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低價傳產股挑選高配息公司 葉君璋長抱興農 退休領百萬股息

2010-7-19 今周





從聽消息買股,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兄弟象老將葉君璋,將棒球場上捕手特質徹底發揮,在股市中成長茁壯。他說,自己不會講什麼投資大道理,但有邏 輯、理性的思考,從低價傳產股中挑選高配息公司、長期持有,就能在股市中穩健獲利。

撰文‧葉揚甲、歐陽善玲

一位好的捕手,要能掌握投手狀況,並熟記對方打擊者習性,頭腦冷靜、觀察敏銳、有耐性,是必須具備的特質,向來有「場上教練」之稱。兄弟象老將葉君璋,人 稱「無敵鐵金剛」,將這種特質發揮在股票投資,十多年下來,意外成了棒球界的「巴菲特」。

葉君璋踏入股市,是受姑姑的影響。﹁進入職棒後,自己開始學著投資。因為手氣不錯,嘗到一些甜頭後,就拿錢請姑姑代操,還聽她的話去融資。後來發現,姑姑 坐在VIP室聽內線消息的買股方式,並不適合我。我比較喜歡理性、有邏輯的選股。」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四原則投資股票,葉君璋只有四項原則。一、只買低價 股,「超過五十元的股票不碰」;二、只買傳產股,因為「高科技產品看不懂」,且深信「愈簡單的東西,愈難被取代」;三、高配息公司,每年可領現金當作保護 傘;四、不相信未來獲利,只專注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攤開他的投資組合,持有時間最長的一檔股票,是以農藥、肥料產銷為主的興農,也就是葉君璋的前東家。他認為,相較其他個股,投資興農最大優勢,在自己對公 司經營團隊及產品內容較了解。有時,還會直接和老闆討論經營方面的問題,甚至看到公司股價被低估,就建議老闆買回庫藏股。

「有人說,傳產股因為不夠時髦,股價才這麼低。但,相較於高科技產品,我在工廠看到一包包農藥裝起來、賣出去,感覺比較實在。」他說,現在很夯的科技業, 未來幾年可能就過時、甚至被淘汰。

身為興農牛前球員,葉君璋對公司熟悉度高,股票一抱就超過十年。「開始認真研究股票時,我曾向一位會計朋友請益。他教我三件事,就是投資股票要看公司淨 值、盈餘及現金股利;還有,要想像它是一筆生意,自己就是老闆。」他回想,多年前看到興農股價跌到三、四元,只剩下淨值的三分之一,覺得價格已明顯被低 估,就開始大量買進、建立部位。再透過長期觀察,發現興農股價波動區間在三到八元,以進貨成本角度,葉君璋波段操作、進行低買高賣,這樣就能用較便宜的成 本,累積更大部位。

把自己當老闆,低成本買進股票部位「我把自己當作老闆,思考如果要進貨,一定希望成本愈低愈好。如果我要長期投資,也會希望盡可能壓低股票成本,就這麼簡 單。」葉君璋計算,興農每年穩定配發現金,一張股票能配到八百元。如果能在股價低檔時大量買進,持股一千張,一年的現金股息就能領到八十萬元。

只買自己熟悉的公司,是長線投資基本原則;但股價要「夠便宜」才買進,就需要無比的耐心。葉君璋為了在股價低檔進貨,可以長時間忍受價格波動,不為所動。

他認為,平常逛街知道要貨比三家,周年慶拍賣就會造成熱烈搶購;買股票更要有耐心、等到市場「跳樓拍賣」時進場,才有價值。

最好的例子,是二○○四年葉君璋看上了專業縫紉機大廠高林股,為了等到股價「夠便宜」才進場,就花了兩年的時間。「高林股基本面不錯、獲利穩定,每年都配 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股價在相對高檔,投資風險高。」他耐住性子,鎖定這檔股票,就等股價跌到「超值」價位,好大咬一口。

等了兩年,高林股股價果然從五十六元,一路下跌至十五元。「當時股價接連破底,我認為後面可能還會有低點。一直到價不跌、量縮情況出現,才判斷底部可能已 到。」葉君璋逆勢操作,在市場最悲觀絕望時大舉進場。最後證明,耐心等候買點,不但每年享有穩定配息,還能賺到倍數價差。

後來,他開始研究氣動打釘機代工大廠鑽全。「如果我會賣股,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看到更好的標的。」葉君璋發現,過去鑽全獲利算穩定,配息率約四.五%,比 高林股二.七%還要好;像這樣股本只有一、二十億元,且會買回庫藏股的公司,最能吸引他的目光。

多年來,葉君璋照著自己的投資邏輯,穩穩獲利。不過,這套模式並非憑空得來,剛開始進入股市時,他也曾犯了「全天下投資人都會犯的錯」,聽內線消息買賣股 票。「以前不懂投資,買股票都是聽人家說什麼好就買,自己沒研究、也不懂,就跟著進場。」葉君璋以過來人經驗下了一個結論,就是聽消息買股票注定會失敗。 「過去因為聽到消息,而買了台鳳、味全兩檔股票。前者現在已經下市,後者也讓我虧損不少。」嘗過失敗滋味後,他重新調整腳步,從基本功出發。後來發現,投 資決策必須經過理性思考,才慢慢摸索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因為練球時間很長,比賽地點也不固定,沒辦法每天看盤。所以投資股票,一定要找能讓自己安心的公司,獲利穩定又配息,對我來說就是很好的選擇。」葉君璋 說,股票套牢、不願認賠殺出的人會說服自己,以為這樣就叫做「長期投資」,其實是自我欺騙。

他認為,這種不願實現長期虧損的鴕鳥心態,不但扭曲長期投資的意義,也是很不好的習慣。「我面對虧損時,會先反問自己,如果現在沒有這檔股票,跌到這種價 位會不會買?」葉君璋說,要是不會,那就沒什麼好留戀,趕快認賠出場。永遠保持冷靜理性的態度,不拖泥帶水,是他在股市中「轉大人」的關鍵。

除了找到符合自己個性及生活作息的長線投資法,選股部分,他也有一套低價策略:不碰五十元以上的股票。「一檔股票要從五百元漲到一千元很困難,但要從三元 漲到十元就比較簡單。」葉君璋說,同樣的報酬率,當然要選容易達成、且投入成本低的標的。但,絕不會買低價的科技股。

「輕科技、重傳產」是他選股基本方針。道理很簡單,葉君璋是保守型投資人,沒有把握的事,他不會甘冒風險。科技產品日新月異、變化快速,沒抓到市場潮流很 快就變成夕陽產業,不像傳統產業與景氣循環有關,股價低迷時可乘機累積部位,等到景氣回春、自然帶動價格回升。

「什麼生技股、面板股有多好,看不懂我就不會投資。」他也不相信預估獲利,「股價是反映未來,但未來會怎樣又不知道。」葉君璋說,高科技產業表面看起來新 鮮,但實際上在做什麼,一般投資人根本無從了解。反觀股價遭市場低估的傳產類股,就值得進場撈寶。

選好標的長線布局,讓退休無虞「長期投資的好處,是等到以後退休,每年領取百萬現金股息,以支應日常生活所需」。葉君璋說,股市沒有專家,像地震一樣,無 法預知未來。但,很多人迷信未來獲利,對無法掌握的事預設立場。說穿了,連公司老闆買股票都會賠錢,投資人還是要回歸看得到的、已經發生的事,選好標的、 長線布局才最實在。

葉君璋有感而發表示,周遭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選股邏輯,而這些方法都足以獲利。但,獲利的關鍵不僅要有策略,還得在股市行情波動劇烈下,堅持買進的初 衷。可惜的是,十個人中有八個人無法忍受帳面上的虧損,而將股票出脫。他堅信,投資時間拉長來看,股價下挫常常只是短期的過度反應;若要長線致富,得先練 就信心堅定、不人云亦云的功夫才行。

葉君璋

現職:兄弟象棒球隊球員

股市資歷:15年以上

投資狀況:

1. 持有興農股票超過十年,每年股息近百萬元2. 鑽全,股價超跌時進場

長線投資心法:

1. 只買低價傳產股,價不跌、量縮是買進訊號2. 重視公司股利政策,高股息是投資保護傘3. 不聽預估獲利,不買看不懂的產業4. 用做生意心態買股,盡可能壓低投資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2

拿小錢‧養好股‧穩穩賺‧好退休 瓦斯行阿嬤 年領百萬的存股傳奇

2013-04-22  TWM
 
 

 

一個要養育四名孩子的寡婦,經營瓦斯行並替人修補衣服為生。她憑什麼條件,竟能在退休後達到年領百萬元以上股息,並從事公益,過著幸福又富足的人生。請看阿嬤的存股傳奇。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寶楨編按:︽今周刊︾第七九五期〈小資養錢術〉封面故事主人翁陳重銘,經本刊力邀,親自寫一篇自己母親二十幾年前,以二百萬元買進台積電未上市股二十張,到如今已累積至三百張,每年坐領百萬元現金股息的存股故事。

一九六六年底,我出生在台北市附近的鄉下地區,家裡在菜市場租了一間店面,賣米與瓦斯。有幾年我爸爸生病,媽媽要去店裡幫忙,她順便把縫紉機帶過去,一邊顧店一邊幫人家改衣服來賺些小錢,才可以應付四個小孩的生活開銷。

擇善固執 抱緊好股耐心等待小時候,家裡的經濟大權全掌握在阿公手上,連媽媽的買菜錢都錙銖必較,要盡量挑便宜的買。時到今日,我媽媽還是會趁菜市場要休息前,去買便宜但稍有瑕疵的水果,然後削掉碰爛的部位來給孫子吃。而每天陪她買菜的那輛腳踏車,已經破爛到連送給小偷都不要,一樣騎得很快樂。

由於媽媽勤儉的個性,儘管我結婚後有了三個小孩,她也一直要我乖乖地「開」那輛二十幾年的「BMW」(Bus、Mrt、Walk公車、捷運、步行),她認為車子只是負債並非資產,還要繳一堆的稅金、保險、油錢與停車費。幸虧省下了買車與養車的開銷,我可以逐漸地累積資產。去年我四十六歲才買進了人生的第一輛國產車,而且是用那一年領到的百萬元股息買的,沒有再額外花我一毛錢;現在靠股息來養車,也滿爽的。

一切都始於一個觀念的改變,三十幾年前,我們的三合院老家被收購,媽媽拿到六百萬元的現金。她思索著要怎樣把這些錢做最有效的運用,後來決定拿一半去買股票。當時有親戚在剛成立的台積電上班,在「聽說那家公司不錯」的情況下,以一股九十二元的價位買了二十張未上市的台積電股票,開始改變了我們一家子的未來。

那個時代的資訊不發達,買股票靠「道聽途說」的比率極高。媽媽靠著鄰居的仲介,也買進了台晶、鑫成、飛虹、世界先進等未上市股票。其實我媽媽當時根本不懂股票,她只是知道在現金貶值情況下,「不買股票不行」。

我常說我媽媽很幸運,就剛好買到了一檔台積電,一檔股票的獲利,足以抵掉其他四檔不賺錢股票。這或許可以稱作「分散投資」吧?畢竟沒有人買股票不賠錢的。

但是能夠「擇善固執」,把未上市的台積電股票,抱緊到現在總計高達三百張以上(不計已贈與子女的股票),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功力。我要給一個良心的建議,在「道聽途說」的情況下買進不熟悉的未上市股票(特別是科技股),風險非常的高。我曾經幫媽媽以四十八萬元,去參加鑫成這一家未上市公司的增資,後來變成一堆的壁紙。至於台晶與飛虹,抱了二十幾年後終於回本殺出,不然現在也成了壁紙。世界先進也早在十幾年前減資後,統統賣掉轉進台積電。

我媽媽投資股票,我觀察到一個特點,就是她很堅持,有賺錢的股票她死也不賣;至於沒賺到錢的股票,她可以等上十年、二十年都不賣,但是一旦耐心等到回本,一定馬上賣光,絕不戀棧。

每年股息相當兩位公務員月退俸年總和我的外公在日本時代是警察,但是從我有記憶開始,外公、外婆就住在巴西。我媽媽排行老三,她與大阿姨、二阿姨年輕時,要負責工作及照顧六個弟妹,讓他們讀大學。後來我這些阿姨、舅舅,也無後顧之憂地跟著外公到巴西工作,最後因為巴西幣貶值而移民美國,現在也都有了很大的成就。我想我媽媽家族的血統中,早就存在著精明、冒險的商業基因。在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時,我看當時機不可失,與媽媽討論後抵押房子,借得五百萬元資金投入股市,現也得到不錯的報酬。

我的岳父、岳母當了一輩子的公務員,岳父年輕時還得過十大傑出青年,算是認真工作的最佳代表;兩位老人家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三十幾年後,也領到不錯的月退俸。我媽媽一輩子就是在家帶小孩、處理家務,幫別人改衣服賺小錢。但是她現在每年領到的股息,卻不輸給我岳父、岳母月退俸的總和,因為她在二十幾年前就開始投資股票。

記得我剛結婚時,岳母驕傲地跟我說:「你要學你岳父一樣,好好工作,將來在台北市買下兩間房子。」以前公務員待遇不高,岳父又要養三個小孩,還能夠買下兩間台北市的房子,確實不簡單。只是我看著媽媽輕鬆領股息,似乎更技高一籌。

我決定學我岳父般認真工作,我白天在學校教書,別人輕鬆下班回家,我晚上在夜間部兼課,利用星期六、日寫教科書賺版稅。我盡力減少不必要的開銷,為了少繳一點電信費用,至今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看著同事開車上下班,我只能乖乖地擠公車。我認真賺錢,盡量節省,努力當個不敗(buy)教主,持續了將近二十年,也終於可以年領百萬元的股息。

我開始禁止自己繼續寫教科書賺版稅,不想再讓自己依賴勞力賺錢。靠勞力賺錢,好比拿鏟子挖土,兩隻手可以挖多少?可以挖到幾歲?如果用挖土機來挖,不是可以挖一大片?投資理財的知識以及資金,就是幫你挖掘金礦的挖土機。

媽媽對於稅的觀念很清楚,在我爸爸過世時,土地資產就一次分配給我們。至於她的台積電股票,也在早期股價還很低的時候,分批贈與給子女,節省了很多的稅金。見賢思齊下,我也是逐年贈與股票與土地給我的小孩。稅法有規定,每年以合法贈與的額度,就是要給老百姓節稅用的,一定要善用;而且贈與土地、股票的效益,比現金還要大很多。

持續投入公益 能捨才有得現在媽媽年紀大了(七十四歲),股票資產也比以前增加了;所以投資的方向,不再以「高收益(高風險)」為考量,而是轉移成「穩定配息」股票為主。持有最多的台積電,最輝煌的成長期已經過去,儘管每年還是賺很多錢,但是資本支出也很驚人,現在每年三塊錢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實在是不高。所以我幫她把部分的台積電,轉移到亞泥、台泥、富邦金、中信金、聯詠、新普等現金殖利率較高的公司,穩定的股息可以確保生活無虞。

我當兵時,爸爸過世了,媽媽信了阿彌陀佛,閒暇時就去聽師父講經,跟著師父拿錢去幫助別人。或許是善有善報,她的股票投資都很穩定地在成長。

媽媽都說是阿彌陀佛在幫她,我是覺得「善有善報」的成分比較大。見賢思齊,我現在也每個月固定捐款給七家慈善機構。其實看看世界上的有錢人,像是巴菲特、比爾蓋茲等人,都是把大多數財產捐獻出來幫助別人。因為他們能「捨」,所以得到的就比別人來得多。

我很慶幸投胎對地方,站在一些長輩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也從中吸收到了認真工作、冒險犯難、投資股票的知識。儘管我的人生已不缺錢(收入大於支出等於不缺錢);但是我還是會努力把資產再增加一、兩個零,如此一來,我看世界的角度就會不一樣,這樣我教導給下一代的知識也會不一樣。與其給下一代很多錢,還不如讓他們站在上一代的肩膀上,看見更寬廣的未來。

如同瓦斯行阿嬤投資台積電一樣,存股,是一條漫長又寂寥的投資之路。然而,在《用心於不交易》一書作者林茂昌眼中,對資金有限的散戶而言,卻是一條最正確的道路。

林茂昌指出,企圖在股市中發財的投資人,往往忽略了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即股市中一直存在著「馬太效應」。意即,勝利的果實,通常不是平均分配給所有的參賽者,往往是贏者全拿。如同︽聖經.馬太福音︾所說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林茂昌在書中舉大富翁的遊戲為例進一步解釋:如果同時有好幾個人玩大富翁,一開始就給某個人一大筆錢的話,遊戲到最後,剛開始擁有最多錢的人,往往是最後大贏家,其他參賽者則皆落至破產境地。

存股長期收益 遠勝定存與儲蓄險保單這就是股票市場最殘酷,但卻被大多數投資人忽略的一面。散戶因為在資金、消息,甚至在交易成本上處於劣勢,短線操作的結果,通常落得空歡喜一場,導致大多數人以被痛宰痛賠下出場。

因此,股神巴菲特的最重要事業夥伴,同時也是波克夏海威瑟(Berkshire Hathaway Inc.)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Almanack)如是說:「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一敗塗地!」小資散戶的「優勢」,或許跟資金雄厚的中實戶沒得比,但是,較之投資法人機構,卻擁有可對「好股」專注,且長期持有的「存股」優勢。迫於短期績效壓力,專業經理人管理的共同基金,往往每季就會轉換一次持股,頂多持有半年至一年,交易頻繁,投資組合又過於分散,以五年期而言,一五○幾檔台股基金中,績效超過三○%以上的僅有十檔(第一名基金五年期報酬率僅四○%)。

然而,同一期間,以「普通常識」判斷的「好股」如台積電、中華電與統一,還原權息後卻分別締造出八七%、一四七%與一九○%的報酬率。更值得注意的是,僅有四十一檔基金,占國內股票基金檔數的二六%,擊敗台灣五○指數型基金(過去五年還原權息報酬率僅一二%)的報酬率。

挑選好股進行存股,過程就如同鑿隧道般,過程苦悶又艱辛。因為,看到別人一天內賺到一根漲停板,存股投資人常常面對自己手上股票不動如山的處境。不過,一旦鑿開岩壁,微光透射進來,隧道工程就將以飛快的速度完成。

專精企管顧問公司精算師葉崇琦就算出,鑿隧道般的存股工程,以一般台灣小資階級進行存股而言,「微光」起碼要五年才看得到。如果你能找到股息殖利率五%以上,獲利穩定的好股,並把股息再投入;假使每年拿二十萬元(每月一萬元加每年八萬元年終獎金),五年後,你不僅將擁有人生第一桶金,而且所領的股息,每月等於自動幫你加薪近五千元。

如果你在三十歲開始存股,持續了二十年,等到五十歲時,即使你存的股票價格不動如山(沒漲也沒跌),但每年卻可領回三十四.七萬元股息,等於每個月約二.九萬元。每月二.九萬元的被動收入,約可維持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開銷;換句話說,五十歲後,一個有紀律的存股者,基本上已經不必為錢太過煩惱了。

相對的,如果你不是存股,存的是定存或儲蓄險保單,時間一拉長,它們的財富累積效果遠遜於存股。以目前儲蓄險保單利率僅有二%出頭的狀況下,你起碼要存四十五年,也就是約七十五歲,才能達到月領三萬元的被動收入效果。

中年存股兩個帳戶 分存績優股與收租股今年四十六歲,本身也是保險經紀人的羅守至,不管是建議客戶還是自己,均把存股作為未來退休規畫的主要工具。「我很怕風險,小孩也才上小學而已,還有父母親要奉養。即使如此,我自己的退休理財規畫,還是以存股及存基金(投資等級公司債基金)作為兩大主軸,保險主要買健康與意外險。」羅守至把個人存股分兩個部分、兩個帳戶同時進行。第一個帳戶:存高殖利率績優股,進可攻退可守;第二個帳戶:存收租股,退休後領股息。

保守的羅守至對「收租股」的定義非常的嚴格,「因為這是退休後要靠領它的股息過生活用的。」目前他心目中理想的收租股僅有中華電信、大統益,以及統一等三檔,並且中華電信、大統益的成本僅六十幾元與四十元以下。

「我理想中的收租股,一定要是民生必需品股,其需求難以被取代;且公司具該產業的領導地位、每年穩定配息的公司。台積電、亞泥、中興保??被視為是標準收租股,我都還有一點疑慮,因為如果很不景氣的話,人們可以不買3C產品、不蓋房子、不裝保全系統,但總是要打電話、要吃飯吧!」羅守至說。

至於第一個帳戶高殖利率績優股的選股標準,羅守至就放寬許多,並分享了他個人一個選股心法:「市面上每一本財經雜誌我都看,我會把專家推薦股票、雜誌報導的投資達人持股全部蒐集起來,交叉比對後,出現頻率最高的就列入候選名單。」接著,羅守至再從候選名單中挑出股價淨值比一.五倍以下,長期負債極少,最好是零的公司。「選中標的後,我通常會在殖利率六.五%以上進場,買進如果股價上漲,殖利率掉至四%以下,就獲利了結,把賺來的錢轉進收租股帳戶;等中華電、大統益或統一跌到我滿意的價位再進場。」目前羅守至第一個帳戶存股名單計有F-茂聯與耕興。「股價如果沒漲,光領股息的報酬率也不錯,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光在這兩檔股票的帳面獲利,過去一年來就高達近四十萬元。羅守至計畫俟大統益今年除息後,用這筆獲利買進,加速收租股帳戶累積的速度。

羅守至認為,中年人資產較豐,剛開始存股時,一聽到有「好股」,就急著把資金一古腦兒投入,輕忽股票跌價風險。往往落得賺股息,賠價差,情緒受影響結果,反而會對日後存股的耐心與意志造成負面影響。

青年存股戒之在急 先搞定第一桶金三十五歲的高中國文老師小樂(「小樂的生存之道」部落格板主)深諳存股戒之在急的道理。小樂與妻子皆在學校當老師,收入雖然穩定,但公教人員退休年金即將出現大改革的新聞,讓夫妻倆決定靠存股準備購屋頭期款,以及將來的退休所需。

育有兩個孩子的小樂,扣除生活開銷以及保險費(小樂夫妻買了不少儲蓄險),目前每月僅能拿九千元進行存股。存股進行不到一年後,小樂決定把每月存股金額降至六千元,另外,三千元作為將來危機入市的預備金。

「我的存股資齡才一年多,就遇上了這波高殖利率股上漲的盤勢,看好的存股標的如中華電信、統一超、正新、中租迪和??,已經貴得令人買不下手。」小樂認為,「存股要成功,選對好股很重要,但買在夠便宜的價位也很重要,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尤其是對我這種想在短期內買房子的人而言!」小樂目前存股的兩大核心是興農與高股息指數型基金(兩檔即占存股資金的六○%),同時輔以胡連、亞泥、恆義、台汽電作為衛星持股。小樂很慶幸,一出社會時,就把大部分的儲蓄以保險的方式存起來,這張儲蓄險保單報酬率雖極為有限,卻扮演了儲存他人生第一桶金的重要角色。「經過這幾年在股市的摸索,現在總算有些心得,還好錢先放在保單上,沒有在股市摸索期揮霍光,再過二年保單到期後,就有一筆可觀的資金進行存股。」存股要成功,需要具備獨具慧眼的眼光、過於常人的耐心,以及嚴謹的紀律。人生在任何一方面要成功,也都要如此不是嗎?懂得存股之道,你不僅可以克服「馬太效應」的散戶輸家命運,甚至可能成為年領百萬股息的下一個「台積電阿嬤」。

存股成功的 3大條件

條件1懂得從定量與定性

兩面向挑好股票

定量條件 定性條件

1. 過去5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年平均高於10%。

2. 配股率介於50%~80%之間,殖利率高於5%以上。

3. 自由現金流量(營運現金-投資現金)大於零。

4. 營收與獲利趨勢平穩或向上。

5. 不景氣時,獲利衰退幅度低於20%。 1. 經營者的社會觀感與誠信。

2. 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形象。

3. 產業龍頭股、產品具利基性(高毛利)或民生必需品類股。

4. 開股東會時,經營者是否認真回答小股東(非職業鬧場股東)的問題。

條件2股利再投入,創造複利效果股息不再投入(萬元) 股息再投入

(萬元) 差額

(萬元)

5年後總值 100 116 16 10年後總值 200 264 64 20年後總值 400 694 294 註:假設選股息殖利率5%的標的,每年拿出20萬元進行存股(股價持平)條件3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懂得適時調整

情況一:存股後股價大跌

a. 如果大跌是屬外在因素(如景氣、政策或政治利空、天災人禍),反而應該逢低買進。

b. 如果大跌乃是公司內在因素使然,應再研判是否屬一次性利空,還是結構性利空。前者情況應持有,甚至逢低買進,後者應斷然賣出。

情況二:存股後股價大漲

a. 如果股票大漲是外在因素,與公司基本面無關,那殖利率將隨大漲節節走低。如果殖利率跌至4%以下,應考慮換股。

b. 如果股票大漲是內部因素,公司獲利也同步提升。殖利率仍在你可接受的水準,如4%以上,應繼續持有。

存股遠勝存錢、保險 每年存20萬元效果比較存股(元) 存保險(元) 存定存(元)殖利率 5% 2.20% 1.20%5年後值多少錢1,160,383 1,067,968 1,036,581 每年可領多少錢 58,019 23,495 12,439 10年後值多少錢2,641,357 2,258,697 2,136,868 每年可領多少錢 132,068 49,691 25,642 15年後值多少錢4,531,498 3,586,297 3,304,776 每年可領多少錢 226,575 78,899 39,657 20年後值多少錢6,943,850 5,066,502 4,544,460 每年可領多少錢 347,193 111,463 54,534 優點複利效果最佳、有機會賺到可觀資本利得,但也有股價下跌風險。 風險低,且不用花腦筋。 風險最低,不用花腦筋。

缺點 須花精力挑股及換股有知識門檻。 中途解約,將損失可觀利息。 複利效果最差,對退休生活杯水車薪。

資料來源:專精企管精算師葉崇琦人生 3階段 需求大不同

存房屋頭期款以及

子女教育金(25~45歲)選股原則 產業前景看好,具有成長性,低價資金配置 70%成長股、30%收租股建議標的勤誠、華立、興農、新產、台產、興勤、智邦存退休金(46~60歲)選股原則 進(具成長性)可攻、退(股息不錯)可守的標的資金配置50%成長股、50%收租股建議標的 耕興、詩肯、好樂迪、松翰、百略退休後的生活及實現夢想的花費(61歲之後)選股原則配息穩定,較不受景氣良窳影響資金配置 20%成長股、80%收租股建議標的 大台北、大統益、中信金、華南金、兆豐金、生達、中興保、新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74

用拳擊策略靈活攻守 年領百萬股息 存股》銀行小職員財富自由的告白

2016-03-28  TCW

曾經是月薪四萬元的銀行職員,財經部落客冷月在歷經數次投資挫折後,靠著「拳擊」策略及「斷捨離」心法,讓他邁向穩健獲利之路, 達到年收百萬元股息的財富自由目標。

「一檔南港大賠八成的教訓讓我領悟,斷捨離對投資的重要!」投資部落格版主冷月,投資資歷長達十六年,他認為股市贏家與輸家的分別,往往在於「心態」。「正確的心態,必須是用謙卑的心在股市不斷學習、研究、修正,才能邁向穩健獲利的每一步。」他在三十歲那年生日,許下願望:「從股市賺到財富自由,脫離月薪四萬元的上班族行列。」他,今年三十四歲,每年平均股息收入上百萬元。近四年來的操作,平均每年報酬率達三成,放在股市的資金部位,已滾到逾千萬元。他每年出國旅遊三、四趟,逐漸朝著「有錢有閒」的生活目標前進。

高二生下股海

第一檔嘗甜頭,聽明牌賠八成冷月的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護士,二○○○年網路泡沫前,投資股票是他與母親最熱中的「親子活動」。

「高二時,白天上課我會帶股票機偷看盤,下課再去公用電話下單,第一檔股票長銘鋼鐵買沒多久,就讓我資產翻倍,馬上滾出二十萬元資金,從那時我就一心想靠股市致富,開始熱中技術分析的研究,上網瀏覽財經網站,想像著投資獲利的美好……。」這一檔長銘大賺後,試煉馬上接踵而來。二○○○年七月底,他注意到網路財經討論區某高手消息,誤信明牌,在四十幾元買進南港。沒想到同年八月,受到時任南港輪胎名譽董事長林學圃,以人頭戶炒作自家南港等三家股票,違約交割金額高達三億七千多萬元的衝擊,股價一路崩跌。

不知停損又想硬拗翻本的他,等回過神來想賣時,○一年四月南港股價已跌到六元左右,即使等反彈至十元賣掉,也讓他大賠八成,同年南港股價最低還來到二.六元。

冷月深刻體會,投資光靠聽明牌、看技術線形是不夠的,還要懂得觀察基本面與做好停損,否則再多的努力都禁不起一次的大賠。

大學時期砍掉重練

不當賭徒,以股東身分投資公司或許是期許自己成為出色操盤手使然,冷月大學選擇財務金融系,「我不想重蹈母親股市斷頭大賠的覆轍,也不想走上父親無趣公務員的路,我渴望財富自由,所以必須砍掉重練。」冷月閱讀了上百本的投資理財書籍,每月省吃儉用,卻對每堂三千至一萬元不等的技術分析、期貨操作、基本分析等課程很捨得花;甚至利用寫論文之便,透過《台灣經濟新報》與情報贏家的資料,篩選公司;也曾每周土法煉鋼瀏覽上千檔股票基本資料,建立屬於自己的股票候選名單。

○六年開始,他以筆名「丰」活躍於聚財網的討論區,這時他的投資邏輯已轉向側重基本面投資。他告訴自己:「要以股東的身分去投資公司,而不是以賭徒的身分介入股票。」他從資金三十萬元做起,○六年買了十張東友,EPS(每股稅後純益)有三元多,股價二十八元,本益比才八倍,最高漲到六十五元,不到兩年,他就累積到二百萬元的資金。

把投資當拳擊場

中小型價值股為主軸,攻守兼備然而,在追求財富自由的路上,影響冷月最深的莫過於《散戶投資正典》。他說:「書中提到,從過去數據來看,只要長期持有分散得宜的股票投資組合,兩百年來股市的報酬率在扣除通膨後,每年報酬率平均有八%至九%。讓我深信,惟有打破對股價起伏不定的恐懼,把資金放在複利效果最大的股市,最有機會致富。」基於這種長期報酬率終會克服波動的信念,○九年,冷月開始採用「拳擊」投資策略。他解釋:「不管行情好壞,我的持股水位皆高達八成,甚至更高,但都是以中小型價值型股票為投資主軸。行情好時,就增加一些價值成長型的股票賺價差;行情不好,就拉高波動小的防禦價值型股票比重,以賺取穩健的現金股利。」這套策略就如同打拳擊,有機可趁時(多頭),就出重拳攻擊(提高價值成長型股比重),但另外一隻手仍保持戒備防禦(仍維持一定比重的防禦價值型股);無機可趁時(空頭),雙拳採取守勢之餘,同時累積能量(賺股息),以為下一次出拳做準備。

這套「拳擊策略」的成功關鍵在於選股,冷月分享了他的心法:股本三十億元以下,現金殖利率大於五%,營益率與毛利率逐季成長、優於同業,且近五年及連八季EPS為正的標的,並且過去四季EPS在本益比十二倍以下,開始挑選投資標的(熱門股有時會放寬至十五倍),加上法人持股還偏低的個股。

根據以上標準,不乏波動度較低的「冷門股」。但有趣的是,這種獲利與配息穩定的冷門股,逢低布局、耐心等待,通常會有幾檔變成歡喜收割的「驚豔股」,例如今年的博大、凱撒衛,去年獲利逾五成的金洲、神準、新麥,前年倍數獲利的寶雅、裕融。

以去年大賺八成的金洲為例,冷月去年四月買進時,股價其實長期在底部二十幾元附近整理,等到五月十五日財報公布前,他又再加碼。

他解釋:「這家做魚網的公司,不但產業處於寡占市場,除了營益率跳升很快,符合上述的投資邏輯,加上金洲轉投資業外的興櫃股票巧新獲利亮眼,從第一季EPS有一.二元,全年可望有四.八元,本益比不到六倍,當時外資法人也著墨不多,是值得逢低布局的好時機,沒想到股價五月開始發動,一個多月就漲到五十幾元,以本益比先看十二倍計算,已達波段滿足點,就逐漸獲利出場。」

邁向財富自由

修鍊十年,連年獲利逾三成至於停損點,冷月堅持當「看好理由消失」,就要果決出場。「例如我去年唯一虧損較多的世禾,五月買在五十五元後,大盤漲它都沒有漲,營收也沒掉,但下半年才出現營收下滑,毛利率下滑一成,當天開盤大跌,我就以四十元賣掉,損失三成;但從八月股價最低來到二十六.三元來看,嚴格停損相當重要。」也幸好,這一檔他買進不超過資金的一成,這也是他堅持持股組合要分散的原因。

「這套投資邏輯自○六年至今十年的時間,除了○八年金融海嘯虧損二成,次年翻倍獲利,其餘每年都有三成以上的獲利。」冷月笑說,這代表他的投資方程式禁得起時間考驗。

誰說月薪四萬元的小資男累積千萬元大不易?冷月改寫了他的命運。

撰文 / 林心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