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920/LTN20160920026_C.pdf
公司用10億買了間遊艇公司,羅馬國際(8072)估值10.079億。該項目包括中國遼寧省「水岸康城」項目及從事外語考試培訓項目的深圳唯致國際學校,並委託經營深圳海上運動基地暨航海運動學校20年經營權,現時公司仍在虧損中。
付款方式如下:
(1)一堆人(頭)認購121.81629億股,每股6.2仙,較停牌前價格折讓47%,用於支付7億現金代價
(2)用同樣的發行價,發行2,419,354,838股新股,以支付1.5億的代價
(3)餘下1.5億代價,則分兩方式扣減:
1. 2018年遊艇利潤少於6,000萬的部分乘9
2. 2017年培訓利潤少於1,750萬的部分乘16
如兩者多於1.5億,均以1.5億為限。
於深圳市大鵬新區管理區或任何其他相關政府機關因本集團任何成員公司於完成前違反任何經營委託協議而行使其於經營委託協議項下之權利後
,新體育有5年認沽期權,可以以估值師估計的公允市值或支付的代價現金及股票之較高者。
另外,公司向街外發行40.88億股,每股6.2仙,集資2.5億,用於償還債項。
以上收購會使投資者的資金獲得重大攤薄之餘,還有用賤價發行新股購買一項仍在虧損的業務和一個垃圾物業項目,是不是值得呢,希望港交所及證監會認真了解此項交易,作出任何可以處理的阻撓,使交易不能通過,讓購買此股的投資者不至於被攤薄。
關於這些公司,在小弟的博客都談過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想不到,他們竟是有關係 的。詳情請看以下文章。現在我們談談故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936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925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04/LTN20080904089_C.pdf
亨達國際在2000年上市,主要從事包括保險、證 券買賣、金屬買賣、外匯及企業融資業務,以及少數國內的基建投資。
在2008年,公司賣殼。在分派所需境外金融及外匯買賣業 務予Hantec Pacific Limited予全體股東後,再由最初職責為處理銀行壞帳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控股的華建華建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Sino Today及銀建國際(171)分別購入原大股東亨達集團的218,650,000及40,220,000股,每股93.4仙,斥資 204,219,100元,並提出全購。完成重組後結構如下:
其後原大 股東亨達集團提出以30仙全購Hantec Pacific Limited,約出資48,751,000元,估計淨套現155,468,000元。
公司在變更控股權後,易名信達國際控股,由於全購關係,信達國際方股權一度增至91.05%,但為維持足夠公眾持股量,維持上市地位,信達國際減持股份至約72%。
其後公司配售股票,並以1.103億元向母公司收購漢石資產管理40%股權,現時信達國際持股約62%,銀建國際持股約7%。最近,因原有本業槓桿式外匯交易業務業績不佳, 故此不會接受客戶槓桿式外匯交易的新交易落盤,並把省來的資源投放在董事認為在集團餘下有較高潛力的業務上。
至於中國星投資(764),其前身海岸集團亦於2000年上市,不久即給中國星集團(326,前星光娛 樂)購入 控股權,成為大股東,據稱當年網上有一位先生為主力之一,聲稱股權已非常集中,在 2002年易名丰采多媒體,股價持續上升,在2005年涉足賭業及中國北京房地產業,前者雖失敗,但後者成功,終成功 散貨,開始進入熊途。
當年其稱:
如 果764個老闆低價批股,這個係有可能的,但不一定下跌,764仲有兩個 股東各9%(138&326)他們成本1.38(上市價),你估我地每人拿幾百萬出來,係亂簡一隻來玩,當然不是,請你放心吧! 有位朋友又話拿千幾萬博千幾萬值得咩!邊個同你講博千幾萬呀!咁睇少我地!!
.....
764 我不敢話賺10倍,你比心機睇下會點, 你由可以睇番595同979兩隻股既上市時圖表過程,收集同派發用多少時間,人地賺10倍利潤不是一朝一夕
如 果你記得,我講過蛇年會玩764,其實隻股已圍哂貨,街貨已冇幾多, 但你們不要入,原因點解,講出來好殘酷,話到明一有街外人跟,我地就會吾玩,做到低收,悶死你,....到我地要派貨時至會大手掛入,其實到這時已知街冇 貨比,係比人睇既,趕個價上去....
764係小弟第一隻打莊既股(同幾個人合資),成間公司只發行1億5千萬股,扣除大股東既貨,只得約2000萬股,我地既貨 已佔85%,收集1年,成本約 0.6,賬面仲要輸,
在 2007年,公司向中國星集團(326)購入收集巳久的金域假日酒店,失敗,其後購入澳門賭業,不久中國星集團(326)把當時公司控股權售予向先生夫 婦,其後更 反過來透過借款予中國星集團,後變成可換股票據,成為中國星集團大股東。
2009年,經過一連串的系內供股,由寶利福(8172, 前稱恆科創業,現稱中國星電影)購入中國星投資的在2005年發展的北京投資項目,成功把中國星投資變成 空殼。
2009年11月,永恆國際(8351) 的大股東之一,張國勳先生中國星投資(764,前稱海岸集團、丰采多媒體)認購擴大後29.9%新股,成為大股東,稍後委任李先生及陳 先生為執董,其後向先生辭任主席,並由李先生取代。根據公告,至於李先生及陳先生的資料如下:
李先生曾任中國星投資前身丰采多媒體的行政總裁及執董,並 曾為為中國星系內的采藝多媒體(8130,前銀河影像、現杏林醫療科技)的主席,該公司後來予向疑似陳振聰及多金控股(628,前浩基控 股)有關人士收購醫療電子業務資產,成功把控股權轉移。
陳 先生則為公司的財務總監、並為火車系之一的正興(692)及大股東張國勳先生大股東 之一的永恆國際(8351)的獨立非執董之一。由此可見,兩個僅為中國星系的人頭之一,可以說,雖原大股東控制力減少,新大股東進入,但中國星的控制力無 減退也。
下篇繼續談今次這個交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31/LTN20100331826_C.pdf
「新Webb 26」牽連出一批以華融(2799)為核心的上市公司網路。據本報向David Webb查詢,他在文中已指出考慮到複雜性(complexity)及可識別性(legibility),所以只能將網路的部份披露。據明報報導,他指出尚有20間公司牽涉其中,關係包括入股、放貸及投資可換股債券等。但David Webb並無披露有關股份名稱。
從港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及多項檔,從種種角度找出當中的漏網之魚,估計逾80只。
華融現時持有華融金控(993)之51%股權,其前身為蔡朝暉作為主要股東之天行國際。蔡朝暉現時通過Brighten Path持有國際娛樂(1009)之控股股權。華融投資(2277)曾於2017年6月認購Brighten Path 價值4.23億元、利息8%債券,但根據股權披露,債券已於2018年6月贖回。其在2015年曾入股大慶乳業(1007)股權並成功重組並收購從事國內「輝哥火鍋」業務,易名龍暉國際,現時持有6%股權。最近他正籌備將旗下聯合金融(Head & Sholders Financial Group)上市。
在2011年,紀曉波輾轉購入持天行國際之佳元40%股權,並擔任行政總裁,在2013年退任,2014年7月把佳元股權出售。另紀曉波早於2010年藍鼎國際前身嘉輝化工時注入LED業務之賣方,作價4億元,以3.35億現金及6,500萬可換股債券支付,且在2012年5月已全額贖回,退出公司。但在紀曉波出售約1年,兩者均巧合地分別出售予華融及仰智慧。紀曉波現時持有博華太平洋(1076)股權。仰智慧除持有藍鼎股權(582)外,亦持有華夏健康產業(1143,前中慧國際)股權。另外藍鼎(582)曾持有保集健康(1246,前毅信控股)股權,後已出售,但保集健康仍持有華夏健康產業股權。華夏健康產業亦有操隆兵和何笑明之身影,兩者亦見於Teamway International(1239,前稱金寶寶)及煜榮集團(1536)。
再者,民生銀行(1988)持有民銀資本(1141)外,亦與其他民生銀行股東如劉永好的南方希望、東方集團、複星集團(656)等持有民商創科(1632,前稱膳源控股)、劉永好家族於香港持有希望教育(1765)、東方集團則持有聯合能源集團(467)。
另外部份股東在華融金控易手前後也有在華融金控出現。其中,王培海在2014年曾利用華能投資名義購入2.7億股,據稱王培海為巨人集團史玉柱的代名人。中國泛海控股掌舵人盧志強也在2015年6月購入相同數目的股份。但盧志強已於2015年12月出售股份,王培海也在2016年7月至8月間已出售股份至低於5%水準。中國泛海控股為香港兩間上市公司中泛控股(715)及中國通海國際(952)的控股股東。民銀資本亦向傅軍放貸,現時其持有東嶽(189)、新絲路文旅(472)及新華聯資本(758,前莊勝百貨)。
民生銀行部份股東同時組成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現控股民生金融(245)、中民築友智造科技(0726)、上置集團(1207)、億達中國(3639),持股包括中國網路資本(383)、新宇環保(436)、啟迪國際(872)、中國智慧能源(1004)、中原銀行(1216)、魯証期貨(1461)、開易控股(2011)、青島銀行(3866)及華星控股(8237)等。
另外,亦有部份相同股權連上蔡朝暉也成立了雲鋒基金,雲峰基金於2015入股瑞東集團(376,前萬勝證券、亞洲電訊媒體),易名雲鋒金融,現在正以131億收購萬通保險亞洲中。瑞東集團前由「低調殼王」高振順持有,現時他已入主品牌中國(863),現時仍持有光啟科學(439,前英發國際)、先豐服務(510)、國美金融科技(628)、IDG能源(650)、京東方精電(710)、歡喜傳媒(1003,前21控股)、拉近網娛(8172,前中國星文化產業),並重新入股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前銳康藥業),以及已在「Webb 26」中超人智能(8176,前稱EDS Wellness)。
其中,拉近網娛(8172,前中國星文化產業)前由永恆策略(764)持有,永恆策略曾持有中國星(326)持有,後於2015年出售。超人智能被入主前亦由永恆策略為大股東。永恆策略現時持有中國智能健康(348)之8%股權,而永恆策略收購中國智能健康(348)持有之環球大通集團(8063)之股權,而環球大通投資(905)和環球大通集團管理層有一定重疊。最近亨泰(197)亦認購中國智能健康(348)1.2億可換股票據,若完成換股,會成為公司之最大股東。其餘如冠軍科技(92)、先豐服務集團(500)、文化地標(674)、歡喜傳媒(1003)、智城控股(8130)、香港資源(2882)也是屬該網路。
另外,天元錳業獲早年獲華融支持下迅速壯大,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電解錳生產基地。其備經營生產及銷售硫酸業務獲於2015年獲注入百靈達國際(2326),2016年華融更入股該公司,後易名新源萬恒。同年,天元錳業購入City e-solution(557),轉營醫療,並易名天元醫療,同時入股至卓國際(2323),後易名港橋金融,2017年5月,又收購康大食品(834)。2016年12月及2017年12月,天元錳業通過自身及港橋金融名義分別入股華融國際(993)及華融投資(2277)。
港橋金融除了和華融合組「一帶一路」基金外,亦曾希望協助重組A股上市公司中弘控股但失敗,中弘控股因連續20日未達人民幣1元或遭除牌,現時控制兩間香港上市公司中璽國際(264,前卓高集團)及開易控股(2011)。
同時,中國粵首環保(1191,現稱中國中石金融)最初曾獲華融認購擴大後股本51%新股,但最後無疾而終。最後由港橋金融接手,股權類似港橋金融,業務也和華融國際、華融投資及港橋金融相似,除認購天元錳業旗下天元金融之基金,華融國際也給予貸款該公司。
華融國際及華融投資通過貸款、認購可換股債券及成立基金為多個財團提供資金。
其中,華融國際曾向高銀金融(530)、加拿大基金持有的光匯石油(933)、持有華信金融投資(1520),前時尚環球)及大生農業金融(1103,前稱上海棟華)的華信集團、從事貸款擔保融資業務的鼎豐集團(6878)、星美控股(198)及旗下星美文化(2366)、禹州地產(1628)、中軟國際(354)、貝森金融(888,前路訊通)、海航為主要股東之香港航空、A股上市公司廣匯汽車等公司提供資金。而華融投資則向先機企業(176)、凱華集團(275)、科通芯城(400)、嘉年華國際(996)、珠光控股(1176)進行投資。
海航現時在香港持有東北電氣(0042)、航基股份(357,前美蘭機場)、海福德集團(0442,前稱KTL)、CWT International(0521,前稱首長科技、海航實業集團)、香港國際建投(0687,前稱泰升集團)、順客隆(974)、旅業國際(1626,前稱嘉耀控股)、海航科技發展(2086,前龍傑智能卡)8家上市公司,廣匯汽車持有香港上市的廣匯寶信(1293,前寶信汽車)。而嘉年華國際由資本高手景伯孚控股,除此以外,他亦持有物聯網業務之仁天科技(885)及企展控股(1808)。最近企展控股正在收購太平保險(966)旗下太平證券50%股權。
最後,在「Webb 26」中,僅有豐盛控股(607)、卓爾控股(2098)及衍生集團(6893),但實際上該網路亦包括中國賽特(153)、中國高速傳動(658)、建發國際(1908)、南京中生(3332)及密迪斯肌(8307)。另外平安證券(231)持股之King Focus,除由張振新控股之中新控股(8207)及弘達金融控股(231)外,尚有廣澤國際(989)大股東崔新瞳,另外根據Bontias 對沽空中新報告,其中一宗交易出售的賣方更涉及一家準備上市公司名仕達控股。
另外,「Webb 26」亦遺漏一些部份上市公司持有的股權,包括興業太陽能(750)旗下的興業新材料(8073),以及首控集團(1269)剛分拆並由其管理基金持有的博駿教育(1758)。
有位網友Wilbur Smith 對於小弟的上一篇博文提出了一些意見。
他指出洪建生先生和王家琪小姐不和的原因除了是洪先生認識新歡外,亦和他之前因上市公司財困關係,要求王小姐把山頂施勳道豪宅,以及潘天壽、徐悲鴻的作品及古董變賣套現被拒絕有關。
同時他亦稱,他們把自己珍藏公開,並曾經將成之成書,根據Wilbur Smith 提供該書的資料如下:
洪氏所藏木器百圖(Chinese furniture, the Hung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