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有試過斷供而與銀行交涉嗎?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5.html

朋友買了止凡的著作,約會吃個飯,順便在著作上簽個名。這當然好,想不到會有人喜歡自己的親筆簽名,感覺好像飄飄然。在會面中大家討論了不少財務的話題,其中一個最深刻的,就是朋友深深體會「跟銀行做朋友」的重要性,亦分享了自己家人的經驗。



原來朋友的爸爸一向是生意人,由於經營生意,所以90年代時買入了幾個辦公室,一個自用,其他盡可能收租。當時正是97年高峰,聽到這裡,我想blog友都大概會估計到往後發生什麼事情。97年,香港樓市大跌,當時電臺主持人白姐姐都因炒賣辦公室而損手,相信大家都還記得當時的情況。

朋友的爸爸就在那時出事,借銀行的按揭由98年開始斷斷續續,時供時斷供,銀行久不久都發出警告信。最後,朋友爸爸跟銀行代表會面傾,討論處理方法。為何可以傾?因為朋友爸爸是生意人,平日跟銀行往來甚密,而這位銀行代表亦是他朋友,所以銀行不介意一起討論解決方法。

最壞打算是申請公司清盤,但原來借錢的主體是家有限公司,而有限公司要搞清盤,所需要的律師、核數師、手續費等都不少,有這筆錢的話都不用拖銀行供款吧。銀行亦明白這問題,對於銀行,最重要還是有錢還,於是銀行建議拍賣幾個辦公室,朋友還記得當時的拍賣價低得可憐,簡直是賤賣資產,若有錢的話一定會買回來,可惜銀行的拍賣規則又不容許家人投回拍賣單位,眼白白看著資產被賤賣,心中不是味兒。 

賣下一個,賣下又一個,最後連自用的一個都賣掉,而該公司還是拖欠銀行,但已經無資產可賣,如是者一直下去,供款時有時無,一直拖到02年,朋友記億迷糊地話銀行最後好像沒有再跟進,不知是否還清,只見爸媽沒有再為還款而苦惱,也不追問太多。 

當年朋友爸爸生意出現資不抵債,現金流出問題,又不申請清盤破產,困難地生活到今天,朋友家中的所有財務動作,尤其再置業之類,都不會考慮再以爸媽的名字處理,以免再有麻煩,因為他們在銀行中的記錄應該很不良,甚至會令銀行翻舊帳,再啟動追數程序,還是可免則免。 

這故事令我想起Donald Trump,他可謂欠銀行債務的經典例子,他的名言大概是:「生意人要懂得跟銀行家做朋友。當你欠銀行幾百元,還不了款的話,你比銀行更害怕。若你欠銀行幾百億元,還不了款的話,銀行比你更害怕」。他就是欠下幾百億還不了,跟銀行談條件,銀行只好讓他繼續經營他的生意,延長還款期,而不作申請清盤動作,因為他深明銀行最有興趣是取回還款,不是看著他清盤。

若我們了解銀行的底牌,了解他們的利益考慮,又跟銀行家做了朋友,這的確可以從銀行的規範之中找到一些生機。不過,這樣的麻煩盡可能避免,借貸前還是好好計算,預計極壞環境。每每全力以赴,出事後跟銀行家談判條作,這並非上策。
普普通通一個打工仔,一兩間物業,以自己名字上會,斷供的話,銀行直接了當啟動程序,交涉的可能微乎其微,除非你對銀行來說還很有價值噢,怎能變得有價值,算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有趣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