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港漂愛自由 求職大作戰

1 : GS(14)@2015-06-17 12:35:01

2015-05-30 iM




又到鳳凰花開的季節,隨着大學裏考試紛紛結束,畢業生的校園生活也告一段落。從走出校園,到進入職場的求職過程,是一場智慧與耐心的拉鋸戰,加入這場戰鬥的除了本地學子,還有準備留港的內地生。全港大學每年收錄的內地生數以萬計,逐年遞增,部分人畢業後選擇留下,希望在香港展開新生活。

這群學子來自天南海北,漂泊香港,因此有「港漂」之名,雖然只在香港經歷一段在學時光,卻感受到不一樣的自由、創意、制度,決定留下工作。

有人追求網絡自由,選擇創業,還加入本地IT志願組織,關心社會議題;亦有廣告碩士生心儀香港創意行業,走遍街頭用相機發掘小城美好,融入香港,畢業後迅速獲聘;有來港5年的港大法律系本科生,經過京滬兩地實習後,見識過內地法制程序,決定留港發展;也有科大工程碩士雖因不諳廣東話,找工作時經受挫折,終憑專業知識找到出頭天。

雖然港漂決定留港工作,但大都不肯定會不會有日再次漂向他方。他們可會只視香港為一個暫時停靠的港口,還是一塊值得紮根的熱土?

愛網絡自由 留港創業

從大公司到學術界,再到創業者,輾轉由北京、香港再到深圳,身份和城市不停轉變,胡辟礫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一往無前。胡辟礫來自四川成都,碩士畢業於中大信息工程系,目前正在創業。香港自由的氣氛讓他油然嚮往,即使不懂廣東話亦積極參與本地IT圈的志願工作,融入香港,還帶動一幫港漂走出小圈子,成為香港一分子。

胡辟礫的經歷有點傳奇色彩,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本科期間,僅用3年修畢4年學分,提前畢業加入百度公司,曾在當地媒體間轟動一時。在百度工作1年後,他決心離職重回校園,「大公司工作固定,自成體系,當時就預見到自己5年後是甚麼樣,所以想讓生活有些變化。」

離校創業 誓成搜索巨擘

對他來說,來香港並非首選,只因時間倉促,來不及參加海外留學必需的TOEFL、IELTS或GRE等考試,只能用內地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申請。「這樣的話,好像只能來香港,只能來中大。」最終他憑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經歷,獲中大信息工程博士課程取錄。去年春天,胡辟礫的博士學位讀了兩年半,他卻又有新想法,「那時想到一個創業的idea,覺得可以出來自己幹」,於是申請將PhD(哲學博士課程)轉成MPhil(哲學碩士課程),提前畢業。

他希望研發出比Google更精準的個人化搜索引擎,遂找來另一中大內地博士生為創業夥伴。兩人在香港註冊公司HyperLab後,考慮到成本問題,落腳深圳。內地近年創業大熱,遍地「天使」,胡辟礫卻不急於拉攏資金,「很多人,包括同學、想加入的人和投資人都一直催你:『你要快啊你要快啊』,好像互聯網就是唯快不破,慢了就做不成。」

他將自己從這股創業熱潮上脫離出去,「我們不依賴這波創業火、資金熱的浪潮,因為搜索這種提高效率的工具,必然有長遠的需求。現在一般的網頁搜索在30、40年前就有了,但只有學術界在用,普通人不知道,最後Google把她變成普通人都會用的東西。我們知道我們的項目最後肯定能造成的,但目前要慢慢調整方向,急不來。」

珍視香港 以IT改變社會

在他看來,香港IT業並不算發達,「有能力的人都被銀行這些機構高薪挖走了,如果不在金融機構,同樣質素的技術人才在內地能拿到的薪水更高。」不過他相信在香港做技術類創業公司很有優勢,因為對程式員來說,沒有防火牆的干擾已是很大優勢,「我在深圳感受很深,在內地要突破各種網絡封鎖,在深圳要跑1個小時的程序,在香港1分鐘就能跑完。」再加上在港接觸到的都是最新人才、技術和信息,「如果我要找最頂尖的五個人,在香港比較容易。雖然成本很高,也是值得的。」

胡辟礫珍惜香港給他帶來的自由,積極參與本地IT社群,和不同IT人交流想法、切磋技術。2013年底,他參與成立了Code4HK社群,社群來自他和兩位本地IT人的一個簡單想法:希望用技術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改變香港現狀。

Code4HK在去年佔領運動期間,曾建立一個網路平台來整合有關資訊,深受示威人士歡迎。在此前的2014年4月,胡辟礫亦完成了「立法會投票光譜」,用立法會公開資料,記錄議案投票結果的數據,分析議員的政治取態:「如果你不去做分析,就只能看到一堆數據,關於1,000多個議案、70多個議員的一張表格,普通人也看不出甚麼門道。經過數據分析後,我把她變成一張光譜,能清楚看到議員的『左、右』取態。平常我們也聽說哪些議員是甚麼黨派、偏左還是偏右,但那是很主觀的。現在我們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比較客觀,帶給大家更多的信息。」胡辟礫認為「言辭可假,但投票不可欺。」有人基於這份數據化的報告,發現有議員「言行不一,言論激進,而投票策略保守」。

胡辟礫又參與了人口普查數據可視化的項目,Code4HK的成員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和可視化處理,在gazetteer.hk上展示研究結果。用戶在網站地圖上任意點選地區,便能查閱該區年齡、種族、職業、收入等各項數據,亦可以清晰比較各區的差異,胡辟礫稱這是一次「交互式地探索香港」。

起初有成員知道胡辟礫來自內地,曾生疑慮,但他認為無傷大雅,「每個人有自己的立場是可以的,因為排除政治因素,大家都是追求技術和社會革新。」Code4HK從起初的幾個人,到如今已有逾1,500人,一到兩周一次綫下聚會,社群裏不只有IT人,還有設計師、記者等不同職業的成員,目前Code4HK已做過財政預算案計算器、高鐵工程進度時間表、新界東北地圖等數個與社會事件關係緊密的項目。

自設社群 助港漂走出來

胡辟礫在積極融入本地氛圍的同時,也致力於帶動更多港漂走出來。據他觀察,港漂的生活通常除了上課學習就是煲劇打機,很少和外界互動。「我覺得這是浪費了你在這邊的大好時間,如果只為學習,那網上也可以學,沒必要來香港。香港環境自由,信息發達,你要做的就是加入這些本地社區,跟他們交流,學習最新技術,這些都是你在學校學不到的。」

雖然很多本地技術社區並不知名,但胡辟礫發現不少外國人會主動尋求加入,內地生卻固步自封,「港漂這個群體很特殊,除了天然的文化隔閡外,亦因為這個群體太大,內部已經形成圈子,所以更難融入本地社會。但其實只要你願意走出來,很快就能融入。」

因此他成立了「港漂IT圈」,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活動推薦,希望帶動更多人打破小圈子的屏障。「很多人一開始會覺得害羞或有其他顧慮,但通過看我們寫的活動報道,就會了解到是怎麼一回事,然後逐漸走出家門,加入活動。」他舉例稱,一次Open Data Hong Kong社群的活動參加者中,有接近一半是港漂IT圈的成員。因很多社群活動小眾到連本地人也不知道,港漂IT圈也吸引到本地IT人加入,目前約有10%至20%成員是香港人。

雖然目前長住深圳,但胡辟礫每周都會往返香港參加社群活動,只因熱愛香港自由開放的氛圍,「香港心態開明的人比較多,技術社區比較純粹。」他亦不認為近年激化的中港矛盾會影響中港IT人的交流,「在技術社區裏,很少人會帶有偏見,語言是唯一的隔閡。」

胡辟礫努力融入香港,但不諳廣東話,平時只能用普通話和英語和本地IT人交流,他坦言:「我是應該去學粵語的,但前幾年因為整天在實驗室做研究,和同學、導師都用英文交流,就沒有去學,之後也想認真學一下。」

胡辟礫Profile

家 鄉:四川成都

來港時間:2011年

攻讀學位: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碩士

本科學校:電子科技大學

工作狀態:科技項目創業中

iKnowledge:Code for X是甚麼?

Code for X是世界各地的一系列IT社群組織,由當地志同道合者自發組織,試圖通過公民創新解決社會問題,彌補政府低效,推動社會發展。Code for America是Code for組織的始祖,目前已開發數十個App幫助市民解決生活問題,或鼓勵公民責任。

Code for America最早的一個App「Adopt-a-Hydrant」,令市民可以主動挺身維護某一處消火栓,解決冬天消火栓被大雪掩埋的問題。後來這個App被用於超過9個城市中,例如夏威夷用此鼓勵公民保護報警器,西雅圖就用來鼓勵公民清掃下水道口的樹葉。

在台灣,類似的組織有「零時政府」(g0v)社群,g0v曾發起一個「政治獻金數位化」的平台,發動網民將政府的財務記錄數字化,最終在1天內完成60餘萬份圖像資料的數字化。Code for組織席捲全球,形成一個Code for all的網絡。這些組織的共通點是使用科技,關注社會創新,各地的組織形式、政治立場、成員組成都各不相同,並會配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運作。

Code4HK創始人:「共同做有意義的事」

IT志願組織Code4HK創始人之一Vincent,和胡辟礫的認識始於2013一個IT界年會,二人同為講者。當時二人同感社會可以用科技改善一些事情,「我們是否可以做點甚麼」,於是談得特別投契。幾次溝通後,Code4HK的雛形初現,他們聯合其他幾位志同道合的IT人,開始做小型活動。經過3個月的嘗試和討論,Code4HK正式上綫,主旨是「用程式改變香港」。對於中港IT人的合作,他心態開放,「沒有甚麼顧慮,大家意見可能不一樣,但我們都是想共同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胡辟礫主導開發的「立法會投票光譜」公開後,Vincent曾為此寫了一篇文章投稿到《主場新聞》,引起讀者回響。「當時也有一些人主觀判斷認為我們的數據錯了,但其實數據是沒錯的,而技術方面又很難向普通民眾解釋清楚。」

比起其他地區的「CODE FOR」,他認為Code4HK在香港的發展很受限制,因可以從香港政府獲取的公開數據十分有限,而沒有數據意味着寸步難行。「我們也經常寫郵件給政府,希望拿到一些數據,但是通常沒有回音。」不過Vincent仍表示樂觀,認為Code4HK社群的壯大,至少可令群組內的成員迅速解決技術疑問,對將來的合作也有益處。

衝破矛盾 粵學生速獲聘

傅之翌(Bonn)來自廣州,他愛香港也愛攝影,行遍香港街頭巷陌,從西貢到西環,從大美督到大埔墟,用鏡頭記下許多美好畫面。在他微信朋友圈裏的#Loves in HK#香港生活記錄系列,最新一條信息是第217天,「學生生涯進入倒計時」,他這樣寫。

本科畢業後,Bonn先用1年作為Gap Year讀書、旅行、實習,然後才展開工作計劃,「想留在一個有粵語氛圍的地方,優勢大一點,然後家人都在廣州,想離他們遠一點。」於是香港成了理所當然的選擇。

同聲同氣 熱愛香港文化

身為廣州人,來港後Bonn絲毫不覺難以適應,反而覺得自由自在。他從不掩飾對香港的熱愛。「廣東的粵語空間被普通話侵蝕,因為語言受限制,導致文化的傳承也出現很多問題。在香港能看到更多嶺南文化遺留下來的東西,所以我對香港感情很深。」他有空就會拿相機出去掃街,對九龍城衙前圍村的印象尤其深刻,曾屢次前往拍攝,常和村民聊天。「衙前圍村的拆遷不單單是拆掉一條村,更是把難得的親密鄰里關係破壞掉了。」

在他看來,香港雖是個冷漠的大都市,但也有很溫暖的時候。Bonn曾在港鐵裏目睹兩個人因為輕微碰撞,爭吵到互相問候全家,「也不管旁邊有沒有小朋友,一直對罵了幾個站。」卻也試過沒帶夠水獨自行麥理浩徑,陌生的山友給了他一整瓶水。「哇那個水真是救命!在遠足時,大家會主動打招呼,碰到有需要的就會幫忙,這是我心目中香港人的樣子,可能都市高壓下大家只能表現出另一個樣子,所以有時覺得香港蠻矛盾。」

入鄉隨俗 身份頓成優勢

在中大,Bonn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大學教育和氛圍,教授廣告專業的導師,大部分是兼職教書的業界人士,「這邊上課很多啟發,跟內地上課是兩碼事,內地會跟你形而上地講一些可能已過時的東西,和中大老師相處就像朋友一樣,可以約在學校外面的咖啡廳聊幾個小時,在內地怎麼可能。」

Bonn跟本地同學也相處得不錯,「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也試過一起到大圍的酒吧喝到晚上12時才回家。」他還笑着回憶起一個「神奇」的畫面:「香港同學在講你聽不懂的國語,而內地同學在講你聽不懂的粵語,最神奇的是他們彼此聽得懂,而我兩邊都聽不懂。」

雖然普通話和廣東話都說得流利,Bonn還是有無所適從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說道:「我曾經刻意避免讓自己顯得像內地人,剛到香港時我盡量不會講國語,在地鐵上和內地同學用國語聊天,甚至會覺得不自在。你會有種錯覺,你講普通話大家都在看你。」

一段時間後,Bonn慢慢調整了心態。「來到香港,首先要守規矩,按照這個地方的習慣和文化去做事,該壓低音量就壓低音量、不該吃東西的地方就不要吃東西,這樣的話就沒問題。不然即使你是廣東人、香港人,一樣會惹來很多麻煩。」現在Bonn非常自信,「了解內地是我的優勢,內地人的身份不是甚麼羞恥的事情,行為不檢點的內地人其實是少數,而我自己也有責任去維護內地人的形象。」

去年佔中期間,他亦因為看到身在內地的微信好友發表「非常情緒化的無腦評論」,刪除了不少友人。Bonn自言樂於討論,但討論的對象要是懂得理性思考的人,「大家意見可以不一樣,可以互相不認同,但是你說話至少是要經過腦子的。」

勸勉港漂 留港應學粵語

臨近畢業,Bonn找工作可算輕鬆,因有兩位老師為他推薦了工作機會。「之前的簡歷還沒做好寄出去,就被兩個機會砸到了頭。」Bonn認為在廣告行業,兩文三語都很重要,且公司跟內地合作的機會很多。「這可能也是他們會請內地人的原因,他們需要懂得那邊市場、能用普通話交流的人幫忙。但從事這個行業也需要用廣東話交流,平常大家辦公室裏都是用廣東話,若有香港本地的廣告項目,不懂廣東話又怎跟各方溝通?」Bonn認為想要留港的內地同學:「至少都要努力學廣東話」。

Bonn喜歡香港,但不確定會否一直留下,「1年下來,明顯感覺內地的市場跟機會更大一些,即使長駐香港,但做的還是內地生意。」他說在機會均等的情況下,會優先選擇香港,但如果內地、台灣或其他地方有更大機會,也不會死守香港,「不會拘泥於留不留下,住滿7年拿身份證也不是首要考慮」。

傅之翌 Bonn Profile

家 鄉:廣東廣州

來港時間:2014年

攻讀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廣告碩士

本科學校:武漢大學

工作狀態:將簽約廣告公司

法律新人 留港尋終點站

陳李浣汐(Sissi)已經在香港生活了5年,2009年被香港大學法律系錄取,來港前先到清華大學修讀1年,身處兩地名校,價值觀的碰撞讓她感觸頗深。如今校園時光倏忽而逝,Sissi也將成為職場新人,長時間的摸索和觀察後,她習慣了這個國際都市的城市生活,但香港並不是她的終點。

行業吃香 求職過程順利

2014年9月開始,Sissi大規模投了3個月簡歷,面試後獲一間本地律師事務所聘用,並沒有因為內地身份而受到限制。「一開始會擔心,看名字的英文拼寫也看得出我是內地人,但是到最後發現還好。」Sissi來港已久,廣東話不是問題,面試中對答流利,對方也就放下疑慮。

「面試基本都被問會不會回內地,我會回答因為香港法律專業文憑證書(PCLL)在內地沒有太大作用,我肯定會在香港至少先做兩年Trainee(見習生),獲得職業資格,確認了這個也就沒甚麼了。」目前香港律師行業務有不少關於內地的業務,Sissi簽約的律師樓也會每年聘請一個內地背景的新同事。「在香港讀完本科,像我們也讀完PCLL,肯定是能找到工作。」2009年和Sissi一起從清華到港大的內地生中,有1位做了立法會議員助理,其他大部分人都修讀PCLL,並已在香港找到工作。

無意回閩 免受文化衝擊

Sissi一番考量之下選擇留港,因為「回去多多少少還是會遇到反向的文化衝擊。」她曾在上海一間律師樓實習,發現內地法制程序很奇怪,「要給法官打電話,問一個事情能不能立案,而且我不能說我是律師,得裝作是群眾,問我能不能提告。有一次打了一整天電話,沒有一個能打通。」Sissi無奈道:「內地法制環境不是那麼好,可能會遇到律師說話不算數的情況。其實上海消費也未必比香港低很多,考慮來考慮去,也沒有一定要回去的理由。」

Sissi認識的內地生中,也有人選擇直接回內地,大多會選擇進入內資律師事務所,盡管上海的薪水只是在香港的一半,因「內資所沒有(晉升的)天花板,雖然一開始錢不多,人際關係比較複雜,但香港畢業的學生在規範英語寫作上,肯定比內地大學畢業生好很多,而且我們受的是完整的普通法系教育,合夥人會比較認可。」

Sissi來自海濱城市廈門,但回家鄉求職不在她考慮範圍中,因為在外求學6年,她發現自己跟回廈門工作的中學同學會談不來。「他們結婚壓力很大,拿兩三千塊工資,每天好像也無所事事,聊天總是聊怎麼跟領導相處,你會覺得沒辦法做太多交流。」

但她亦難和本地同學達成默契,她皺皺眉頭笑笑,「清華的主流價值觀是努力出國讀名校,港大主流價值觀是進公司賺錢。」她直言很難認同香港的價值觀,心理上有很大的文化隔閡。「本地人的圈子其實是很涇渭分明的,普通家庭的同學很早就會想着存錢買樓,還有些同學住跑馬地,上課司機接送,Gap一年用來打網球,你也會覺得他跟你是兩個世界的。」

享受居港 未來去留末定

在港5年,Sissi享受香港的都市生活,「喜歡香港的基礎設施,很安全很方便。」再工作兩年Sissi便將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家裏一直叫我拿身份證,其實我自己未必非常想拿,當然拿了護照好用點,但如果要回內地的話,反而可能會很多麻煩。」例如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後,需註銷內地戶口,牽涉到在內地工作、住房、醫保、子女上學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保留戶口。她還未決定最終落腳何處,只視香港為人生旅程的其中一站,「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最後可能做一個妥協。現在24歲還年輕,不用考慮太多家庭、下一代,可以到30歲再考慮最終要在哪裏生活。」

陳李浣汐 Sissi Profile

家 鄉:福建廈門

來港年份:2010年

攻讀學位:香港大學法學士、香港法律專業文憑證書(PCLL)

工作狀態:已簽約律師事務所

內地畢業生留港人數逐年增多

根據入境處數據,近5年獲准來港就讀高等教育課程(副學士或以上)的內地生人數,雖然按年增加約2,000到3,000人不等,但升勢減緩,由2011年至2012年的30%降至約14%。截止今年2月,2010年以來內地來港就讀人數共逾7.8萬人,佔所有國家和地區來港就讀總人數的68.5%。

政府亦於2008年推行「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修讀全日制本地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的非本地畢業生,均可通過此計劃申請留港,未找到工作者亦可無條件留港1年,當中以內地生為主,超過9成。通過此計劃獲准留港的內地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比5年前增約1.5倍,人數逾3.3萬名。

不諳粵語 工程碩士遇挫

2013年9月,陸琪琪離開上海,到香港開始全新的生活。在那之前,香港於她只是旅遊目的地、電影裏的警匪槍戰地、陳奕迅的城市。留港1年多後,她已經準備繼續在香港投入職場,盡管遭遇挫折,也未放棄。

從上海同濟大學畢業後,陸琪琪選擇直接到香港讀研究型碩士,「也想趁年輕出去走一走。」申請學校結束後,陸琪琪收到了香港、澳洲、英國多間大學的錄取確認信,最終她選定香港科技大學,理由很簡單,因為香港近,方便回家,畢業後亦可以在中港兩地找工作。她也有諮詢已在香港工作的工程界朋友,「感覺行業情況和薪水不錯,挺吸引的。」

學業繁重 沉醉小城山水

初到學校,陸琪琪發現課業壓力比想像中大,導師每年只收兩個學生,和她一起上課的都是高年級的碩士、博士,「老師說甚麼,感覺大家都懂,就我不懂。可能是剛來的時候不適應,也會懷疑自己的選擇。」她反省自己在內地多年的學習有不足之處,「只是學會了怎麼學習怎麼做題,但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欠缺。」後來通過努力學習,積極跟導師交流,選定研究方向後,她逐漸適應在壓力中工作。

說起最喜歡香港的地方,陸琪琪的第一反應是「有山有水,空氣好」。她喜歡行山,加入了港漂自發組織的「新港青年會行山隊」,發現香港原來並不只是石屎森林,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美。「晴天行山特別棒!」談到行山時她滿臉興奮的表情,在下一句還是凝滯了一瞬,「但還是感覺很難融入這座城市,沒有親切感,尤其是在面試失敗之後。」

幾經挫敗 矢志留港發展

陸琪琪早在去年11月開始投寄簡歷,今年2月開始陸續接到面試消息。她擔心自己廣東話不靈光成為阻礙,但師兄師姐告訴她,工程專業在香港很容易找工作,因為技術含量較高,而且一開始也不會涉及太多溝通環節,所以一般可以先進入公司,再在廣東話環境中鍛煉語言。「結果我發現不是這樣,有很多困難。」

有一次陸琪琪應徵工程管理類職位,職位須與各類分包商、供應商合作及溝通,「之前和經理面試時,他們理解我完全能聽懂廣東話,能做基本交流。」最後一輪面試由老闆親自主持,「面試中與工作相關的問題我都回答對了,但老闆認為我廣東話不流利,溝通效率會很低,而且很難理解為甚麼一個內地女生要留在香港。」

因語言問題和內地人身份落選,陸琪琪一度陷入深深的挫敗感中,「之前聽說香港人人都會說英文,工作交流、郵件也用英文,以為工作的語言環境和國外沒有太大差別,來了之後才發現不是,和想像中有落差。」

4月底,陸琪琪參加一個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的國際學術會議,並就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演講,即在建樓之前做出樓的3D模型,再做相關分析。會議上她結識了1位香港工程界朋友,返港後經他推介到1間公司面試,這次她憑着1年工程公司實習經驗,加上這份工作與她的學業方向完全脗合,故順利通過面試,目前準備簽約,8月畢業後入職。

雖然找工作期間屢遇挫敗,但她希望繼續留港生活:「以前來旅遊,不管來多少次,對香港都不熟悉,來了之後,發現香港是一個能接納我的地方,當然,工作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陸琪琪Profile

家 鄉:上海

來港年份:2013年

攻讀學位: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本科學校:同濟大學

工作狀態:將簽約工程公司

人力資源顧問:內地生求職難

不少內地生會選擇留港求職,但行業選擇未必如想像中多。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偏好內地生的本港僱主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中資機構,因內地生了解內地文化,工作上配合較好;另一類是生意與內地有往來的公司,需要內地生幫忙應對內地業務,其中以金融行業為主,因內地股票市場旺盛,需要大量內地財經分析員。內地生要投身其他行業普遍較困難,因求職時與本地生相比短處明顯,主要問題在:

1.對香港文化了解不深,難以配合工作;

2.來港時間不長,廣東話講不好,或未能融入公司環境;

3.公司辦理簽證麻煩;

4.需租房住,香港租金昂貴,人工難平衡生活成本。

周綺萍建議內地生學好廣東話,多了解香港文化,以便在面試時不會令僱主產生「難融入」印象,亦建議內地生多尋找適合自身的職位,如想在教育界求職的學生,可先試試找教普通話的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