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黑馬讀書】三年大限已到,蘋果能否再次走出“創新者窘境”?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7/146883.html

6年了,蘋果還是智能手機的老大,這是個奇跡。
要知道,在互聯網領域,2-3年已足夠顛覆一個巨頭。在手機行業,這個周期是3-5年。安卓出現後,摩托羅拉衰落用了3年,諾基亞用了5年。按照這個規律,自2011年喬布斯去世,蘋果若還無所作為,也許今年就將進頹勢期入。
2011年後的3年里,用戶一直指責蘋果 ”,其實是過分苛求。一個破壞性創新出來,需要幾年的延續性創新,讓它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否則研發成本都收不回來。因此,外界看到的蘋果,永遠只是更薄、更大、配置更高。
到了2014年,現狀依舊如此。我們不得不說,蘋果確實陷入創新者的窘境,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其地位3-5年就可能被顛覆。
蘋果創立以來,也曾多次面臨窘境,但都從容地走了出來。《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曾對此有深刻描述。這次,蘋果能再次走出窘境嗎?

 

\蘋果公司較早進入手提電腦或PDA 市場的經歷,有助於我們理解大企業在小市場面臨的諸多困難。

蘋果公司於1976年推出了蘋果一號(Apple I),它最多只能算是一種功能有限的初級產品,蘋果公司在從市場撤下Apple I之前總共只賣出了200臺(售價為666美元)電腦。但Apple I並沒有給蘋果公司帶來嚴重的財務危機,因為蘋果公司在研發上的成本並不算高,而且不論是蘋果公司還是它的客戶,都從中學到了更多關於如何使用臺式個人電腦的經驗。蘋果公司在總結開發Apple I的經驗教訓後,於1977年推出了蘋果二號(Apple II)電腦,並大獲成功。蘋果公司在Apple II上市後的頭兩年就賣出了43 000臺電腦,Apple II的成功也一舉奠定了蘋果公司在個人電腦行業的領先地位。借助Apple II大獲成功的東風,蘋果公司於1980年成功上市。

在推出Apple II電腦10年後,蘋果公司已成長為一家市值達50億美元的企業。像所有的成功大企業一樣,蘋果公司也發現,為了保持其股票價值和企業活力,它每年都需要大幅提高收入水平。20世紀90年代初,新興的PDA市場逐漸顯現出了增長潛力。從很多方面來看,此次機遇都與1978年Apple II的上市給計算機行業帶來的變化(推動了個人電腦行業的形成)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對於蘋果公司來說,這可謂是一個天賜良機,因為蘋果公司獨特的設計優勢主要表現在它的用戶友好型產品中,而用戶友好型和便捷性正好構成了PDA的理念基礎。

那麽蘋果公司是如何利用這一機遇的呢?答案是主動出擊 。蘋果投資了數百萬美元來開發PDA產品,並將它命名為“牛頓”(Newton)。蘋果公司通過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市場研究確定了牛頓產品的特色;還利用了各種類型的跟蹤調研小組和調查,來判斷客戶希望產品具有什麽樣的特色。PDA具有計算機破壞性技術的許多特點。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卡利認識到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因此他將牛頓產品的研發列為他個人的首選項目,並開始大規模地推廣這種產品,以確保這個項目獲得所需的技術和資金資源。

蘋果公司在1993年和1994年(也就是在新產品上市後的頭兩年)賣出了14萬臺牛頓PDA。當然,當時大多數觀察家認為牛頓PDA是個失敗的產品。從技術上說,它的手寫識別能力令人失望,而它的無線通信技術又大大增加了它的成本。但最糟糕的是,雖然斯卡利公開表示牛頓PDA是延續公司增長趨勢的關鍵性產品,但牛頓PDA第一年的銷售額只占蘋果公司總收入的約1%。盡管付出了所有這些努力,牛頓PDA產品仍未給蘋果公司帶來所期望的新增長空間。

但牛頓PDA是否真是一個失敗的項目呢?牛頓PDA進入手提電腦市場的時機,與Apple II進入臺式計算機市場的時機類似。它是一種創造市場型的破壞性產品,針對的目標用戶尚不明確,他們的需求無論是對他們自己還是對蘋果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以這個標準來看,牛頓PDA的銷售量應該好於蘋果公司管理層的預期,它在上市後頭兩年內的銷量是Apple II的3倍多。在1979年,對於當時規模尚小的蘋果公司來說,4 3000臺的銷量就已經可以看作是爭取上市資格的一次重大勝利。但到了1994年,對於已經發展為行業巨頭的蘋果公司來說,牛頓PDA 14萬臺的銷量卻只能被視為一個失敗。

破壞性技術經常導致一些之前不可能發生的情況最終發生。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破壞性技術剛剛出現時,不管是制造商還是客戶都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產品,或者是為什麽要使用這些產品,因此也不知道哪些具體的產品特色最後會受到重視,哪些不會受到重視。構建這樣的市場就是一個客戶和制造商共同發現的過程,而這需要時間。例如,在蘋果公司開發臺式計算機的過程中,Apple I以失敗告終,首款Apple II的銷量較為平淡,Apple II+則獲得了成功。Apple III由於質量問題被市場拋棄,而Lisa電腦也遭遇了失敗。前兩代Macintosh電腦同樣舉步維艱,直到推出第三代Macintosh電腦,蘋果公司及其客戶才最終找到了成功的秘訣:便捷、用戶友好型計算機使用標準——計算機行業的其他企業最終都采用了這一標準。

但在開發牛頓PDA產品時,蘋果公司過於急切地希望縮短確定最終產品和市場相互匹配的流程。它假定客戶了解自己需要什麽,而且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尋找他們自己想要的東西。(在下一章,我將談到這個假設是錯誤的。)然後,為了給客戶提供他們認為客戶想要的東西,蘋果公司不得不在一個新興產業中承擔延續性技術領先者這樣一個不確定的角色,花費巨資來開發當時最先進的移動數據通信和手寫識別技術,而且到最後,它還投入了大量資金來向客戶推銷自己設計的產品。

由於新興市場的規模較小,因此參與新興市場競爭的機構必須能以較小的規模實現贏利。這一點至關重要,原因是,被認為具有贏利能力並且獲得了成功的組織和項目,能夠繼續從它們的母公司和資本市場吸引資金和人力資源,而被認定為失敗的提案則很難再獲得資金和人員的青睞。不幸的是,由於蘋果公司為加速PDA市場的形成在牛頓PDA產品上投入了巨額資金,公司已很難再獲得具有吸引力的回報率。因此,市場普遍認為牛頓PDA是一個失敗的產品。

就像大多數商業失敗案例一樣,事後人們找出了蘋果公司在牛頓PDA項目上所犯下的各種錯誤。但我們認為,導致蘋果公司在這個項目上遭遇失敗的根本原因並不是管理不當。公司高管的行為揭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小市場並不能滿足大機構的短期增長需求。


空頭倉位創歷史新高 日股買入時機已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83

u=3459265393,969167128&fm=23&gp=0

日股看空氛圍創新高,但執掌著2930億美元資產的機構投資者卻以此為買入信號,並且歷史似乎站在他們這一邊。

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隨著東證指數自9月時創下的六年新高下跌近7.7%,東京證交所本月遭賣空的股票升至歷史最高紀錄。

在資產達1250億美元的AMP Capital Investors公司看來,這是一種樂觀的信號。至於日本公司的盈利前景,那又另當別論了。日本政府的政策封殺了日股大幅下跌的空間,可能會讓賣空者處於險境:

日本央行表示,如果經濟複蘇繼續步履蹣跚將增加額外的寬松刺激。

與此同時,日經新聞20日報道稱,資產達1.2萬億美元的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擬增加日本國內股市的投資比重一倍至25%,上限達30%左右(截止6月底配置為17.26%,逼近18%上限值)。

10月14日,AMP公司動態資產配置策略部主管Nader Naeimi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

恐慌達到極點,是時候進場了。

當這些情緒指標變得過度悲觀之時,通常預示著市場已經見底。

彭博社根據東交所信息匯編的數據顯示,按市值計,10月14日當天,賣空交易占到了東交所當天交易的36.6%,創下自2008年該交易所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的新記錄。10月24日,該比率為33.4%。

歷史數據顯示,投資者曾五次以2009年以來所未見的規模賣空日股。結果是,其中有四次日股在隨後三個月里出現了大漲,平均漲幅高達9.7%。自10月14日以來,東證指數已漲2.3%。

QQ圖片20141027095546

恐慌情緒蔓延

兩周前,伴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和埃博拉病毒可能蔓延的擔憂,全球資本市場大幅下挫,恐慌情緒也在日股蔓延。在截止10月17日的三周里,東證指數大幅回調12%。10月17日當天,用以追蹤日股期權價格的日經225波動指數 (Nikkei Stock Average Volatility Index)創下8個月新高。

10月20日,1680億美元資產規模的日興資產管理公司(日興資產管理 )的首席全球策略師John Vail在電話中告訴彭博,“市場對於日本太過於悲觀了”,日本企業盈利“將持續帶來驚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599

央行放松房貸 德銀稱買入中國開發商債券時機已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73

中國政府為房貸松綁之際,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的美元債券價格正在下跌。德意誌銀行(德銀)分析師認為,現在正是買入這類債券的時機,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買入為時尚早。

美國銀行旗下美林證券指數顯示,上述中國開發商的高收益美元債券今年回報率為5.4%,2012年與2013年回報率分別為47.9%和8.5%。德銀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這類債券的回報率僅有0.1%。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垃圾債擔保機構,德銀認為,回報率下滑使這類債券有投資吸引力,債券質量將因中國央行支持而受益。

今年9月30日,中國央行聯合銀監會出臺房貸新政,對擁有首套房的家庭,如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再次申請購房貸款,銀行將按首套房貸款政策給予優惠。央行釋放了貨幣層面放松的信號,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消除房地產市場下行風險。但國內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樓市庫存依然處於高位,“去庫存”是首要選擇,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供過於求的“新常態”。

德銀駐香港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認為,中國政府放松房貸限制提振了國內房產買家的情緒,是重要的支持。這類政策對刺激需求的效力可能超過央行降息和房貸限購松綁。

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投資者應避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因為央行放松信貸不會對房地產業形成立竿見影的效果。今年9月,中國住房銷售下滑40%,主要城市房價幾乎普遍下跌。中國政府從嚴監管影子銀行和反腐調查的緝捕高官行動都加劇了對中國房地產的擔憂。

本月初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同比首次雙雙下跌,但10月環比下跌0.4%,環比跌幅較9月收窄0.52個百分點。在房貸新政以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松綁”政策的刺激下,10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增加6個,環比下跌城市減少6個。10月主要城市成交普遍回升,42個主要城市的商品房成交總量環比增長12.6%。

房價,百城房價,房地產,開發商

德銀建議投資者將資產由投資級中國地產向高收益類地產轉移,與工業企業相比,更青睞中國的房地產業證券。德銀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稱,因看好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前景,以及預計他們可能降低購地和施工的成本,德銀預計,明年這類開發商的債券前景較今年更為樂觀。

截至今年6月底,日興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管理資產1680億美元。該司亞洲高收益債券業務的高級證券組合經理Leong Wai Hoong稱,該司已將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評級由中性調升至略微重倉,認為中國樓市正在好轉,可能因一些政府寬松措施對銷售的正面影響得到支持,希望看到樓市進一步去庫存後再做判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58

央行放松房貸 德銀稱買入中國開發商債券時機已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73

中國政府為房貸松綁之際,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的美元債券價格正在下跌。德意誌銀行(德銀)分析師認為,現在正是買入這類債券的時機,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買入為時尚早。

美國銀行旗下美林證券指數顯示,上述中國開發商的高收益美元債券今年回報率為5.4%,2012年與2013年回報率分別為47.9%和8.5%。德銀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這類債券的回報率僅有0.1%。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垃圾債擔保機構,德銀認為,回報率下滑使這類債券有投資吸引力,債券質量將因中國央行支持而受益。

今年9月30日,中國央行聯合銀監會出臺房貸新政,對擁有首套房的家庭,如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再次申請購房貸款,銀行將按首套房貸款政策給予優惠。央行釋放了貨幣層面放松的信號,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消除房地產市場下行風險。但國內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樓市庫存依然處於高位,“去庫存”是首要選擇,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供過於求的“新常態”。

德銀駐香港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認為,中國政府放松房貸限制提振了國內房產買家的情緒,是重要的支持。這類政策對刺激需求的效力可能超過央行降息和房貸限購松綁。

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投資者應避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因為央行放松信貸不會對房地產業形成立竿見影的效果。今年9月,中國住房銷售下滑40%,主要城市房價幾乎普遍下跌。中國政府從嚴監管影子銀行和反腐調查的緝捕高官行動都加劇了對中國房地產的擔憂。

本月初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同比首次雙雙下跌,但10月環比下跌0.4%,環比跌幅較9月收窄0.52個百分點。在房貸新政以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松綁”政策的刺激下,10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增加6個,環比下跌城市減少6個。10月主要城市成交普遍回升,42個主要城市的商品房成交總量環比增長12.6%。

房價,百城房價,房地產,開發商

德銀建議投資者將資產由投資級中國地產向高收益類地產轉移,與工業企業相比,更青睞中國的房地產業證券。德銀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稱,因看好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前景,以及預計他們可能降低購地和施工的成本,德銀預計,明年這類開發商的債券前景較今年更為樂觀。

截至今年6月底,日興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管理資產1680億美元。該司亞洲高收益債券業務的高級證券組合經理Leong Wai Hoong稱,該司已將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評級由中性調升至略微重倉,認為中國樓市正在好轉,可能因一些政府寬松措施對銷售的正面影響得到支持,希望看到樓市進一步去庫存後再做判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59

十萬加油站,地下藏汙已到爆發期? 汙染家底不清,國標擱置四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258

遍布全國的加油站,其地下儲油罐存在滲泄漏危機,這可能已到了隱患爆發期。 (勾犇/圖)

編者按:2010年,中國科學院對天津市部分加油站做了調查。地下水樣品中,總石油烴檢出率為85%,強致癌物多環芳烴為79%。

早在2007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就在蘇南地區的29個加油站調查樣本中發現,超過七成存在滲漏。

1989到1990年間,美國約有200萬個地下儲油罐,其中被證實發生泄漏的有9萬個。到了2001年美國有超過44萬個被確認發生滲泄。中國正走在美國的彎路上。 

看得見的事故看不見的滲漏

“這水不能喝,連澆花澆草都不行。”2014年12月5日,在河南禹州市東十里村,村民梁玉晨抽上來的井水呈黃褐色,並有濃烈的汽油味。

和梁家相距不足50米的地方,是民營的宏達加油站(現已為中石油旗下加油站)。根據當地環境監測站的檢測結果,地下水的汙染被確定是來自加油站方向。

最近這起汙染事件被媒體披露,但幾乎沒有引起足夠的關註。

僅2013年,類似的加油站地下藏汙報道至少有11起,遍布湖北、福建、浙江、山東、湖南等多個省份。

這或許僅是冰山一角,不少專家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目前全國加油站地下儲油罐滲泄漏問題,已很嚴重。

“建站高峰期帶來的一些隱患,已經到了爆發的時間點。”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宋光武說。

在9年前,就有關於加油站滲泄漏的報道,而最近一次是在2014年11月6日,貴州銅仁大興高新區,一家中石化加油站地下儲油罐漏出18噸汽油。

然而,引起公眾註意的泄漏事故僅是少數,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滲漏。“一點一點地漏,沒有成為事故,大家也不知道,現在往往這種情況最多。”廣東省安監局危險化學品處處長何勝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目前,對於全國範圍內加油站滲泄漏的情況,尚沒有權威的調查發布。”《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標準起草人冷成冰說,他亦是一家生產雙層罐的企業負責人。

但已陸續有區域性的調查面世。2010年,為了編制《加油站滲泄漏汙染防控標準》,中國科學院對天津市部分加油站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地下水樣品中,總石油烴檢出率為85%,強致癌物多環芳烴為79%,部分樣品中檢出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二甲苯,這些均為有毒有害物質。

據冷成冰等業內人士介紹,我國汽油中含有一種名為MTBE的添加劑,其對動物的致癌性已得到證實,並被列為對人類可能的致癌物。此類物質一旦進入地下水和土壤,將很難得到降解。

而早在2007年,中國地質科學院一名研究員的調查已提出預警。在蘇南地區的29個加油站調查樣本中,超過七成存在滲漏。

根據北京市環科院的數據,截至2010年7月,全國共有加油站95740座。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數量占半壁江山。

近十萬家加油站,沒人能講清地下藏汙的嚴重情況。但可供對照的是,據南方周末記者查閱美國書籍《Cleaning Up the Nation's Waste Sites(清理國家的廢棄場地)》發現,1989到1990年間,美國約有200萬個地下儲油罐,其中被證實發生滲漏的有9萬個。到了2001年美國有超過44萬個地下儲油罐被確認發生滲泄。

中國正走在美國的彎路上。

二十年野蠻生長

“按照中國石油的規定,儲油罐的使用年限為50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教授王寧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國內儲油罐所用的鋼材,每年腐蝕0.05-0.5毫米都算合格。如果按一年腐蝕0.5毫米計算,6毫米的罐,12年就透了。”冷成冰說。

冷成冰的估算出自中國工程院2001年編制的《中國腐蝕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儲罐漏油事故多發生在運行7年以後,而10-15年的,孔蝕次數會不斷增加,平均穿孔率達14%。

然而,地下儲油罐很少得到更換。“如果不包括事故有關和管線的更換,目前的更換比例很低,不超過20%。”王寧表示。同時他也提及,中國的儲油罐制作有詳細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如《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範》等,在鋼材質量、厚度等標準都有詳細的規定。

1990年代起,隨著私家車數量劇增,大量的加油站也隨之湧現。同時,低成本、制作簡陋的儲油罐也用在了加油站里。

“一些民營加油站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儲罐應該有什麽標準,自己隨便弄一個,有的甚至是拿煙筒修改來的。”宋光武回憶道。

“這二十年使用了大量的單層儲油罐,再加上腐蝕的因素,目前儲油罐到壽命了。”宋認為,目前已到了加油站地下儲油罐隱患的集中爆發期。

20年前,也正是美國受加油站滲泄漏汙染嚴重的時候。當時美國政府通過更換雙層罐、增加檢測設備,將泄漏的風險降低下來。

與之相比,不少專家指出,我國大部分加油站地下儲油罐使用的是單層罐,缺乏監測預警設備。雙層儲油罐則是由內罐和將內罐完全密封的外罐構成,這樣即使內罐滲漏,但由於外罐完好,地下水和土壤均不會受到汙染。

“人家漏了第一時間能做出響應,而我們現在可能漏了很大的油量以後才會發現。”宋光武說。

發生在東十里村的滲漏便是如此,附近的加油站此前並沒有發生過嚴重的安全事故。禹州市環保局環境執法大隊潁川中隊負責人李浩勇認為,事故是由於日積月累的滲漏造成。

而廣州一家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該加油站進油量和出油量總是對不上,起初老板認為是員工偷油。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原因來自於儲油罐的滲漏。

“滲漏的檢測其實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如果是雙層儲油罐,在內罐和外罐之間的間隙空間可以安裝泄漏檢測系統,全程監控並在泄漏時發出警報。”宋光武解釋道,“即使是單層罐,也有相應的檢測方法。例如修建防滲罐池,在罐池做一個前角設計,並放置檢測設備。”

冷成冰等人起草的《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對此作了詳細規定。這一標準已於2014年9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然而,這只是一個推薦標準,並不具有強制力。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中石油詢問相關情況,截至發稿前仍未得到回複。“對加油站的管理,從最初的僅憑經驗進行管理,到後來根據經驗教訓,制訂罐區管理、管線管理規章制度;從引用國外標準,到制訂中國國家標準和石油行業標準。”王寧介紹了中石油的經驗,“通過落實各項標準的實施細則,達到標準化管理的要求,並走向系統化管理。”

被擱置的國標

何勝莊對2006年2月發生在廣州的一起石油泄漏事故記憶猶新。

險情被發現在繁華路段的一處人行隧道內,很多行人聞到很重的汽油味。警方將隧道封鎖調查發現,事出附近加油站泄漏。

“幸好當時沒有人在人行隧道內打電話或是抽煙,否則將會是一起非常大的安全事故。”何勝莊說。

冷成冰是國內關註此領域的先行者之一,而肇起則是2003年的一次調研。當時,冷成冰和深圳安監局官員去見一位當地加油站的新加坡老板。該老板明確表示,在中國不會使用雙層罐。而在新加坡,當時已普遍使用。

“中國法律沒有規定要用雙層罐,企業只要符合政府要求就行了。要是汙染了你們的土壤和地下水,也不是我們有意的,而是你們政府允許。”冷成冰回憶當時新加坡老板的話。

在冷成冰參與編制《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時,各方博弈並非一帆風順。據他回憶,有一次開各方協調會議,石油公司的領導搶先表態:標準沒有意義,並不存在泄漏的情況。而此時,環保部一位與會官員起身說道,據我們了解,泄漏的問題還是挺嚴重的。“你要是不相信,會後有時間來環保部一趟,我把情況給你介紹一下。”

加油站滲泄漏的防控問題也提到了環保部日程。2010年,由環保部牽頭,草擬了一份專門針對加油站滲泄漏的國家強制標準。

南方周末記者看到,這份名為《加油站滲泄漏汙染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的國標中,對滲泄漏汙染控制及檢測預警的各種措施都進行了嚴格要求。“沒有這個標準,其他的一系列檢測規範也就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了。”一位要求匿名的參與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然而時隔4年,這個標準卻不見進一步動作。

“標準一直在那里懸著。”上述人士說,“現在一直沒有接到發布的通知,就截止到征求意見這一步。”

補救進行時

盡管統領性的強制標準一直沒有發布,但也並不意味著防控加油站滲泄漏的問題“無法可依”。

《加油站設計與施工規範》經歷了2002年開始的數次修改,終於將“加油站應按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標準或政府有關環境保護法規、法令的要求,采取防止油品滲漏的措施”寫進其中。

另外,由環保部制定的《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也明確提到:“從2012年起,新建、改建和擴建地下油罐應為雙層油罐。”

隨後,廣東省、北京市等地也出臺了配套的地方性規定,要求采用雙層油罐或設置防滲罐池。

然而,生產企業並不都遵循這些規定。一些地下儲油罐的生產商依然只生產單層罐。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不知道也不管單層罐是否會造成滲泄漏。只要有客戶訂購,他們就按照客戶的要求去生產。

該工作人員表示,單層罐只供應給一些小型的民營加油站企業。

而另一家東莞的儲油罐生產商,則給出了一個中等容積的單層罐2.2萬元、雙層罐4.8萬元的報價,並“保證可以通過環評”。

如果嚴格按照規範,一個優質儲油罐的成本要遠高於這個價錢。

“一個加油站的建設成本,如果不算土地的話,大概400萬到500萬,優質的雙層油罐30萬到50萬一個。”何勝莊說道。

“對於加油站的地下儲油罐,在使用年限、如何保養和更換等方面,國家目前沒有統一的硬性規定。”王寧表示。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安全生產北京危險品儲罐檢測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趙彥修的疑慮則反映了目前的現實情況:“更換油罐的這筆成本誰來負擔呢?光靠企業自覺,可能也不太現實。”

冷成冰對此也這樣認為:“單層罐價格低廉,在沒有強制規定使用雙層罐的情況下,商人會趨利選擇價廉的油罐。”

而即使有錢,又有多少能夠真正用於設備更新和檢測?

宏達加油站旁,住在最靠近加油站的一排數戶居民拿到了每戶一萬元的補償費,另外水泵也被拆走了。宏達加油站也悄然換了新主人。新的“中國石油”標誌被貼在了加油站頂棚上。

“差不多就行了。”拿到補償費的居民向南方周末記者忠實傳遞了“村里的意思”。

而受汙染的水,仍舊在地下流淌,擴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72

摩根大通:中國降準的時間窗口已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52

摩根大通日前報告認為,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準”)的窗口可能已打開,預計今年上半年會有兩次降準,一次以上降息。今年第一次降準可能就在下月19日農歷正月初一以前,這也會是2012年5月以來中國央行首次降準。

摩根大通上述報告稱,做出這些預測基於以下三大理由:

1、宏觀經濟形勢需要中國央行近期推出貨幣寬松措施。

本周中國統計局公布,中國201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3%,增速持平第三季度;2014年12月CPI保持在1.5%的較低水平,當月PPI連續第34個月同比增長下滑,且近幾個月數據顯示降幅擴大。

摩根大通上述報告指出,以季調後環比年化增長看,第四季度GDP增長為7.1%,已經明顯低於第三季度的8.1%的增速,表明增長勢頭減弱。統計局的季調後未年化數據顯示,第四季度GDP環比增長1.5%,也低於第三季度1.9%的環比增速。

2、春節期間流動性需求會大增,中國央行可能出於節前儲存流動性的考慮寬松貨幣。

一些投資者預計,今年中國央行只會暫時註入流動性,就像去年那樣。去年正月初一以前的四周,中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常設借貸便利(SLF)合計註入流動性人民幣6400億元。正月初一過去四周後,中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和到期的SLF回籠流動性1.038萬億元,回籠規模超過了節前註入規模。

摩根大通上述報告認為,這次不同於去年之處是外匯儲備的變化。去年年初,中國外匯儲備大幅增加,銀行系統增加了長期流動性。截至去年2月的三個月內,外儲合計增加7600億元,而去年下半年外儲逐月減少,近幾個季度中國央行並未采取以累積外儲註入流動性的傳統方法。

所以,中國央行有可能選擇降準或抵押補充貸款(PSL)等替代方法註入長期流動性。而且,自去年12月6日以來,中國央行已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過去七周僅註入300億元流動性。這也增加了降準等方法的可能性。

中國人民銀行,逆回購,流動性

3、近來中國政府發布的監管措施也傳遞了寬松貨幣的信號。

本月15日,中國央行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納入存款範疇,以此調整了存貸比的計算口徑。次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了加強監管委托貸款的新規意見稿,擬明確委托貸款屬中間業務,嚴格限制資金來源及投向,禁止將銀行授信資金作為委托貸款資金來源。

摩根大通上述報告認為,上述措施是為了堵住監管與監督現存的漏洞,為今後幾周註入流動性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摩根大通預計,中國央行將很快重啟公開市場操作,很可能今後幾周降準50個基點。同時,摩根大通不排除中國央行可能用PSL和中期貸款便利(MLF)等工具替代降準。

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RRR,降準,貨幣寬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21

歷史數據告訴你:搶股市春節紅包的最佳時間點已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36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10 08:38 編輯

歷史數據告訴你:搶股市春節紅包的最佳時間點已到

文/格隆匯整理

歷史數據告訴你:搶股市春節紅包的最佳時間點已到
根據滬深交易所2015年春節休市安排:A股2015年春節休市有關安排如下:2月18日(星期三)至2月24日(星期二)為節假日休市,2月25日(星期三)起照常開市。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為周末休市。

根據港交所2015年全年休市安排:香港股市春節期間從2月18日下午起休市,2月19日-22日全天休市四天,2月23日(農歷年初五)起複市。

下周三(2月18日)將迎來除夕,A股周二(2月17日)將迎來馬年的收官之戰,而港股也將在周三(2月18日)上午收官。以往市場最關註的往往是節後首個交易日能否迎來開門紅,不過,據我們統計,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如果要搶春節的紅包行情,布局的最好時間是節前一周。

春節休市安排:
港股二月休市安排:



A股二月休市安排:





歷年春節前後五個交易日漲跌幅:



恒指從1991年開始,春節前5個交易日上漲16次,下跌8次,上漲概率66.7%。而年後的5個交易日上漲只有9次,下跌15次,上漲概率37.5%。


而從A股有統計開始,年前5個交易日,A股上漲19次,下跌5次,上漲概率大約79%。年後的5個交易日,17次上漲,7次下跌,上漲概率70.8%。
尤其是最近十多年,除了14年下跌外,其余一律上漲。在最近股指從3400下調到3100,已經有了大約10%的跌幅,加上歷來有春節紅包之說,在春節前或許有一波反彈,但節後是否會延續下去則不好說。在三會各種規範市場的舉動看,打擊央行放水錢流入股市十分堅決,這個資金的抽離效果在節後不大可能立馬反轉。所以可以小資金的在春節前小玩一把指數ETF,或許能博個小紅包。



近10年A股春節前後走勢(紅色箭頭標註處為春節休市日):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56

阿信屋林偉駿:「已到極限焗住行!」

2015-03-12  NM
 
 

 

究竟CEC國際(759)在過去幾年,開咗咩鋪?阿信屋零食店、麵包店、車仔麵、凍肉、化妝品、茶餐廳、女裝、家電、床上用品……咁究竟老闆林偉駿仲想點?佢話:「嚟緊有便利店、點心鋪、鰻魚飯、西餐廳……同埋政府話推美食車,我都會整一架,裝飾得好靚嘅!」狂開分店,別人笑他太瘋癲,林偉駿今次訪問終於承認,是捱得好辛苦。「我睇到,阿信屋喺零食方面已到咗極限。如果唔喺其他零售層面發展,公司就會停低。所以新五年計劃,要繼續擴張,冇得停低。」翻開CEC國際的中期業績,半年賺一千七百多萬,平均每間分店每月只賺一萬二千八百元,低過請一個文員!開得多、賺得少,林偉駿已耗費精力、四年無放過一日假。這次由他娓娓道出、好可能愈行愈危險的759生意模式。

阿信屋在這四年來,不斷踩界賣非零食產品,最新是在大年初一開寢具屋,專賣床單被鋪,生意比想像好,令林偉駿深感興奮:「初一做咗七萬幾蚊生意,都幾得人驚!最好賣係印有英國國旗嘅被單。(冚國旗?)哈哈,又係喎。」不斷而來的新鮮感,是阿信屋給香港人的印象。由零食到化妝品店、家電、雲吞麵等等。林偉駿坦言做到一開即賺,但他發現生意及人流已走下坡,「齋賣零食嘅鋪,雖然仲有錢賺,但人流少咗好多!啲客鍾意行有凍肉賣嘅鋪頭,如果間鋪有埋電器同家品賣,生意會好好多。」他一年前已發現客源流失的問題,於是萌生開便利店、甚至百貨公司的諗法,希望挽回人流。

零食到極限

林偉駿坦承,賣零食已到極限:「阿信屋已去到極限。賣零食嘅零售市場已無乜空間,咁公司仲有咩動力去推動呢?惟有將零售層面擴大去做,否則間公司就會停低,好危險。」另一個林偉駿要狂開分店的誘因,是維持入貨量。阿信屋零售價較其他對手平,全因大量從日本直接入貨;但問題是,入貨量大,平均來貨價才能壓到最低。既然零食店已飽和,林偉駿索性將來貨用來開麵包店、粉麵店等等。一來散貨、維持入貨量;二來開在屋邨鋪,貨價租金有得計,一開有賺。不過此生意模式,卻帶來不少危機。其一,是耗盡了林偉駿精力。今年暑假,將是阿信屋成立五周年。這四年半以來,林偉駿無放過假,即使新年仍依舊上班:「每一日都要睇住盤數,要經常諗新嘢去變。」他用從前開工廠作比喻,公司發展就像工廠的產能一樣,要不斷增加:「例如一個大牌子今年賣一百萬元貨,你只能做到呢個數目。但如果人哋要增長,想賣二百萬貨,咁咪要搵其他廠去做,但品質未必做到兩間廠一樣,咁人哋為咗減低風險,咪可能將啲貨拎去一間大啲嘅廠做,唔俾你做啦。開零售店一樣,你分店少,接唔晒人哋啲貨,咁人哋咪拎去超市或其他鋪賣,咁你咪冇貨賣囉!」去年林偉駿得一位地產公司高層提點,暫停擴充分店,幸運地避過租金高峰期,最近本港零售增長下降,租金回落不少,阿信屋便再大舉擴充,目標是要開夠三百間分店,並將部分轉為便利店:「好多員工都喺其他超市過嚟做,佢哋睇中阿信屋係增長緊,如果停落嚟,士氣低唔使講,供應商都唔會俾面你。」

逼住面對現實

此路並不易行,一年前,林偉駿也說過阿信屋要走超市百貨路線,鋪頭要數千呎以上,但現實是,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要找到大型鋪位殊不容易。除了百佳、惠康、Aeon、city'super之外,有「阿媽」新鴻基地產「照住」的一田,亦是另一個崛起中的巨人。林偉駿坦言要開阿信屋超市好難,「我一直都搵緊鋪位,但大嘅已經俾百佳霸住,佢哋寧願交貴租都要霸住個位,啲業主又鍾意劏細鋪位收多啲租,我哋要搵位,都係搵華潤做唔起嗰啲屋邨鋪位咋。」林偉駿只好變陣,轉攻面積較細的便利店:「五百呎就開到。六成做熟食,賣豬皮魚蛋、點心同鰻魚飯,全部自家製作。全間鋪二百樣貨,全部重點產品,有三成係本地貨,同而家嘅阿信屋係有分別的。」目前面積較細的阿信屋街鋪,會變成便利店,他更指出早前開設的茶餐廳及麵包店等,都是為便利店鋪路:「我要學識點整熟食,原材料控制同運輸,要自己搞過盤生意先至會識。」不過便利店市場更似打仗,OK、7-11及華潤Vango,全港總共已有一千四百多家店,幾乎隔幾個鋪就有。上週六OK便利店特別舉行造勢大會,與日本熊本知事合作。利亞(831)行政總裁楊主彬向本刊說,不擔心阿信屋挑機:「我哋舊年開設日本零食專區後,生意額升咗兩成,今年會開多廿間OK分店。」據林偉駿所知,「七仔」上週一也舉行內部會議,迎戰阿信屋。

大超市留難

要擴張版圖,人工是另一隱憂。阿信屋人工成本不輕,為留人才,不惜較市價高一成底薪請店員,一般底薪約一萬二千元。另有營業額的銷售佣金,林偉駿說:「好多鋪都想入多啲熱賣產品,因為多佣金。銷情好嘅鋪,人工可以達萬六元。」除了租金,薪金成本亦佔了阿信屋收入一成四。另外,阿信屋曾因拒絕加價賣可樂,而遭太古等本地供應商封殺,但今次開便利店,卻要有三成貨品由本地供應,林偉駿要在價錢及貨源上與本地供應商角力,頭痛不已。「同維他奶傾,佢哋只肯供應大包裝375毫升飲品,細包裝嘅只喺超市賣,如百佳、惠康。因為大超市有佢哋嘅要求。大佬呀,女士們點飲咁大包喎!」貨源要妥協,售價亦要妥協,不能像阿信屋般賣平貨,他無奈指出:「供應商話啲嘢,唔可以平過七仔,咁我唯有標個價錢跟市價一樣。但我一樣會做九折,個客照俾全數後,折完嘅一成錢會係現金積分,留番嚟可去阿信屋零食店用。咁樣走灰色地帶,供應商可以向七仔交代。」林偉駿說不斷變通是逼出來的;表面風光,內裡陰乾,記者識了他幾年,他幾乎都是著同一件衫,因無時間買衫襯衫。日瞓四小時,樣子也很疲累,不過他說:「焗住要行,唔行公司就會死。但見咁多人跟我,我都有我嘅滿足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82

Uber 趕在滴滴前放大招:披露12億美元融資已到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41.shtml

9月7日,據新浪科技報道,Uber創始人兼CEO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透露,Uber中國的12億美元融資已經到賬,百度參與了本輪投資,融資仍在繼續。卡蘭尼克並未透露其他投資人,不過他表示,目前參與投資的基本都是中國的資本方,未來還將有新的投資方加入,其中不乏中國“國字號”投資方。

此前,卡蘭尼克在致投資者的信函中透露,Uber今年計劃向中國投入逾10億美元。卡蘭尼克在信中稱,通過Uber中國打車軟件每日完成的交易量接近100萬次,過去一個月業務量增長了一倍。如今看來,Uber中國的融資額度高出了之前計劃的10億美元。

Uber發言人Kristin Carvell在電郵中也曾表示,“我們不能就特定的數字作出評述,但我們看到投資者熱情高漲,無論是投資金額還是對業務的估值都超出預期。”

Uber(優步)是一款全球即時用車軟件,已覆蓋全球55個國家,300多個城市。2014年7月14日,Uber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北京成為其進入的全球第100個城市。2014年底的一輪融資後,Uber的市值已經達到410億美元。據稱,最新一輪融資完成後,Uber的市值有可能突破500億美元。屆時,它將成為繼Facebook後第二家還沒有上市就市值突破500億美元的矽谷創業公司。

Uber在剛剛進入中國時,表現得異常兇悍,平臺司機只需要每周接滿70個訂單,就能獲得至少7000元收入,訂單本身收入少於7000元時,由Uber補貼,多於7000元時則全部歸司機。曾有Uber司機對創業家透露,70個訂單最低的車費只有一千多元,而這意味著Uber得補貼平臺5000多元。如此兇猛的補貼也招來了瘋狂的刷單行為,這種補貼隨著刷單加劇,很快結束,起先是不斷增加補貼訂單數量,而後逐漸取消了保證7000元的政策。

有意思的是,幾天前,滴滴打車還在大張旗鼓的宣布9月9日將有大事發生,業內預測將有業務的戰略調整以及品牌更名等事情。作為在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者,Uber此時公布具體融資額,意味深長。滴滴總裁柳青曾在今年7月份的最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中透露,滴滴的現金儲備高達35億美元。如今Uber也拿到了百度等巨頭公司的大額融資,雙方下一階段的戰爭還將延續。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058

恒指收複22000點 技術性反彈還是拐點已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3843.html

恒指收複22000點 技術性反彈還是拐點已到?

一財網 秦偉 2015-10-07 19:21:00

十一黃金周的最後一天,港股在22000點短暫徘徊後再度發力。10月7日,恒生指數在高開53點後,下午急速拉升,上漲684點收報22515點,創下一個月來的高位,成交額增至1086.7億港元,是近一個月來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十一黃金周的最後一天,港股在22000點短暫徘徊後再度發力。10月7日,恒生指數在高開53點後,下午急速拉升,上漲684點收報22515點,創下一個月來的高位,成交額增至1086.7億港元,是近一個月來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大幅調整,很多機構的持倉比例已經較低,現金比例較高,市場估值又已經調整到比較便宜的水平,當投資者對未來前景的擔憂有所減輕時就會考慮增持。”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事實上,10月以來的四個交易日中,恒指在三個交易日都有不錯的漲幅。10月2日的首個交易日中,恒指受內地PMI數據的刺激,高開326點後持續上漲,全天升659點收報21506點,沖破21000點大關,並同手收複10日線和20日線,當日成交額也逼近千億港元。

“國內經濟數據對港股有一定刺激作用。今年三季度以來,很多宏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還是比較大,盡管現在主要的數據還沒有公布,但從局部的數據,如PMI等數據來看,似乎並不是那麽悲觀。”中銀國際市場交易部主管兼執行董事白韌表示。

金融股領漲

於港股而言,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可能是近幾年最為悲情的三個月。“五窮六絕七翻身”的魔咒今年失效,恒生指數連續5個月下跌,第三季度累計下跌5403點或20.59%。

白韌認為,今年三季度港股表現很差,諸多負面因素已經被充分反映,在估值上又比較便宜,隨著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預期略微放松,加息時點從今年10月延至明年初,各方面因素疊加,令此前反映過度的港股獲得反彈動力。

曾經沽壓最重的中資金融股在10月7日逆轉命運。恒生中國H股金融行業指數當日上漲671.6點或4.32%,中資金融股及石油股成為領漲板塊。保險類的中國人壽(2628.HK)和中國平安(2318.HK)分別上漲3.49%和3.85%;證券類的中信證券(6030.HK) 、海通證券(6837.HK)、海通國際(0665.HK)及中國銀河(6881.HK)的漲幅均超過10%,其中漲幅最高的海通證券和中信證券分別為11.61%和10.84%。

“最近令市場情緒得以穩定的事件,一個是人民幣的走勢,經過前段時間的波動,9月份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已經逐漸穩定下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下跌的憂慮減輕,也是促使投資者增持中資金融股的一個因素。”郭家耀認為,市場預期四季度將有更多經濟刺激措施出臺,迄今為止表現不佳的機構投資者,要趕在年底前收複失地,投資策略也會更進取一些。

另一股領漲動力——石油板塊則受益於布倫特期油價格重上50美元/桶,中海油(0883.HK)股價上漲13.74%,成為表現最好的藍籌,中石油(0857.HK)的漲幅也有9.20%。

但現在來看,中資金融股的暴漲可能還只是曇花一現。郭家耀認為,前期跌幅最大的板塊現在反彈最兇,是典型的技術性反彈,一方面,相關個股的估值已經跌到很低水平,另一方面前期累積的看空倉位較多,股價上漲後平倉行為也導致股價上升,但平倉活動只能維持很短時間,大幅反彈難以持續。

美元加息壓力暫退

恒生指數10月以來的報複式反彈,在亞洲區內並非一枝獨秀。

10月7日,日經指數上漲0.8%收報18322.98點,較9月30日已經反彈5.38%;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收報2961.81點,同期內反彈6.12%;與9月30日收盤點位相比,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富時大馬吉隆坡綜合指數及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分別反彈6.23%、4.21%和2.19%。

“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多個新興市場國家推出了新的刺激措施。中國政府下調首套房首期比例,印度央行則出乎意料地把回購利率由7.25%下調至6.75%。刺激措施令新興市場股市漸趨穩定。”貝萊德(Blackrock)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孔睿思 (Russ Koesterich)認為,近期的市場轉向也反映出美聯儲在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降低,隨著美聯儲可能在明年前按兵不動,投資者對美國貨幣緊縮政策可能帶來阻力的擔憂也隨之減少。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產出增速和就業的放緩可能成為美聯儲推遲加息的理由,預計加息時點可能推遲至2016年甚至更晚的時間。

對港股而言,外圍情緒的改善,可能令第四季度迎來“雨後彩虹”。英國投行巴克萊認為,內地核心經濟逐漸回穩,以及8月份李克強指數回升和可預期的經濟刺激措施,給投資者帶來可以再進入內地及香港股市的條件。

巴克萊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自1984年以來(除2008年之外),恒生指數共有9次季度回調幅度超過15%,而接下來的季度內出現反彈的共有7次,平均漲幅為10%。另一方面,內地融資融券的規模已經比年內高點下降60%,而且恒生指數目前的市盈率僅8.5倍,比過去二十年歷史均值還要低42%,市場擔憂的風險因素已經充分反映。

進入區間震蕩期

與今年4月的突然暴漲不同,港股近期的反彈,脫離了內地資金的因素,滬港通因內地十一假期而暫停交易,最近三個交易日的上漲反映出本地資金的信心有所恢複。

“投資者確實有意向增持股份,氣氛有一定改善,不過總體上對於經濟前景的看法還是比較謹慎。”郭家耀認為,當恒指漲至23000點以上時,散戶需要當心機構投資者獲利回吐,現在的市況下,很難再現幾個月之前的上漲行情,更大的可能是區間震蕩。

在白韌看來,目前市場氣氛尚未徹底扭轉,而未來一個季度的時間內,要令投資者情緒徹底改變的可能性也比較低。但就第四季度而言,港股仍有望收複部分失地,寬松政策以及銀行改革等政策題材都是可以期待的內容,“年末時可能回到年初23000多點附近,也就是還有1000多點的上漲空間。”

郭家耀坦言,現在市場再出現一波深度調整的概率已經比較小,但與20000點左右的底部相比也已經反彈近2000點,短線操作的空間仍有,不過長線投資就已經錯過最佳時機。明年市場再度審視盈利、匯率等問題時,如果恒指點位較高,投資者可能要擔心下一波大幅調整的出現。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3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