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今年回顧(1)-錯失的機會


2009年還有2天多就過去了,看到味皇兄寫一個他今年的回報及失誤,我也認為有必要寫一篇投資回顧。


今年回報方面,3月最差時都是輸了約10%,但自3月底起已有正回報,其後因大市表現持續良好,回報不錯。不過,我認為但只是靠不停投入資金造成的,在這幾個月間本金劇增1倍,故賺的錢真的不多,如有機會,在12月31日晚會寫寫今年的回報。


我先寫以上只列有掛過買賣盤錯失的機會,吹水並有想過買的機會不計。


(1)在去年12月底,26仙購入少量建福(464),後來雖然回跌到25仙,但不敢加注,最終股價上升至75仙又沒有售出,在其後業績劣於預期下,以43仙售出。


(2)在業績公佈前,短炒越秀房地產基金,一日內賺5%,但其後股價由1.85元,升至接近3元,失去了長線增加收入的機會。


(3)公佈這份業績後,欲以1.15元掛入大昌行(1828),但其後有所猶疑,沒有掛入,其後最高上升至3.3元,又導致回報減少。


(4)在公佈這份業績後,38仙左右發現保利達資產,翌日以42仙掛入,但股價已上升至45仙左右,失去這個機會,股價最高上升至1.9元,這個決定導致回報降低。


(5)失去(3)、(4)兩個機會後,在42仙購入俊和(711),其後遇到一波行情,升至73仙,但沒有減持,最終因發現高管減持及股價破位,在59仙拋出,損失一定利潤。


(6)因在3月底及約10月大手購入才庫(550)及在2月、5月及7月多次購入中港照相(1123),這兩隻股在大升市間回報不濟,導致組合回報表現不佳,但這些股票未來應持續有表現。


(7)雖在低位購入華富國際(952),但其後業績大好時未有把握機會拋出,其後更供股集資,最終暫以獲小利拋出,和高位相比,該股利潤少了80%,影響了回報。但其後有機會應會再購入。


(8)受到別人資訊的誤導下,自己又不深入分析,成功抽得兩隻缺乏獨特性的中國房產股花樣年(1777)及佳兆業(1638),捨棄抽入三一重工的機會,又以低價售出,不但不能獲大利之餘,並造成一定的虧損。


個人認為,(6)是重大失誤、(1)、(2)、(7)是中等失誤、(8)是小失誤。至於(3)、(4)只是吹水。


今年要改善的地方為,還要買一隻股時做足分析,不要信別人,重注的要穩定、中注有信心就要狠心購入,小注太浪費資金,會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1

先思行(0595)的LED夢想

這個故事因為牽涉大量上市公司,今天就開始這個課題吧。

(1) LED 緣起及初期投資
2007年10月26日,認購LED 晶片生產商 Wavesquare 21%新股,作價200萬美元(1,560萬),後逐步攤薄至17.02%。

2009年7月16日,先思行和前副主席李貞官投資各100萬元,進行LED背光燈模組之分銷業務。

2009年11月3日
,先思行把股權配售4,583.6萬股予4名投資者,每股68.1仙,籌集3,070萬,分別為惠理(806)旗下之投資基金、李澤楷控制的Pacific Century Diversified Limited、Cam Global Funds SPC 、何國輝及蕭偉霖。

除了惠理(806)及Pacific Century Diversified Limited,其餘股東背景如下:

1. Cam Global Funds SPC曾在上市前投資75萬美元購得直通電訊(8337)4.5%股權,後變成3,375萬股,上市後應以上市價30仙又購得7,955萬股,佔當時發行新股數目2.875億股的27.67%,從而使股權增至1.13億股,或10.92%,合共投入2,971.5萬元,即每股成本26.3仙。其後陸續減持,合共最低套現約3,546.1萬,約在18個月賺得約19.33%,尚算不錯。

另外,他們在2010年8月購入南大蘇富特3,000萬股之配售H股,每股35.5仙,佔當次配售股份1.87億股的17.65%,這次配售都有不少東南亞人士、基金及財務公司參與。他們那次投入1,065萬,他們不久即以大約成本價以上逐步出售股票,至3月持股降至5%以下不用披露,如出售股份價格約在40仙,而全部股份還持有的話,應大約賺取約23.42%,或249萬元,都算不錯吧。

2. 何國輝是一傳媒人,曾擔任盛世廣告、壹傳媒(282)、星島傳媒(1105)及電訊盈科媒體及旗下之信報的高級管理層,最近則協助鄭經瀚之網絡電台,包括之前的DBC及近期的D100。

3. 蕭偉霖估計為一投資者,曾購得勵晶太平洋超過5%之股份,需披露,後獲利減持。

2009年11月18日
,購入Lee Yong Hyon 之 4.3% Wavesquare 股權,作價 220萬美元(1,716萬),股權增至21.32%。

(2) LED 之重大投入及融資
2010年4月28日,配售5,700萬予股垃圾股投資者Och Ziff Capital Management 及新華匯富(188,前匯富金融)的Kingsway Lion Spur Technology Limited等投資者。他們曾持有股票如連結,籌集5,810萬投資LED。

2010年5月31日
,認購兩批Wavesquare 新股, 作價合計7,261,540 美元(5,664萬元) ,另向Ng Chung Wai增購 Wavesquare之舊股,作價87.5萬美元(682.5萬),合計投資6,346.5萬,使股權增至26.26% ,但終止2011年11月18日向之Lee Yong Hyon 收購協讓,但資金已付,故以該批股份作抵押。

2010年7月27日
,與大舉投入LED 產業之達進精電(515)合作聯盟。

2010年8月31日,向Lee Rae Hwan 先生購入2% Wavesquare 舊股,作價分別150萬美元(1,170萬),合計投入2,730萬,使Wavesquare增至26.9%。

2010年12月8日,以1.62元配售9,720萬股,集資1.542億元,以發展LED 業務。

2010年12月9日,附屬與Wavesquare訂立諒解備忘錄,投入最多2,500萬開設工廠。

2011年3月31日,最終在2009年確立及2010年曾取消,改以股份抵押的Wavesquare 收購完成,持股增至31.84%。

(3) LED 之退潮及融資手段

隨著LED 競爭激烈,獲利空間減少,自然就進入退潮期,股價開始下跌。

2011年2012年間,公司動用約1,300.6萬回購約1,754.2萬股,平均價74.14仙。

2012年5月10日,購入韓國上市生物識別公司Nitgen&Company Co., Ltd. 20.28%股權,出資130億韓元(約合 8,844 萬港元)。

2012年7月12日,向Nitgen&Company Co., Ltd出售成立僅3個月,資產值僅46.1萬,但估值達1,500萬美元至1,800萬美元(1.17億港元至1.40億港元)之合營公司先亮綠色能源服務有限公司48%股權,作價800萬美元(6,240萬元)。

估計在2012年8月1日,向新海能源(342,前高聲國際)成立Success Pillar Limited 35%股權,當中持有海上加油服務業務51%股權,代價估計微不足道。

2012年9月5日
,新海能源及先思行各認購Nitgen&Company Co., Ltd之新股及債券,並注入Success Pillar Limited之股權,作價2.41億元。當中先思行認購新股及債券8,424.31萬元,其後套回8,451.8萬元,即可套得27萬元,並套得一批股份及債券,現時Nitegn 價格和入股價相若,可見在短期1個月間僅於此交易獲利逾1倍。

2012年12月10日,先思行向中星集團以300萬美元(2,340萬元)出售Wavesquare3.85%之股份,股權降至約28%。

(4) 總結

在這場LED 投資中:

1. 支出: 粗略估計
(1) 在Wavesquare及其他LED 業務投資: 9,176.5萬
(2) 業務虧損:2,800萬元
(3) 買Nitgen&Company Co., Ltd: 8,844萬
三者合計2.08億元。

2. 產出:
(1) 發行新股:2.43億
(2) 賣LED 股權予Nitgen&Company Co., Ltd: 6,240萬
(3) 在注入石油業務: 不出現金下,又空手套白狼取得8,400萬的股票
(4) 出售Wavesquare股權: 2,300萬
共得接近4.13億。

3. 股權回購
(1) 回購股票用了1,300萬。

由此可見,先思行在這場投資中獲得近1.92億的資金及股票,尚未計及所持有的Wavesquare股份,可以見到只要是一個熱潮,雖然有少量實的投資,但在概念包裝下,財技配合下,可以騙到有意無意中的資金有多少,還可用作其他業務用途,在意義上來看,它可以說只是一個電子包裝的創投公司,用財技手段來包裝在電子業務的經營情況不佳,維持公司的經營。

好的地方,就是老闆可以持續利用源源不斷的概念資金,來發展未知新業務,或者用作維持不振的舊業務,這就能保持著業務的持續,老闆也可賺份糧。不好的地方就是因不停發展新概念投資業務,以求得市場資金下,業務重心分散,況且一兩次成功後,老闆就會覺得一兩個概念能夠成功籌得幾年也賺不到的錢,就會無心主業,不斷買時興的東西,不斷燒錢,但投入不代表一定有產出,因業務也因只是財技手段不是經營手段為主,所以花錢會大手大腳,違反了經營節省之道,會導致生產不具競爭力,虧損更嚴重,加上股票市況不佳,加上看住績不好,使別人不信任的話,沒有新錢投資就會導致滅頂之災,如之前的東力實業(978)就是一例。

在之前的股票配售下亦可見一班,第一輪就是一班先知先覺的基金,知道有概念可以炒作,賺得最多,第二輪的就是垃圾炒股基金加大交投量,賺得一般,第三輪就是班無知散戶或大把錢可以輸的專業投資者了,可能要虧。所以亦可以看到,一個產業的發展中,股票市場就是一種財富的轉移,而投入在公司,雖然部分可能給老闆及其他人吃掉了,但部分真正的公司可能真是把多餘資金轉化為產業資本,成為賴以生存及發展的基礎。

在過程中,可能有部分人先知先覺贏了大錢,這時候就是一個概念,因規模少,發展仍少,賺錢尚不多,但在矇矓增長空間,需要的資金仍不大,但業務開始增長,在資金需求不大及業務快速增長下,獲利會是不錯,故股價開始大升。至中期,因增長快,投入逐步加大,需要資金,但是對該產業的投資亦多,所以配股會發生,不過增長仍在,但投資者獲利已降。最後,這熱潮繼續持續,資金需求繼續增大,不過逐步到達飽和,不過因但股價繼續上升,引得的投資者更多,故融資最多,不過獲利就少了。最後就到達產業和股價背馳情況,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如果在這過程成功存活的話,當市場一回來,它們會增長很快,成為龍頭,這就是另一個投資機會。這就可解釋為何投資有八二原理了,贏的人多,輸的人少,因為高潮時投資的人多,虧的人多,先知先覺的人就少,贏得就多。

總的來看,其實投資賺大錢只有兩種方法,在先知先覺的地方找機會,另外就是趁低潮購入,我認為前者可能中招機會較高,但後者機會較少,風險也較低,因為前者會很大機會以貴價購入不值錢的東西,後者可能以低價執到平貨,機會成本較低,也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式,大家可以參考。可能有些人不同意,但我認同管我財兄的均值回歸的概念,一段時期低過平均的時候,總有日回到平均的事,這就是暴利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85

自說自話,別有原因-如煙集團(329)


今日,這家公司宣佈以下消息:


(1) 因中銀國際行使2007年1月大股東所發行的可轉換債券,故大股東的持股量減少175,600,000股,至279,806,000 股股份,佔本公司當時已發行股本約16.82%。中銀國際持股量則相應增加175,600,000股。


因此配售代理中南證券認為,中銀國際之行動導致AbsoluteTarget及Smart Huge持有本公司股權比例之減少,嚴重影響股權架構並對本公司股權及管理控制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配售代理認為,本公司已違反配售協議第5(A)(iii) 條,配售代理可根據配售協議第7(A)(i) 條終止配售。


(2)據公司所稱,因中銀國際之行動產生之股權架構之重大變動,對本公司失去信心,使供股認購不足,而包銷商須認購48,986,888 股股份,金額達4,898,688港元,佔本公司於供股後之已發行股本約1.96%。


(3)配售代理中南證券察覺,自2010年4月至5月,一名執行董事於2010年4月12日獲委任,隨後於2010年5月7日調任非執行董事;2名執行董事及3名非執行董事亦獲委任,董事會組成出現若干變動,將對本公司財務及營運穩定性造成重大壓力。


(4)鑑於以上因素,配售代理有權根據配售協議第7(A)(i) 條終止配售協議。經與配售代理中南證券協商後,本公司與配售代理最終達成協議,將配售規模由250,000,000 港元縮減至75,000,000 港元。除上述修訂者外,配售協議之條款概無任何其他重大變動。


但是因(1)的導致的後果,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


關於(2),包銷商為結好證券,及債主中南財務關係緊密,民豐控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的包租公、基金管理及股東萊福資本(901)也曾是該公司股東之一。況且在價差的及佣金方面已佔盡先機,成本應較供股價低一點,以今日成交來看,大約10日就可以完全套現,何況購入的股票並不多,供股認購不足比率也低,但是也頗有道理。


關於(3),那位執行董事轉任非執行董事的是繆希先生:

繆先生,61 歲,持有美國哈佛大學法律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及美國明尼蘇達州St. John’s University 經濟及會計學士學位。彼於一九八二年取得紐約大律師公會認可資格。繆先生分別為美國大律師公會、美國註冊會計師學會及香港董事學會會員。彼於會計及法律方面擁有15 年專業經驗,其中曾擔任紐約凱壽律師事所香港辦事處之律師,其後於紐約偉凱律師事務所香港辦事處出任法律顧問。繆先生亦曾於多家公司出任其他商業和財務諮詢職務,累積約二十年的管理經驗。


繆先生為馬斯葛(136)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彼曾為威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73)、和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651)及中國科技集團(985)有限公司(均為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直至彼分別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二零零七年四月及二零零七年六月辭任。繆先生亦曾任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萊福資本投資有限公司(901)之執行董事,直至彼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辭任。繆先生於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二日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除上文所披露外,繆先生過去三年並無在任何其他香港或海外上市公司出任其他董事職位。


其餘的董事,詳細的不述,只述其任職的公司董事。


程婉雯,43 歲,為廣東省從化市政協委員及一名香港律師。...程女士於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至二零零八年六月六日期間擔任中策集團有限公司(235)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鍾育麟,49 歲,... 彼現任萊福資本投資有限公司(901)及明豐珠寶集團有限公司(860)之執行董事,以及漢基控股有限公司(412)及福方集團有限公司(885)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均為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


廖廣生,48 歲,現為香港執業會計師,廖先生擔任保利達資產控股有限公司(209)及中國鐵聯傳媒有限公司(745)、辰罡科技有限公司(8131)及PacificCMA, Inc.(其證券先前於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彼亦曾擔任德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928)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林聞深,54 歲,現為浩勤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之股東及董事。林先生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以及香港證券學會、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及香港稅務學會會員。林先生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文學士學位。彼自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起一直擔任莊勝百貨集團有限公司(758)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公司之股份於香港聯交所上市。彼於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七年期間為林聞深會計師事務所之東主。彼曾於二零零五年二月至二零零六年七月期間擔任中遠威生物製藥有限公司(8019)之董事。


如有閱過此貼的指數成分股,從以上董事中,4個董事可說是自己人,所以並不存在此說。


因時間有限,長話短說,至於(4)的真實原因是關於這個,故減少配售金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41

1989年2月14日: 新地私有化新城市

出的價錢是現金6.3元或是1股新地加0.94元,當時新城市8塊多,新地15塊多,相信你也懂選擇,是一個不錯的套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629

現金太多去炒樓、買物業-香港通訊國際(24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7/LTN20080327425_C.pdf
公司前兩日以以720萬購買長實的樓盤,看來要炒樓。

公司在2002年上市,主要在香港及新加坡從事銷售電話門市的業務。

其炒樓及收購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206/LTN20041206032_C.pdf

公司於2004年出售一物業,套現1.78億元,錄得7,000萬利潤。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316/LTN20050316031_C.pdf
2005年,把利潤所得約6,500萬,又另一物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411/LTN20050411138_C.pdf
另外,公司也派了4仙股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123/LTN20070123128_C.pdf
公司又以6,800萬出售在二零零五年的物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24/LTN20071024384_C.pdf
公司用350萬坡元,約1,800萬港元購入Wavex70%股權,以245萬坡元(1260萬港元)以現金支付,其餘版股票支付,其中105萬坡元(540萬港元)是可調節代價。

但公司這兩年的盈利只得約200萬港元,並錄得大量商譽,可能致虧損,看來確是貴貨之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20/LTN20071220328_C.pdf

公司今年上半年盈利上升約30%,至780萬,不計應付帳的現金共9,400萬(折合0.203元,計及則有6,200萬元(折合每股0.134元),然後再計及該兩次收購所花的現金則剩4,200萬(折合每股約0.091元),相當於股價的33%左右。

但公司市值細少,約值1.32億,現金也有4,000萬,街貨總值也只有此數,派息也有每年一仙,以其盈利每年約500萬來說及(折合每股1仙多),及總股數4.62億股,看來也能維持,版股價0.275元來算,股息率也有3.6厘,確實符合炒殼者的胃口,但這類股只能博幾年一次的瘋潮,但現在已過,若不怕悶等幾年者,不妨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

華耐控股(1020)入主後的動作

筆者之前已經在追蹤陳洪入主的中國安芯(1149,前博智國際藥業)及華泰瑞銀(8006,前香港網、中華網)。這個星期看到一單關於這間公司的交易,覺得有欺騙上市公司金錢之嫌,和大家分享下。

(1) 入主過程
這間公司在2013年9月獲陳洪入股,成為其第2大股東。不久,公司委任了趙平及何旭晞為董事,其中後者為華泰瑞銀的首席財務官。筆者認為,這兩位先生實際是陳洪先生的代表。

(2)第—次配售
2014年1月,公司配售2億股,每股38仙,由中投證券香港負責進行先舊後新配售,陳洪在中國安芯交易中財務顧問也是這個公司,由陳洪賣出股份及認購股份,相信這批股份由陳洪或其代名人承接。

(3) 第一次收購
2014年3月,公司向Evelyn Chua Go 及胡建中夫婦購入Accurate Trade International Limited,該公司間接持有雅高機械(太倉)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紙張機械,作價5,500萬人民幣,約6,975萬元,均以發行新股支付,其中第一批4,500萬人民幣新股是固定代價,剩餘一批1,000萬人民幣新股為可變代價,是按2014年盈利會達致1,000萬人民幣所訂,每賺1元就會發1元新股,但底限和上限分別為0及1,000萬。

這名Evelyn Chua Go似乎和中國安芯的深圳市兆誼科技有限公司收購GO Tony Apatan似乎同姓,究竟他們是否有關?如果屬實,相信這又是以代名人增持股權的動作。其後這些股東進行收購後亦陸續減持股票至零,又為甚麼呢?

(4) 第二次配售

2014年6月,公司以57仙配售1.1億股,扣除費用後集資6,100萬,配售代理也是中投香港,亦都是由陳洪出售然後認購股權,相信這批股票的真實流向都是和陳洪有關,以鞏固其股權。

(5) 第二次收購
2014年7月,公司向陳洪購買重慶安軒安全產業發展有限公司65%股權,作價未確實,但會以現金、新股及可換股債券支付,相信都是陳洪套現的動作,但至今尚未確實收購,或許當中虛幻的成份太大? 但股價就在此時開始持續下降。公司在2014年9月開始連續回購10次,合共回購3,822.4萬股,估計動用資金2,000萬元。

(6)最近董事變動及股權變化

根據股權披露,2014年9月底,主席徐葉君把1.3億股以51仙拋售,套現6,630萬,10月,又把剩餘的2億股,以27仙拋售,再套現5,400萬,合計取回約1.2億的現金。

至於陳洪,在8月,似乎把手上的股權抵押予建銀投資,在10月13日似乎也把手上的股權以30仙出售,並解除抵押,看來也退出了公司。這一批股權看來均售予中國天使基金的江啟航,之前已經有討論過他的行徑,可參閱此文

在董事變化上,10月10日,換入4名董事,包括徐紹恒、王幹芝、唐耀安、李奕生及冼國威換入上市公司,其中不少董事均有福建之紀錄,其中唐耀安擔任京維集團(1195,前華翔微電子)的財務、星謙化工(640)財務總監及董事,李奕生擔任中國富佑(572,前展鴻控股、中國包裝)、美克國際(953)及浩倫農業(1073)的財務及董事等職。在10月底,陳先生的代表趙平離開公司。可見在股權轉換下,陳洪及原本的持股者全部退出公司,新主全部上場。

(7)第三次收購

2014年11月3日,公司向林惠霞買入友邦信貸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1.4億,全部均以現金及承兌票據支付。但根據資料,公司是虧損的,資產僅有410萬,但估值卻可接近1.6億,完全不知道為甚麼。這個金額也和兩次配股集資的現金額相若。這筆金額是不是等於幫陳洪解決投入資金的方法呢?

(8) 拆局
整體來說,這單交易本來是十分美好的,從不用全購的角度把控股權轉換,但大股東卻可因此受益,全數把股權變現,但是由於陳洪先生的個人財務問題,最終把本來很好的交易搞掉了,陳先生也退出了公司,為了解決陳先生的資金來源,滿意地離開公司,最終做了這單垃圾交易,把資金套回出來給他本人吧。

現在路已經行了一半,其餘的路就看他們如何走下去了,但對小股東來說又是一種損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401

中國兒童護理(1259,前青蛙王子)已引入康健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722/LTN201607225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920/LTN2016092074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923/LTN2016092377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01/LTN20161101223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14/LTN2016111487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24/LTN2016112444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28/LTN2016112874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208/LTN201612087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221/LTN2016122161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27/LTN20170127488_C.pdf

大股東讓股予兒子,把股權降至30%以下,引入老千公司董事,其後把股權出售予獨立第三方,借錢予一些關係人士,買垃圾,之後退出本業,老細退出董事局,之後有一個康健系的老闆入公司,相信都是和時間由你(1327)的這個朋友有關,相信大家買此股後應立即退出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16

中芯國際(0981)的11倍PE誤解(更正)

(謝謝65.49.68.151的提醒,已更正。)

昨日看智富週刊(iMoney),看見吳家順好開心地貶損人的盈利差100倍,導致別人對該股的價值有所誤解,但是他卻沒有留意到自己的小錯誤,可能害得別人錯估股票的價值,現在就簡略地說一下吧。

因為我沒有買回家,根據我記憶,他說以第4季盈利簡約乘4來計算,其市盈率為11倍。照他的邏輯和報表提供的資料,估算如下。


但是,就是這粗淺的預計就令他出了錯,雖然我不太懂半導體,但是我知道這是簡單的會計問題,普通人應該發現到,但他卻好像看不到。其實,他在此盈利估算犯了兩個大錯誤:

(1) 忽略非經常性盈利:

1. 如果細心發現,2010年4第季「一般及行政」費用是負數,這個已是奇怪的事,竟然沒有人看到,據該份公告稱,主因是壞帳撥回2,850萬美元,詳細的原因,可以參考年度業績公告報表附註22。

「此外,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下半年錄得壞帳撥備115,800,000美元,當中93,500,000美元及21,100,000美元分別由於所提供管理服務的收入及已售相關設備逾期的應收款項長期未償還。本公司進一步與成芯磋商,並達成雙方清償結算的協議。成芯同意向本公司支付現金47,200,000美元,剩餘結算則獲撇銷。本公司於二零一零年從成芯收回28,500,000美元款項,已於合併營運報表錄為一般及行政開支的扣除額。」

2. 本季有長期投資的減值損失330萬美元。

3. 生產設備出售一次性盈利165萬美元。

(2) 股數分子錯誤

在期後,公司多次發行新股的,組織後列之如下:

1. 投資者認購

1.  4月18日,中投認購360,589,583股優先股,並獲購股權可多認購72,117,810股優先股,1優先股可換10股普通股,共可發行4,327,068,630股。

2. 5月5日,大唐行使反攤薄權利,認購84,956,858股優先股,並獲購股權認購16,991,371股優先股,共發行1,019,482,290股。但據5月5日公告稱,台積電不行使反攤薄權利。

2. 行使購股權

1月,陸續行使了22,123,167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112/LTN2011011240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114/LTN20110114425_C.pdf
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208/LTN20110208206_C.pdf

2月,陸續共行使了7,586,075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216/LTN20110216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222/LTN2011022232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04/LTN20110304241_C.pdf

3月,陸續有33,183,070股行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1/LTN2011031135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08/LTN20110408048_C.pdf

4月,陸續有11,651,625股獲行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13/LTN2011041362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06/LTN20110506422_C.pdf

5月,根據大唐認購公告,應有一堆購股權4,454,400股已換股,但並無正式披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06/LTN20110506010_C.pdf

在本年的5個多月內,員工合共行使78,998,337股購股權。

計及行使股權,加上這兩家機構全數換股,股數會增加至32,759,613,004股,所以每股盈利更形攤薄。

(3) 更正後的盈利

把數字更正後,並按照吳先生的推算,由此可見現時全麵攤薄的市盈率是22倍,以一般這類晶片股約5-20倍計算,這是否貴呢,大家應該很容易就能判斷。


筆者按盈利計算估值表如下:


該 作者更指出武漢的新合資公司有助公司發展,但是根據公告稱,「將予注入合資公司的資產(即武漢新芯的現時業務)於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及二零零九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除稅及非經常性項目前後經審核淨虧損於2010年分別為70,404,109美元及70,404,109美元,於2009年分別 為95,226,488美元及95,226,488美元,按1美元=人民幣6.4921元的匯率計算。」

由此可見,該合資的盈利情況非常惡劣,就算去年半導體業好景,也未能獲利,更顯得這件可能是一件質素較次的資產,以上年扣除一次性影響後的經常性虧損約2,300萬元計算,及分佔該合營公司3分2虧損,購入這件資產會增加虧損2倍以上,所以根本不算是一利好消息。

總 結來說,筆者認為這間公司根本負責重大的科研發展任務,但是因為技術及成本關係,故遲遲未能獲利,資產亦不斷縮水,但是這是國家大力支持下,提供大量資金 認購股票,所以應該不會倒閉,不過因持續認購股份,股東權益會持續被攤薄,絕非一良好投資對象。

除非技術上能大力追上國際同業,否則這家公司會繼續跑輸大市, 只會在週期低迷期間有一陣子的炒作矣。

本壇的網友hh0610在中芯的貼子內講了很多技術性的東西,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1&tid=122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62

眨眼CEO 亞洲私募基金女王 一個受困軀體的靈魂,翻轉厄運的故事

2016-03-04  TCW

她,打造亞洲最大綜合私募基金,資產規模2千多億元,有頂尖學歷、成功事業、銀行家另一半、可愛的兒子……

卻在這樣的人生顛峰,命運對她開了一個殘酷玩笑,她在公司開會時突然昏倒,一瞬間,從天堂跌入地獄。

她癱了,全身只剩下眼皮能動,但,為了家人,她努力不懈;用眼皮跟外界溝通,衝破無助的軀體,她要證明:「我的勝利人生,才正要開始。」

在香港一次開會中,她突然昏迷,只剩眼皮會眨天之驕女,重摔谷底

這是一個極為困難的採訪,是我記者生涯二十多年來,從沒遇過的。

「A、E、I、O、U……」眼前的採訪對象,頸部以下癱瘓,不能言語,只能透過眼皮,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緩慢的拼出英文單字。

病前,打造兩千億規模創投公司

她是王樂怡。

曾經,她是天之驕女,擁有能讓全世界女人羨慕的一切。

她擁有頂尖學歷,美國名校史丹佛大學、哈佛MBA畢業。

她事業如日中天,曾任職美國高盛集團商業銀行部營運長;十年前,她與兩位好友,在香港創辦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私募基金Asia Alternatives(簡稱AA),並擔任總經理。目前AA總資產規模高達六十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兩千多億元,舊金山、北京、上海都有辦公室。

她的父親是台灣創投教父——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王伯元:她的先生——印度裔卡畢爾.密斯拉(Kabir Misra),是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創辦人孫正義的左右手,擔任軟銀私募基金的負責人,也是孫正義派駐阿里巴巴董事會的代表。

她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也熱愛旅行、美食。「這幾乎是完美的人生,」她的爸爸說:「她教育程度好,嫁的丈夫又好,有小孩、有事業,朋友那 多,大家都喜歡她。」

病後,小兒子沒聽過她說話但,六年前的一天,她突然倒下,在香港辦公室開會中,因頸部動脈剝離而昏倒,昏迷三天後,第四天醒來時,頸部以下完全不能動。猶如法國《ELLE》雜誌前總編輯《潛水鐘與蝴蝶》故事翻版,迎接她的,是一個身體的牢籠,一個癱瘓的人生,全世界沒有人會羨慕的慘況。

當時,大兒子四歲、小兒于才出生四個月。六年來,小兒子沒有聽過媽媽的聲音,他常常問管家:「媽媽為什麼不能動?」

她眼睜睜看著兒子長大,卻不能喚他、抱他、親吻他。

「這就是命吧。從那時候最好的狀態,掉到最壞的狀態,」六年後才願意開口談女兒的王伯元,如今回想當年的事,仍然數度說不出話來,「唉,我不想談……。」

但她不甘心沉浸在最壞的狀態,縱使全身只剩眼皮能動,意志卻因此更強大,她用盡全力,要抓回完美人生。她每天復健,做到滿身大汗,重複失敗、疼痛大叫,卻沒放棄。六年過去,如今手指能動,能坐、能稍微站立。

一年前,她回公司上班,每週一天,用眼皮參與公司投資決策;她參加小孩學校活動,定小孩讀書計畫;也指揮十五個兼職看護,定績效考核表。她大膽寫下「快樂清單」,開始旅行,陪孩子去樂高樂園、迪士尼樂園;她也看電影、吃最愛美食,即便得切得細碎,才能吞嚥。

今年二月,她在病後首度重回六年前倒下之地——香港,參加自己創辦的AA總公司成立十週年活動,與上百位好友同事見面,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也參與其中。此行她也返台參加上百位親友的家族晚宴,並接受本刊獨家訪問。她更花兩年時間,出版英文書籍《Reflections on A Changed Life》(暫譯:我那被改變的人生),書中文章,是她花兩年時間用眼皮寫成的,對於未來,她這樣說:「多數人把(我的)勝利,定義為能行走;但,對我來說,勝利代表的,是快樂。」

「我想像(有一天)能飛到巴黎吃馬卡龍,或是到峇里島游泳。我整個世界大開,我可以預見自己做到每一件事,我的勝利才要開始。」

而,她更希望,有一天她能用雙手,緊抱兩個心愛的兒子。

「人們對你,就像是你沒大腦一樣」尊嚴,一夕瓦解

那是王樂怡腦中風前的最後晚餐。

「誰知道我的最後一餐,會是跟這四人一起吃飯?」王樂怡在《我那被改變的人生》書裡,描述出事前那一晚。

那夜,她在香港一家名叫「阿里郎」的韓國餐館,跟兩家私募基金的負責人,吃著韓國烤肉、喝著燒酒,當時她全家住在香港,這在外資圈是很平常的一頓晚餐。

隔天,她在香港辦公室開會時,突然中風昏倒,立即被送往香港知名公立醫院瑪麗醫院急救,昏迷三天後清醒,轉到美國舊金山灣區醫院治療。

她清醒後發現,自己竟然成為意識清楚、不能說話只能躺在床上的癱瘓病人!醫學上稱為「閉鎖症候群」,仿佛一個與外界斷鏈的靈魂,被禁錮在不聽使喚的軀體裡,心靈黑牢讓她痛苦不堪。

那年,她才三十九歲,正攀向高峰。

發病前兩年,她和另外兩位華裔女性成立的AA創投,在金融海嘯期間募到第二支基金,金額高達九億五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三百多億元。專門報導私募基金動態的專業期刊《PEI Asia》,將她們列為年度風雲人物之一,「在金融海嘯中,她們創造了話題。」該雜誌這樣描述。

如今,AA管理的資產高達六十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兩千多億元,十年間成長了十一倍,是亞洲最大的綜合私募基金。

她熱愛美食,卻失去咀嚼功能

王樂怡在同學眼裡,是一個聰明、認真又會玩的學生。她在史丹佛大學主修經濟及國際關係,但她卻連高等微積分、物理、量子力學的課都修;她除了英文母語,中學時回台北學了中文,還會說法文、日文。

她熱愛工作,丈夫形容她是「工作狂」,只要忙起來,就會一直不停的工作,「她可以整天都不用上廁所,連休息一分鐘也不願意。」

她熱愛美食、美酒,鵝肝醬、馬卡龍,還曾跑到巴黎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當實習生,甘願被主廚大吼,也要窩在廚房學做佳餚。美食主義者,卻一夕問被奪走了咀嚼吞嚥的能力。

「誰會知道,隔天我就變成又啞又四肢癱瘓,只能用眼睛打字的人?」「如果那是你最後一次自己進食,你可曾想過那一餐會是什麼?」她永遠記得那個她能獨立自主決定一切的夜晚。

她昏迷後醒來,人生變調。食衣住行樣樣得靠人協助才能完成,不能說話、不能坐、不能站、不能吞嚥,吃飯得先將食物打成泥,用長長的胃管將一團泥打進胃裡面;洗澡、更換內衣褲、包尿片,任何一件小事,都得依賴看護,才能讓生活繼續。

長達半年時間在醫院復健,她心情跌到谷底,得看心理諮商,吃藥抗憂鬱症;王伯元擔心女兒,每個月赴美國看她,調動大批親友員工,輪流到美國陪伴她,先生卡畢爾也向孫正義請假一年,照顧她和兩個兒子。

中風前,王樂恰將公司、家庭處理得井然有序,「她很聰明,條理分明,」卡畢爾形容她,「她會處理所有的事情,她每件事都會安排好,而我只要人出現在那裡就好了,我什麼事也不用做;而在那(中風)之後,我得負責大部分的事情……。」他回憶全家最低潮的那一年。

她思緒清晰,卻連跟看護抗議都難

沒有尊嚴,讓她深深痛苦。

「人和動物之間,差別究竟在哪裡?」因為,「人們對你,就像是你沒有大腦一樣,」她用眼皮眨出這些話。這是閉鎖症候群最難適應的事情,因為他們心智清晰,卻無法表達。

「不要把我當成動物,或是沒有生命的物體,」有時,她想跟看護抗議,但,她有話卻說不出口,無法表達自己的看法,「當你被擦拭時,也就失去了獨立性和自己原本的身分。」她說。

「出於自私,我真希望我就這麼死了,」在長達一年的低潮期中,她曾有過死亡念頭,但,她連求死都難。

意識清楚,卻無法表達的痛苦,深深折磨著「閉鎖症候群」患者。二〇一二年,一位英國閉鎖症候群患者,向法院請求「安樂死」卻遭駁回。他七年前罹患閉鎖症候群,神志清醒,但脖子以下癱瘓,無法說話,七年來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於是他向高等法院遞狀,要求讓幫他安樂死的醫師,能免除謀殺罪名,但遭法院駁回,他聽到判決後激動大哭,「法律要把我打入沒尊嚴且悲慘的生活煉獄,」他在判決後拒絕進食,一週後因肺炎過世。

這種一心求死的心情,王樂怡也經歷過:「喔,我多希望他們用了heparin(抗血栓劑,防止血栓擴大),也許能減輕傷害,也可能殺了我::任何情況都好過現在這樣。」

在最低潮時,她甚至一度對信仰的基督教產生懷疑,「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信仰既給我希望,同時又如此不足,萬能的救世主為什麼不能治癒我?」

跟管家競爭小孩的愛,總感覺被撕裂母子,失去對話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身為基督徒的王樂怡相信,上帝旨意若能在人間實現,那人間就是天堂。

但,她卻離這天堂很遠。這條通往天堂之路,是由荊棘鋪成的。

孩子是鮮花,也是荊棘,是她的最愛,也是最痛。

原本理所當然的媽媽角色,在生病倒下後,被管家取代。賴瑞(Larry)原本是她的秘書,後來成了她的管家,每天來家裡上班,同時也照顧兩個兒子。

小兒子Caillou跟賴瑞非常好,好到讓身為媽媽的她忌妒,當她看到賴瑞帶著小兒子嘗試新事物時,「我總是感覺被撕裂,因為他會記得的是賴瑞,而不是我,我希望Caillou能經歷一切,但自私的,我希望和他一起經歷的是我。」

「 Larry是我的管家,他是我的聲音、我的手臂、我的腿。我非常感激,卻也忌妒他。他做得越好,越彰顯出我的無能;同時我也把他視為對手,要和他競爭我孩子的感情。」

有一次,她和小兒子一起看動畫電影,但小兒子卻要賴瑞陪,而不要媽媽,「我為孩子們高興,但為自己悲傷,」她用眼皮記錄了內心感受。

兒子總問大人:媽媽會不會好?

小兒子從沒聽過媽媽說話,從沒看過「會動」的媽媽;大兒子Ton Ton對自己四歲前的媽媽記憶很深,很懷念「會動」的媽媽。

照顧王樂恰三年的看護Lala說,隨著兩個孩子長大,他們總會問一些關於媽咪的問題,大兒子會分享和父母住在香港時的快樂回憶,每當醫生、朋友來到家裡,他都毫不遲疑的問每個大人:「媽媽會不會好?」

一旁的王樂怡,聽到大兒子這樣問,就傷心流淚。

小兒子也常讓她淚崩。他非常外向,什麼都不怕,他會當著媽媽面前問:「為什麼妳要坐輪椅?」「妳什麼時候可以說話?」

他一想到什麼,立刻就問,這些問題讓王樂恰哭泣。但,她還是拼出最好的答案,「她總是和孩子們保證,媽媽非常努力的朝康復邁進,」Lala說,得到媽媽的答案,孩子們才滿意。

兩個兒子也告訴Lala:「我知道我媽媽很努力,我都可以聽到她在復健室裡(因肌肉拉扯)尖叫。」

在妒忌、傷心、盼望交織中,她努力保持理性,盡全力維護跟孩子的感情。孩子們會跟媽媽出去,看電影、逛遊樂園,或簡單的出去走走,他們會坐在媽媽的大腿上,甚至為了輪到誰坐吵起來;他們睡覺前禱告,拜託上帝幫助媽媽康復,他們知道自己很幸運,還能有媽媽在身邊。

但,考驗如利劍隨時射出,不只是親情的刀,還有員工的刀。

看護偷跑事件,也在她家上演

中風後,看護變成她的聲音,最親密的代言人,但,她卻無法控制或挽回他們,例如一次最令她痛苦的「背叛」。Dibya是她住香港時的傭人,認識中風前的她,她認為。Dibya認識她的全部,和別的看護不同,因此非常在意她。

「我的新世界是輪椅出入口、是殘障停車、電梯和私密空間……,他們不了解真正的我,我遠遠超過我的失能。我的情況是讓我能優先停車,僅此而已。」她渴望身邊的人了解真正的她,而Dibya是少數人之一。

但,Dibya卻在一天夜裡偷跑,對她打擊很深。「我感覺我的世界都被摧毀了,其他的照顧者沒有人認識中風前的我,對他們來說,我不過是個啞巴的癱瘓者。」

長期照顧重症患者的壓力,無法用金錢或情感來彌補。這種殘酷的戲碼,已在全球成千上萬的家庭裡上演,儘管王樂恰的經濟條件比別人好太多,還是難以逆轉人性。

曾經,一位照顧她四年的看護,王樂恰讓兒子跟她兒子一起過夜,原以為這位看護最有同理心,但還是不告而別。

「我不過是她可以轉身走開的工作,」她認清,自己必須更堅強:「我只能依賴我自己。」

縱使認清現實,人際關係的不安全感,仍深深籠罩著她。

她的另一半卡畢爾,跟我們分享一件事。他們夫妻都在創投界,兩人的朋友完全重疊,但王樂恰生病後,全家從香港搬到美國加州,卡畢爾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些新朋友,王樂恰卻不認識,當她知道後,大哭十五分鐘以上。

「她說,她了解到我們的生活不再相同,出現了差異。」卡畢爾坦言。

又例如,兒子同學的爸媽,不認識以前的她,對待她就像一個病人一樣,這也讓她很不好受。

新的人際關係讓她感到挫折,為了尋找自信,她計畫了今年二月的亞洲行。

她每天積極復健,跟疾病賽跑,有時,挫折卻如影隨行。

王樂恰兩年前照了CT掃描,結果顯示她的假性動脈瘤正在變大,讓她害怕:「我這麼努力活著,結果還是可能死去。」所幸,最後發現那是誤診。

這件事,讓她了解到必須更警覺照顧自己,而且,絕對不能放棄。

她的情緒控制也常出現問題。

有一次,她在教堂聽講道,突然停不住大笑,最後卡畢爾和看護安妮,不得不把她推出教堂。又有一次聽歌劇,她大聲哭泣,看護也只能帶她離場。

她想改善這情況,一天吃三顆藥控制憂鬱情緒,「我想這是免不了的,不過她(現在)開心的時候比不開心的時候多,這個是關鍵。」卡畢爾說。

如今,她仍經常自問:「如果上帝不會治好我?」她還是會感到恐懼,但更多時間,她相信:「祂的國度沒有苦痛、沒有死亡,沒有眼淚,我不會中風,每個我愛的人都會在那裡,我的恐懼會一掃而空。」

每天寫一篇》她的為子祈禱文,連理財都教

王樂怡很重視和兩個兒子的溝通、教育,為了讓兒子明白媽媽的期待,她每天用眼皮寫下為子祈禱文,讓孩子在睡前讀。以下節錄片段。

親愛的主,請告訴TT(長子),我們不會在客人面前處罰他,因為這會使他難堪,我們享有同樣的尊重。

如果在客人來訪時甩門,我們會懲罰你。還有,鞋子要放在玄關,如果你不想找不到你的鞋子,就要把鞋放好,否則我會藏起來。

你現在也有銀行帳戶了,要好好利用,因為你可以從帳戶賺到複利。例如,如果在戶頭存進一百美元,一年以後可以拿到一百零三美元。兩年以後,你可以拿到一百零九美元,三年後一百二十七美元。

當你要買需要的東西,應該找尋最便宜的價格,不要浪費。要常常檢查你的利息有多少。奉主的名求,阿們。親愛的主,請告訴Caillou(次子)知道打人是罪惡的。對於打人或戲弄,我會一視同仁不警告就處罰。

我愛你,也正試著讓你加入籃球隊。你和大家都相處融洽,不過應該要像TT一樣,找個跟你一樣大的好朋友。請告訴Caillou,接下來兩個星期,我會因為復健很忙……。我每個月會有兩星期接受Neuro-IFRAH(復健治療)。

記得要把治療當成是(我)去上班,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我希望有一天能把輪椅丟掉,能夠抱抱你。奉主的名求,阿們。 (整理.賴寧寧)

上班、旅遊、陪兒子讀書,更鼓起勇氣參加同學會!修復,不眠不休

「我不變的特質就是不屈不撓。」王樂怡說,「為了復原,我不眠不休。」

持續復健六年,現在的她,拇指能動,能坐,也能稍微站立。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一次,朋友Betty要從她加州的家離開時,她竟然發出一聲緩慢卻非常清晰的「Bye!」

「那是我幾乎三年來,第一次聽到她說話,她的臉上露出驕傲與喜悅,但我猜她更得意的是,把我嚇得驚魂未定吧。」Betty說。

不止身體情況改善,她也努力掙脫心靈牢籠。

相較於許多重症者不願見到以往好友,她參加大學同學會,飛到香港台灣見老同學、老朋友,重新和過去的人際關係接軌。

史丹佛同學會那個週末,改變了她

看護Lala回憶,有天她收到一封信,是史丹佛大學邀請她參加畢業二十週年的同學會,當Lala把內容讀給她聽時,她很快就說不想去。

因為不去,她做了一個同學會網頁,讓大家知道,也許她可以參加下次聚會。

六個月後,有一天,Lala在王樂怡的房間時,她拼出她的最新決定:「我想去參加同學會。」

Lala非常震驚,沒想到她會改變心意,當時距離同學會只剩一週。

那天Lata休假,她自告奮勇同去,因為她知道那對王樂恰多麼有意義。她準備了四盒面紙,猜測王樂怡會看到很多舊識,必須解釋她發生的事,可能會觸動情緒,大哭一場。

王樂恰準備一本相簿,裡面有她、先生、小孩,還有一頁說明她從史丹佛畢業後所做的事。

當她們到達同學會,Lala把相簿交給每個來問候的同學,出乎Lala的預料,王樂恰完全沒哭,她透過Lala跟每個人聊天,大家對待她就像從前那個「宿舍的王樂怡」一般。

「我覺得同學會的那個週末,改變了王樂怡,朝適應她的新生活邁進,這證明了她還是跟以往一樣,還是那個外向的人。」Lala說。

她的外貌也開始改變,最明顯的,是彩色指甲,「指甲,是我靈魂的倒影。」

每隔四個星期左右,美甲師會到她家,一開始,她只要求塗上透明指甲油,腳趾塗上紅色。後來,她的指甲有粉紅色、綠色、橘色和紫色,「我的靈魂被稀奇古怪、樂趣、喜悅所占據,」她要跟晦暗的世界告別。

仿高盛用KP-管理員工

她更用眼皮管理一個家、一間公司、一個龐大的基金。

許多人好手好腳做不到的事,她卻用眼皮完成,關鍵在於邏輯力與意志力。她有十五個看護,輪流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她模仿曾任職過的高盛集團的績效考核表,訂下管理看護的KPI表格,每年年終進行績效考核。

她將看護分兩類,能幹型的看護,能夠精準的幫她表達意見,就擔任她的翻譯官、發言人,陪她到公司開會、出席公開場合,幫她收發E-mail。像本刊為求證一張她與希拉蕊的合照,發E-mail到美國給她,三小時後收到她的回覆,一般人的回信速度,都不見得比她快。

溫柔型的看護,則負責調理健康食物、餵食、給藥,協助她料理家務,照顧她也照顧孩子。

提到照顧王樂恰的感想,Lala說:「雖然我只認識癱瘓後的她,但,我發現,她從未讓自己的身體障礙,來阻礙她想要完成的目標。」「雖然她不能說話,但,總是會拼字給我,告訴我哪裡做錯,或是告訴我她要怎麼做。」

她用眼皮陪大兒子讀書。

Betty形容,在週末,Ton Ton很有耐心的一字字將故事念出來給媽媽聽,他看著媽媽的眼睛,等媽媽眨眼認可了,才會翻到下一頁,「那是一個珍貴、親密的時刻。」Betty說。

她每天用眼皮寫下為子祈禱文,入睡前讓孩子在身旁一起讀,藉此教導孩子規範。例如一篇為十歲長子所寫的祈禱文,訂下手機使用規則:

一、不能在手機上玩遊戲。

二、不能玩社群媒體。所有的大學和企業都會查看你的臉書和Instagram,有可能對你不利。

三、不能邊走邊玩手機。

四、可以看YouTube,但必要時我會查看你的搜尋紀錄。

五、照顧好手機,不要弄丟或摔壞。

如果你能遵守這些規定並好好照顧弟弟,我會考慮明年生日為你換一支更好的(手機)。

她教孩子如何用銀行戶頭賺取複利(詳見第一百零五頁為子祈禱文),也用眼皮做投資決策。

每週上班一天,參與投資決策每週一天,她到AA的美國分公司上班,參與公司投資決策,透過看護表達看法。輪流陪她上班的看護有三位,都須簽訂保密契約,以免公司決策外洩。她透過看護回E-mail,內容就像她在說話一樣;她也透過眼皮,跟好友Betty聊遍所有話題,對每件事都有強烈意見,如果與她意見不同,她會眨一個「白眼」回給好友。

「最近兩年,我在樂恰身上看到一個新的改變,」Betty說,她過去總是完美主義,試著取悅每一個人,現在她只關心對她重要的事,她的親人朋友,她不再被別人的期待所困。

「當我想到自己,總是浮現出一個不能說話的癱子,這是當我中風時,醫生下的診斷,但,我知道我的中樞神經並沒有被切斷,我只是肌肉纖維虛弱、神經訊號虛弱,當我想到這點,我學會避免(替自己)下標籤。」

「我不是癱瘓,只是虛弱。」王樂怡這樣定義自己。

我的勝利,才要開始!

「啊啊啊……」迄今我忘不掉這個哭泣的聲音。

那天,採訪王樂怡最後,我問她,有沒有話要對爸爸說?她突然激動起來。

她一邊流淚,一邊對著旁邊的看護眨眼,看護代替她說出想對父親說的話:「謝謝您常常飛來(美國)看我,謝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

父親與丈夫,是王樂怡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男人,尤其在她中風之後。

她在香港中風清醒後,由於香港、台北兩地的居住環境,對殘障人士並不友善,王樂怡全家搬到美國居住並接受治療;這六年來,王伯元成了空中飛人:「我都成了華航VIP!」

王樂怡的母親在她十五歲時過世,王伯元「同時是父親,也是母親」,他一手帶大兩個女兒,父女感情很深;尤其王樂怡和爸爸都在創投業界,「我們同時是生活上、生意上的好夥伴,」他的一篇給女兒的信中這樣說。

女兒中風,王伯元如椎心之痛,他透過書信寫著:「也許妳不知道,從妳生病那一天起,幾乎沒有一刻不想到妳。

我向上帝祈禱,希望我能代替你受所有的苦……。我找遍所有專家名醫,希望有治癒的方法,我從未放棄找尋新療法來幫助妳痊癒。」

「你擔心女兒的婚姻關係嗎?」我問。「那是我第一年最擔心的,後來就不擔心這問題了,」他說。

「我最擔心的,是她身體的問題,因為,中風一次的人,很容易中風第二次,第二次中風就很危險,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

即便女兒復原情況不錯,王伯元依然憂心忡忡:「那是復健,那個病因還在啊。」他內心最害怕的,不是女兒的婚姻,而是維繫一切最根本的,生命。但婚姻對於王樂恰,卻是重要支持。她的先生卡畢爾這次陪同回台灣,接受本刊採訪時說:「除了生病第一年,我不覺得她跟以前有什麼不同。」

她生病後,兩人一樣為了孩子吵架,卡畢爾把她當成與過去一樣的妻子,「(我們爭吵)都跟孩子有關,例如她希望他們少看一點電視,還有不能喝可樂,不能吃玉米片。」

我問卡畢爾:「她曾經要你離開她嗎?」他立即回答:「沒有。」

頓了一下,他解釋:「她絕不會說『你可以離開我』,因為這就表示她投降了。因為這是這場戰鬥的一部分。」這是他理解的強悍妻子。王樂恰倒下後,卡畢爾對她說:「我們需要妳活著來照顧孩子,來經營我們的家,妳要好起來。」

回應家人的期待,她奮鬥不懈。她詮釋「勝利」對她的意義:「勝利對我來說,不過是個開始,現在要談怎麼做,而不是結果會如何;我可以預見自己做到每一件事。」

「我的勝利,才要開始。」

撰文者賴寧寧、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12

貴殼-建屋貸款(14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19/LTN20080319538_C.pdf

公司公佈虧損二百多萬,無甚意義。

但公司持有近二點二億的流動資產,包括現金、證券及少量貸款資產,但只有一項一百萬的負債,以公司的發行股數二點二五億股來計,折合約一元。

但現在公司的股價大約一點七元,市值約三點八二五億,即殼價每股一億六千萬,折合每股約七毛錢。

但這家公司的控制權,卻於這八年間轉來轉去,但只是系內的一家公司轉至第二家公司,可是只是用來控制盈利/虧損的把戲。

轉來轉去的過程如下:
(1) 2000年5月,華人銀行(655,後來出售銀行業務,易名華人有限公司)先購回這家公司的重要資產,作價八點四一億元,大部分用作償還貸款。然後出售其58.6%的股權,每股1.337元予同系的力寶華潤(156),華人銀行只保留5%的股份。

最後收購得約87.1%的股票,為遵守25%流通量規定,將12.1%配售予獨立第三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510/LTN20000510032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912/LTN20000912035_C.doc

(2) 五年之後,力寶華潤(156)又出售該公司74.8%股權股權予聯合集團(373)持有的50.91%的亞洲聯合財務(亞洲聯合財務7.27%股權在聯合 集團(0373)同系的新鴻基公司(0083),該公司也持有力寶10.13%的股權),每股1.0932元,作價1.84億,於是建屋貸款控制權暫時在 聯合集團手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707/LTN20050707033_C.pdf

(3) 又過一年,聯合集團把持有亞洲聯合財務50.91%的股權的UAF HOLDINGS 的股權以43.28億元全數轉讓予新鴻基公司,以15.28億現金及28億元可換股債券支付,換股價7元。以該年盈利2.31億計算,市盈率約18.73倍,算是頗貴,雖獲得寶貴的殼資源(?),但還是不超值。這意味著建屋貸款的控制權已由聯合集團轉移至屬下的新鴻基股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704/LTN2006070410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704/LTN20060704104_C.pdf

(4) 由於收購建屋貸款已得手,所以新鴻基公司出售其於力寶的10.13%的股權,共4,395萬股,每股3元,套現約1.3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131/LTN20070131060_C.pdf

(5) 新鴻基持有建屋貸款74.99%股份剛過一年後,又出售予一外國基金Mercurius Partners ,其控制權由炒細價股出名的Penta Investments的創辦人所擁有,其作價為每股1.45元,總代價為2.48億元,其作價如以該公司的2.2億流動資產來計,殼價約為:

以75%的權益計 = 2.48 - 2.2 x 0.75 = 8,300萬
以所有權益計 = 2.48 - 2.2 = 2,800萬

其殼價也可算是合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15/LTN20070515065_C.pdf


至此也可以作一個總結,這家公司如市況較好,應有一輪炒作(那時一度炒至3-4元),但是如遇上市況不佳,股價下跌,持貨人如沒有任何其他協定,也要上身,所以可能要以部分方式來維持股價,不過在股市低迷時期,此股應會下跌,但亦是他們收集的好時機,以便於長線炒作。

以攤佔流動資產折讓30%計,如該公司價格低於0.70元,可嘗試購入作長線投資,其回報應不甚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