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放長線釣大魚 艾薩 Isaac Sofaer

2012-3-15  NM

驟眼看,港交所二○一一年每股基本盈利下跌百分之二,表現遜色。去年,中港股市多災多難,指數下挫兩成半;唯一令人安慰的是成交量穩定,新股上市數目有增無減,期貨及衍生工具交投活躍。市況不景,港交所薪酬開支卻上升了一成五,我不太認同。

澳博刀仔鋸大樹
不 過,投資要往前看。港交所正密鑼緊鼓與中國的交易所成立合資企業,又會跟印度、巴西、俄羅斯的交易所結盟,左右逢源。此外,不要忘記正排隊上市的新股及新 一輪牛市。因此,現在是買入港交所的時機。投資看前景的觀點亦適用於新鴻基地產,其現價較內在價值便宜五十元。中港租金收入持續上揚,新地又擁有大量的土 地儲備,發展潛力巨大。 在澳博(880)之前,我從未遇過一間公司,可以不花一元投資卻能全年賺取五十億元的淨收入。澳博的股東權益是一百七十億元,等同其手上的淨現金。把現金 從股東權益中扣除,撇除利息收入,正好是「零」股本,產生五十億元收入。如果澳門明天會更好,捨澳博其誰!信德集團(242)亦不容錯過,相比之下更便 宜。信德除間接持有澳博百分之五點六股權外,在香港、澳門更擁有多個估值被低估的物業。公司近日的供股安排確保了財政穩定;依我看,其股價應該值十元,不 只三元。 我擔心的最惡劣情況終於發生。美國政府決定透過投資銀行配售其手上一半的友邦股份。這次交易對於友邦股價百害而無一利,大家不要再期望今年有資本增值。投 資銀行願意為一仙的利潤出賣至親,何況你同我?照理,我應該把友邦賣掉,只是其至今未有行差踏錯。

中信泥足深陷
我對 中信泰富(267)公布的盈利有保留。扣除非核心業務及一次性活動帶來的利潤或虧損,按公允值計算固定資產折舊和資本化利息開支,我得出兩億元虧損,而非 中信泰富聲稱的九十二億元利潤。核數師竟然能夠毫無保留意見地同意中信泰富的年報,令人難以置信。「盈利」以外,公司的淨負債達七百四十億元,與股東權益 等值。中信泰富市值約五百二十億元,計及負債,企業價值達一千二百六十億元。這是一個荒謬的數字,一無充足資產做後盾,二無足夠的核心淨收入支付利息開 支。 即使中信泰富澳洲的鐵礦石項目於今年投產,亦無助改善公司的盈利。一來,全年二十億元資本化利息到期必須支付。二來,要應付澳洲新的礦產資源稅、碳稅及利 得稅。三來,為提升鐵礦產能,未來多年所需的成本將會十分高昂。因此,項目何時才能收支平衡屬未知之數,更何況賺錢?中信泰富依賴澳洲鐵礦石項目「發 圍」,六百八十億元的投資到了年底,大概會升到八百億元。就算賣掉非核心資產,以我所知,借貸比率年底時會升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在利息急升的日子,形同雪 上加霜。中信需要大額注資,同時把二百五十億債務重新安排還款期。無論結果如何,股東權益都會被攤薄,小心為上。 中國人壽(2628)把去年的每股盈利削減,以三十倍市盈率和三倍市賬率計,乾脆賣掉它。港交所應該調查其最新的報告,看看截至去年底前,公司的股票投資 減值損失如何。我認為中國人壽每股只值七元,而不是二十元。因此,我選擇避之則吉。 祝君好運! 艾 薩mailto:[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73

當陸股變標準配備 必懂操作兩鐵律 中國納入MSCI呼聲高 長線可釣大魚

2016-06-13 TWM

照市場預期,六月中旬MSCI宣布將中國納入新興市場指數, 象徵中國投資已是標準配備,投資人在進場時機與布局工具,須跟著調整。

照例,每年四月左右,指數編製公司MSCI明晟都會以問卷進行「客戶意見調查」。今年多數基金經理人在「中國納入MSCI新興指數」問題上,心中卻有一番糾結,表達意見時舉棋不定。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指出,中國必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原因,自是反映其經濟地位,「中國之於新興市場,就像美國之於成熟市場。」不過,他話鋒一轉,「中國雖符合新興市場代表性,但評估到基金經理人非常在意的『流動性』問題時,卻會陷入長考。」最明顯例子,中國遇到股災,就有公司停牌問題。「為應付投資人申贖需求,經理人最怕買到流動性差的股票,想賣卻賣不掉時,真的會想哭。外資布局A股須申請QFII額度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若沒在一年內用完,下次再申請,額度就會縮減,限制真的很多。」他說。

「代表性」固然是布局新興市場最基本要求,但「流動性」更像是基金操盤人的命,在這樣的矛盾衝突下,彼此各退一步、「分批納入」也就成為解決矛盾的最佳方案。而從多家基金公司目前的推論來看,MSCI或許在第一階段會先讓A股流通市值的五%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換算下來,中國股市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約一•一%,估計將帶動約一六五至二百億美元的新增資金投入。

鐵律一:

行情清淡就是好買點

「我們對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中國,表達支持態度,且過去一段時間,也確實與MSCI維持密切討論及諮詢。」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表示,「六月中宣布中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可能性相當高,但不管指數權重比率多少,都不會在宣布完隔日就立刻生效。」朱悅認為,就過去經驗,從宣布到正式生效,通常還需一年左右時間,而對基金持股「完全緊貼」MSCI指數權重分配的被動式基金來說,要到正式生效的那一刻,才會開始調整持股。

「指數基金提早一、兩天進場還有可能,但一年多以後才發生的事,現在不會有明顯動作;至於主動式基金,經理人有一套投資判斷標準,就更不會急著進場了。」朱悅說。

此外,若中國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真的如預期只有一%左右,那麼,以被動式、指數型基金約占市場三分之一估計,屆時就算指數生效,為符合權重配置而「非得進場買陸股」的資金,也不過七十億美元之譜,加上主動式基金部分,初期流入中國股市資金頂多一百億美元。

簡單來說,若六月中旬MSCI宣布將中國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從共同基金當中立刻引發的資金轉進效應恐怕極為有限,而即使是在一年後指數正式調整初期,牽動的資金預料也不致太過龐大。

「全球最大指數編製公司納入A股,長期來看,象徵中國投資已是標準配備,雖然實質效果不大,但宣示意義不容小覷。」張繼文這樣解讀。

既然如此,投資人在中國配置上,就要有「放長線、釣大魚」心態,緩慢投入,不要以為短期能看到爆發式上漲行情。「現在,我的基金持股水位是近年來相對高檔。主要是各大央行持續放水,流動性為股市帶來一定支撐;另外,外資對中國經濟改革略嫌悲觀,而行情從冷到熱,通常才是好買點。」近一、三、五年期中國基金績效冠軍、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施斌表示。

「買在行情清淡時」,是投資中國第一條鐵律,一般認為陸股單日成交量低於五千億元以下,就是不錯進場時機;第二,則是釐清布局規畫,選定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資訊越發達、效率越高的市場,越適合ETF操作,但中國顯然不是如此。」保德信投信中國產品首席石永平指出。

鐵律二:

主動式基金、H股為首選

他認為,中國股市易受消息面影響,市場資訊嚴重不對稱,也不透明,使得中國基金績效好壞差異相當大。在「情報套利」氾濫下,沒有直接操作A股經驗的人,應以中長期績效不錯的主動式基金作為投資工具,透過基金經理人篩選、過濾資訊,為績效把關。

價值型投資人則可留意以投資H股為主的中國基金。「事實上,整個新興市場資產配置已長時間低配中國;一旦MSCI新興市場宣布納入,經理人在不想擴大低配,又不想錯過行情的情況下,不見得會買A股,卻可能加碼更具價格優勢的港股。」朱悅表示,A股池子大,只要一部分資金流到H股,市場效益就相當明顯,對港股反而是更大利多,值得投資人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