方3統稱為「該等買方」)分別訂立一份買賣協議(「該等買賣協議」),向該等買方合共出售360,755,000股股份(「待 售股份」)(「是次出售」)。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為售股安排的協調人。
協議訂約方
Profit Discovery、MS Shoe I、MS Shoe II及CDH已經於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七日與配售代理訂立一份配售協議,由配售代理配售及/或購買該等配售股份。Profit Discovery(作為賣家)亦分別與該等買方(作為買家)訂立個別的買賣協議,買賣該等待售股份。
Profit Discovery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由鄧耀先生全資擁有,屬於本公司一組控股股東的一員,截至本公告發出之日,持有本公司673,924,000股股份。鄧耀先生現為本公司的主席兼執行董事, 因持有Profit Discovery、Profit Leader Holdings Limited及High Summit Group Limited的權益, 而可以控制本公司3,877,049,000股股份的投票權,因此屬於本公司的控股股東(定義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
MS Shoe I、MS Shoe II及CDH是本公司的財務投資者。截至本公告發出之日,MS Shoe I、MS Shoe II及CDH分別持有本公司298,011,000股、17,452,000股及
330,875,000股股份。
承配人和該等買方
配售代理已向Profit Discovery及財務投資者各自承諾,會將盡其所知及最大努力配售股份配售予下述的第三方,即:(i)身份獨立且並非與Profit Discovery和財務投資者一致行動;以及(ii)身份獨立且沒有與本公司的或其附屬公司的董事、主要行政人員、主要股東或彼等各自的聯繫人(定義見《上市規則》)有所關連。
每位買方均為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買方1由本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盛百椒先生全資擁有。買方2、買方3和買方4分別由本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擁有和控制,而該等管理人員並非本公司的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
greatsoup:
該公司發出公告及決定的時間距離不足一天,果然效率高,但為何可以效率這樣高?是不是事先已協定好,若是協定好,為何在晚上七時發出前一個公告,而在早上六時又發一個公告?
因為都是在同一個交易日發生的事,倒不如一早只發一個公告就行,所以這件大股東售股予管理層之事,應該是臨時的一個決定。這又是一個好的故事題材。
另外,大股東售股予市場及原管理層的目的,值得深思。
投資組合
本年回報突破20%,較大市多3%。
我對組合增加資本15,000萬,至10萬大元。
今日增持了中港照相(1123)2萬股,每股38.5仙,暫時持有5萬股。
這股票只是現金都接近60仙,尚未計金融資產的20仙和投資物業的10仙,減去幾仙負債,都值80幾仙。加上快圖美每年提供約1,000萬的貢獻,應該值1元左右。雖然今年上半年因金融資產虧損2,000萬,導致公司虧損1,000幾萬,但相信下半年股市轉暖,對利潤有利。
公司派息慷概,大股東持股60%,加上有利豐(494)因出售快圖美成為小股東之一,加上基金持有約10%股權,基本上街貨不多,加上利豐視中港照相為非策略性投資,未來出售的機會很大,加上現金充裕,私有化及賣殼均可,潛力應不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720/LTN20010720035_C.doc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2029&start=0
rookie 哥告訴大家曰:
1。 無貨亂追貨。
2。 有貨亂掟貨。
3。 搏命睇財經資訊。 包括報章,電台,電視,雜誌,網誌,網上article,網站。。。 因為睇得穿既一定唔會講。 睇唔穿既你睇完都唔知個作者想講乜撚? 一句: 可升可跌
4。 搏命問人個市點睇,隻股目標幾多,幾時會回,幾時到價。
點解?
呢亭市就係股市裡面最好之"學習"環境。
如果呢個真係牛1。 牛1既特性係"憂慮"中上升(德國股神andre講既)。 只要你係肯focus on/堅信呢個係牛一。 好好渣住你d牌。 學習/實習如何洗牌/換牌/加注/減注。
如果呢個係熊仔彈(我唔會理會係熊2 or 3),熊2既特性係"吸埋"最後個浸優秀投資者既最後購買力。 簡單d講就。。。就係牛1既相反。 點做就。。。要自我學習下啦。
真係想係股市裡面生存同賺錢。 係要有自己既一套。 arm好錯好都係你自己既。 唔好神化個市場,唔好神化你d"偶象"或者大戶莊家。 祇有你自己先至知道點解咁做(沽,吸,追,斬,加注,cash in,換馬),幾時做,如何做。 同埋"如何"一條友自己做。
fai哥當年教過一句,我覺得係最有用的。 就係"尊重市場"。 如何參透,就係睇住呢亭市點樣運作便可以了。
大樓變成林場-威利國際(273)和馬斯葛(136)
早期寫過一篇這樣的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6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09/LTN20080909562_C.pdf兩家公司的背景,相信大家都很熟。
今次的買賣非常簡單,威利國際向馬斯葛購入一座位於廣州的大樓,該大樓有約50%的出租率,作價1.12億,而威利國際以8億股每股0.14元的新股支付,完成後,馬斯葛會成為威利的最大股東,持有超過25%的股權。
這個把戲,大家都清楚。
在威利方面,作為系內最大的公司,它用這些不停貶值的廢紙換一座大樓之後,又可以把它換來換去,換其他公司的廢紙(有成四間),確有著數。
在馬斯葛方面,其實無甚著數,但由一座無甚價值、幾乎不能賣出的樓宇,變成可賣出的股票,又可套現一筆,哈哈。
在最高人士看來,兩家公司在他們手中,憑空變出一堆廢紙出來賣,賣一元賺一元,真是無本生利,真是天才的主意。 前幾日,公司表演同樣的把戲,不過今次變了一個不值錢的林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8/LTN20070628481_C.pdf 為增強本集團的競爭力,董事認為,將業務分散至具備高增長潛力的新領域將符合股東的
最佳利益。本公司將在新的新興行業積極尋求業務機遇,拓寬其收入來源。 董事會認為,
(i)全球對所有木制品的消費需求均有所增長,尤其是中國市場;(ii)中國中等收入消費者群體迅速增長帶動了對木制品的需求;(iii)收購由為數人民幣298,000,000元的估值支持;(iv)本集團將不會因收購及運營、管理及發展樹林而產生財務負擔及未來資本承擔;(iv)收購乃一項可於日後為本集團帶來穩定可分配溢利的投資;及(vii)隨著技術及效率提升,預計材積在生產週期內將有所上升。收購協議的條款乃經本公司與賣方公平磋商後釐定,屬公平合理, 故董事會認為收購符合本集團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3/LTN20090513426_C.pdf本公司乃一間投資控股公司,其附屬公司主要從事物業投資、證券買賣投資、放
債、投資控股及收購、開採及開發天然資源。 Allied Loyal乃由本集團於二零零七年以代價136,000,000港元收購,
自收購以來並無產生任何收入。鑒於經濟放緩,董事相信,出售集團不大可能為本集團中短期之盈利能力作出積極貢獻。因此,董事認為本集團應利用此次機會出售其於出售集團之權益以換取可換股債券產生之利息收入。
出售事項之後,本集團可更專注於其主要業務並於出現適當機遇時將資源投入新業務。(?) 馬斯葛是一間於聯交所上市之投資控股公司,
其附屬公司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照相、電器及多媒體產品配件、物業投資及證券投資(?)。
董事認為這是本集團以合理價格收購馬斯葛主要權益之寶貴機會,而可換股債券將為本集團提供日後自馬斯葛及其附屬公司之增長獲益之機會。(?) .....
經計及出售集團之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林地之價值、可換股債券之利率、馬斯葛之資產淨值及前景,董事認為出售事項之條款屬公平合理且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5/LTN20090515497_C.pdf本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而其附屬公司之主要業務為(i)生產及銷售攝影、
電氣及多媒體產品之配件;(ii)物業投資;及(iii)證券投資。
董事認為於目標集團之投資將為本公司提供一個參與從事林業砍伐及木材加工之良機,符合本公司參與中國境內自然資源投資之策略。董事亦認為於目標集團之投資將有助於使本公司業務多元化,及減輕本集團對競爭激烈之生產及銷售攝影、電氣及多媒體產品配件業務之依賴,從而鞏固本集團之盈利基礎。通過投資於目標集團並計及代價乃低於林地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三十日之市值50%(高於紀錄在目標集團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五日之未經審核綜合資產負債表內目標集團之賬面淨值130,962,962.97港元)。
董事相信林地特許權利及權益將在中長期為本集團帶來可觀之回報,包括資本收益及來自木材砍伐及加工之未來經常性收入。
建議代價通過發行可換股債券而非以現金支付,因為此乃本公司可使用之最佳融資方法。美信國銀透過其豐富經驗之管理團隊熟悉林地業務經營及管理。董事認為與熟悉林地行業之美信國銀合作將有利於本集團,美信國銀將根據林地合約負責經營及管理林地。儘管本公司從未踏足林地業務,董事認為林地行業正增長迅速,且美信國銀擁有於林地行業有經營及管理經驗之管理團隊,投資於目標集團屬公平合理。
林地位於雲南。雲南之氣候及土質均適合種植松樹及混合濶業樹林。林地於二零零八年開始採伐。儘管目前採伐數量仍屬微量,但由於松樹可於各生長階段就各類用途而予以採伐,故預期採伐數量將會逐漸增加,而林地將預期可早於二零一零年開始產生盈利。經計及由於中國經濟正在增長,而松樹及混合濶業樹林可被加工成家具及各類建築材料,故對松樹及混合濶業樹林之需求穩定增長,董事相信收購事項長期為本公司帶來良好之投資前景及回報,因此長遠而言擴闊本公司盈利基礎。
由於董事並非擅長於投資林地業務或未曾投資於林地業務,故股東及公眾投資者在買賣股份時務須審慎行事。 greatsoup:究竟誰對誰錯? 但是其中就是多了一堆廢紙,又可為系內賺得一筆錢了。
北亞資源(0061)又買垃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911/LTN20160911036_C.pdf
5.88億買一件51%的虧損垃圾,相等於估值11.53億元,較帳面價值5億高1倍多。其中1.4億以現金及承兌票據支付,餘下以新股支付,佔擴大股本約15%。真是一家垃圾公司買垃圾不手軟啊。
2015年回顧篇(1): 個人的錯誤及展望
看回上年的文章,有時感覺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
工作上,今年中終於退出工作崗位,不久找到新工作,但新工作適應不良,最終需要離職。但考慮到很快就考試,又需要結婚,所以考慮暫時不找工作,看看有沒有
兼職以應付生計,直至考完試為止。至於考試,今年成績極差,需要重考,但因為種種關係,讀書進度低於預期,希望在離開崗位後,能追回讀書進度。
在感情上,和小花感情穩定,購入房子一起住,準備結婚,希望下年可以成功。至於進一步發展,則不便透露。雖然樓按壓力大,但是以個人儲備,相信一年以上都不會有大問題。
在新房子上,這房於3月購入,價錢為全年最低,景觀不錯。6月收樓,7月裝修,預期8月完成,但後來有種種因素,房子裝修在11月完成,較預期慢了3個月。裝修較預期花費低,也算是好事。
至
於股票上,年初至6月間表現良好,一度賺了100多萬,但其後因為裝修、找工作太耗費時間,加上工作適應需要適應,工作時間較長,回家也需要處理家務,所
以研究股票時間少,但因為需財,所以理財態度轉趨急進,結果多次撞板,虧損不少,雖然最終力保不失,但已較高峰少了一大半。
筆者失誤太多,大略如下:
1. 奧思集團(1161)
此
股於較低位購入,一度持倉達120萬股,股價上升到高位接近1.3元,利潤都有不少,但因為過份樂觀,加上沒有好好碩究,股災時一度跌到0.70元,筆者
於70餘仙賣掉少量,再在88仙賣出大量,其後股價升至1元沒把握機會清倉,埋下大虧伏線,還要在88至90仙左右購回部分,最終業績不好,近期以60餘
分大手減貨,如以最高位賣出回報會多30%。
2. 朗生醫藥(0503)
此股筆者陸續購入,成本不過3元,股價在股市高潮時一度達4.6元,但後來因銀杏事件及屬下IPO暫緩,股價暴跌,筆者在約3元拋掉全部股價,後來跌至不到2元,之後反彈至接近3元,筆者購入大量,最終又再下滑,筆者於2.2元左右全額滿倉,帶來不少損失,如以最高位賣出,又不購回,回報會多20%。
3. 奧普集團(0477)
筆者因購房,故把獲利頗豐的股票沽掉,此為其一。最後股價因業績表現好持續上升,筆者亦陸續在2元拋出最後股票,後來一度最高升至2.5元,如以最高位賣出,回報會多10%。
4. 才庫(550)
筆者因購房,故把獲利頗豐的股票沽掉,此為其一。賣出價約在1.7元至2元之間,其後炒賣殼,股價一度升至4.5元,如以最高位賣出,回報會多18%。
5..怡邦行控股(599)
筆者在最高位成功沽出全部股票,其後股價回降,也把握機會購回,但沒有在高位沽出,如高位沽出,回報會多3%。
6. 佳華百貨控股(602)
筆者於低位購入股票,但在高位80仙未能沽出,最後在60仙賣出,如以高位沽出,回報會多2%。
7. 唐宮(1181)
筆者因購房,故把獲利頗豐的股票沽掉,此為其一。賣出價約在1.7元至2.1元之間,其後股價一度升至2.5元,如以最高位賣出,回報會多2%。
8. 信佳國際(912)
兩次炒業績,兩次均敗。如果不入市,回報可多2%。
9. 時捷集團(1184)
炒業績失敗。後來回升,如果不退出,回報可多1.6%。
10. 國際家居零售(1373)
炒業績失敗,如果不入市,回報可多0.2%。
11. 陸氏集團(越南) (366)
於約2.5元購入股票,2.1沒有沽出,後來炒越南概念,一度升至3.1元,但不能高位賣出。如以最高位賣出,回報會多0.7%。
12. 科勁國際(6822)
於低於80仙購入股票,在約1.1元賣出,最終升至1.3元。如以最高位賣出,回報會多1%。
另外亦有宏基資本(2288)的失誤,但屬於可忍耐程度。
以
上的失誤,使回報少了90%,較回報多出4倍。整體來看,今年的失誤較大,主要因為信心過大,下了過大注碼,又忽略回顧機制所致,所以導致表現不佳。筆者
會再在空閒期間檢視策略,希望能提升回報。現時價值低殘,筆者考慮增加股票數量,減低每股持股比重,但需時間研究。現在有幾隻正在考慮中的買賣對象,也考慮增購回一些市值較低的殼股,以增加衝力。個人認為,現時組合增值幅度不足,需大幅度改良組合,以提升盈利能力。
總
體來說,個人認為今年表現不合格,需要做得更好,目的是事忙導致缺少思考。今年因事忙,雖然設立了目標,成功購入磚頭,但好像沒有目標,忙透了沒有方向。
我希望在冷靜下來,擬定策略,維持良好的回報,目標希望回到去年中尾期的高位,另外想增加睡眠,考試合格,找一份好些的工作,收入不用太好,但有足夠時間
陪家人就最好了。希望大家祝我好運吧。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