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眼中的國資改革(國資討論碎片化發言總結) 見薇知築

http://xueqiu.com/4092336327/27876637
我一直很羨慕釋老毛,能寫出那麼悠揚、令人拍案叫絕的文字。我一直也想定期的碼一碼字練習一下寫作水平,但是發現看得越來越透而能寫下去,且不讓自己反感的卻越來越少。所以,整理了一下自己在碎片哥的國資改革群的發言,眾位權且看看吧,輕拍磚頭。

其實國改吧越是央企,越是大,越是眾目睽睽,如果老大想撈名譽比如傅,越是敢動手。因為不涉及個人表面的經濟利益而拍的是上面的馬屁。如果涉及到地方國企,歸根到底,涉及個人利益。等於董事長自己寫方案把多少股權賣給自己,這樣誰都不好意思或者說不知道多少尺寸為好,生怕留了傾吞國有資產的名聲,所以我們都看到,各個集團都狂開改革討論會統一思想,為以免未來出現問題可以賴上群體決策推脫自己的責任。

但是十八屆三中全會討論出的方案,就是土地財政到頭以後,社會轉型的財政從哪裡來的問題。央企基本上都是各家的地盤,而真正通過股權混合制持有,提高管理層持股比例,促進整體效益,一定是地方的國企。這其中又特別複雜,有些國企股權直接賣,劃轉入資本運作公司,然後在二級市場或者戰略投資者直接賣掉,就是兌現了國資價值。而30%上繳財稅,長期來說是需要能對財政產生長期收益的。這樣一定是不賣,給管理層股權混合所有以後的效率提升帶來的長久的現金流。如格力直接賣給戰略投資者,這是一次性收益,但國資整體提高效率,才是長久的標的。基於此,我個人比較看重即使在現有國資體制下,已經表現出管理活力,未來通過國資整合,提供給管理層廣大權限和整合資源的公司。只要管理層的利益和國資一致,釋放出的動力,會造就中國的雀巢、卡夫。因為未來很長時間都是有中國特色的私有化過程。

說到市場走勢,未來會怎麼樣,很難說。但是我看到的是,十八屆以後,保險公司請了基金管理人去掌舵投資,保險公司的權益類投資在放開,新農保和城鎮居民保在對接,為了走私有化道路保住整個階級的既得利益財富,上面反腐並且開始支付社會保障對價。而我們能參照學習的道路只有美國,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處於美國70年代養老年金還沒有開始入市的轉折點。反腐和社會保障對價明顯是從本屆開始的。我個人認為,出現這種結果,和個體區別並沒有關係,而是社會各個層面都表現出要崩盤的特徵,導致最高層認識達成了一致——妥協,然後本屆才被賦予了深耕國內民生的使命。!@#$%^&*() ......綜合種種,讓高層打成了一致意見,妥協,深耕國內民生,同時混合所有制提高效率,為后土地財政時代轉型搞錢。

在石化央企改革第一炮之後,地方國企才剛開始,地方國企的管理層的猶豫、試探、徘徊,都很正常。但是混合所有制,私有化率的提高導致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的。所以在A股下跌那麼多年後,如果有好的還在底部的具有品牌護城河和一定活力的消費品企業,我覺得值博率非常高。預期整個市場的水位會隨著效率的提高而整體提高,也就是所謂牛市。具體品種,由於本人隸屬的投顧公司管理著雪球私募工場的陽光私募基金,不方便討論。但是可以說明的是,統計顯示,牛市最後漲的最多的,一定是市值小、價位低的股票。通過效率提升,資產注入,管理層利用集團的資源,為自己也為國資和我們其他股東的股權謀福利。尤其對於那些管理層沒有利益,導致那麼多年坑蒙拐騙致使上市公司常年利潤很差股價常年下跌、但是並不會折損現金流的本源體的企業,感覺能夠很簡單的確定邏輯,長期就能獲得超平均水平的收益。

最後,青海 新疆 西藏等偏遠地區的老大們都比較懶、比較楞,但是搞起來都比較貪比較猛,喜歡超額收益的朋友不妨關注。

另外,雪球私募工場和我們同期啟動的陽光私募不少,提示下以後的監管越來越嚴格(會裡新成立的三個處都不是吃乾飯的...),合規性要求越來越高,大家必須遵紀守法,才能基業長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31

見薇知著: 戲如現實

1 : GS(14)@2014-11-30 02:30:47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F%A6-220000055.html

知薇

80後,18歲入名校讀金融,後單槍闖英倫獲得金融碩士。

曾任職國際頂尖投行,現在國際金融機構做戰略併購。

[email protected]

•很多時候,一個人不過是在對的時間、對的位置、做了對的事情或具有某種功能,而上位。

• 太想出位了,完全不意識到或者不理會這所謂的「上位」,是將自己變成他人武器。

期待已久的美國劇集︽Mad Men︾終於出了新季。這部劇以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紐約廣告業為背景,講述人物事業、家庭、感情程和糾葛。該劇自二○○七年首播以來已獲獎無數,包括十五個艾美獎和四個金球獎,它之所以成功,源於多種因素:人物個性立體形象鮮明、各種關系複雜而鋪陳清晰、情節張弛有度又環環相扣,無論是公司內外或明或暗的政治鬥爭、商場上你死我活的客戶爭奪戰、家庭中亦恩亦仇的親情糾葛、情場上風花雪月的離合,都有聲有色、引人入勝,因而能夠滿足各觀群的口味與需要。

此劇最吸引我的,是其對職場風雲的描寫。人們常說戲劇來源於現實,又誇張放大現實,然而對於︽Mad Men︾,我必須說,它離真實的職場並不遠,最大的區別是它將矛盾集中在幾個人物身上、集中到較短的時空之內而已。

新季中的一個橋段,令我對人在職場的命運起伏有了更深的體會。原來很多時候,一個人不過是在對的時間、對的位置、做了對的事情或具有某種功能,而上位。整件事有很大的偶然性,雖然與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有關系,但關系沒我們以為的那大。

話說Peggy Olson本是男主角創意總監及初級合夥人Don Draper的秘書,由於自己的努力爭取、創作天分以及合適時機,升級為公司的廣告文案。某次客戶會議,Draper酒後失言得罪了重要客戶。其他合夥人一致要他放大假,實質上是逼他自己識趣走人,而一邊已另請了新的創意總監。

Olson在新總監面前一直積極表現,力圖展露才華,以求事業更進一步。新總監卻很冷淡,畢竟在那個年代,職場女性難免遭遇偏見和不公待遇,Olson的機會始終沒有男性同僚多。

Draper不久後拿到另一個Offer要求復職,各合夥人雖接受了他,但要求他向新的創意總監彙報工作。新創意總監很防備Draper,生怕他搶回自己的位子,於是想了個辦法羞辱他。

新總監私下保證Olson每週工資增加一百美金,但要她負責一重要新客戶的文案創意,為此她要自己組隊,而團隊中要有Draper。為了這等待已久的上位機會,Olson立刻應承了。

很明顯,新總監看中的不是Olson的才華和能力,而是她傷害Draper的能力——被舊下屬(還是女性)驅使,恐怕是對Draper最大的侮辱。

Olson叫了個二十歲出頭的初級文案和Draper在自己辦公室,要求兩人週末各准備二十五個創意以便週一討論——正如當年Draper給她做文案的機會一樣,不過兩人的位置對調了。

這「反骨」行為當然激怒了Draper,他不理工作、借酒消愁——而這一切正中新總監的下懷。Olson太想出位了,完全不意識到或者不理會這所謂的「上位」,是將自己變成他人武器,去傷害曾信任和提拔自己的舊上司。各位讀者敢說,這情節在現實中沒見過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01

見薇知著: 強與弱

1 : GS(14)@2015-01-18 02:25:06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C%B1-220000544.html

•強即是弱,即是內在的小;表相上的強大,並非真正的強大。一個人之所以表面很強,是因為他很小。

•要衡量自己的心量夠不夠,就看看發生多小的事,自己有多大的反應。

母親最近一直起早貪黑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本是甘心情願地盡孝,卻因前不久的一件事發生而內心五味雜陳。婆婆上下床都需要人攙扶,一日下床時,母親不小心弄疼了婆婆的腰,母親一邊道歉一邊繼續攙扶時,婆婆居然破口而出:「幸好我頭腦清醒,要不早被你謀殺了。」此話不可謂不荒謬,母親受此不白之冤又生氣又委屈,但也強忍安頓好婆婆,才躲到一邊抹眼淚。

朋友L最近與一直合作無間的老板鬧翻了。公司面臨收購,L一直毫無私心地位公司和老板鞍前馬後,協助買家順利完成盡職調查、一字不漏地批閱收購合同和僱傭合同等。未曾想,老板不僅不感謝,居然還質疑L做的一切只是為了保障自身的股分和利益,這令L心痛不已。

這兩件事看似無甚關系,其實有類似的源頭:表面顯得或裝得愈強勢,內心其實愈脆弱,強即是弱。為了遮掩內心的脆弱與不自信,人往往會不理性地攻擊身邊最親近的人。

一個原本健康的人如今臥床難起,傷的不只是身體,更是自尊心,換了誰都會在肉體精神的雙重折磨下情緒不穩,而偶爾出口傷人。透過刀子般的語言,我們看到的,其實是那個人極需要更多愛和關懷的迫切。

一個原本是老板和決策者的人,就快轉換身分加入受雇人士的行列,需要ready的不僅是合同條款,更是心理狀態,不少人面對如此壓力,也可能不慎出口傷人發泄情緒。透過言語的攻擊,我們看到的,其實是那個人面對巨變的不安、尋求更多支持的需要。

記得一位是知薇非常尊敬的老師說過:強即是弱,即是內在的小;表相上的強大,並非真正的強大。一個人之所以表面很強,是因為他很小。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把握和信心,並不用提高嗓門叫,只要輕聲講就可以;當你想用力和努力的時候,是因為已經不夠用了;如果對待他人很嚴厲,只是因為他快要應對不了了而已。強是強不了多久,每天都繃得很緊,有一天會受不了。然而,內在夠大的人,一定是柔軟的。

反觀自身,我們如何不受外在的影響,就是要心量和體真正的夠大。正如物理學所講的,質量愈小的東西,受到同樣的震動就反彈愈大。要衡量自己的心量夠不夠,就看看發生多小的事,自己有多大的反應。一個人要有所發展和成就,心量一定要夠,心量愈大,遇到事情的反應愈小愈鎮定。更要留意自己甚時候笑不出來了,就表明心量不夠用了,碰到舒適圈的邊緣了。

沒有人生來完美,我們要感謝生命的發生和挑戰,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發生而可以學會巍然不動,心量就慢慢練出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43

見薇知著: 感謝發生

1 : GS(14)@2015-02-24 09:51:14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見薇知著-感謝發生-220000800.html
知薇

80後,18歲入名校讀金融,後單槍闖英倫獲得金融碩士。

曾任職國際頂尖投行,現在國際金融機構做戰略併購。

[email protected]

•這個新鮮、柔弱、充滿驚喜和不確定性的小生命,正正教會我感恩所有一切的發生,無論好與壞。

•別以為孩子屬於自己,自己養育他們有多了不起,其實他們是上天給的禮物,來教會我們無私的愛、不倦的付出。

人生的每日都有不同的發生,我們自然的態度是:有好事發生就開心慶幸,有壞事發生就郁悶嘆息,悲喜都受一個個偶然的發生所牽動,人生變得好被動、難以預測。面對那些不可預測的「壞」發生,我們開始不肯定,那怕日日陽光,開始會擔心風雨突降,恐懼和壓力圍繞我們。

其實,每個發生就好比一堂課,無論好壞都帶給我們一個學習的機會,都值得我們積極接受並真心感謝。明白了這個道理,無論何種光景環境,哪怕面對困苦、挑戰、逆境,處在每時每刻也都會變得自在愉快。

剛做新手媽媽一個多月,在一連串昏天黑地、日夜不分、缺覺少眠的日子,這個新鮮、柔弱、充滿驚喜和不確定性的小生命,正正教會我感恩所有一切的發生,無論好與壞。

初為人母,開心之餘,多了挑戰,少了自由。習慣了職場生活,萬事有時間表、有條有理、可傾可講,一旦面對小嬰兒,多少會覺得無常且失控:他餓的時候片刻也不能等待,他要關注的時候絲毫也不可怠慢,而也正是這一切打碎了我的完美主義和期望值,逼我必須放下和接受,學會悅納「一切都是可以的」。

哺乳初期從與寶寶親密接觸的感動,很快就跌入不夠他食量而壓力爆棚的低谷,一聽見他哭就神經緊張,預計餵哺時間快到時無法安睡。然而,過來人告誡我,哺乳的大敵就是壓力過大和缺乏睡眠,聽起來有些counter intuitive,但我必須學會以放鬆的態度面對這最在乎的事情。其實,面對人生其他種種,態度莫不應如斯。

第一次為他剪指甲,竟然不小心剪到他柔嫩的指尖皮膚,看他尖叫大哭的可憐模樣,我心疼愧疚之餘更有經驗和勇氣處理更多關於他的第一次。第一次為他換尿片,雞手鴨腳地因為穿得太鬆而導致了「便滿金山」,要從到外換衣服。但也感謝這個事件,讓我更懂得如何照顧這個小生命。看到他睜大眼睛好奇搜索的可愛模樣,我忍不住拿起手機想留下他的俊樣,卻不記得閃光燈未關,我心痛不已的同時,謹記照顧寶寶要小心再小心,切忌得意忘形。

一位前輩說過:別以為孩子屬於自己,自己養育他們有多了不起。其實他們是上天給的禮物,來教會我們無私的愛、不倦的付出;他們更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提醒我們修正完善自我。

未曾想,生兒育女的經驗的確能幫我看到各種發生的美好。好的發生固然值得感恩,看似不好的發生則更是我們人生在世學習進步的需要和必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61

【見薇知著】打工的和創業的(知薇) 知薇

1 : GS(14)@2015-04-12 17:20:15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A%84-220000824.html\r\n\r\n知薇\r\n\r\n80後,18歲入名校讀金融,後單槍闖英倫獲得金融碩士。\r\n\r\n曾任職國際頂尖投行,現在國際金融機構做戰略併購。\r\n\r\[email protected]\r\n\r\n•真正的天才,原來藏在樸素的民間,抑或大隱於市,抑或蹤跡難尋,出招踏實不花俏,卻招招到位,解決難題。\r\n\r\n•刺眼玻璃,坐的往往是自稱天才,名難副其實、虛有其表的商業包裝。\r\n\r\n前段時間,用了五年不到的某果筆記本電腦毫無先兆地黑屏壞了。於是很自然地第一反應是拿去某bar給一班自稱天才的穿同一制服的哥哥們檢查修理。\r\n\r\n天才哥哥照本宣科地用我也會的某果電腦檢修三部曲,貌似專業地按了一陣之後,眉頭緊鎖、若有洞見地告訴我,可能是A壞了,也可能是B壞了,要開機才能確認,換A就要雨千元,換B就要四千元。但開機後就有風險失去所有數據,而我最需要的是保留所有數據(誰叫我平時那懶,沒有定時備份數據的習慣),所以問題似乎進入了死胡同。\r\n\r\n最後,天才哥哥很誠懇地告訴我,如果我買個新機,他們就可能有辦法先把舊機的數據傳輸到新機。在黑暗中似乎看到了希望,我心想舊機也差不多該退休了,便欣然接受,選了個新機型,很開心地買了單,我回家靜候佳音,等天才哥哥拿兩部機到後面辦公室檢查和轉數據。等待了大半天,收到電話,失望還是失望,他們無法確保拿出數據,卻建議我可以去專業技術公司用可能上萬元的代價搶救數據。有些被人連哄帶騙買了新機的感覺,我回到那玻璃屋子,退了新機,取回舊機。\r\n\r\n有經驗的朋友建議我去某仔電腦商場去碰運氣,那也許有隱世高手可以幫到我。果不其然,問了幾家後,有個模樣挺geeky的小哥願意試試看,代價是我要拿到數據後,將舊機賤價賣給他(這容易)。緊張地十幾分鐘後,小哥終於在我舊機徹底退休前,將絕大部分的數據都備份到外置硬盤了,最令我驚喜和滿意的是,他只要價三百五十元,外加賤賣機器的錢,最後我還有不少盈餘。\r\n\r\n記得一則帖子這說:為何孫悟空可以大鬧天宮,令天兵天將難敵其勇,連玉皇大帝都拿他沒辦法;卻在護送唐僧的西天取經路上,被各路妖怪騷擾,屢屢陷入險境呢?道理很簡單。天宮的天兵天將是打工一族,做多做少分別不大,甚至有機會做多錯多,自然沒有動力、沒那賣力,以安守本分、做好呢份工、少惹麻煩為主旨,導致技能平庸、不過不失;而荒山野嶺的各路妖精妖怪是創業一派,自負盈虧、多勞多得,當然鉆研拼搏、全力以赴,結果個個技高膽大、奇招出。\r\n\r\n回味修電腦事件的類似之處,我不禁會心而笑。真正的天才,原來藏在樸素的民間,抑或大隱於市,抑或蹤跡難尋,出招踏實不花俏,卻招招到位,解決難題;而那耀目招牌下,刺眼玻璃,坐的往往是自稱天才,名難副其實、虛有其表的商業包裝,到頭來,不但不解決問題,還分分鐘要多殺你一頸子血好交差。生活中,類似的現象還少見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18

【見薇知著】實習之「滑鐵盧」(知薇)

1 : GS(14)@2015-08-16 13:57:10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B%A7-220000420.html
知薇

80後,18歲入名校讀金融,後單槍闖英倫獲得金融碩士。

曾任職國際頂尖投行,現在國際金融機構做戰略併購。

[email protected]

1. A發現女生刻意選擇一些聽起來很重大嚴肅的國際政經新聞,但明顯並沒有興趣深入或延伸閱讀思考。

2. Her personality is flat,對於缺乏個性特質和活力熱忱的新實習生,A突然第一次對帶實習生有了迷惘感覺,不知道這職業訓練該如何繼續下去。

上期說到有心培養年輕人的朋友A,將自己覺得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給實習生們,一直以來效果甚好,大家實現雙贏。以往A帶過的實習生都會與A保持聯絡,在他們找到全職工作後,更會熱情地請A吃「謝師宴」。A深感欣慰之余,覺得自己的這套實習生培訓法已經過實踐驗證,是年輕人需要、接收並喜愛的有效方法。

剛過去的七月,A就遭遇了帶實習生的「滑鐵盧」,對他打擊不可謂不小。話說A在獵頭公司給的數份申請中,選到這位還有一年才畢業的女生。面試時A覺得女生各方面都中規中矩,但對自己的今後職業道路有些迷惘,立刻激發了A想培訓引導她找到未來方向的心。於是,決定錄用,聘期四個星期。

A當然駕輕就熟,先安排女生每日閱讀研究和探討新聞。剛開始,一切還算正常,唯一美中不足的是,A發現女生刻意選擇一些聽起來很重大嚴肅的國際政經新聞,但明顯並沒有興趣深入或延伸閱讀思考。每日的討論,女生都僅限於陳述事實和數據,缺少延伸性和策略性的思考。

A於是引導女生說:「你不需要拘泥於世界或市場的大事,可以找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新聞來研究,你對甚感興趣?」女生點點頭表示明白,但隨即又搖搖頭,皺眉說:「我沒甚特別的興趣。」單是這一句已經夠A暈的了。

見過各種世面的A強裝鎮定,繼續引導:「那就想想有甚麼最bother你吧。」A有個經典理論,即人的靈感、動力和passion都源自這些bother他們的事情,比如Steve Jobs對完美有近乎偏執的追求,才創造出美輪美奐的畫時代電子產品。女生看起來果然醍醐灌頂般,很開心地應承下來。

第二天又到了新聞解讀時間,A很好奇女生會聊甚,女生看起來很興奮,說:「英國女性最近流行拿leggings當褲子穿。但你知道leggings很緊身又很薄,所以會把下身的曲線甚至內衣的形狀都暴露無疑,這件事非常bother我。」A聽罷完全不識反應5秒鐘,但仍舊保持好奇心與積極的態度,問:「那麼,你覺得這樣穿的人的心態是甚麼呢?她們意識到這樣穿也許不太得體嗎?」之後的為討論而討論的細節在此略去。

A開始慢慢發現這位實習生的「與眾不同」,說難聽些:Her personality is flat,對於缺乏個性特質和活力熱忱的新實習生,A突然第一次對帶實習生有了迷惘感覺,不知道這職業訓練該如何繼續下去。

A當然不會輕言放棄,他心盤算女生不喜歡深入思考,那動手做總可以吧?於是開始安排她做投資指標分析,基本上只需動用Bloomberg下載數據,再用Excel做些簡單的計算分析。女生做了兩天,速度極慢,慢到A不確定她有保持清醒而非在發白日夢。

如何收場?各位看官估也估不到。A收到女生郵件告知自己第二天開始不再返工了,拒絕解釋提前離職的原因,那時她的實習期剛過一半。A詫異不已,至今,女生的表現和決定對A還是個謎,只印證了「林子大了,甚鳥都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021

見薇知著: 努力指數

1 : GS(14)@2015-10-04 03:22:07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5%B8-220000457.html

知薇

80後,18歲入名校讀金融,後單槍闖英倫獲得金融碩士。

曾任職國際頂尖投行,現在國際金融機構做戰略併購。

[email protected]

1. 做一間事的effort小,意味這件事與你內在的價值觀統一,是相對來說對你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

2. 選擇的方法教給你了,至於答案是甚,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選擇是甚,只有你自己決定並負責任。

筆者時不時會犯「選擇困難症」,做決定猶豫不決,前怕狼來後怕虎,want it all的貪心溢於言表。最近,聽完朋友A的小故事,就發現了個治奪「選擇困難症」、輕鬆做決定的好辦法,且稱為「努力指數法」。

話說朋友A與許久未見的友人H喝咖啡聊天,H年輕有為、高薪厚職,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工作非常忙碌,以致於個人生活略有停滯。最近H終於又開始拍拖,總算找回了一些work life balance,但新的煩惱又隨之而來了。女友約H一同旅行(拍拖以來第一次),時間卻剛好趕上H工作最忙的月份。H左右為難,答應女友,又擔心會影響工作;不答應女友,又怕影響兩人關系。

A微笑問H:「你覺得,與女友去旅行的effort(努力)多些,還是不與女友去旅行的effort多些呢?」H答:「我一向工作責任心重,與女友去旅行有可能耽誤工作、影響業績,我的心理壓力似乎會相對大些。」A繼續笑言:「遇到兩難處境,我的最新方法就是選自己effort小些的path。理由很簡單,做一件事的effort小,意味這件事與你內在的價值觀統一,是相對來說對你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H點頭大悟,「對於我這半工作狂來說,留下來工作的effort的確小些。」

安靜回味片刻,H又緊張焦慮起來,問A:「我年頭曾下決心對自己承諾,要在個人生活上有所突破。連女友的主動邀約都不理,怎可以?」A回應:「那情況就不同了。你對自己的承諾,令你不去旅行的effort或心理壓力增加了,若然超過去旅行擱置工作的壓力,可能選擇去旅行比較輕鬆哦。選擇的方法教給你了,至於答案是甚,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選擇是甚,只有你自己決定並負責任。」

這個「努力指數選擇法」對筆者頗有啟發,不單有助於做決定,更有助於了解自己重心何在。某日與朋友A閑聊,說起朋友S,自從做了媽媽後,就每週五home office工作,時間自由而可以多與阿B相處,我流露出幾分羨慕。A笑說:「別只看到S得到了甚,要想想她為了爭取到每週一天home office而付出了甚、放棄了甚,再問問自己能否為多與孩子相處,做出努力和放棄。」

我霎時醒悟,內心的小「羨慕嫉妒恨」煙消雲散:我的工作性質,很難通過home office完成──即便每週只一天。更不用說,當全組都很忙的時候,只有我「特殊化」厚臉皮要求home office。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勉強得到老闆的首肯,在家工作那天,我的心理負擔和effort也遠遠大於正常返工,少了見阿B的時間。所以,我的選擇不言而喻,是status qu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02

【見薇知著】招對人(知薇)

1 : GS(14)@2016-02-09 02:51:01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A%BA-220000240.html
>

知薇

80後,18歲入名校讀金融,後單槍闖英倫獲得金融碩士。

曾任職國際頂尖投行,現在國際金融機構做戰略併購。

[email protected]

1. 若這份工作真的很難,面試了上千萬個人才有一兩個應允,那他們也必定是真的、對的,這樣的人才叫「英雄豪傑」。

2. 一轉眼,將近8年過去了,我還在當年這位老闆手下做事,多半與當年老闆的開誠布公有點兒關係。

最近團隊的領導們都在煩惱招聘的事情,見了不下十幾個人,不是不合格,就是團隊上下無法達成共識。大老闆急要人,負責招聘的領導不敢怠慢之餘,也不願勉強了事。畢竟招聘事關重大,不招對人,之後的手尾可就長了。記得有位前輩說過:招聘就好比尋找愛人,必須如實、坦誠地描述工作的性質和內容,既不誇大也不隱瞞,既不美化也不醜化,而是誠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有人也許擔心,若我如實描述工作,嚇到沒有人來怎辦?其實,沒有人來,也是事實。若為了急找到人,不表露實際情況,即便有人願意加入團隊,也不過是一場誤會,最後還是會發現各種不適合、條件不足,最終還是會離開。

那位前輩引用一句古話說明此理:「God's delay is not God's denial.上帝的延遲,並非上帝的拒絕。」招聘時,你向應聘者講述工作的實際情況,例如:你的每天將如何度過,會遇到怎樣的困難挑戰,會經受怎樣的嚴峻考驗;但經過如此磨練,你會獲得怎樣的經驗和提升。也許因此有人卻步、無人應聘,但若百人之中有一人應允,那他必定是真的、對的那個人,這樣的人才叫「百挑一」;若這份工作真的很難,面試了上千萬個人才有一兩個應允,那他們也必定是真的、對的,這樣的人才叫「英雄豪傑」。

找到的人,人品、條件、能力、認知都適合,那通過組織培養激勵,就可以一起努力、達成目標。若有一樣不適合,那無論如何培養激勵,都會有先天不足的地方,就變成一起努力適應對方,而非達成目標,那是對組織的資源和時間的極大浪費。

聽完前輩的分享,感觸良多。回想自己的經歷,也的確如此。記得剛應聘這份工作面試時,印象最深的是大老闆咄咄逼人的一個問題:「這份工如果有許多突發的任務要加班加點快速完成、如果有許多臨時的多次修改要做,你能受得了嗎?」我當時覺得他在試探我,也很誠實地回答自己沒有問題,因為之前一份工也是長hour、大壓力的性質。

開工後,才發覺,大老闆的那個描述便是我們每日工作的寫照,而我也如自己的回答般能夠堅持下來。一轉眼,將近八年過去了,我還在當年這位老闆手下做事,多半與當年老板的開誠布公有點兒關係──至少有啥事我沒得埋怨人,畢竟是當初自己選的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5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