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生命集團(8212,更正)歸入華匯陣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10506/GLN20110506094_C.pdf

前2日(5月6日),香港生命集團(8212,前問博控股)宣佈按盡力配售基準,以每股10仙,發行3.5616億股,集資約3,462萬,配售代理為中南證券。

金江股票位於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31樓,為Hennabun旗下企業,Hennabun則由漢基控股(412,前東峻(集團) 、大雄科技)、威華達控股(622,前凱達集團、銀網集團)、民豐企業(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民豐控股)、福方集團(885)等公司持有

此為華匯系控制的第18家公司。其所有關係的17家公司(或以上)包括包 括佳訊控股(30)、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馬斯葛集團(136)、威利國際 (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三龍集團(329,前金龍集團、如煙控股)、漢基控股(412,前東峻、大雄科技)、寶源控股(692,前正興)、福方集團 (885)、萊福資本(901)、合一投資(913)、德發集團(928)、南興集團(986)、麗盛集團(1004)、大地資源控股(8116)、科地農業(8153,前智庫科技、中國3C集團)、匯創控股(8202)等,其往績劣不可聞,建議大家小 心迴避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7

生果日報李華華: 天行國際(993)在11月15日的借貸人身份(稍作更正)

在2011年11月17日,生果日報李華華報導稱「從事金融業務嘅天行國際( 993)出通告,話前日(星期二)借咗 4000萬蚊畀一間 BVI公司 Lucky Start Holdings,貸款利息高達 36釐之餘,天行仲要收債仔 72萬安排費」,此外「貸款為期 90日,可以延長多 90日,不過逾期未還,要畀額外 12釐息。」

但是他竟稱,「華華 check唔到債仔係邊位」,此說肯定不確。

其實,該公告稱,「借方與貸方已簽立債務轉讓,以作為貸款協議下之貸款之抵押。」而附註稱,這堆債務轉讓「以就根據承兌票據結欠借方之債務作出抵押之方式轉讓債務作為貸款抵押」,那堆承兌票據就是「一間於聯交所上市之公司向借方發出本金總額為80,000,000港元之承兌票據」,所以只要找到這家上市公司,就找到賣方是誰,也就找到了這家公司的債仔。

根據港交所股權披露紀錄,這家公司只在中國環保能源(986,前南興)出現過。

尋回當日上市公司公告,發現當日有一項重大收購完成,該公告稱收購通函在2011年9月23日發出。再尋回該通函,很明顯寫出了Lucky Start Holdings 是持有人是趙真真女士持有的,其持有當次重大收購的業務48%股權。

該次收購的標的為廢紙回收業務,作價為8.5億,以3億現金、2.6億的5.25%利息的承兌票據及2.9億可換股債券支付,換股價最低為22.7仙,最高為68仙。但其中5,200萬可換股票據,是需要作為達到保證盈利為4,400萬人民幣的抵,所以暫時不能取回,需等待其實際達成的盈利金額作等額退回,但以5,200萬為限,所以暫時作價只是7.98億。

看回這單收購,其實供股集資發行可換股債券所得4億,已經在此耗用了其中的大部分,但所得盈利只有約2,600萬,而所付承兌票據利息就已經達1,300萬,估計收購市盈率達65倍,非常不超值。另外,收購顯然是有利賣方,因為如果他們達不成盈利保證,只是損失少量的可換股債券,但現金、承兌票據及大部分可換股債券袋袋平安,可說只是財技補習的手段,完全不利上市公司,只利了財技分子。

實際上這交易趙小姐已取得3.8304億,其中1.44億現金,但為何它會以高息借取4,000萬呢,真的令人費解。但轉念一想,如果這些現金可能只是因供股暫時放在此,並藉這些膨漲收購取走,然後退回給中間人,可就不難理解他們的做法。

這件事的下一步可能就是趙小姐無力還款,天行國際就取回那些不值錢的可換股票據,從而逐步取走這公司的現金。

稍後,我會繼續寫天行國際的故事,希望大家繼續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9

中國信貸(8207)專訪感想

看過香港電台一桶金的中國信貸(8207)專訪,這些專訪通常都好合時,本次都不例外,現在筆者有以下的問題,請問有人能解釋一下嗎?

1. 石 志 軍 又 指 , 現 時 公 司 手 頭 資 金 已 全 數 借 罄 , 在 一 般 情 況 下 , 公 司 手 頭 可 放 貸 資 金 可 滿 足 約 10% 的 貸 款 申 請 個 案 , 但 9 月 卻 只 能 滿 足 3% , 反 映 信 貸 公 司 下 半 年 貸 款 需 求 較 上 半 年 殷 切 。
(按: 那增長動力是否會放緩?)

...
公 司 計 劃 明 年 擴 大 貸 款 規 模 , 石 志 軍 表 示 , 如 果 內 地 經 濟 持 續 向 好 , 會 維 持 今 年 初 所 訂 立 的 20 億 元 人 民 幣 的 放 貸 目 標 ; 假 如 市 場 緊 縮 , 則 會 將 目 標 放 貸 額 縮 減 20% 至 25% , 即 約 15 至 16 億 元 人 民 幣 。 石 志 軍 指 , 公 司 於 今 年 9 月 , 曾 以 9 厘 回 報 發 行 1 億 元 在 2013 年 到 期 的 人 民 幣 債 券 , 是 本 港 首 間 成 功 發 行 人 債 的 創 業 板 公 司 , 公 司 計 劃 明 年 由 創 業 板 轉 至 主 板 上 市 , 以 便 再 透 過 發 行 人 債 , 向 市 場 籌 集 放 貸 資 金 。
(按: 借利錢息咁高,如計埋人仔升值成14-15%,但是資金需要又咁高,即是會唔會抽水?)
 ...

 石 志 軍 指 , 公 司 不 會 放 貸 予 生 產 商 , 或 其 他 勞 動 力 密 集 的 企 業 , 現 時 客 戶 主 要 與 房 地 產 業 有 關 , 特 別 對 興 建 保 障 房 及 經 濟 適 用 房 的 發 展 商 有 興 趣 。 他 表 示 , 公 司 30% 客 戶 為 發 展 商 , 約 20% 為 前 發 展 商 , 建 築 工 程 承 建 商 及 連 鎖 店 經 營 商 各 佔 約 10% , 餘 下 30% 則 為 包 括 貿 易 或 批 發 商 等 。 公 司 目 標 客 戶 為 只 缺 少 一 部 分 短 期 資 金 的 中 小 企 。
(按: 經濟適用房一向毛利低,需時又好長,他借貸成本咁高,個項目賺唔到錢,他點還呢? 貿易商是不是只是得個名,變相做埋高利貸,是否是以錢套錢?)


提 到 公 司 未 來 發 展 , 石 志 軍 表 示 , 公 司 剛 在 重 慶 取 得 小 額 貸 款 公 司 牌 照 , 放 貸 規 模 約 2 億 元 人 民 幣 , 計 劃 明 年 上 半 年 聘 請 員 工 , 初 步 會 向 中 小 企 提 供 貸 款 為 主 , 其 後 會 發 展 個 人 貸 款 。 提 到 個 人 貸 款 沒 有 收 取 抵 押 品 , 出 現 壞 帳 的 風 險 較 高 , 但 石 志 軍 表 示 , 即 使 出 現 壞 帳 , 由 於 每 宗 貸 款 額 不 多 , 相 信 可 以 透 過 綜 合 收 費 及 利 息 所 抵 銷 。
(按: 無經驗又要開展,是否會有困難? 如果信貸員人工低和借錢的人合謀,點算?)

股 價 方 面 , 郭 家 耀 表 示 , 近 日 市 況 不 明 朗 , 相 信 中 國 信 貸 股 價 未 必 有 明 顯 的 表 現 , 但 他 指 , 如 果 公 司 業 績 理 想 , 股 價 上 升 的 機 會 較 大 。
(按: 有其他估值更低的,為甚麼不考慮?)

此外,這公司其實還宥很多東西可說,稍後再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2

答歐陽先生問- 財經寫手應備的股票知識

2008-03-03 Appledaily

歐陽x

天大無成交難炒起

剛於去年底由創業板轉主板掛牌嘅天大石油管材(839),將申請發行1.35億股A股,集資約5億元,公司又公佈去年業績,及10股送5股紅股。送紅股基本上等於拆細股份及增流通量,惟公司同時建議兩股合併一股,唔知想點。事實上天大轉主板後成交依然疏落,多過一球成交嘅日子唔多過兩日,上周五僅22萬股易手,回歸A股又如何?無成交想炒起都難,唔增加流通量幾好消息都無用。
證據一:
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份发行
第一百二十六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
  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第一百二十七条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greatsoup:
送紅股的確是拆細股份、增加流通量,亦有炒作派發的目的。如近期的確思醫藥(8250)。

但是為何要二合一呢?

因為中國舊時的股份是無固定票面值的,因公司法並無此規定,如當時老八股的飛樂音響,其實是五十元一股票面值的。

但其後A股上市公司因要符合標準,把股票分拆成一元一股票面值,即可能把一股分拆幾十股,以方便計算股本,甚或是降低股價。其後的上市公司亦因此為成規,要把股份變成一元一股的票面值以符合A股上市的規定。你會發覺天大石油管材是0.5元票面值,所以要2合1,變回一元票面值,方便其在A股上市。其它例子如:富力地產、東江環保。

不過,由於時間的演變,公司的股份價格愈來愈高,如洛陽鉬業,留意其票面值,其實是0.25元的,如以1元票面值上市,股價就會是40元,又如富力地產,票面值和洛鉬一樣,如果是1元票面值,就會是100元上下,又如東江環保,票面值是0.1元,股價如是1元票面值,就可能不會是幾元,是幾十元,紫金更誇張,票面值是0.1元,如果是1元票面值,股價會是100多元,如以這類價錢上市,一來因股價太高,散戶購買的意慾很低,另外炒作的股價最少要升一倍以上,股價會是上兩百元甚至三百元,炒作的成本會很高,所以不特別太有吸引力。

其實公司改回票面值,又想不用改股價,又不只是這一招,如富力地產,它曾提出以送紅股的方式,即是用資本儲備轉至股本,增加股份的數目4倍,然後把股票4合 1回復1元票面值,這樣又不用提高股價,又可以回復1元的股本,但是要有充足的資本儲備才可以,因為所需的資本儲備必需要多過轉增的股本才行,如果不是這樣,就會使資本儲備為負,是不能派息的,對一些新上市,派盡股息予原始股東的使資本儲備太少的公司來說,根本是非常吃力。

所以,新近有人建議准許,少於1元票面值的可以上市,現在已經有實例,如紫金礦業就是一例,當局已准許它以0.1元的票面值把公司上市,如確實上市,它已經創造了歷史。

另外,今次10送5的目的也有一個目的,是降低股價,如比亞箨一樣,就搞出10送28股的把戲,目的雖在拆細,但主要目的是降低股價,轉A股上市,使小股民有意慾買A股,這樣才能炒高。

但是你會發覺,為何有足夠儲備又不去增股本做10送10呢,可能公司另外有其他原因,可能若股價太低,炒作到合理價格後,PE會太高令其他A股股民不願買。

總之,今次天大石油管材2合1的目的只有一個-回A股拿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3

同一個油田,同一個夢想-長盈集團(689)、美亞控股(1116)


雖然今日沒甚麼時間,但用十分鐘說一些簡單的事,還是可以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09/LTN20091209017_C.pdf


今日美亞控股用12.64億,包括4億承兌票據及兩批共8.64億,1%及2%年息的可換股債券,換股價為63.25仙及5日平均收市價的115%的最高者,最多可換取1,366,007,905股,來購入阿根廷油田的20%分紅權。


當中有一名股東,我認為港交所沒查得詳細,其實細閱其他文件是找得到的。


在pdf 第17頁:


有成是一家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公司,由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全資擁有。該公司對根據Chañares合營協議在該等油田區鑽探及經營新井所產生之日後生產擁有51%之權利。該公司之主要業務是為臨時企業聯盟根據Chañares合營協議進行鑽探及基礎建設作出之所有投資提供資金。


其實這家有成及香港上市公司,我也曾經寫過,不過已經爛尾,我希望有時間寫出來呢,你記得有一家公司有阿根廷,又有油田,謎底就是....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099


當然就沒錯了,就是剛剛TCL和據聞該上市公之司一的主席有份的長盈控股(689)了。


其它的過程,可以參詳過長盈控股在購入油田後做了些甚麼呢。


星期五有時間才寫詳細一些。


延伸閱讀:


關於油田的詳細資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08/LTN20091008418_C.pdf


長盈的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9%95%B7%E7%9B%88&Submit=%E6%90%9C%E5%B0%8B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9%95%B7%E5%9F%8E&Submit=%E6%90%9C%E5%B0%8B


一些爛尾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9&searchtext=%E9%95%B7%E7%9B%88&Submit=%E6%90%9C%E5%B0%8B


討論壇的新聞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2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8

恆實礦業(1370)造數之謎

這間公司主要出售鐵礦石為主,但上市造數情況其實都頗為露骨,我們不如來看看:

(1) 大股東出售前附屬公司予新加坡上市公司德龍鋼鐵
根據公司歷史,在2012年1月18日,公司前最大客戶、原由大股東李艷軍持有100%的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出售80%權利予新加坡上市公司德龍控股有限公司,作價只是2.64億人民幣,但所佔的盈利竟然有1.02億人民幣,市盈率只有2.59倍,真是非常賤賣!  為甚麼會這樣益他們呢? 主要可能都是關於維持採購恆實礦業的產品的問題吧。

(2) 前最大客戶採購比例下降?
根據招股書稱,「經計及所有產品,包括鐵精粉、富粉及鐵礦石,於二零一零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二年及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分別擁有2名、39名、46名及36名客戶。於二零一零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二年及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五大客戶應佔收益分別為人民幣364.6百萬元、人民幣488.5百萬元、人民幣369.9百萬元及人民幣356.5百萬元,分別佔我們同期的總收益100%、63.2%、63.6%及53.4%。於二零一零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二年及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我們單一最大客戶應佔收益分別為人民幣355.8百萬元、人民幣383.1百萬元、人民幣259.6百萬元及人民幣218.1百萬元,分別佔我們同期的總收益97.6%、49.6%、44.6%及32.7%。....奧宇鋼鐵為我們於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間的最大客戶,惟於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已不再為我們的最大客戶。」至於各年銷售比例和毛利率如下圖:


又從另一句可以見到,「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的鐵精粉主要銷售予河北省的鋼鐵廠,而富粉及鐵礦石則主要銷售予當地洗選廠」
,然而,「我們已於奧宇鋼鐵出售予德龍前向其提供長達90日的信貸期,我們於往績記錄期間一般並無向其他客戶提供有關信貸期。」

綜合各項資料,可以見到以前是銷直接銷售予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但現在主要銷售予多家洗選廠,況且也可享受信貸期,但現在改變了交易流程,那是否仍可出術,如果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洗選的程序是外包的,其實是可以的。

在交易流程上,其實可以把產品原由上市公司銷售予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改為由上市公司銷售予各洗選廠,然後由洗選廠銷售予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由洗選廠提供信貸期給他,資金周轉可以由另外一些實體擔保,這就可以變相解決關連交易問題,也可以美麗地輸送盈利了。根據2012年及2013年的盈利約3.04億計,其實德龍集團大約輸送了2.432億盈利,大股東輸送約6,080萬盈利,加起來作價還不太貴,還可以分享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的盈利呢。

(3) 德龍集團認購上市公司新股

根據基礎投資者一節,德龍控股有限公司附屬Asia Paragon International Limited認購1,000萬美元新股,約2,421.875萬股,佔1.61%股權,這可能也是低價出售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的代價之一,雖然這公司估價叫做高估,但是仍可以拿到一些股權,比買垃圾資產強一些吧。

綜合以上資料來看,這只是把一項原本合理的交易拆開成3部分,包括低價交易、輸送盈利和超高估值認購新股,加上一些修改交易流程的功夫,做得也頗為粗糙,不過弄出來達成結果就可以了,哪管甚麼情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04

港銀控股(8162)的港股歷程

待寫。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918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21

變相賣殼?(edited)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23/LTN20080123339_C.pdf

這家玉皇朝,好好地搞漫畫、動畫,又去收購汽車公司,以發行大量低價新股、現金加可換股債券支付。

大量新股使賣方成為大股東,這是逆向收購的精妙之處,可能有大動作,也可見生意難做。

黃先生以前都有家上市公司玉郎集團,後因股災炒期指大敗,失去該公司控制權之餘,又因解困做假數入獄。此後更發生了股權爭奪事件,給胡仙有機可乘,收購之,黃玉郎成功套現兩億,並以此資金創辦玉皇朝,並易名文化傳訊,後胡仙又因金融風暴出售此公司的股權,這家文化傳訊,經常不務正業,搞一此不知所謂的科技業務,年年虧錢。這家公司和看漢科技,九方科技有關係,建議不去碰。

這家玉皇朝,原名環球飲食,經營元綠壽司、水車屋等食店。原大股東因金融風暴出售股權予成龍和楊受成,但其後仍虧損連連,有合股、供股和配股的紀錄,此後兩人又售予現主席黃玉郎,黃玉郎注入其漫畫業務,之後把餐廳業務售回予成龍及楊受成等人,為一個完美的賣殼過程,此次是公司第三次易手。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24/LTN20080124394_C.pdf

嘉利美商是一家工業公司,盈利不佳,現在又用二十幾億買兩個礦,以承兌票據及股票及可換股債支付,賣方有擔保盈利,完成後賣方有超過九成的股權,工業生意真難做,低端的企業可能出現賣殼潮,尋寶時機又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7

洗完又點,唔洗又點(更正)

(按: 謝siuman1986及承天的提醒,我已更正錯字及作相應更新。)

個人認為,其實大家只是對一些特別市場有短期反應,好像昨日大跌1,000點一樣,就令香港所有財經關網站流量大增,足可為證。

因為有市場就有需求,所以一大堆關於這件事的文章就會大量地出現,無論是報紙、雜誌和Blog都一樣,總為大家帶來恐慌。

這些講最近的事件的東西,只是為了短時期吸引眼球的文章,只是對一時的流量有作用。但是,這些投資者的水平有沒有幫助,我認為是沒有的,所以這幾天我完全沒有寫這些東西。

 

其實,香港股市有起有落,但總體來說都是上升的,一個底比一個底高,大跌就像大升之前的一個艱辛的階段,挺過去就可以了,未來總可以創出輝煌。


Source: Yahoo! 財經

 

筆者認為,值得記錄的東西就是一些股票發生過的故事,但是這些事,因為浪費這些其實過了一兩年就會忘記的小事,就會隨著時間慢慢的流走,沒有人記得之後,就煙沒無聞。例如之前香港天線事件,就這樣被誤認了接近40年,才被筆者發現錯誤指正,如果沒有人找到這些資料,我想還是會有錯的東西出來。

這些小事,才是使未來想研究股票的歷史者知道的事,為未來選股提供一些參考,提高選好股的準確度,為賺穩當錢做好準備。所以我經常反週期寫一些不切合當時投資者或者投機者口味的文章,就是希望不要從眾,因為最好的東西永遠不是最多人寫的東西,這些東西才能是細水長流,慢慢吸引別人去看。

在這些低潮的時候,應該努力學習,多讀書,檢討一下自己的錯誤,降低自己槓桿,並且應該看看甚麼值得買、留或者沽,並不是無病呻吟,自怨自艾,這才對自己的心理素質提升,為未來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做出一些準備,這就不會慌怕導致連續地做錯決定。

希望大家努力掘金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95

低調的股票(1)-永恆國際(8351)


前兩日看到有兩隻股票將在創業板上市,非常低調,並無太多的宣傳,以下是小小發現。

(1) 永恆國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29/GLN20090929001_C.pdf


(1) 配售代理是信達融資及金仔,兩家代理都有點喜歡做協助未上市公司作企業融資的公司。

(2) 發行1.6億股,其中8,000萬股由三位大股東撥出,餘下8,000萬股是新股,淨集資額僅1,600萬,股本僅4.8億股,市值1.2億元,規模很小。

(3) 公司最初有約2,000萬股東貸款,其後有位女士認購2,000萬的可換股債券,年息4%,換股價25仙,以償還這筆股東貸款。這位女士背景稍後會介紹。

其後,剛才所稱的8,000萬新股,配售價25仙,集資2,000萬,剛好又和之前的2,000萬對數。

(4) 可換股債認股人:

認購人為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日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王昭女士全資及實益擁有。

王女士為專業投資人,擁有逾6年於香港上市公司之投資經驗。董事經合理查詢後深知,王女士於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九年期間為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1051)、希域投資有限公司(即後來的慧德投資,905)、及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控股有限公司(397)之主要股東。

可見這人和金仔背景非常深厚。

(5)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履歷如下。

陳健華先生,46歲,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於會計、財務及稅務領域擁有逾15年經驗。彼為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澳洲會計師公會之高級會員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之非執業會員。彼於一九八五年獲得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之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及於一九九二年獲得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之專業會計商學碩士學位。

陳先生現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寶利福控股有限公司之公司(8172)秘書及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中國星投資有限公司(764)之公司秘書兼財務總監。陳先生亦為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正興(集團)有限公司(692)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6)又有一名高層:


李燦華先生,41歲,為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兼財務主管。李先生於一九九二年獲得香港浸會學院(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金融工商管理學士學位。李先生於審核及會計方面擁有逾16年經驗。彼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


李先生現為創業板上市公司采藝多媒體控股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及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多金控股(628)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此外,自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起至二零零七年九月止,李先生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環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8192)之執行董事,並自二零零八年十一月起至二零零九年八月擔任創業板上市公司寶利福控股有限公司(8172)之執行董事。


李先生作為公司秘書及財務主管為本公司付出超過一半時間。彼亦獲得本集團財務及管理部門若干之支持。李先生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九日加入本集團。


可謂金光熠熠,亦對製造公司的生意額功不可沒。


(6)該公司業務只負責珠寶設計及銷售,亦會向第三者購入成品或設計,然後加工。


這種類貿易公司主要是靠大股東的人脈關係才能做到,生產則為外包。倘若大股東一旦上市後找代名人開過另一間公司接單,而工廠用另一家的話,都是神不知,鬼不覺,銷售額亦可控制自如,並維持在需要的水平。


而該公司之前已有兩次相關經驗,一次為拆伙、一次為上市,所以做第三次的機會事很高。


(7) 公司營業額少量上升,但採購額大幅下跌,主要採購產品鑽石的採購額暴跌,向第一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亦下跌,極不尋常。


章程稱:


 


本集團所購買之最重要原材料之一為鑽石。於各往績期間,鑽石採購額分別約為27,600,000港元及2,400,000港元,分別佔本集團總採購額約59.3%及10.5%。於往績期間,本集團之所有鑽石均於香港採購。本集團僅購買已打磨之鑽石,以供珠寶分包商加工



於往績期間,向本集團五大供應商之主要原材料及製成品採購額約為25,600,000港元及12,900,000港元,分別佔本集團總採購額約55.0%及55.3%。


(8)為把生意額增加,放帳期加長,超過30日的應收帳款比例上升,部分款項至7月31日都未能收回。


(9)用Non-Big 4的均富會計師行。


(10) 公司無實體資產,現金很少,亦有銀行透支。應付款中,有大部分是長期未付的款項,但上市前如數償清,可見公司財務情況原來是較緊,其後減少存貨、應收款,用作填回應付款,做好盤數,作上市之用。


最奇怪的是,大股東不找街數,雖然過去兩年然派大息,但股東墊的錢更多,可見經財務情況非常嚴峻。


(11)公司雖然均有獲利,但經營現金流流出,可見公司經營情況未如獲利。


綜的來說,公司經營情況不佳,股東亦經營得非常辛苦。為賣盤,故造殼上市以套現。由此需找人賣股票,故賣股票的人要把數字造靚,又引入未來中間人,把股東貸款消滅,減少關連交易,然後把這些資金再次投入在不知名的東西上,順便集中貨源,方便賣殼,大股東亦可多賺一筆。


至於這位可換股債券投資者,應該都會在未來介紹不少項目給公司,為公司帶來眾多概念,而應期應在2012年可換股債券到期的期限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