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楊寧的痛點:做天使立地成佛 騰訊會被它自己覆滅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581.html

作為最早拿到「入場券」的互聯網創業者之一,楊寧經歷了三次大起大落,卻沒有成為大佬。多年來,沒有將手中的項目和公司持續堅持下去,成為楊寧創業的痛點。

「騰訊這座大山一定會被它自己覆滅的。」

「兩三年之內微信就會被替代,像微博一樣。」

說完這兩句話,楊寧把頭往沙發上一仰,架起二郎腿,眯縫著雙眼,像是在等待石子投入湖面泛起的漣漪。

如果這兩句話是一般創業者所說,人們最多會說他瘋了,但楊寧還有幾分做判斷的資本。他的人生經歷像一本跌宕起伏的小說——24歲跟陳一舟、周云帆創立ChinaRen,一年後賣掉;27歲二次創業創辦空中網,兩年後上市成為最年輕的上市公司總裁;36歲退出第三家創業公司全職做天使投資人。他自認為對互聯網的觀察跟別人不一樣,「所有偉大的成功背後都孕育著自我覆滅的因子。」他說。

楊寧說話喜歡旁徵博引,從西班牙超級艦隊說到英國版圖的凋零,從孔孟之道說到王陽明心學,聽起來就像是個文藝青年,這容易讓人忽略他的技術背景——他曾是搜狐早期的技術總監。他並不拒絕談論過去,甚至笑稱自己是互聯網界的「活化石」,但他也迴避不了這樣一個「心結」——如果當初沒有賣掉ChinaRen,會不會成為中國的Facebook?如果當初堅持一個方向而不是養大了就賣,是不是現在就能擠進一線大佬的陣營?

類似這樣的假設永遠不會有答案。現在,楊寧認為自己做出了符合這個時代潮流的選擇——第一代互聯網的「套現者」,做起了「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他曾經掌握或者仍在掌握著豐富的資源,但也正在遠離戰場和用戶,而做「天使」可以讓他更接地氣,並有了二次射門的可能。

「你會跟創業者怎麼概括你的故事?」

沉思片刻,楊寧回答道:「一個關於怎麼放下執念、立地成佛的故事。」

機會與放棄

楊寧說,他的人生好像是老天不斷給予機會,一兩年就給一次能賺很多錢的機會,但每一次他都選擇了賺最少錢的那一部分,賺最多的那一部分總是被放棄。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坐在北京位於華貿中心的辦公室。樓上就是紅杉資本、IDG等大鱷,而成立不到一年的樂博資本包括他在內只有4個合夥人,資產總規模為1億元,相比之下有些「寒酸」。楊寧並不是沒有拿到過船票,1990年代末的互聯網創業大潮中,他曾經跟陳一舟、周云帆一起創立ChinaRen,而那時他們誰也沒意識到,這是未來互聯網最好的一塊資源——社交網絡。

中國互聯網所有的故事,開頭都充滿著意氣風發。在斯坦福讀書時期,陳一舟對美國正如日中天的互聯網非常感興趣,於是發起了一個斯坦福中國互聯網討論會,結果來的人寥寥無幾。在陳一舟滔滔不絕的「忽悠」下,楊寧、周云帆加入進來,三個人決定創立一家名叫ChinaRen的網站,這被譽為中國第一代SNS雛形。

彼時Google剛剛成立,只有9個員工。「我們還去參觀了一下他們的公司。與他們一起吃了頓飯,當時他們邀請我們說,成為Google第10個員工吧?」三人商量了一下,還是最終決定創業。「現在想想如果當時加入的話,財富可能是現在幾十倍吧?」楊寧將雙手一攤,沒什麼好後悔的,因為接下來還有幾次跟財富擦肩而過。

1999年,楊寧等三人從斯坦福回到中國,ChinaRen依靠校友錄短時間內成為了國內同類產品中規模最大、數據最全、用戶最多的網站,高盛很快投資了1000萬美元。雅虎也曾經提出1億美元的收購計劃,但ChinaRen當時有了高盛的投資,認為上市指日可待,所以拒絕了。

「高盛當時在中國只投了四家公司,第一個是ChinaRen,第二個阿里巴巴,第三個網易,第四個平安保險。哈哈,很慚愧我們是表現最差的。」楊寧告訴《中國企業家》,高盛在ChinaRen的項目上沒有賺到錢,而在整個中國的互聯網項目也沒賺到錢,「甚至我也沒賺到錢。」

為什麼楊寧也沒賺到錢?一個根本原因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破裂。2000年美國股災,雅虎股票從300多美元跌到20多美元,亞馬遜股價也跌了90%,整個互聯網進入了寒冬。當年7月份,ChinaRen已經沒錢了,高盛也拒絕了ChinaRen的再融資請求,稱總部有命令,不許再追加互聯網投資。後來楊寧他們就跑去找搜狐。「沒辦法,當時騰訊、新浪壓根不理我們。」楊寧說,搜狐的張朝陽同是海歸出身,對ChinaRen很感興趣,就提出3000萬美元收購。

談收購的時候又發生了爭議。搜狐想以3000萬美元現金收購,而ChinaRen方面則希望換股收購。搜狐認為,他們是14美元1股上市,而當時的股價跌到了7美元一股,如果跟ChinaRen進行換股收購,覺得虧了;楊寧等則認為,別人想要的對於自己來說肯定是不好的,所以得反著來,雙方膠著了很久,最後搜狐同意了換股方案。當時楊寧還覺得賺到了便宜,誰成想收購完之後搜狐的股票7塊變6塊,最後變成8毛錢一股。而楊寧和周云帆在1塊錢一股時把所有搜狐的股票全拋了,賣了50萬美元,出來創辦了空中網。

「現在搜狐的股票是1股60美元左右。」楊寧聳了聳肩。

楊寧說,自己的人生就是不斷放棄的過程。不管是Google的邀約、雅虎的收購、搜狐的股票抑或現金收購也好,每一次,自己都跟財富擦肩而過。選擇放棄的另一面是缺乏耐心。多年來,沒有將手中的項目和公司持續堅持下去,也成為楊寧創業的痛點。

「但你說我後悔嗎?我不後悔。」

 

貪婪與恐懼

那個時候的楊寧可能顧不上後悔。24歲創立第一家公司並且成功賣掉,第二次創業對他來說不過就是「從頭再來」。那時,中國互聯網儘管經歷了2000年的泡沫,但依舊是一塊未被挖掘的金礦,楊寧跟張朝陽、李彥宏這樣的海歸派擁有的共同優勢就是英語好,複製美國已有的互聯網模式成為了海歸們的首選。

「當時海歸融資比土鱉容易多了。」楊寧說。也是在1999年,李彥宏回國低調創辦了百度。

當時楊寧也見過馬化騰。對方也在四處找投資而焦頭爛額。楊寧笑著說,「但馬化騰英語不好,所以融不到海外的錢。」

清華計算機系87級校友、互聯網人鄧永強對那段歷史如數家珍。「馬化騰找過新浪的王志東,問150萬美元要不要,王志東看了一眼心想你那東西我花10萬就做出來了,同樣丁磊也沒搭理他。都是技術出身的人,所以很自負。結果反倒成就了今天的騰訊。」相比馬化騰,楊寧的創業過程順利多了,但成敗卻是相反的。

從ChinaRen出來後,周云帆跟楊寧選擇了國內正在爆發的一個行業——無線增值業務,也就是SP行業。楊寧說,找錢的過程很痛苦,所以他們特別害怕不賺錢的行業,而空中網就是一個很容易賺錢的公司。

2002年3月,楊寧和老搭檔周云帆一起辭職,共同創立提供彩信服務的空中網。當時楊寧還在黑板上寫下了「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大門戶的名字,後面加上「空中」,激勵自己的員工說:「我們以後是要和它們齊名的公司!」

2004年7月,空中網成立兩年後上市,成為最快上市的公司。當時只要路過西直門,都會對在一片面目模糊的大樓中樹立起的「空中網」LOGO印象深刻。但他很快感到了恐懼。SP是一個過早成熟的行業,兩年上市對於空中網來說並非意味著拿到了「門票」,反而是衰落的開始。「我當時本能感覺到了害怕,這個行業居然沒有政府監管。」楊寧對《中國企業家》回憶,後來當政府想管的時候,就把這個行業給管死了。正是最初的順利讓他陷入盲目的樂觀與貪婪。

就在空中網上市的同年,針對SP行業的大規模清洗開始了,空中網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2010年中國移動因為SP反腐案發,牽扯出一大批移動高層,包括卓望控股CEO葉兵、數據部副總經理馬力、中移動無線音樂基地總經理李向東等,甚至還牽涉到了原騰訊五大創始人之一曾李青,落馬者眾。

楊寧對記者表示,他一直跟董事會建議空中網轉型做手機無線業務,並多次提出SP業務的風險,但沒有人聽。空中網的一名早期員工對記者透露,楊寧是最後被排擠出董事會的。而壓垮空中網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分眾無線。

2008年的3.15,分眾無線被央視曝光「垃圾短信」問題,而之前空中網跟分眾無線簽署了合作協議,承諾600萬美元的銷售訂單。央視曝光以後,眼看大勢已去,楊寧和周云帆開始為空中網尋找下一個主人,這個人便是被稱為「SP行業第一人」的王雷雷,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最低調的大佬。

第二個故事的結局便是,周云帆拋售了1.835億空中網普通股股票給王雷雷,楊寧辭去空中網總裁職務,而此後空中網的股價起死回生,一年多時間從3.88美元升值到13.11美元,王雷雷大賺一筆。此後周云帆從政,楊寧則轉身開始了第三次創業,這次是孤身一人。

空中網的故事對於楊寧來說意味著什麼?

「知道了貪婪和恐懼的界限在哪裡。」


執念與放下

第三次創業才是楊寧真正的「創業」,昔日的夥伴風流云散,現在跟他站在一起的,只有自己。

2008年底在跟周云帆賣出了空中網後,楊寧決定自己創業做「悟空搜索」,瞄準的是90後市場。

做「悟空搜索」來自於楊寧的一個「心結」——當年他沒有成為谷歌的第十名員工,但一直唸唸不忘的是搜索「夢」。在ChinaRen時代、空中網時代都沒有機會去做的夢,現在終於有了機會,卻發現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幻想。

「我犯了創業者最常犯的毛病,就是盲目樂觀。」楊寧說,前兩次創業的順利讓自己忽視了對歷史規律的敬畏,對自己的評估過高,認為人定勝天,這個認識讓他虧掉了好幾千萬。

楊寧掏出手機,一個個去翻手機上的APP,「你告訴我,你現在用的最多的是什麼?可能是微博、微信,但肯定不是搜索。」楊寧認為,悟空搜索最大的失敗在於,創業的動力來自於創業者本身的「情結」而非市場的真正需求。

悟空搜索開發布會的當天,陳一舟來了。他沒坐到前排,在後排悄悄找了個位置坐下,然後給楊寧發了個短信,「最後一排上網,很高興看到你又出來『混事』了!恭喜!」他知道楊寧的「搜索」情結,或許也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美夢,但他沒打算叫醒——「悟空搜索」的名字也是他10年前想出來的,10年後被楊寧用了。

悟空搜索最後沒有成為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甚至連這個名字都不為公眾所知。楊寧承認到最後甚至變成了「被迫」的堅持。為了周圍人的期待,以及自己的「心魔」,悟空搜索在燒掉了幾千萬之後,依然看不到方向。2011年楊寧將「悟空搜索」的業務方向進行轉型,並僅以股東身份參與,自己則全身心投入天使投資人的工作。他承認悟空搜索是一個錯誤的「執念」。

「後來我回頭看自己的故事,我總結什麼呢?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孕育著自己的毀滅。」他認為「創業」是自己心中的一個「執念」,如果不創業,他可能還是一個在美國打工的「屌絲」——後來在高盛的一次全球峰會上,楊寧見到了高盛的主席。在飯桌上楊寧對他說,三年前他就想進高盛,結果面試半天高盛也沒錄取。那個主席卻說:「看來我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楊寧這才意識到,如果自己當時進了高盛,即使熬了十幾年,論資排輩也絕不可能坐在一個飯桌上跟高盛主席吃飯。

但經過了三次創業,楊寧的感悟又深了一層。「執念是最沒有意義的。命運的強大在於看似你有選擇,其實沒有選擇。你說我當時選擇進了Google也好,賣掉ChinaRen也好,甚至選擇了不做悟空搜索也好,但回過頭來看,其實你心中當時都有執念,放不下執念等於沒有選擇。」楊寧說,發現自己不能在創業方面功成名就後,開始嘗試做投資人。經過幾年的投資實踐,如今他判斷一個公司未來可能有「巨頭相」的標準有三條:第一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賺錢、不盈利;第二有忠實的用戶;第三是同行和投資人都不看好。

「每一條都是我創業經驗的血淚史,都可以從中得到印證。」楊寧笑著說,人要活在當下。

這時,旁邊一個穿著皺皺巴巴的T恤、背著雙肩包看著像最普通的IT青年的人跟楊寧打招呼,楊寧突然就興奮起來,「你知道剛才是誰嗎?就是現在長城會的創始人文廚,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吧?很屌絲對吧?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哥們開了五萬人參與的移動互聯網大會。」

他頗有些得意地揚起了下巴,「我也是他的天使投資人。做『天使』讓我尊重每一個看起來像屌絲的人。」然後頓了頓,「沒準就是未來的馬化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33

【敗局】太平洋直購網傳銷帝國覆滅:騙38億受害者680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659.html

8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非法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精彩生活公司董事長唐慶南等6人分別判處3-10年有期徒刑。

會員多、地域廣、金額大:數百萬人的「致富夢」

2007年7月,時為美國某公司會員的唐慶南與他人共同註冊成立了精彩生活公司,並任董事長。2008年12月,公司創辦太平洋直購官方網,開始了其打造網絡傳銷帝國的「夢想」。

此後,唐慶南等人精心設計出以網絡虛擬貨幣PV為計量單位的會員消費積分返利等制度,大肆鼓吹「BMC」電子商務新模式,制定了發展渠道商的返利規則,以高額利潤為誘餌,通過網絡方式不斷吸引人員加入。

在唐慶南等人制訂的「遊戲規則」中,網站註冊會員繳納7000元購買1000PV後便可成為最低級別的「合格誠信渠道商」,並獲得20%PV返利,從普通會員到頂級「全球誠信渠道商」,會員級別多達16級,繳納7000萬元保證金成為頂級會員後則可獲71%PV返利。

在交納巨額保證金後,渠道商若想賺回本錢,就不得不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消費返利;二是推廣返利。

據辦案人員透露,通過消費返利,往往「事倍功半」,所獲PV值微乎其乎;如果通過推廣返利,則只要發展一名合格渠道商可以獲得20%保證金即1400元返利,發展5人即可收回7000元本金,隨著業績累計、級別提升還可獲得更高返利。

「消費返利僅僅是為了掩蓋推廣返利的傳銷本質。」南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陳剛認為,精彩生活公司將網絡傳銷行為披上「電子商務」活動的外衣,大肆鼓吹其致富神話,參與者往往一方面難以識破騙局,一方面又擋不住高額利潤回報的誘惑而越陷越深。

「返利實質就是把後面渠道商的保證金返利給老的渠道商,按這個模式下去,保證金缺口只會越來越大,直至公司資金鏈斷裂。」一些曾經抱有「致富夢」的會員表示,渠道商80%的利潤都來自於「拉人頭」、推廣返利,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通過推廣返利,大肆發展下線,網絡裹脅之下,受騙人員急劇增加。至案發時,精彩生活公司共發展渠道商12.15萬名、其他會員676.76萬名、實際收取保證金37.98億元。

玩概念、傍權威、雇水軍:令人目眩的「斂財術」

與其他傳銷案件中傳銷分子的行事低調截然不同,精彩公司的傳銷活動卻始終高調進行。通過玩概念、傍權威、雇水軍等手段,唐慶南等人悉心包裝的網絡傳銷致富神話,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隱蔽性,使不少人上當受騙。

玩概念是精彩生活公司發展會員的慣用伎倆。陳剛說,精彩生活公司披著電子商務的外衣,以太平洋直購官方網為平台,精心設計虛擬貨幣PV、BMC商業模式、BMP誠信貸款體系、太平洋SNS社區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概念。精彩生活公司的高管不斷通過招商會、高峰論壇、互聯網、新聞媒體等各種形式,對其經營模式和經營狀況進行宣傳,很多人被這些概念繞進去出不來,不明就裡地進入唐慶南等人設計的圈套。

「PV、BMC、BMP這些英文字母組合成的概念,我們都沒聽說過,還以為是國際上最新的商業模式,認為很有發展潛力。」一名精彩生活網絡傳銷案受害者說。

在精彩生活公司的各種宣傳資料和太平洋直購官方網上,精彩生活公司和唐慶南董事長獲得一些權威部門頒發的「中國優秀創新企業」、「華尊獎——中國電子商務最具誠信十大標誌性品牌」「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華尊獎——中國新經濟十大創新人物」等證書和獎項比比皆是。這些名頭大、光環閃耀的獎項極具欺騙性,精彩生活公司不惜代價傍上這些權威獎項,成為其宣傳推廣的籌碼。

此外,精彩生活公司還發動「網絡水軍」對公司進行宣傳包裝。南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辦案人員說,在精彩生活公司的宣傳中,往往能看到「網絡水軍」的身影。在參加一項社會榮譽評選活動中,精彩生活公司通過發動「水軍」投票,使得公司在評選中進入十佳。而且,在某搜索網站的精彩生活貼吧中,全部都是對該公司的溢美之詞,只要有人在裡面說了一句對公司不好的話,立刻會遭到群起攻之。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國家打擊力度的加大,當前傳銷犯罪逐漸向網絡轉移,犯罪手法日趨隱蔽,打擊面臨諸多困境。為此,一些辦案人員認為,應盡快降低打擊門檻、建立部門信息聯動機制,遏制網絡傳銷犯罪勢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07

曾經的“妖股”接連閃崩 炒作邏輯覆滅融資盤承壓?

自4月份市場上出現了“閃崩股”之後,在流動性趨緊的大背景下,市場上頻頻出現“閃崩股”,在並沒有特別的利空因素之下,股價卻出現了接連大跌。

比如龍溪股份(600592.SH)已經連續出現了4個跌停,正虹科技(000702.SZ)已經出現了兩個跌停,海虹控股(000503.SZ)在5月9日跌停,5月10日上午,股價一度在低位徘徊,但到了下午還是被狠狠封在了跌停板上。

記者了解到,近期市場上的閃崩股中有不少是曾經有名的“妖股”,而隨著監管升級,原有的次新股、高送轉等概念都“玩不轉”的情況下,這些股票妖股的炒作邏輯也出現了覆滅的跡象。而不少個股背後更是有著相當大數量的融資盤,其中既隨著股價下跌出逃者,也有激流勇進者,而如果股價進一步下跌,那麽“局部性流動危機”的風險不得不防。

多只閃崩個股原為“妖股”

“這些股票之所以跌是因為本來就太貴了,現在的行情下炒作不下去了。”一位資深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5月10日,上述“閃崩股”股票走勢並沒有明顯的改善。其中,正虹科技在經過了昨天的放量跌停之後,5月10日更是出現了“一”字跌停。5月份以來,海虹控股、錦龍股份和龍溪股份的股價已經分別下跌了24.22%、33.52%和38.72%。

事實上,很多時候股價出現下跌,都和基本面因素有關,比如業績超預期的下降等等。但是基本面的因素並不能解釋上述個股股價突然出現下跌的現象。

比如說正虹科技,業績確實不好,去年年報凈利潤202.45萬元,同比去年下降了58.54%,但是公司的年報業績早在4月14日就已經公布了,利空早已經釋放,根本就不需要到這個時候才出現大跌。

此外,公司在4月26日公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凈利潤虧損543.47萬元,上年同期虧損792.53萬元,虧損幅度還有所收窄。此外,龍溪股份、海虹控股近期在基本面方面也並沒有特別大的利空因素。

“這些股票本來就靠概念和題材在支撐,現在市場風格出現了轉向,更加偏向於白馬股,原來的炒作邏輯支撐不下去了,這類股票當然要下跌。”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深圳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認為,A股市場目前最大的政策背景是監管趨嚴,各種嚴厲的監管政策不斷出臺,同時嚴打金融領域貪腐行為,受此影響,近期A股市場連續下挫,而海外市場則叠創新高。

在他看來,從投資風格來說,中小創等中小市值股票的重挫,讓熱衷於炒次新股、炒高送轉和炒重組概念股的投資者損失慘重,A股市場的投機之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白馬價值股的接連上漲,彰顯了價值投資的價值。一批中長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進行左側交易,布局有業績支撐的品種。

記者了解到,上述這幾只股票身上都有明顯的“妖股”的痕跡,比如海虹控股多年來忙於各種轉型,題材概念涉及網絡遊戲、大健康、人工智能等,股價曾經動輒有十倍以上的漲幅,因而在A股有“千年老妖”之稱。而正虹科技、錦龍股份、龍溪股份也都有過重組概念。

“過去A股的投機之風在監管變嚴格之後慢慢在變化,現在這些股票的下跌,其實是在為過去的瘋狂和非理性買單,這才是根本原因。”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

杠桿資金承壓?

從上述這些股票的走勢來看,都存在資金不計成本地出逃的現象。“流動性偏緊,目前市場整體處於陰跌的狀態之中,其實很多個股股價都已經創出了新低。如果背後還有杠桿資金,那麽股價的壓力會更大。”上述分析人士說。

融資余額的增減,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應高風險偏好資金對後期走勢的判斷。數據顯示,隨著市場的持續走低,代表高風險偏好的兩市融資余額已經回落到了9000億元以下,顯示出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所降低。而在上述多只閃崩股背後有數量相當大的融資盤,在近期的暴跌之中,融資余額的變化也相當微妙。

公開資料顯示,海虹控股目前的流通市值為224億元,而公司今年起來的融資余額基本上在30億元~33億元之間,比例相當大,而在5月9日公司股價跌停的時候,公司的融資額降低到了29.63億元,為近期新低,可見有融資資金在當天選擇出逃。

龍溪股份在5月2日~5月5日連續4天的跌停之中,融資余額也是呈現下降的態勢,5月4日,2.39億元的融資余額是公司近期的低點,可見在這輪大跌中,不少融資盤同樣選擇出逃。

不過,到了5月8日,對於這只暴跌股,融資盤的看法來了個大轉彎,當天,融資余額上升到了3.57億元,而到了5月9日,更加是上升到了4.08億元的高點,這兩個交易日,龍溪股份的股價分別上漲了1.03%和下跌了5.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05

【銀行】北巖銀行覆滅記:興於同業,忘於同業!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691&summary=

【銀行】北巖銀行覆滅記:興於同業,忘於同業!

見他起高樓


1997年,北巖銀行由北巖住房互助協會改制而成。起因是1995年英國國內排名第二的住房互助協會Lloyds兼並了第六的Cheltenham&Gloucester後,國內開始一陣惡意收購的風潮,擁有百年歷史且排名全國第十的北巖銀行一度成為被並購的熱門標的,為了保持百年老店的傳統和盛譽,北巖銀行被迫改制上市。


之所以北巖選擇了改制成為銀行,一方面是能在當時的監管環境下獲得5年避免被收購的保護窗口;另一方面在上市改制為銀行後,北巖能在資本市場上更為容易地通過多種形式募集資本金擴大規模,提高自身實力。


在經過這次惡意並購事件後,北巖銀行深刻意識到“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發展壯大才能在詭譎波瀾的商場中保存自己,延續百年的傳統。


而此時有著強烈發展意願的北巖銀行面對的又是怎樣的外部環境呢?


作為一個以住房抵押貸款為主營業務的銀行,北巖主要面對房地產和金融兩個市場。


房地產市場:


20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在經濟複蘇、嬰兒潮進入婚齡等因素的影響下,房地產市場逐漸走高,1988年達到頂峰。


同期,英國財政大臣尼格爾?勞森突然宣布從1988年8月開始取消夫妻雙重按揭的優惠利率,導致大量住房在優惠政策失效前被哄搶,將英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推向了極致,一年間房價增幅高達40%。


與此同時,英央行也將基準利率從7.38%大幅上升到14.88%。高利率加重了居民的還貸負擔。


在極致到一戳即破的高房價與高利率的共同刺激下,1989年英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


這場房地產泡沫直到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才開始觸底反彈,1997到2007年間英國房價指數平均增幅10.8%,最高甚至達到22.37%。誕生於這個時期的北巖銀行意識到即將進入快車道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機會。


因此,北巖抓住歷史時機,將自身的發展策略定位於深耕住房抵押貸款市場。



金融市場:


此時,英國政府在金融市場采取較寬松的監管政策,鼓勵自由發展和創新。1997年前,英國金融市場彌漫著“英倫貴族的紳士之風”,整體格局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機構之間分工明確,不同機構之間界限清晰,9個金融監管機構各司其職。這種行業格局是由商業傳統、反競爭機制和機構間的自律形成的,在這種低競爭、高自律的市場環境下,英國金融業發展緩慢。


1997年後,英國為鼓勵金融創新,以支持經濟發展,開始徹底打破分業經營的傳統,實行混業經營。同時鼓勵機構之間競爭,鼓勵采用兼並重組的方式,促進機構之間的融合,形成混業經營的多元化金融集團,上文提到的惡意收購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這種從分業到混業、從相安無事到兼容並蓄的金融格局改變,對北巖銀行來說意義重大,不僅給安逸中的北巖敲響了警鐘,也為他日後多樣化的融資手段奠定了基礎。也正是在這樣的房地產市場與金融監管氛圍下,北巖銀行開始了他輝煌燦爛的十年。


(一)1997-1999:北巖初成立——在歷史的隧道里蝸行摸索


初生的北巖銀行看準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契機,隨時準備大幹一場,然而,對比每年新增130億的房地產市場空間來說,每年僅個位數的居民存款(不會全部用來放貸給居民買房)擴張速度簡直杯水車薪。


想借助房地產市場的東風擴規模,北巖急需擴大負債端。怎麽辦呢?



鑒於北巖前身是住房互助協會,在英國東北部擁有廣闊的居民資源,同時也兼具豐富的居民零售端的發展經驗。因此,在居民零售端發力,繼續擴大吸儲能力,將資金用於住房抵押貸款是對北巖來說是最直接、有效的發展途徑。


一般而言,要擴張居民零售端的負債有三種方式。


一是提高存款利率,直接用存款收益取勝。但英國早在1981年就取消了存貸款利率限制,實現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競爭已經持續了十五年,到1997年,北巖銀行上調利率的空間已經不大。


同時作為一家不具有市場領導力的中小型抵押貸款銀行,北巖在利率定價方面處於市場追隨者而非領導者的地位,如果盲目提高利率,破壞市場規則,可能會引發惡性競爭,北巖將無立身之地。


所以,提高存款利率,用價格取勝攬儲這條路操作空間並不大。


二是發展多樣化的吸儲渠道,擴大攬儲範圍。包括郵政、電話、網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網絡電子銀行,不僅打破了地理局限,而且降低運營成本。而當時的英國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也在積極往電子化網絡化方向轉型。


北巖順應著趨勢,在1997-1999年期間,關閉了近四分之一大約30家的分支機構。但是通過網絡化電子化的方式吸儲弱化了北巖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百年老店的地理優勢,加劇了競爭,反而失去部分當地的市場份額。


三是設計更有吸引力的零售產品。北巖銀行專門請了Legal&General公司參與設計多樣化的居民理財產品,涉足保險產品,


然而對於大部分的零售端產品而言,普遍面臨著同質化嚴重,創新點不足的問題。因為對於儲戶而言,零售產品的吸引力主要在於收益和風險。


在當時,銀行擠兌破產屬稀罕物,上一個因擠兌發生破產的銀行已經是19世紀的老古董了,在這個時期人們的心中,破產拿不到收益的風險幾乎為零。所以零售產品的競爭焦點最終還是落在了收益率上,也正是由此,北巖很難做出有足夠競爭力的產品。


因此,北巖在零售端擴張的策略幾乎是一條死路。而事實也確實如此。1997年到2000年間,北巖的居民存款增速僅為個位數,整體經營狀況較差,整體規模的擴張並未實現。反映在市場上,是股價大幅下降了近60%。



(二)1999-2003:北巖的第一個高峰期——搭上了歷史的快車道


在居民存款端擴張策略失敗後,北巖銀行開始轉變策略,將負債端的重心轉向同業批發市場。之所以做出這種經營策略的轉變,是因為北巖看中了當時英國金融同業的發展前景。


1998年英國國內經濟開始下行,英央行開始降低政策利率,同時日本等國也相繼進入貨幣政策寬松周期,全球金融機構流動性過剩,同業借貸利率開始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監管機構也通過鼓勵金融創新、放松監管力度等措施,給英國國內進金融機構營造了良好完善的同業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同業拆借、大額存單轉讓等組成的平行市場,且給了較為寬松監管環境,英央行不進行過多幹預,讓機構自行決定市場利率。


同時彼時的英國也建造了鏈接全球的金融市場,先是在1986年通過《金融服務法》,放開外資金融機構進入的限制,隨後又采取了國際自動報價系統。一系列的措施使英國金融機構能享受到全球的流動性紅利。



因此,在流動性過剩又兼具良好的融資平臺等多重利好下,北巖銀行轉向同業批發市場來擴張負債端可謂神來之筆。


在具體的同業融資手段選擇上,北巖主要有兩大方式。


一是直接利用自身的信用,在金融市場上向全球金融機構(大部分來自美國、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批發融資,主要包括銀行同業存款、同業拆借等。


這一大塊模式下的融資額在當時迅速增長,截止2003年,同業批發融資與零售端的負債占比已經基本持平,達到了45.9%。這種擴張速度可謂驚人,一個數據對比是,在1997年北巖居民儲蓄存款占負債的比例是63%,相比2003年降低了17%。



這種直接利用自身信用做批發融資的手段固然能達到沖量的要求,但利用同業批發融資所得發放住房貸款後,在表內也積壓了大量的缺乏流動性的住房抵押貸款。這些抵押貸款一來要大量占用銀行表內的風險資本,抑制資產端的進一步擴張;二來缺乏流動性資產大量積壓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資源浪費。


因此,北巖基於其自身資產端有大量住房抵押貸款的現實,在1999年開啟同業批發融資窗口的同時,也積極使用傳入英國國內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金融創新手段。


1999年,北巖銀行在避稅天堂英屬澤西,設立了一家名為花崗巖(Granite)的特殊目的載體(SpecialPorpuseEntity),將表內的住房抵押貸款打包賣給花崗巖,由花崗巖進行證券化籌資。


這種金融工具盤活了北巖銀行表內積壓的大部分住房抵押貸款,且由於做證券化處理後,風險資本計提減少,也清理出了足夠的風險資本空間來進一步擴張資產端。更為有利的是通過資產證券化處理,北巖新增了一項擴張負債端的渠道。


從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這類資產的買盤來看,主要是來自全球的金融機構。據當時的一份權威調研顯示,商業銀行持有住房抵押證券的50%,住宅建築工會持有20%,一般企業、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持有約10%。



由此,我們也能推測出當時北巖銀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中可能有大約70%的資金來自同業市場。所以,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本質上基本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同業融資工具。


借著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與同業批發融資兩大負債端擴張的神器,北巖銀行在1999-2003年一路狂奔,迅速發展。


我們在此僅列舉幾項1999-2003年的北巖的成績供各位讀者做一個參閱。


1999年到2003年北巖銀行稅前利潤逐年增長,持續保持在15%以上,甚至高達18%,股價指數增長三倍,在後期跑贏了金融機構大盤指數,詳見圖表9。



2000年北巖股票入選富時100指數,這個指數所囊括的是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最大的100家公司。


2000-2003年,北巖凈增住房抵押貸款份額年均上漲7.1%,共增長了21.9%。



(三)2003-2006年,當命運問你叩問“生存還是毀滅”


在轉變負債端擴張策略後,北巖度過了甜蜜的5年(1999-2003),充分享受了“房地產紅利”與“流動性紅利”帶來的饋贈。


但是,當時間轉到2003年,過往所依靠的模式—利用廉價的同業資金擴張負債端來放貸,受到了挑戰。


這種挑戰來自於房地產與金融同業市場兩端的變化。


房地產市場。2003年後,快速增長的勢頭逐漸穩定,房價雖仍在上漲,但增速已經開始大幅下降。一個對比是2003年房價指數增長率是22.39%,到2005年下滑至5.71%。



房價指數增速放緩意味著,相同住房成交量的情況下,居民貸款總額、貸款利息收入增速也將放緩。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做個說明。假設銀行抵押貸款利息收入=(單位面積房價*住房市場成交量-總首付)*貸款利率。其中(單位面積房價*總成交量-總首付)表示居民貸款額。


在1997-2004年間英國房屋新開工保持平穩,住房需求沒有明顯變動,這意味著住房市場的成交量保持平穩。那麽在首付金額不變的情況下,房價增速放緩將直接導致銀行利息收入增速放緩。


所以,在房地產市場火熱時期逐漸逝去後,北巖銀行資產端與收入增長速度受到了影響。



金融同業市場端。在2003年後,全球經濟開始恢複回暖,美英日三國的通脹水平開始企穩回升,經濟出現過熱傾向,三國央行結束了為期多年的貨幣寬松周期,紛紛加息。


這使得英國同業市場的流動性開始大幅收緊,同業拆借利率上揚,給北巖銀行的同業批發融資模式帶來較大的沖擊。一個側面的例證是北巖銀行的同業存款增速逐年下降,04年從9%降為3.8%。



在以上兩大挑戰下,北巖的表現令人擔憂。此前遠遠領先於FTSE100指數的股東回報開始出現“死亡交點”(圖15),總資產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降到歷史低位13.8%和13.7%(圖16),股價從2003年後也開始逆市下降。(圖9)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默默忍受命運暴虐的毒劍還是挺身反抗無涯的苦難,在奮鬥中掃清那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尚?”


北巖銀行選擇了挺身反抗,譜寫了一部恢弘大氣的“反抗三部曲”。


第一部,換董事會主席。由DrMWRidley取代SirJohnRiddell成為北巖銀行最新一任董事會主席,從以後的表現來看,這是個很具有創新意識和冒險精神的管理者,但或許也是北巖高風險業務模式下的“背鍋俠”。


第二部,變動財務數據統計口徑。在2005年的年報中將財務數據進行了優化,比如04年總資產由04年年報中的427.9億變為05年年報中的648.8億英鎊,凈利潤也從1.962億英鎊變為3.095億英鎊(年報數據未詳細解釋,文中涉及的2004年的數據我們取均值)。


第三部是繼續提高盈利能力。這是比更換主席、美化年報都更有效的方法。


怎麽提高盈利能力呢?還是得從資產與負債兩端去做文章。


負債端,北巖主要資金來源於同業市場,利率不受自身控制,只是單方面的節流基本不可行。


資產端,主要是住房抵押貸款。而根據上文所提到的公式:銀行抵押貸款利息收入=(單位面積房價*成交量-總首付)*貸款利率,這部分的收入主要取決於房價、成交量、首付與貸款利率與四項。


房價是北巖銀行不可控的外生變量,只能聽天由命。


降低貸款利率。英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產品豐富、業務多樣,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貿然增加貸款利率會減少總成交量,可能會適得其反,空間不大。


減少首付比例。英國的抵押貸款市場競爭激烈,已存在低首付產品甚至是零首付的產品,但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低首付會加大居民的違約風險,不宜大規模推廣。成交量。在房價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北巖銀行加快搶奪市場份額,擴大在住房抵押貸款領域的份額,獲得更高的成交規模,是可行的措施。


所以,這麽看下來,要想提高盈利能力,繼續擴張規模是增收提高盈利的最有效方式。要擴規模,得要繼續擴負債。


為此,除加快原本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融資與同業拆借外,北巖還盯上了當時同業融資的新銳——住房抵押貸款擔保債券。


發行住房抵押擔保債券的好處主要有兩個,一是能擴展融資渠道,擴大負債規模;二是相比多數是短期和中期的同業批發和抵押貸款證券化,擔保債券平均期限7年,能夠提供更長期穩定的資金,在當時的環境下減少流動性風險。


從數據來看,2004年以後抵押貸款擔保債券的規模持續增長,2006年達62.02億英鎊,占負債的6.1%,但一直保持在10%以下,並沒有像住房抵押貸款一樣井噴,我們猜測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來是監管,擔保債券的監管較證券化嚴格,發行和期限都受到嚴格監管;二來擔保債券期限偏長,融資成本偏高。



在以上三部曲的作用下,雖然股價沒有明顯起色,但是從報表上來看,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繼2003年的“死亡交點”之後,北巖再次逆市上揚,甚至在2006年大勢下跌的情況下,實現29%的股東回報增速。三大目標“總資產、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除凈資產收益率表現略顯疲軟,總資產和凈利潤均保持了超過20%的增速(圖16、圖18)。



2006年北巖銀行成為英國第五大抵押貸款銀行,第八大上市銀行,新增抵押貸款排名英國第二,2007年上半年北巖銀行新增抵押貸款排名英國第一。


眼見他樓塌了


北巖銀行在1997-2006年十年時間里迅速崛起,一時風頭無倆。但是輝煌的背後卻已是千瘡百孔,風險叢生。當2007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襲來,波及英國,北巖暗藏的風險隱患瞬間爆發,在短短3個月內倒塌。


(一)輝煌下的暗流湧動


回顧北巖崛起的十年,可以很容易發現它主要的經營策略是:大力吸收同業資金,然後發放居民住房抵押貸款,以充分享受“房地產紅利”和“流動性紅利”。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畸形”的發展模式,無論是從負債端還是從資產端來看,北巖都已經嚴重“偏科”。


負債端,北巖嚴重依賴同業資金。據我們測算,2006年年底北巖負債端同業資金(同業資金=同業批發+抵押貸款證券化*70%+抵押貸款擔保債券)總額大約為586億英鎊,占負債比例的60%,是居民存款226.31億英鎊的2.5倍。



這是個什麽樣的水平呢?


我們以當時英國較具代表性的幾家銀行為對比標的。僅考慮居民零售存款與同業資金,計算出居民零售與同業資金分別占兩者之和的比重,然後相除得到居民存款/同業資金的比例。


從表2來看,北巖的值僅為0.39,遠低於其他銀行。可見當時的北巖對於同業資金的依賴度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步。



資產端,北巖嚴重依賴住房市場。2006年年底,住房抵押貸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7%。而流動性資產的比重僅為13%。低點,但與高點相比僅減少了4.3%。



在房地產市場走俏與同業流動性充足的情況下,這種“又紅又專”的發展模式並沒有過多的風險與問題。同業低融資成本、沖量的特征加上住房抵押貸款相對優質的高收益資產,一切看起來很美好。


但是,在2003年房地產市場繁榮已經顯現疲態,同業市場兼具收緊傾向時,北巖依然“不知悔改”地堅持這種模式就釀出了一堆風險隱患。


最明顯也最要命的一點是,持續加大的期限錯配釀造的流動性風險。


北巖的主營業務模式是:借同業資金,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然後抵押貸款證券化,借同業資金,再貸款,再證券化。從而形成“貸款——證券化——貸款”的循環。(我們建立了一個簡單的模型來詳細說明這個問題,詳情請參看附錄:對幾個細節問題的再探討。)


住房抵押貸款的期限一般是20-25年,每月只能收回些許資金,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平均期限在3.5年之內,看似長,但隨著存量的不斷累積,此前的證券化負債接連到期時,北巖將面臨一次性償還巨額資金的壓力。


如果是直接借的同業資金,那普遍是在1年以內,更短,在若幹個月後也將面臨著償付壓力。


屆時北巖銀行只能選擇再借同業資金或再發類似產品進行續接。


隨著多輪證券化的放貸循環持續,證券化負債與拆入的同業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北巖未來所面臨的續接壓力也在不斷提高,對於同業市場的依賴度也會進一步加劇。但是,同業市場是極不穩定的市場,金融機構的同業資金也是極不穩定的資金。如果未來出現較大的外部沖擊,金融機構都收緊流動性,那北巖續接可能就會出現問題,爆發流動性風險。這一點在次貸危機到來時,有著詳細的演變,此時不表。


而事實上,這種可能發生的流動性風險在2006年北巖最輝煌的那年,已經隱隱約約地有所顯現了。


2006年,北巖銀行的現金凈流入的增長率從171.1%銳降到-45.3%,現金流入的增長開始出現拐點。而此前的三年,北巖銀行現金凈流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增長率最低也達到了38.2%。



對於北巖這樣一個如此依賴現金周轉的銀行來說,現金凈流入出現了問題,風控部門應該予以重視,但現實卻沒有。


在流動性風險管理方面,北巖的標準是銀行在不借助同業市場的情況下,在5個工作日內能夠拿出足夠的資金,滿足零售業務取款、貸款和償還同業批發資金的要求,同時確保符合監管層要求的流動性規則。


以這個標準來看,2006年北巖銀行零售業務占比22%,同業批發24%,總共占銀行總負債(總資產)的46%。與此同時,銀行資產端的流動資產僅占總資產(總負債)的13%。


以13%的流動性資產來確保46%的負債償還要求,可以看出,北巖銀行對居民零售業務和同業批發市場的預期過於樂觀。這也是導致北巖銀行沒有及時進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直接原因。


這種風險在經濟平穩時尙不成問題,但當金融市場出現動蕩,流動性收緊使其面臨大規模現金流出時,這種風險可能會進一步發酵。


或許不是沒有人意識到。2007年初,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已開始著手完善銀行防範流動性風險的指引,英國監管層也開始將金融穩定列為重要的監管目標。


然而,沈迷於高增長光環的北巖銀行沒有及時反應,在發現冰山時,高速行駛的泰坦尼克已然無法掉頭。


(二)當危機來敲門:覆滅的北巖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襲來,一切都變了。


在次貸危機過程中,美國與英國房地產市場全面崩盤,房價大幅下跌,原本買房的投資者在看到房價大滑坡後,做出了理性選擇,直接將房子留給銀行了,而不繼續償還貸款。


畢竟對同一套房子,居民在看好它升值潛力的時候會有動力花100萬抵押貸款購入,但當房價下降到80萬的時候,居民再以100萬還貸,那就不劃算了。



而恰好,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背後所依賴的正是每月貸款人按時償還的現金流。所以,當住房抵押貸款違約浪潮襲來時,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背後的資產很多是一堆違約風險高的嚇人的貸款,一堆垃圾貸款。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都不願意再繼續購買這類資產。就算為數不多的具有良好貸款支持的證券化產品,也需要付出高昂的利率才能發行成功。




同時,由於連續的加息和接連爆出金融機構卷入次貸違約潮的消息,同業拆借市場的流動性也幾乎停滯。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迅速下滑,紛紛提高備付性需求,不願意往外借錢,畢竟在金融危機襲來時,你借給人家的錢能否及時償還,在各家都需要流動性的那時,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疑問號。




而此時我們的主角,處於風口浪尖的北巖銀行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作為一家依賴全球同業市場流動性的銀行,北巖在這場浪潮中步履蹣跚,在同業相對穩定時不成問題的風險隱患此時接連爆發。


一是在經過6年左右時間累積,有了龐大規模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負債,在危機爆發時有些開始逐漸到期,由於對應住房抵押貸款期限長,北巖面臨著續接的壓力,需要一筆錢來抵償,怎麽辦?


過去,我可以再做一個證券化,發一個補上,但現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市場基本萎縮,新發要面臨著高價,甚至發不出來;或者過去我可以拆借,利用同業批發資金來補上,但同樣這時大家都在收緊錢袋子,要麽不願意給錢,要麽趁火打劫。


即使這時到期數額不大,但對這時的北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二是期限更短、更具彈性的同業拆借資金這時開始大幅撤退。在危機來臨前所借的大規模短期限同業資金接連到期,面臨著借新還舊壓力,怎麽辦?


同樣是發證券化產品與繼續拆借資金兩種手段。如果只是數額不大的到期的證券化產品,北巖還能支撐,但如果加上同業批發資金,那整個流動性缺口數額可能是超出想象的。


在以上兩種手段都沒法補上資金缺口的情況下,北巖如果有足夠的流動性資產,那還能通過變賣流動性資產來應急,但不巧的是,北巖超過70%的資產是沒有流動性可變賣價值的貸款,僅13%的資產是可流動性資產。



所以,無奈的北巖銀行只能選擇最後一條路。


2007年9月,北巖銀行因流動性危機向英格蘭銀行求救,申請資金援助。但瞬間,在2007年9月13日,北巖出現流動性危機向央行求救的消息被BBC曝光。緊接著第二天,北巖銀行宣布預計2007年稅前利潤將比預期低20%的消息。民眾的恐慌情緒被引爆。


在擔憂與恐慌中,北巖發生了擠兌,給原本就處於風雨飄搖中的北巖銀行添了致命的一刀。


2007年10月,北巖銀行宣告倒閉,尋求買家註資。輝煌的北巖在歷史舞臺上落幕。


尾記


北巖銀行的發展歷程完整地詮釋了什麽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正是英國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的十年,準確抓住機遇、站在風口浪尖的北巖銀行也正是臺風登陸後第一個被席卷的銀行,北巖銀行的經歷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


簡單來說就三點:


一是,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負債端和資產端都需註意風險分散,即使負債端的產品多樣化,也需究其根本看其來源是否集中,做好風險防控


二是,在發展同業業務時,一定要把握好節奏,在存貸業務步入瓶頸時,我們仍然相信在金融市場業務上尋求轉型是銀行未來的出路。


三是,清晰地理解了監管層防風險的政策意圖。在這借一個簡單的模型來與大家分享。


假設市場上存在ABC三家銀行,A銀行買了B銀行的證券化產品,B銀行拿了錢之後去買了C銀行的證券化產品,然後C銀行拿到錢後,再去買了A銀行的證券化產品。如此,從A-B-C-A這樣一個流動性循環,如果是正向的擴張,那流動性會越來越充裕,但一旦有環節開始收縮,一家機構出現問題,循環戛然而止,那原本流動性擴張過程就將演變為慘烈的收縮過程,給金融系統帶來極大的系統性風險。


附錄


資產證券化


銀行將流動性差,並且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出售給SPE(SpecialPorpuseEntity),SPE將這它們匯集成“資產池”,以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在金融市場上發行有價證券。相比動輒二三十年的住房抵押貸款,期限幾年的資產證券化可以解決商業銀行資產和負債期限不匹配的問題,盤活銀行資產,緩解銀行資金緊張,北巖銀行的資產證券化主要是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


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中,北巖銀行兼任兩個角色,發起人和服務機構,銀行用利率r1貸款給居民購買住房,再將貸款以利率r2出售給SPE,SPE再將抵押貸款的資產池證券化,以利率r3出售給投資者,利率之間存在如下關系:r1>r2>r3>銀行長期存款利率。


北巖銀行的收入包括服務費和與SPE分享剩余收益,銀行雖然減少了住房抵押貸款的利息收入,但是增加了證券化業務帶來的服務費,通常可以獲得約占平均收益三分之一的服務費收入。剩余收益是SPE保證其他費用和收益償還後,與北巖銀行分享的部分,為了保證這部分的收入,北巖銀行又增加了一步操作進行風險轉移,具體是用應得的剩余收益成立一個損失預備基金,與一家名為Whinstone的SPE就這個損失預備基金簽訂財務擔保合同,Whinstone同時在外幣市場發行等值的信用票據,相當於北巖銀行將應得的剩余收益賣給Whinstone,Whinstone又把它賣給外幣市場的投資者。綜合來看是以住房抵押貸款的部分收入為代價換取流動性,轉讓的這部分收入就是融資的成本。



資產擔保債券(Covered Bond)


資產擔保債券是一種以抵押貸款或其他可以產生現金流的債務為償付擔保的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債券的機構以抵押品池中的完全擔保物權做擔保,北巖銀行的資產擔保債券主要是住房抵押擔保債券。


住房抵押擔保債券是一種債券,銀行將優質的住房抵押組合作為抵押品,利用LLPs(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 ships)成立“抵押品池”,以其現金流支付投資人的利息,發行的債券。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不同的是,住房抵押擔保債券是由發行人管理,抵押品仍在發行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上,發行機構必須維持超過資產擔保債券名義價值的“抵押品池”,當抵押品價值下降的時候,當資產到期或者不再符合擔保的時候,投資人可以就不足部分向發行人求償,發行人必須做出替換。從歐洲的監管上看,資產擔保債券的監管較證券化更嚴格,對銀行的要求也較高。


具體做法是北巖銀行用利率r1借錢給居民買房,將沒有證券化的住房抵押貸款分配給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成立“抵押品池”,以利率r2發放抵押貸款擔保債券給投資者,這時抵押貸款擔保債券中的利率關系是:r1>r2>銀行長期存款利率。

FSA: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


FSA作為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是英國金融市場的監管機構,由證券投資委員會改組而成,直接向英國財政部負責。


同業市場發達會增加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問題


同業業務增加銀行系統之間的關聯性,降低銀行系統的存款準備金率,擴大貨幣乘數,加倍擴大“擠兌”壓力,增加了整個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在銀行體系中,銀行的準備金由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決定,假設市場中的準備金率為20%(10%的法定準備金和10%的超額準備金),中央銀行發行1000元給第一個居民,他將所有現金存入第一家銀行,銀行留下法定準備金200(1000*20%),將剩余的800元(1000-200)現金貸款給第二個居民,第二個居民將800元存入第二家銀行,銀行留下法定準備金160元(800*20%),將剩余的640元(800-160)貸款給第三個居民,此時貨幣市場中的貨幣總量是2440元(1000+800+640),整個存款貸款過程不斷往複,經過銀行系統的1000元,最終會創造出5000元(1000/20%)的流通貨幣,貨幣乘數是5倍(1/20%)。


北巖銀行高杠桿的主營業務模式


北巖的主營業務模式是:將資金貸款給居民買房,將住房抵押貸款做成“資產池”或“抵押品池”發行證券或債券融資,將融到的資金再次發放給居民買房,形成“貸款——證券化——貸款”的循環,由此北巖銀行通過證券化實現了過度放貸的高風險資本運作。


比如銀行有初始資本金100萬,發放給第一批居民買房,雙方約定居民定期支付銀行本息,每年3萬,50年,到期共需償還銀行150(100*(1+0.5))萬,銀行每月收到3萬不能繼續放貸給其他居民,因此他將這筆150萬的居民住房抵押貸款的一半(150/2)作價60萬(150*0.8/2,包括服務費和剩余收益)賣給SPE,SPE將這價值75萬(150/2)的抵押貸款發行65萬的證券,由此本該有銀行全部獨享的25萬(150/2-100/2)貸款利息收入,分享5萬(65-60)給SPE,10萬(75-65)給投資者,銀行順利回血並且獲利20萬(120-100)。


然後銀行開始第二輪房貸,將60萬發放給第二批居民買房,獲得90萬(60*(1+0.5))住房抵押貸款,將一半以36萬(90*0.8/2)出售給SPE,銀行獲利6萬,再次將36萬發放給居民買房,開始第三輪貸款和證券化,到第三輪為止,銀行在100萬的基礎上發放了196萬(100+60+36)的貸款,資產負債表上總共存在196萬的資產,100萬資本金和96萬負債,此時資產端的住房抵押貸款包括證券化的96萬(60+36)和非證券化的100萬,在只有一次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時,抵押貸款占總負債的比重為60%,兩次證券化後變為96%((60+36)/100),循環證券化擴大了銀行的資產總額。


由上述過程可以發現,抵押貸款證券化的總額逐漸減小,可以測算出一個循環到極致的證券化總量數值:


極致的住房抵押貸款總額=原始資金(資本金)/1-(1+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所有住房抵押貸款中去做證券化的比例*住房抵押貸款做證券化時的折價率。



實際情況中,北巖銀行的資產端不只有住房抵押貸款,負債端也不只有資本金和證券化的住房抵押貸款,北巖銀行將其他渠道籌集的資金也大多用於向居民發放住房抵押貸款。


因此,在考慮銀行存款和住房抵押貸款債券等所有最重要項目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北巖銀行的基本經營模式是將資本金和居民存款(除抵押貸款證券化外銀行最重要的負債端項目)發放給居民買房,將住房抵押貸款用證券化和擔保債券融資,再次發放給居民買房,再證券化或發債,如此形成“貸款——證券化或債券——貸款”的循環。根據數據測算,這個模型假設基本成立,有兩個數據可以支持我們的結論。


1)負債端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和資產端證券化的住房抵押貸款相一致根據上述分析,資產端所有住房抵押貸款中被證券化的數額應該和負債端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相等或相近,2006年北巖銀行負債端的抵押貸款證券化和擔保債券與資產端證券化的住房抵押貸款非常接近。


2006年北巖銀行負債端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和擔保債券總額是464.28億英鎊,資產端證券化的居民住房抵押墊款總額471.98億英鎊,分別占總負債(總資產)的45.96%和46.73%。



2)實際抵押貸款占測算出的極致抵押貸款總額的60%,2006年北巖銀行過度房貸程度更深


北巖銀行實際住房抵押貸款(資產)占測算出的循環到極致的抵押貸款總額的60%以上,進一步細化發現,2004、2005年北巖銀行經過3輪證券化,2006年北巖銀行經過4輪證券化,證券化和過度放貸程度更深。


根據公式:極致證券化的住房抵押貸款總額=原始資金(資本金)/1-(1+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所有住房抵押貸款中做證券化的比例*住房抵押貸款做證券化時的折價率,根據英國皇家住房互助協會公布數據,我們取住0.5的住房抵押貸款總利率(總單利,即居民借款100萬,最終連本帶利償還150萬),根據北巖銀行年報數據,取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率60.53%和折價率84.3%(其他年份年報信息不完整,2004、2005年也用這兩個數據測算)。計算出的2004、2005和2006年北巖銀行實際住房抵押墊款占極致住房抵押墊款(測算值)的64.25%,62.60%和67.66%。



我們將測算細化,發現,2004年和2005年北巖銀行大概經過3輪證券化,2006年北巖銀行經過4輪證券化。2006年年北巖銀行實際證券化的住房抵押貸款總額是866.85億英鎊,處於第三輪和第四輪證券化累計值之間,可見2006年北巖銀行進行了4輪抵押貸款證券化。並將其籌集到的資金用來放貸。



此時,北巖銀行利用多輪證券化過度放貸,嚴重提高了銀行的杠桿率,采用我國商業銀行杠桿率進行測算。


杠桿率=(一級資本-扣除項)/調整後的表內外資產余額。


我國銀監會《商業銀行杠桿率管理辦法(修訂)》的要求,商業銀行杠桿率不得低於4%。數據顯示,北巖銀行2004年開始杠桿率驟增,持續低於4%,2006年達到3.55%。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033

【房地產】海外炒房團覆滅記:那麽問題來了,國外政府跟中國政府有什麽不同?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3080&summary=

【房地產】海外炒房團覆滅記:那麽問題來了,國外政府跟中國政府有什麽不同?

近國外真是水深火熱,周四巴西總統受到賄賂指控,股指直接熔斷,而北美洲的加拿大也是焦頭爛額,不久前爆發了迷你版的次貸危機,加拿大最大的房貸公司Home Capital Group遭遇大量投資者擠兌,股價直線暴跌。(Home Capital Group是加拿大最大的非銀行抵押貸款公司,主要業務是為購房者提供次級貸款)。

 

這一刻世人終於回想起被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所支配的恐懼。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加拿大是中國海外炒房團經常關顧的地方,這次加拿大房地產泡沫先崩為敬,海外炒房團,你還好嗎?

 

眼見他起高樓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人類遷移的歷史,為追逐宜居之地,人類不斷爬山涉水,甚至橫跨洲際,最終形成如今的人類世界格局。時至今日,這種遷移仍在潤物細無聲的進行著,海外炒房團就是一幅縮影。

 

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在清朝閉關鎖國之前一直保持對外交流。秦時有徐福東渡、漢朝有張騫開通的“絲綢之路”、隋唐有鑒真東渡,而到明代則有鄭和下西洋。時間回到現代,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慢慢崛起,與古時對外輸出瓷器、茶葉、中華文化不同,這次我們是輸出強大購買力。

 

海外炒房團東渡日本,跨越太平洋,揮師北美洲;西進歐洲,南下東南亞、澳洲大陸,北至南韓,但凡是“宜居之地”無不有炒房團身影。


 

根據胡潤發布的《2017中國高凈值客戶海外置業展望》的數據顯示,中國海外房地產投資總額不斷增加,且增速明顯加快,2016年前八個月就達到235億美元。


 

只能說一句,有錢人太多了,買買買,不得不服這購買力。中國經過三十幾年的經濟發展,居民財富迅速積聚,高資產人數快速攀升。根據胡潤研究的數據顯示,2016年千萬資產的人數達到134萬,增長10.7%,其中炒房人數占15%。接近一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將海外房地產投資作為最主要標的,他們平均擁有2.3套海外房產,且擁有4套及以上海外房產的人群占比為15.6%。中國“海外炒房團”已經成為現象級的存在。


 


其實,高凈值人士配置海外資產也是一種“剛需”,就像國內結婚需要購買首套房一樣。當一個人的財富增長到一定程度,資產保值就超過增值成為第一目標,海外配置資產能降低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成為避險的重要手段。國內房地產投資經驗和思維定勢,再加上子女海外教育、移民等原因,令到房地產成為海外資產配置標的的首選,占比為43.4%。



另外,從投資的角度看,海外房產的租金回報率要遠高於國內一線城市。國內北上廣深的租金回報率已低於2%,比新加坡還低,而美國南部奧蘭多、亞特蘭大等城市租金回報率甚至高達10%。難怪首富之子王思聰說上海租售比太低,買房不如租房。



眼見他宴“賓客”

 

隨著加入海外購房團的人越來越多,不斷推升資產價格,而資產價格的增長帶來的收益總是更能激發人性的貪婪,吸引更多投機者進入,最後就變成了海外炒房團。

 

海外炒房團經常關顧的幾個國家,如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這些國家的主要城市房價的上漲都能找到中國海外炒房團的身影。雖然很難證明都是炒房團一己之力炒上去的,但毫無疑問房價上漲離不開海外炒房團的推波助瀾和煽風點火。

 

以加拿大為例,根據NBFEconomics and Strategy研究(下圖陰影區域表示加拿大房地產市場的衰退),在2008年次貸危機時,美國房地產價格迅速下跌,而加拿大只是短暫回調,然後就一往無前的向上奔了。



而根據加拿大國民銀行不完整統計顯示,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的熱銷房子買家曾經有三分之一是中國人。也有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投資者在加拿大投資127億加元(約合96億美元)置辦房產。在多倫多,中國買家的成交占總量的14%,即占630億加元的房市成交總金額中的90億加元。

 

澳大利亞也是中國炒房團鐘情的地方之一。根據澳大利亞國外投資審查委員會的年報數據,2016年來自中國買家的住宅購買申請數量增加了19%,超過4萬份,總價值達724億澳元(約合人民幣3120億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而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統計了新南威爾士州的房地產數據,中國買家占所有海外買家比例達到77%(按住房價值計算),而排名第二的印尼買家購買的房屋價值僅占全部海外買家的1.7%。



眼見他樓塌了

 

HCG作為加拿大最大的非銀行抵押貸款公司,主要業務就是為購房者提供刺激貸款。Home Capital Group兩年內暴跌近90%,雪上加霜的是擠兌潮還在繼續。

 

先回顧下HCG股價崩盤過程。早在2014年就HCG對“不正常”的抵押貸款申請展開了內部調查,在2015年2月就停止了與部分中介的交易,但是當時沒有披露是因為中介涉嫌欺詐。直至在2015年7月HCG才承認因為公司發現他們涉嫌幫助借款者偽造收入證明,切斷了與45個抵押貸款的中介的聯系,而涉及此次偽造收入證明事件的房貸金額大概達到10億加元,HCG股價隨即快速下跌。

 

事情來到今年3月,HCG披露安大略交易所正在對HCG的CEO展開調查,不久HCG宣布停止現任CEOMartin Reid職務。到4月,安大略交易所宣布起訴HCG,稱HCG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誤導性公告,給了HCG重重的一擊,股價斷崖式下跌。


 

而擠兌也還在繼續,從3月底至4月底,資金從該公司的高利儲蓄賬戶存款賬戶中持續流出,總共減少了5.91 億美元。而HCG信托賬戶余額僅為1.25億加元,自3月底以來下降超過了90%。最終公司不得不宣布從安大略省退休基金取得20億加幣的緊急貸款應付流動性危機。



實質上,歸根結底還是加拿大房地產泡沫化導致此次危機。

 

加拿大的房價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只是小幅下調後就一路絕塵向上,早已經炒作到脫離居民經濟能力基本面。近期加拿大皇家銀行的研究報告就指出,大多倫多地區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住房負擔能力,已處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第二差的水平。

 

當房地產在熱錢炒作下飆升,賺錢效應吸引吃瓜群眾進場。在低利率環境下,投機者大膽的加杠桿,為了取得貸款,就會通過偽造收入證明等不正當方法獲取貸款。而中介為了高額報酬,也在配合進行造假,直到房地產泡沫受到外界制約。正反饋停止,甚至造成逆向反饋,最後爆發危機,而HCG則將首當其沖。

 

而外界制約主要有以下因素:

 

1、加稅,打擊海外炒房團。溫哥華所在的省推出了對外國購房者征收15%物業轉讓稅的政策,以求遏制溫哥華房價不斷上漲的勢頭。


2、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美聯儲帶頭加息回收流動性,各國央行也都亦步亦趨,而根據NBF研究如果將五年期利率提高100個基點,溫哥華和多倫多每月的抵押貸款償付將分別增加9%和7%,屆時能否抵擋加息的沖擊是要打上個大大的問號的。


3、中國加強了外匯管理。2014年中旬以來中國外匯儲備緩慢下行,在2017年1月甚至跌破3萬億水平。今年初外管局就再三重申:“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不難想象中國海外炒房團資金將受到制約,來自中國的輸血減少。

 

 

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也是同樣的路徑:低利率環境,熱錢不斷炒高房價,然後加息,爆發危機,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如有雷同,絕非巧合。

 

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圓。外國的房地產市場化程度要遠超中國,政府能選擇的調控手段遠低於中國,沒有限購限售等,且土地供給也是自由流通的。值得註意的是,海外購房的杠桿遠超過國內。以澳大利亞為例,新增的購房者中零首付占到了40%,這是無限杠桿啊。


所以海外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後,在外界條件制約催化下,往往以市場出清的方式消解泡沫,這個過程無疑是慘烈的。

 

 

加拿大房地產泡沫膨脹的狀況已經超過美國當年,已經成為一個隨時爆炸的炸彈,HCG問題的暴露預示了加拿大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倒計時,最糟糕的後果就是重演2008年次貸危機。HCG若是繼續被擠兌,最後流動性枯竭,也沒有進項資金,最後在房地產市場出現拋盤,或將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也有人說HCG擁有約150億加元的房貸資產,只占加拿大加元抵押貸款市場的1%,而加拿大財長也稱:不排除在必須時展開全面救助,不會引發美國次貸危機那樣的系統性危機。但是,如果你看到一只蟑螂出沒,代表屋子里某個角落有一群蟑螂。一葉知秋,HCG暴露出的問題或者只是整個行業一例。

 

當海外炒房團用炒中國房子的邏輯和經驗炒海外房地產時就已經註定失敗了。

 

據加拿大房產協會5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多倫多房屋基礎價格指數四月上漲5%,這是自2005年以來錄得的上漲幅度第二高的數據,但是房產市場的賣盤數量明顯增加,而成交量卻下降,房價將出現松動。

 

而澳大利亞在稅務辦公室(ATO)登記有房產投資的180萬人中,三分之二的人申報了房租虧損,也就是說房租無法沖抵月貸款利息。澳大利亞的銀行也收緊了房貸,將外國投資者購買公寓的印花稅稅率從3%上調至7%。

 

尾聲:

 

當年海外炒房團攻城略地的消息常常見諸報端,如今加拿大房地產市場已岌岌可危,海外房地產市場的市場化程度遠超國內,泡沫不會得到小心呵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海外炒房團鐘愛的其他城市如新西蘭、澳大利亞、瑞典的房價也已經有過熱泡沫化趨勢。海外炒房團腳步或該停下了,還是腳踏實地幹點實事吧。(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802

中國告別比特幣交易所:全球最大市場的覆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1/165056.shtml

中國告別比特幣交易所:全球最大市場的覆滅
棱鏡 棱鏡

中國告別比特幣交易所:全球最大市場的覆滅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都牢牢把控著比特幣世界的定價權。

來源 | 棱鏡(ID:lengjing_qqfinance)

文 | 劉鵬  

編輯 | 暴劍光

9月8日晚,供職於一家比特幣交易所的黃博和他的同事一起,擠進北京五道口的桌遊吧里,用一場“狼人殺”遊戲來迎接周末的到來。

1919630-991c268cb991fd17

一則消息在他手機上彈出,“監管層醞釀關停包括比特幣、以太坊等在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

再過幾天,就是這家交易所成立4周年的日子。他們還準備了一場交易所行業自律座談會,來迎接自己的生日。但目前看來,似乎一切都不需要了。

比特幣,這一誕生於2009年、由33位字母和數字組成的虛擬貨幣,自進入中國後,在一片爭議聲中幾經波折,價格最高突破超3萬元/枚。

隨著價格的飆升,大批玩家帶著資金湧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都牢牢把控著比特幣世界的定價權:這里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交易市場,並掌控著世界八成以上的交易量。

在最新的監管政策出來後,中國將告別在比特幣世界中的這一特殊地位。

“之前知道要有監管措施,但沒想到是直接關停。”一位交易所負責人驚訝地在電話中連連嘆氣。

這並不是比特幣交易所遇到的第一次監管。2017年初,受外匯管制和類金融業務風險控制等因素影響,央行在短時間內現場檢查並約談國內幾家主要的交易所,要求 “不得違規從事融資融幣等金融業務,不得參與洗錢活動”,並暫停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提幣業務。

這一舉措立刀見影,中國比特幣的交易量大幅減少,主要交易平臺的交易量甚至跌到不及高峰時期的1%。但暫停提幣的監管要求,將大量買賣比特幣需求趕至場外交易,畸形的供需狀態,一度讓場外市場的比特幣價格,相較於交易所價格溢出超20%。一些嗅覺靈敏的大玩家盯上這一機會,連接需求方和出賣方,坐收不菲傭金。

對於場內的交易所監管,騰訊財經獲悉,央行此前醞釀的措施包括,將這些交易所類比於互聯網金融業務並納入到監管體系下,甚至還起草了一份管理辦法文件。但最終監管層轉變了這一思路,取消牌照化管理,並開始研究新的監管辦法。

時隔半年之後,提幣業務正常恢複,比特幣價格繼續狂飆突進,交易所一度歡欣鼓舞,認定監管政策將迎來明朗化。

兩個月過後,交易所等來了可能是最差的結局:直接關停。

受此消息影響,比特幣價格應聲跳水,一度跌至20%。對於玩家們而言,他們有的恐慌拋售,有的則趁機抄底,還有的則默默提幣至錢包存儲,並打算轉換至海外平臺甚至場外市場,繼續操作。

洗錢

作為一種基於數學算法的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因其數量有限、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點在近幾年迅速風靡全球,吸引了眾多關註的目光。

G1503022378526

但這些特征,也導致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即被用以各類灰色地帶。而通過比特幣來繞過央行外匯管制,將資本轉移出境,亦是其主要用途之一。

一個極端案例是,在2015年股災期間,通過高頻交易獲利20多億元的貿易公司伊世頓,謀求通過比特幣來轉移巨量資金。

騰訊財經獲悉,伊世頓彼時找到了比特幣中國這一交易平臺,但比特幣中國相關人士告訴騰訊財經,伊世頓彼時沒有通過相應的實名制驗證,且交易數額巨大,這一行為引起平臺的警覺,從而拒絕了伊世頓交易請求。

相對於比特幣中國這樣的場內交易市場,風險更大的,在比特幣的場外市場。

比特幣場外市場,類似於證券OTC櫃臺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采取一對一協商式的交易方式。

與場內交易所相比,比特幣場外交易,一般而言數量更大。一位接觸場外交易多年的玩家介紹,“比如一次買賣就上千個比特幣,按照現在的價格來算,這大概相當於人民幣2000多萬。”

此外,場外交易模式簡單,一般是中間人拉來買賣雙方,協商好數量和價格,以及中間人的傭金所得,交易就順利完成了。

因此,這些特點決定了,比特幣場外交易,更適合用以逃避外匯管制的資產轉移。

從場外交易市場買入比特幣——轉移到國外交易平臺——賣出比特幣——提現至銀行卡,通過這一路徑,資金相較於交易場內交易所而言,可以毫無限制地跨境往來。

轉移

而最新的監管政策,或將把大量的買賣需求,趕至場外交易市場。

關停比特幣交易所的消息一出,部分經歷過比特幣多次漲跌無度的玩家們,在勁爆的消息面前乖乖繳械,幣價直線跳水20%。

“虧了一輛特斯拉。”一位玩家在朋友圈匯報自己的虧損額。在財富效應明顯的幣圈玩家里,將賺到或虧掉的錢,換算成心儀的實物並相互調侃,是一種流行的方式。

有人膽怯有人貪婪。在大跌的市場中,依舊有玩家奮起殺入,連續買入多枚比特幣,並解釋稱“大跌之後的價格,比國外交易所的價格便宜多了,在場外倒一下手就可以賺到錢。”

作為世界虛擬貨幣鼻祖,比特幣具備的全球流動性,為這些玩家們抄底帶來了諸多底氣。將比特幣從交易所提取出來,在海外交易所進行交易,成為部分玩家當晚主要的操作手段。

針對這種需求,有人趁機打起廣告,“交易平臺關還是不關,都把幣放在硬件錢包里,留著增值,投資數字資產要從國際角度來看,你要做的就是把幣存進硬件錢包,不怕交易所關,不怕幣價漲跌,啥都不怕。”

“別看現在國內在跌,但是國外市場還有那麽大呢,絕對有實力把幣價拉回來,所以建議不要買賣,趕快把幣從交易所提取出來放到錢包存儲,有需求可以到場外來交易。”另一位接上話茬,教導著玩家們。

“畢竟,比特幣是世界的,有什麽好擔心的。”他說。

尋找後路

“比特幣中國目前正常運營,沒有收到相關監管部門的通知。”

“火幣網運行正常,目前沒有收到此消息。”

“OKCoin未接到通知,交易和提現功能一切正常。”

article_4598426_f80f5e656c5807d4187862

來自監管層的消息報道後,國內最大的三家比特幣交易平臺均表示未收到任何通知。

交易所的客服人員,也在忙不叠地給每個慌張前來問詢情況的客戶解釋情況,並勸導不要緊張,可以靜待事情後續。

正在玩狼人殺的年輕人們,也接到了領導們打來的電話,安撫他們“要心無雜念”,“該幹啥幹啥”。

但不安的情緒依舊在蔓延。在正式文件下發之前,交易所需要想好對策,備好後路。

和玩家一樣,轉戰海外也是交易所的主要應對方案。一位正欲發起成立交易所的投資人在晚間跟騰訊財經表示,其決定將交易所直接設立在日本,因為那里的法律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並對這一行業的創業公司“非常友好”。

而國內一家大型的比特幣交易所,也表示如若國內被取消,將推動向海外業務的轉型。

也有發現新“商機”者,在研究報道全文後表示,監管層要禁止的是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交易所,因此說明“並不禁止虛擬貨幣和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所”。

他興奮地表示,在法幣交易被叫停之後,今後國內交易所的主流將是幣幣交易。

監管如此嚴厲之下,玩家尋找縫隙之欲仍未打消。

比特幣 監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74

周永康疑洩密致北韓親華派覆滅

1 : GS(14)@2015-02-23 14:56:57





■北韓官方放出張成澤被押上法庭審判的圖片。資料圖片


海外博訊網昨爆料指,已落馬的中共大老虎周永康出賣國家機密,透露中共前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北韓前二號人物張成澤密談內容,致北韓新任領導人金正恩迅速處決張成澤,與中國徹底翻臉。報道還稱,周永康出事前曾有外逃北韓的計劃,但未能實行。



張成澤曾密會胡錦濤

報道指,二○一二年八月張成澤率團訪華,在只有中方繙譯下與胡錦濤密談一小時,提到換金正男替代金正恩接班的可能性,胡不置可否未作決斷。周永康將此機密向北韓洩露,致次年十二月十二日張被從勞動黨大會場抓走槍決,北韓「親華派」全軍覆沒,其中一名「深喉」逃到中國反饋了情報。周永康倒台後,西方媒體曾指周永康是中共內部最支持金正恩的,二○一○年周曾代表中共赴平壤出席盛大閱兵儀式,當時周是與金氏父子唯一同台的外國人。周被中共整肅,觸發金正恩給中共當局一點顏色看看,金正恩處決張成澤的罪名,包括指他「賣國」,暗指他倒賣礦產和羅先特區地皮給中國。金正恩上台四年迄今,仍未出訪北京,外界普遍認為這在中國北韓關係史上所罕見,顯示中國北韓關係不正常。日本的分析人士指,北韓槍斃張成澤、肅整親華派,令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金正恩不滿。此前北韓曾多次希望安排金正恩訪華,但最終被北京所拒。博訊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3/190515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