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證書大國為何是質檢小國——第三方質檢公司夾縫求生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646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曝光,不法廠商使用鉻超標的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修正藥業、通化金馬藥業、蜀中製藥等9家藥廠13批次的膠囊劑藥品榜上有名。

整個生產流通過程本有層層「關卡」:原料進出廠均要求藥企自檢,藥品出廠時藥監部門要進行強制抽檢,藥品進入市場後,藥監部門還會不定期地針對不同藥品進行抽檢。但這些「關卡」卻一路虛設。以至於網友們調侃,現在的食品安全監管,是「記者幹了質檢的活,微博幹了媒體的活,有關部門幹了跑龍套的活」。

「如果將部分監管的活交給第三方來做,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天翔集團(intertek)中國區高層戴維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他看來,中國之所以屢屢出現食品和藥品安全事故,「檢測和認證上的行政壟斷」是一個重要原因。天翔是一家有著140多年歷史的英國第三方質檢公司。

證書大國的認證之亂

「如果在西方,藥品企業出事,這些頒發合格證書的第三方機構也會倒大黴。」戴維介紹,在西方,第三方質檢市場非常發達,小到市民家庭的室內空氣質量,大到重大工程標準核算,第三方質檢公司都承擔著重要角色。如果某公司的產品在取得了第三方質檢公司頒發的合格證書或者是認證後出了事,這些出具合格報告和認證的第三方公司輕則關門,重則負責人直接進監獄。

他給南方週末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若干年前,美國一個曾經非常出名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因為被檢產品的一次事故,第二天,在全美50個州的分公司全部關閉。

幾年前,有一個中國出口到迪士尼的聖誕老人燈突然起火,聽聞這一消息,他的上司怎麼也睡不著覺,半夜爬起來給他打電話,在確認自己的公司沒有為對方提供合格報告和認證後才松了一口氣。

正因為有嚴重的後果監督,一直宣稱獨立於甲、乙雙方的第三方質檢機構也不敢輕易出具合格報告和頒發各種認證證書。在給申請方發放了合格報告和認證後,身為發證機構的第三方需要繼續跟蹤,確保自己檢過的產品不會出問題。

據戴維介紹,在天翔集團的每一個分公司,都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盯著工廠,這個部門的員工,基本都不在公司,整天在客戶的工廠巡視,而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怕出事」。

「對我們來說,信譽是最核心的資產,一旦這個受到影響,基本就不用再在行業裡混了。」戴維說,「但是在中國,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他曾經留意過,在中國屢次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這些認證機構基本都安然無恙,「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很多經過中國認證公司認證過的產品在出口時並不被認可,他們都知道中國的很多認證本身有問題」。

中國是被公認的證書大國。從中央認證、地方認證到行業協會認證,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認證及生產准入制度認證等,幾乎無所不包。

以此次涉事的修正藥業、通化金馬藥業、蜀中製藥等9家藥廠為例,他們除了獲得由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製藥企業許可證外,還通過了由各地藥監部門頒發的「GMP」 (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意為「良好作業規範」)認證。在中國,這項認證是進行藥品生產的必備條件。

而對於藥品流通企業,則需取得同樣由各地藥監部門頒發的「GSP」認證(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的縮寫,意為「良好供應規範」)。除此之外,藥企的實驗室階段還需取得「GLP」認證,新藥臨床階段取得「GCP」認證,在醫藥商品使用過程中取得「GUP認證」。然而,所有的這些行外人摸不著頭腦的認證都沒能保證藥物的最終安全。

ISO9000認證在中國的「爛」掉,更是中國認證之亂的典型事例。這套最初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於1987年開始公佈的國際認證體系,目的是希望通過建立統一的標準,從而減少國際貿易的成本。但在1990年代初引入中國後,就日漸演變成了一手交錢一手拿證的生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2002年左右,一個中型企業,一個ISO9000認證做下來,需要交納5萬元;但是現在,做認證的中介公司可能連1萬元還不一定收得到。

被壟斷的巨大市場

中國混亂的認證體系不但讓國人受害,也讓中國製造走出國門面臨著重重阻礙。這成了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市場機會。

據TÜV SÜD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 SÜD)大中華區市場總監呂岳憲介紹,開始時,一些中國客戶找到他們,要求其就某一項產品出具檢測報告,因為國外買家有這樣的要求。隨著客戶越來越多,TÜV SÜD有了進駐中國市場的想法。

據他介紹,成立於1866年的TÜV SÜD,前身是巴伐利亞鍋爐檢測協會,由於其出具的報告的中立性和權威性,一些企業逐漸將其當成企業產品的信用憑證,此後,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TÜV SÜD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覆蓋測試、檢驗、認證、培訓等多個領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國際上類似的巨頭還有法國必維、美國美華認證(UL)、SGS等。一些國外買家在選購貨品時,已經習慣看對方是否拿到了這些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或者是認證,如果沒有,則基本免談。迫於這樣的壓力,中國製造商也根據國外買家的需求,向這些第三方質檢機構申請產品檢測或者是認證。

然而,一方面是國內的需求日漸旺盛,另一方面,卻是中國在此領域的封閉和保守——認證和檢測為非開放領域,外商不能在中國設立獨資公司。在此背景下,尋找體制內的合作夥伴成為了這些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唯一渠道。

TÜV SÜD就是以這種方式進入中國的。1991年,經過多方接觸,其和江蘇一家官方質量監督機構成立了合資公司,前者佔股51%,後者49%。其他的行業巨頭,如Intertek、SGS也是如此。

據天翔集團中國區高層戴維透露,這樣的合資大多有名無實,這些中方機構並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和管理,而外方也無需就公司業務向他們匯報。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戴維說,「我們肯定需要向他們交錢,但是按照利潤分成,還是交管理費或者是掛靠費,連我也不清楚。」在沉默了幾秒鐘之後,他又補充道,「即便知道,我也不大方便向你說。請你理解。」

但即使外資第三方質檢公司曲線進入了中國市場,他們在中國面對的問題仍比國外要複雜得多。

戴維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曾接待過一個珠三角工廠老闆,對方的產品要出口歐洲,買家要求其拿到Intertek的認證,於是他便將樣品寄了過來。在這位老闆看來,付了錢,這邊就會給他發一個合格證,誰知,一週之後,這邊告訴他,產品不合格,不能給他發證。他暴跳如雷,要求Intertek賠償他的損失。

「這關我什麼事,所謂的第三方,就是獨立地對產品負責。」戴維兩手一攤,有點無奈地說,「但是許多中國客戶一開始還不能理解這一點,典型的『買證思維』。」

這還只是小事。讓這些外資公司們更加頭疼的,是政府在這一領域的絕對壟斷。中國有著為數眾多的官方檢測機構,他們分佈在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衛生、建設、環境保護、交通、農業等部門,且在31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下屬市/縣級行政區域均設有檢測機構和代表處,由不同職能的政府部門投資建設並主管。其中質檢部門所屬的檢測機構數量最多,達到3500多家,佔全部檢測機構數量的14.5%。

這些多如牛毛的官方檢測機構主要針對內銷產品從事強制性、壟斷性的檢測任務,比如中國人熟悉的「3C」認證(英文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縮寫,即「中國強制認證」)。

湖南省某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質監局副局長對南方週末記者介紹,這些檢測中心均為事業編制,每年財政會給予一定額度的撥款,用於設備以及人員的開支等。而各地的這些直屬檢測機構則根據上級下達的計劃對市場上產品進行抽檢。但是,對於企業繳納的檢測費,他則不願意多談。而據另一位在業內從事檢測工作十多年的工程師透露,這些收入均為預算外收入,直接進了當地財政。

至於這些收入總共有多少,外界則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一筆小錢。十多年前,長城認證廣州中心總經理陳世國就曾有過估算,當時,僅珠三角就有九十餘萬家企業要通過企業體系認證,「長三角的市場比珠三角更大,如果將全國檢驗認證市場囊括在內,至少有不下於500億的一次性市場和200億年費市場」。

但是,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中,民營和外資公司能分到的有多少呢?2009年,在創業板上市的第一家民營第三方檢測公司,深圳市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書提供的數據是——國有檢測機構:55%以上;外資檢測機構:30%多;民營公司:不到10%。

每一次危機都帶來更多需求

2001年,中國加入WTO,按照世貿規則,中國需要逐步放開這一市場。進入中國的一些外資第三方質檢公司也開始邁上了快車道。

據TÜV SÜD大中華區市場總監呂岳憲介紹,TÜV SÜD開始時主要是滿足一些出口企業的需求,隨後開始主動出擊,在中國的產業集群帶,如溫州、廣州等地設立辦事處,拓展業務。2009年以來,中國一些沿海企業加快了內遷步伐,TÜV SÜD也隨之在成都、重慶等西部地區設立了分公司。

同樣看到這一趨勢的,還有國內的一些民營第三方質檢公司。

廣州恆定檢測公司便是其一。這家公司成立於2010年11月,老闆鄭開云是位80後,此前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外貿公司,金融危機時,單越來越少,快要支撐不下去,他便謀求轉型檢測行業。由於此前所做的主要是陶瓷出口,而這些出口產品也需要拿到中國的第三方認證,熟悉這一流程的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這個行業。

開業兩年來,他發現和他一樣進入這個行業的民營創業者越來越多,他初略估計,「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一到兩家開業」。另一項公開數據顯示,從2000年底至今,新成立的各類檢測機構總數增加了近1/3。

鄭開云介紹,幾乎每一次危機的爆發,都會直接反映在公司的業務上。比如,兩個多月前,安信地板被曝出甲醛超標,公司中要求測量家裡地板是否安全的業務突然大增。而在日本地震核輻射時,同樣的檢測需求也突然之間增長。目前,在公司的業務中,個人客戶大約佔了七成。

鄭開云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之所以企業客戶只有三成,是因為很多檢測不敢做。「有些企業是為了拿證而拿證,我們又沒有那麼多人力去跟蹤,如果出了事,我們就要承擔責任,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做。」

2012年2月份,天河環保局突然找上門來,讓其承接其下的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項目的檢測工作。「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鄭說,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一些政府部門也在嘗試著轉變職能,將這些項目外包出去。

在鄭看來,第三方檢測市場未來也會越來越細分和專業,他的下一個計劃,是在電子產品的輻射檢測上投入,因為他注意到,許多人對手機、電腦的輻射越來越關注,卻找不到地方檢測,而這可能就是「下一個藍海」。

(應被訪者要求,戴維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3

質檢總局:6月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365批可口可樂、無印良品等上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082

2015年7月1日,湖北宜昌,行人從可口可樂專櫃前經過。 (東方IC/圖)

8月3日,質檢總局公布了6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共有328種食品、37種化妝品,合計365種產品上“黑名單”。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如可口可樂、都樂、桂格、日清、嘉寶等都榜上有名。

公告顯示,可口可樂的6批共計79.2噸的冷凍濃縮橙汁菌落總數超標,被予以退貨處理。

菌落總數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學院副教授範誌紅告訴新華食品,如果是包裝好的成品濃縮果汁出現了菌落總數超標,那麽問題應該是出現在生產加工的環節。

此外,還有7批來自美國的嘉寶牌燕麥米粉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電解鐵被予以銷毀處理;9批日本五木牌拉面因標簽不合格被銷毀,5批新加坡第一家牌鮮蝦海鮮燒麥因磷酸鹽超標被銷毀,2批臺灣地區桂格3合1麥片分別因大腸菌群超標、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被退貨,而由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進口的多批餅幹因超過保質期被銷毀。

化妝品方面,產自韓國的4批烏帝科帝染發劑,檢出甲醇超標;產自英國的兩批活力牌洗手液,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被銷毀;產自德國的一款德恩奈美白草本牙膏和歐齒靈清新酷爽兒童牙膏,氟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三文魚多次被檢不合格

三文魚雖然好吃,但問題多多。
 
今年1月和5月檢疫部門就已兩次檢出挪威三文魚感染貧血癥病毒,而在這次名單中,又有一批來自挪威的問題三文魚,這批由重慶某公司進口的三文魚重約3噸,被查出黃金色葡萄球菌而進入了銷毀處理。
 
此外,還有一批重約3.2噸的冰鮮鮭魚(挪威)被檢出霍亂弧菌被銷毀;9批冰鮮大西洋鱈魚(挪威)則存在揮發性鹽基氮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或攜帶有害生物的問題被銷毀。

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汙染等為主要因素

《北京晚報》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255批、化妝品132批。
 
不合格食品涉及19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飲料類、糕點餅幹類和糧谷及制品類,來自57個國家或地區,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汙染和品質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化妝品涉及6類,主要為膚用化妝品、口腔類化妝品和美容化妝品等,來自9個國家或地區,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和品質不合格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201

可口可樂一年兩上質檢總局“黑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101.html

近日,質檢總局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在共計226批次不合格食品里,包括朝日、三得利、可口可樂在內的60批次飲料產品名列其中,不合格主要原因為獲證不符、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超過保質期等。此次,可口可樂上“黑榜”並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不大。由上海東舶進出口貿易進口的可口可樂清咖啡因為貨證不符被責令退貨。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可口可樂不到一年內第二次上質檢總局的“黑榜”。上一次,可口可樂6批共計79.2噸的冷凍濃縮橙汁菌落總數超標,被予以退貨處理。

據此次不合格名單顯示,由上海東舶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由日本ENDO SHOJI.CO.LTD公司生產的22批次的飲料產品被查出貨證不符。其中包括6批次三得利咖啡及果汁飲料,以及1批次可口可樂清咖啡飲料。

一般而言,出現貨證不符,有可能是因為批次、生產日期、產品成分等標識錯誤,但也不能排除包裝和質量問題。

此外,由上海愛利盟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由土耳其DOGUS CAY VE GIDA MADDELERI URETIM PAZARLAMA ITHALAT IHRACAT A.S.公司生產的9批次水果茶及草本茶飲料被查出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由上海峰一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由日本MINEBO CO LTD公司生產的6批次果汁飲料被查出超過保質期;由萬享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進口、由意大利EUROFOOD SRL公司生產的3批次尤樂傅濃縮果汁被查出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焦亞硫酸鉀;由上海貝安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口、由臺灣地區YI XINSHENG MEDICAL INTERNATIONAL,INC公司生產的3批次茶飲料也因標簽不合格進入此次不合格名單。

從質檢總局公布信息看,近期飲料類產品不合格現象較為突出的是咖啡飲料以及果汁飲料。去年8月3日,國家質檢總局官網公布了去年6月入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包括可口可樂、無印良品、都樂等知名品牌在內的共365批進境食品、化妝品被檢出不合格。果汁類飲料占了較大比重,其中,可口可樂的6批共計79.2噸的冷凍濃縮橙汁菌落總數超標,被予以退貨處理。

由於消費者口味及需求的變化,近年來,咖啡及果汁類飲料逐漸成為中國市場新寵。食品商務網數據顯示,中國咖啡市場正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長。而其中,即飲咖啡的複合增長率更是高達34.2%。從可口可樂高調推出喬雅;怡寶與日本麒麟火咖聯手;星巴克選擇與康師傅的“小資邂逅親民”;統一推出了即飲咖啡戰略新品“雅哈hey”系列;娃哈哈也推出貓緣咖啡,各巨頭動作頻繁都預警著一個信號:即飲咖啡。可口可樂此次上黑榜的就是其清咖啡飲料。

面對快速增長的消費者需求,生產商、進口商在不斷增加供應量的同時,亦不能放松自身對產品質量、包裝、運輸、檢驗檢疫各環節的嚴格把控,以保證將品質合格、信息完備的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質檢總局強調,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妝品都已依法作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68

教育部、質檢總局相繼聲明:退出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教育部近日發布聲明,決定退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發起的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今天,質檢總局官網聲明同樣宣布退出該活動。

質檢總局在聲明中稱,2011年8月31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牽頭會同教育部、安全監管總局、質檢總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通知》(中關工委〔2011〕20號),部署開展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但近年來,有人以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辦公室名義對外簽署合作協議,收取相關費用,從事牟利活動,並產生民事糾紛。

質檢總局鄭重聲明,"上述活動違背了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公益性原則,未獲我局授權,與我局無關,提醒廣大企業和個人謹防上當受騙。經研究,我局決定退出中國關工委發起的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質檢總局聲明

教育部聲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70

質檢總局發布旅行警示公告:近期赴新加坡等謹防寨卡病毒

針對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寨卡病毒病疫情,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提醒近期準備前往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廣大遊客,關註目的地寨卡病毒流行情況。

據悉,自8月27號新加坡確認發現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以來,新加坡寨卡病毒感染人數呈持續上升趨勢。截至9月4日中午,新加坡境內寨卡病毒感 染病例數已增至242例,其中23名中國大陸患者和1名中國臺灣患者確認寨卡病毒感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美洲地區50多個國家和印度尼西亞、 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發生了寨卡病毒病本地傳播。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國家質檢總局警示公告,提醒近期前往新加坡旅行者註意防範寨卡病毒,采取嚴格預防措施避免 被蚊蟲叮咬,如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噴塗蚊蟲驅避劑、使用蚊帳等。在新加坡期公民註意監測健康狀態,如被蚊蟲叮咬,並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時,應當及時就醫。旅行者可到各地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聯系進行免費檢測。

國家質檢總局提示,近期從新加坡等發生寨卡病毒病本地傳播國家和地區返回人員,入境時如有發熱、皮疹等癥狀,應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並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旅行史。各地檢驗檢疫機構要加強聯防聯控,做好寨卡病毒病疫情監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65

質檢總局出手 三星終於召回部分中國版NOTE 7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組織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與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行會談後,該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 2016年9月14日起,召回2016年7月20日至2016年8月5日期間制造的部分Galaxy Note7數字移動電話機,中國大陸地區受影響的數字移動電話機數量為1858臺。該部分產品為2016年9月1日正式銷售前通過三星官網蓋樂世社區等渠 道,通過以舊換新等方式提供的測試體驗用數字移動電話機。

本次召回範圍內的數字移動電話機電池在陽極與陰極隔離膜局部變薄,並且絕緣膠 帶未完全覆蓋極板塗層的情況下,出現短路現象,導致電池異常發熱,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燃燒,存在安全隱患。對於召回範圍內的數字移動電話機,三星(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將免費為客戶更換一臺同型號的符合相關要求的全新數字移動電話機,以消除安全隱患。

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自2016 年9月14日起在官方網站(www.samsung.com)上發布召回計劃,並由專人逐一通知顧客進行更換。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顧客服務熱線 (400-810-5858)進一步了解具體情況。用戶也可登陸國家質檢總局網站(www.aqsiq.gov.cn)、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 站(www.dpac.gov.cn)以及關註微信公眾號(AQSIQDPAC)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撥打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熱線電 話:010-59799616反映召回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或提交缺陷線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966

馬爾代夫列寨卡病疫區名單 質檢總局警示旅行風險

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質檢總局近日發布旅行警示公告,警示前往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旅行的人員,旅行期間應當采取嚴格預防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入境時如有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當主動向入境口岸的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公告有效期3個月。

9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通報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暴發通過蚊媒感染的寨卡病毒病疫情,並將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列入寨卡病毒病疫區名單。

質檢總局警示,近期前往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旅行的人員,旅行期間應當采取嚴格預防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如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噴塗蚊蟲驅避劑、使用蚊帳等。在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期間應自我監測健康狀態,如被蚊蟲叮咬,並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時,應當及時就醫。

公告指出,近期從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返回國內的人員,特別是曾去過已知有本地疫情流行地區或被蚊蟲叮咬者,入境時如有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當主動向入境口岸的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入境後如出現上述癥狀者,應當立即就醫,並向醫生說明近期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同時在21天內繼續噴塗蚊蟲驅避劑,以免傳播家人或他人。

公告強調,孕婦或計劃懷孕者及其性伴侶,應當盡量避免前往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等已知有本地疫情流行的地區;如果確需前往,在計劃出發前可咨詢當地檢驗檢疫機構所屬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提前做好預防措施;近期有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居住和旅行史者,如被蚊蟲叮咬,並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時,應當及時就醫;回國後,建議6個月後再計劃懷孕,如果已經懷孕,需告知醫生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並密切監測胎兒發育情況。

公告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應加強聯防聯控,與當地勞務派遣機構保持溝通渠道順暢,及時掌握前往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及返回務工人員信息,做好寨卡病毒病疫情監測。

各地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對來自馬爾代夫和新喀里多尼亞人員提供免費的寨卡病毒篩查檢測,上述人員可與各地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聯系進行免費檢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587

質檢總局啟動“雙十一”專項抽查 重點查手機等熱銷產品

國家質檢總局11日在北京開展“‘雙十一’質監部門在行動”在線展示活動,展示了“神秘買家”網上買樣、取證全過程。

發布會上,國家質檢總局與設在杭州的質檢總局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風險監測中心進行了視頻聯線。 監測中心從今天早上8時開始買樣,截止上午9時,已經買樣116批次。 神秘買家所購買的這些產品來源於監測中心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廣泛抓取、分析網購消費者評論、電子商務平臺質量投訴等信息,最終鎖定的熱銷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 “神秘買家”其實是質檢總局組織的社會誌願者,他們在質檢總局的指導下,對特定商品進行網購,然後反饋商品質量及購物過程。

質檢總局副局長張沁榮說,各大電商平臺企業應對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嚴格把關,對發現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問題要及時處理,積極探索建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對網店經營者實行信用管理。

她說,近年來質檢部門逐步探索創新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機制,構建了“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機制。

據介紹,2014年至今,全國質檢系統開展了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提升行動。2016年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82.7%,比2014年提升8.8個百分點。

同時張沁榮副局長透露,雙11專項抽查的重點包括網上熱銷的智能手機、智能馬桶蓋、兒童紙尿褲、羊絨衫、電磁竈、旅行箱包等,抽查結果將及時公布,不合格產品將要求相關電商平臺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47

質檢總局:45種產品抽查不合格率8.4% 廣東省7家企業拒檢

據質檢總局網站12月30日消息,8月至11月,質檢總局組織開展了第4批羊絨針織品等45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紡織品、電子電器、輕工產品、建築和裝飾裝修材料、農業生產資料、機械及安防、電工及材料等7類產品。

經檢驗,3660家企業生產的3683批次產品合格,檢出33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8.4%。

日用及紡織品抽查了544家企業生產的544批次產品,包括羊絨針織品、皮革服裝、羽絨服裝、背提包、旅行箱包和皮鞋6種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1.9%。

電子電器抽查了446家企業生產的448批次產品,包括LED控制裝置、無線路由器、安全隔離網閘、電風扇、電熱水壺、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固定式通用燈具和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8種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4.7%。

輕工產品抽查了530家企業生產的537批次產品,包括彈簧軟床墊、兒童家具、軟體沙發、衛生紙、運動頭盔和家用衛生殺蟲用品6種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4.8%。四是建築和裝飾裝修材料抽查了1209家企業生產的1210批次產品,包括建築防水卷材、建築用夾層玻璃、淋浴用花灑、膠合板、刨花板、采暖用散熱器、給水用聚乙烯(PE)管材、建築用絕緣電工套管、陶瓷磚和衛生潔具(洗面器、浴缸)10種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8.8%。

農業生產資料抽查了29家企業生產的29批次玉米聯合收割機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3.4%。

機械及安防產品抽查了673家企業生產的673批次產品,包括機動車發動機冷卻液、汽車制動軟管、單相電能表、熱能(量)表、口罩、手提式幹粉滅火器、消防水帶和消防應急燈具8種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3.7%。

電工及材料產品抽查了568家企業生產的581批次產品,包括三相異步電動機、小功率電動機、聚氯乙烯絕緣電纜電線、電線組件、電力變壓器和原電池6種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8.4%。

在本次抽查中,廣東省7家生產企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監督抽查。分別是:揭陽空港經濟區鳳美德源電器廠、揭陽市區通寶家用電器廠、揭陽空港經濟區鳳美永嘉泰電器廠、揭陽空港經濟區溪南淩博電器廠和揭陽市鎮泰五金電器有限公司在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產品抽查中拒檢;佛山市路司照明有限公司在固定式通用燈具產品抽查中拒檢;惠州市德幫實業有限公司在無線路由器產品抽查中拒檢。

本次抽查共發現339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主要質量問題包括:羊絨針織品的纖維含量不合格,羽絨服裝的羽絨含絨量和絨子含量不合格,皮革服裝的撕裂力不合格,皮鞋的遊離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項目不合格,兒童家具的結構安全不合格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182

質檢總局:完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推動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

據新華社消息,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9日說,2017年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重點抓好婦幼用品、學生用具、紡織產品、食品農產品等行業產品,力爭這些重點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0%以上。

據介紹,這些重點產品還包括建築裝修材料、生活家電、家具、新興消費品、食品接觸類產品、節能環保產品、農用生產資料,以及出口摩托車等行業產品。

支樹平在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上說,要盯住消費需求旺盛、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般消費品領域,抓住兒童用品、電子電器、汽車產品、食品相關產品等重點產品,完善安全標準體系,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完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推動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

支樹平說,今年要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重點抓好旅遊、民航、鐵路、郵政、農村供銷、養老服務、電子商務等領域以及檢驗檢測認證、標準化、計量測試等高技術服務業質量提升,爭取重點領域服務質量顧客滿意度穩定在75以上。

標準是質量提升的“牛鼻子”。支樹平說,要圍繞重點產品和服務,開展國內外標準比對工作,提升國內外標準水平一致性程度。探索建立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快速通道,推動企業更多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