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愛與痛的Aeron Chair嚴志明


2009-3-19  NM




這是一盤生意,亦可視之為現代愛情故事。

四十七歲的辦公室家具生產商嚴志明,憑着代理IT人至愛的Aeron Chair而揚名,不過後來卻慘被對方飛起。

但過了數年,Aeron Chair的生產商才發現嚴志明最襯自己,於是翻頭希望重拾舊情。面對這既愛又恨的Aeron Chair,你是嚴志明的話,會點樣處理這舊情人?

記者訪問過不計其數的IT公司老闆及高層,十居其九,辦公室都有張奇貌不揚的大班椅。

原來這張名為Aeron Chair大有來頭,是著名家具公司Herman Miller(簡稱HM)的傑作,全椅配合人體工學設計,哪怕坐上十小時,都不覺得腰酸背痛;因此售價絕不便宜,最平的一款亦盛惠八千多元。

科網年代,全球IT人瘋狂愛上Aeron Chair,幾乎成為身份象徵,好像全球最大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公司Cisco,其香港總部所有的辦公室座椅,都是Aeron Chair。「呢張櫈可謂見證科網公司興衰,甚至係經濟溫度計,呢幾年內地經濟起飛,有唔少大老闆掃貨,一次過訂過百張,仲瘋狂過香港客。」擁有HM中港獨家代理權的科譽CEO嚴志明說。

他笑指不少人買此名椅,未必貪其坐得舒適,只為顯示排場,「好多細IT公司,即使用二手家具、平價文具,都死慳死抵買幾張放响會議室壓場,目的是證明公司至少有十零萬元資產。甚至有啲公司買咗張櫈幾年,都唔肯拎走掛响櫈上嘅說明書。就好似以前內地人來港買名牌太陽眼鏡,連價錢牌都唔丟就戴出街,驚死人唔知係貴嘢。」

囍帖街

嚴志明在訪問中不斷硬銷HM最新產品,笑指雙方關係恩愛,今年初還召開記者會補發「囍帖」,宣布彼此在去年八月已結盟成為策略性夥伴,由他的公司在中港及東南亞獨家代理HM。協議中並沒說明科譽每年至少須做到多少銷售額,僅詳盡講述兩者如何互相分享銷售點。

「呢個協議唔係從屬關係,而係將對方產品同時放在自己的展銷場地,HM靠我打內地市場,我就靠對方名氣進軍歐美,可以話雙方情投意合。」他更拍心口估計這次結婚後,公司盈利有兩成增長,今年應可賺逾數千萬元。

分手要狠

今 次嚴志明與HM拉埋天窗,原來亦算是舊情人復合。九九年,嚴志明已是HM的中港代理,「當時HM在歐美係好紅,但香港未算好多人認識。」結果乘着科網熱潮 來臨,Aeron Chair大賣,造就他賺個盆滿鉢滿。惟好景不常,○二年科網爆煲後,Aeron Chair銷量在歐美大不如前,但中國生意仍然有增長,HM遂在事前沒通知下,突然傳來一封電郵,與嚴志明攤牌講分手,並另起爐灶自行開拓中港市場。被 HM捨棄的他,想起仍心有餘悸,「當時公司一半生意來自Aeron Chair,忽然被收回代理權,真係幾徬徨。」他試過要求與HM高層見面挽救關係,但卻慘吃閉門羹。

他被飛後,為了證明活得比你好,遂決心衝出香港,跑到未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的中東碰運氣賺油王錢,但甫出擊便鬧出笑話。「我當年一個人拎了份公司簡介就上機,點知去到先發現中東過緊年,我一個人响酒店不停打電話,聯絡當地公司,但言語不通,根本無人理我。」

經歷失敗,他唯有搵愛的替身,找其他歐美牌子合作,企圖重拾第二春,惟反應僅屬一般。幾經反思,他決定以自家品牌在內地辦公室家具市場打拼,乘着內地起飛,其公司也急速發展,但久不久也想起HM這舊愛。

還是覺得你最好

另一方面,飛起嚴志明的HM也沒有好結果,它將中國經營權收回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找當地人合組子公司經營,可惜所託非人,客戶關係搞得麻麻,甚至影響到內地生意不斷倒退。香港八達通卡的CEO陳碧鏵,也大踩近年HM的服務。「我坐咗Aeron Chair好多年,但早幾年HM好似銷聲匿跡,想搵代理做保養,上網查統統都係內地公司,但無一間肯做維修。即使想買過張新,又無間肯運去香港。」

再加上去年爆發金融海嘯,就連IT公司也身受其害,微軟宣布裁員五千人外,一直被認為福利極佳的Google也取消供應免費午餐,可想而知HM生產也大受影響,其股價在一年內大跌了三分二。頭痛的HM與嚴志明分手六年後,想起他才是最好,遂主動要求重修感情。

舊情人翻?自己,嚴志明當然飲得杯落,但他亦怕對方再見異思遷,遂訂下復合條件,首先要HM裁掉內地所有的銷售人員,改由自己的員工出任。接着他要對方放權,讓其公司與HM的設計師定期交流,合力推出一系列配合HM椅的周邊家具,例如辦公桌及文件櫃等;並將科譽本身的產品,放置在對方歐美的展銷場擺賣。

 

他誇口表示即使再失去HM的代理權,自己也沒太大損失,「就算呢一刻HM反口唔理協議,佢哋要重新建立內地銷售網,肯定仲大鑊過我。」

如此把炮令HM回頭,他稱自己有的是實力,香港很多大型 IT企業,例如HP及IBM等的辦公室家具,都交由他公司負責;他更在內地二十三個省市設有銷售點,佔內地商廈的家具市場四成份額。「HM係一間外來公司,根本唔熟內地門路,佢都係睇中我呢支盲公竹。」

講起公司優勢,他便滔滔不絕,踩HM只得座椅銷量好,其他產品的種類太小,競爭力失色過人。「HM將辦公室座椅玩到盡,但其餘產品唔多,相反我公司勝在全面,所以HM同我合作,我就可以幫人客設計埋啱晒尺寸嘅文件櫃,成個辦公室家具做到一條龍,加強競爭力。」

愛是永恒

他認為自己的另一優勢,是在東莞設有廠房,可替HM生產產品外,還有自家牌子的辦公室家具。科譽的前身,是他父親數十年前創立的辦公室鋼具公司新興,專門製造文件櫃及枱櫈。科譽的英文名稱「POSH」,是「Project Office de Sun Hung」縮寫,意即是新興的獨立部門。

嚴志明入行前是建築設計師,有份設計德國史特加文化中心。由於父親年事已高,身為長子的他決定回港當則師,未幾索性接替祖業,並引進室內設計概念,令老土的產品追上潮流。現時科譽很多的新產品,都出自他手筆。

如今他形容與HM的關係,是正式明媒正娶並期望天長地久,「我希望同Herman Miller開花結果,畢竟而家做生意,最講求合作,自己單打獨鬥,最後始終會失敗收場。」

Herman Miller歷史

美國設計師Herman Miller於1923年,以自己名字創辦公司,至今已演變為美國第二大商用家具公司,並於納斯達克上市

其 中在九四年由設計師Don Chadwick 和Bill Stumpf設計的Aeron Chair,破天荒棄用真皮,改以一種名為Pellicle半透明金屬絲組成,座椅通風之餘,能平均承托坐者體重,甫推出便受到大批IT人喜愛,並被美國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選為永久收藏品。

嚴志明檔案

47歲,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83年 曼徹斯特大學建築設計系畢業

83年 加入倫敦建築公司當則師

88年 劍橋大學建築設計系碩士畢業

91年 回流香港當則師

92年 創立科譽

99年 代理Herman Miller產品

02年 失去Herman Miller代理權

08年 成為Herman Miller策略性夥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68

華國飯店求售進入最後階段、出售台南土地變現 科技大老葉國一轉戰房地產的悲與痛

2012-5-14  TWM




從電子業崛起,靠投資廣達致富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九年前開始積極布局房地產,讓他嘗到不動產增值利益甜美的果實。但這次,他卻因用人頭買賣專案住宅被 檢調盯上,與他過往給予外界的正派形象大相逕庭,消息一出,震撼科技與房地產界。

撰文‧李建興、梁任瑋

身價百億的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因以人頭名義,低價取得台北市政府配售給士林官邸重劃區拆遷戶的「專案住宅」,從中獲利數億元,不僅遭到檢調單位調查, 更被指控涉嫌詐欺取財、偽造文書,令科技及地產界一陣譁然。

葉國一當初大舉進軍房地產,沒想到會涉入炒房疑雲,甚至為此吃上官司,但令他煩心的恐怕不只此事。根據︽今周刊︾調查,葉國一正祕密進行出售兩大不動產物 件||華國飯店與台南市土地。

事實上,葉國一找尋買家,接手華國飯店的動作從未停止,目前已與一組買方洽談到最後階段,成交金額約四十六億元,每坪單價近六百萬元,熟悉內情人士透露, 買家正在與銀行接洽貸款成數,近日可望拍板定案。

賣地求現 引發市場注意華國飯店先前傳出多組買家探詢,包括台壽保集團、興富發建設,都是外傳的買家名單,但針對本刊求證,兩家公司都予以否認。相較於交易門檻較高 的華國飯店,葉國一已將金額較低的台南土地悄悄處分了。

本刊調查,今年三月五日,登記在葉國一妻子王富代名下的台南市北區開元路土地,就悄悄以總價九.二七億元賣給興富發建設子公司齊裕營造。而這筆占地三四○ 八坪的空地,據說是葉國一在○九年透過法拍取得,當時進場金額六.三億元,而今處分後,獲利達二.九七億元。

除了賣地求現外,葉國一近期種種調度資金的動作,也耐人尋味。目前他投資的不動產向銀行抵押設定的總金額約一八○億元,其中,今年四月九日,葉國一與大板 根重新向國泰世華銀行調整授信額度,債權擔保總額由原本的二十.四億元,新增至二十六億元。

葉國一是國內科技業大老,一九七五年,與溫世仁、鄭清和成立英業達,締造台灣的筆電代工傳奇。而當一九八八年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決定創立廣達時,葉國一不僅 出錢,更調派英業達旗下員工至廣達幫忙,對廣達的成軍功不可沒。

至於在地產界,雖然跨足時間不長,但他接連投資的華國飯店、新北市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以及高雄豪宅「國硯」,都是業界的指標個案,手筆之大,鮮少人 能出其右。

但葉國一落到以人頭戶買屋,涉嫌炒房詐欺,遭到檢調單位調查,被諭令五百萬元交保的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根據知情人士指出,葉國一的地產霸業出了紕漏,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士林官邸重劃區案似乎不是第一遭。事實上,去年政府祭出奢侈稅等打房政策,衝擊房市時, 市場就傳出葉國一積極處分不動產,想要求現退場。

今年二月,本刊七九○期就曾報導葉國一兜售旗下不動產,以及向銀行質押設定金額高達一六二億元的第一手消息。雖然與葉國一熟識的房地產投資客堅稱「葉國一 不缺錢,只是變現性不足!」但他也承認,由於葉國一的投資主軸是大型商用不動產和土地,偏偏這一類的產品總價過高,在轉手性不足下,導致變現不易,容易讓 資金周轉不靈活。

因此,目前葉國一拿來「出售求現」的產品,多為市場接受度較高,可立即開發的建地。

資產複雜 升高觸法風險面對葉國一這一連串資金調度的動作,看在一些熟知內情的人士眼裡,並不感到訝異。

「再密的石頭都有縫!」其中就有一位房地產業者分析,有別於一般房市投資客,多半是買賣房屋或包租套利,葉國一操作不動產,卻偏好高難度的投資項目,有些 手法還十分迂迴,例如利用人頭取得政府住宅優惠的資格,為的就是低價取得資產。

另外,葉國一近年來也介入一些不良資產,有部分是為了能低價取得標的,從中套利;有些則是借錢給朋友,後來因對方無力償還,欠債的友人乾脆直接將旗下的資 產「作價償還」,因此葉國一往往迫於現實,接受「債權變股權」,間接承攬了一些不動產。其中,二○○四年葉國一就是「以債作股」入主華國,換算下來,等於 以二十三.四億元價格,成為最大股東。

據了解,葉國一之所以勇於執行這些難度極高的投資,除了利之所趨,更因旗下擁有一個專業團隊幫他處理法律、稅務、房地產交易等專業問題。如中國土地改革協 會理事長王進祥就被他延攬,除了對於投資案頻頻獻策,更一手解決所有疑難雜症。

在建築業擁有三十年資歷的王進祥,堪稱代書界的天王級人物,外界對其辯才無礙、精熟不動產法規、地政作業程序等特質,印象最為深刻。

但葉國一卻沒想到,再怎麼堅強的幕僚陣容和縝密的算計,都不及現實的複雜,尤其舉凡土地、不良資產等產品,由於買賣過程曠日廢時,只要一個小環節出了差 錯,就讓整個投資案動彈不得。

拿葉國一於二○○八年用二十八.九億元購入太子汽車三重舊廠土地來說,當初單純地只想自行開發,孰料,後來新北市政府將其納入特定開發區內,統整開發,使 得全案進度延宕。

也正因為操盤手法迂迴,除了讓外人霧裡看花、產生疑慮外,更難免擦槍走火,徒增觸法的風險,這次士林官邸重劃區案即為典型個案。

位在士林官邸北側的士林官邸重劃區,在二○○○年時解除禁建,由於立地條件佳,成了建商和投資客覬覦標的。

○五年,台北市政府針對老舊住戶執行區段徵收,為安置拆遷戶,以「專案住宅」的形式,讓拆遷戶認購重劃區內的國宅,而平均單價則是每坪十八.五萬元。由於 買入後,不但不用受到「購入國宅兩年內不得買賣」的限制,可以立即轉售;另外若以當地動輒上百萬元的市價來看,認購「專案住宅」等於現買現賺,潛在獲利十 分驚人。

時點巧合 引起檢調懷疑基於利潤可期,於是葉國一早在一九九九年就開始收購士林官邸一帶的老舊住宅,陸續取得二十四戶。原本二十四戶都登記在太太王富代名下,後來只 保留一戶,將其餘二十三戶過戶給英業達董監事及員工,最後王富代與人頭都順利取得認購權。等到二○○九年國宅蓋好之後,原本登記在董監事和員工名下的「專 案住宅」,又全數賣回給葉國一的次子葉力誠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公司。

檢調指出,他們早從二○○九年八月就已經接獲檢舉,並暗中調查多年,握有證據。對此,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煊則分析,由於這二十四個「問題 戶」的交易時間點,太多巧合,難免引起檢調單位「合理的懷疑」。

如葉國一在官邸解除禁建前就收購舊房子,取得拆遷戶資格,主管機關懷疑政商關係良好的葉國一,提前得知內幕消息而搶先布局。而原先「專案住宅」配售拆遷戶 是採「一個門牌可認購一戶」的規則,但當台北市政府清查拆遷戶名冊,發現有人同時擁有多戶房子。為了避免不公平,主管機關於是緊急修訂辦法,改為「一人至 多一戶」原則,也就是所有權人只能配置一戶「專案住宅」。

沒想到,在正式登記認購前,葉國一發現「法律變了」。山不轉路轉,他將原先登記在太太名下的房子,紛紛過戶給其他人,但這個舉動,有人質疑葉國一是刻意利 用人頭,分散產權,為的就是要全數取得所有的認購權,「一個也不放過!」而且儘管用人頭買房套利的情事時有所聞,但葉國一這次卻連拆遷戶的優惠也要獲取, 鮮有人如此。更何況其身價百億,令人有「富人與平民爭利」的不良觀感,不符合公平正義,也違背台北市政府配售的用意,這因而觸動主管機關的敏感神經!

但對此亦有人替葉國一抱不平。就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由於這次士林官邸重劃區拆遷戶的「專案住宅」認購規則,是台北市政府量身訂做的「專案規則」,與一般拆 遷戶補助方式截然不同;再加上辦法臨時改弦易轍,容易讓人誤觸法網。

不過,整起案件,葉國一最難交代的就是「交易價格」的問題。由於葉國一的員工取得「專案住宅」後,竟全數都以十八.五萬元的原價轉售給葉家,不合常理,更 讓檢調確信其以「人頭謀取暴利」的假設。

交易價格 讓人頭戶假設成立原本葉國一自認縝密的計畫,卻由於手法太過複雜和迂迴,反而容易讓人大做文章,最後惹來官司,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隨著葉國一被起 訴,不少人驚覺「使用人頭戶操作房地產,原來風險這麼大!」使得向來被房地產投資客視為「公開祕密」的操作手法,成了葉案的另一個話題。

對此,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就表示,在地產界,利用人頭來「爭取優惠資格」、「轉手炒高房價」、「規避相關賦稅」,以及「取得超額貸款」等情事,可視 為運用人頭獲利的四大操作目的。

而身任知名投資客「劉媽媽」委任律師的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坤鍵則進一步分析,雖然使用人頭不能和「違法」畫上等號,但他提醒,正因為人頭好用,所以 常被濫用,甚至會誤觸法網,因此所有的投資客都得認清「法律的界限」,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以葉案為例,當時葉國一使用人頭戶,大概是認定只要過戶給人頭的時間和文件合乎程序,法律上並不能否定其「拆遷戶資格」;再加上與人頭達成共識後,對於葉 家要不要售後買回?以及用多少錢交易?純屬私人契約行為,不至於觸法。「但葉國一忽略問題不在人頭身分,而是過程的合理性有爭議!」黃坤鍵進一步解析,這 次檢調就是發現,葉案的時間過於巧合,和交易價格不合理,認定葉國一有明顯犯意。同時檢調也認為這些因人頭而衍生的拆遷戶,不但造成台北市政府統整拆遷戶 出現錯誤,更額外多配售二十三戶國宅,造成市政府損失,因此控告葉國一觸犯了「詐欺取財罪」,甚至到最後,更以「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為名,多了一條「偽造 文書罪」。

葉國一在科技業闖蕩多年,原本以為房地產將是他下一隻財富金雞母,到頭來,因為錯估情勢,讓他徒有百億資產,資金都因為房地產而卡住,甚至只為了拆遷戶專 案住宅的蠅頭小利,而誤觸法網,這恐怕是當初他始料未及的。

還原葉國一士林「專案住宅」炒房事件簿

時間 事件

1999年 葉國一開始以太太王富代名義收購士林官邸北側的老舊房屋共24戶,取得拆遷戶資格。

2000年 士林官邸搬遷,解除禁建,並開始重劃,對附近老舊房屋進行拆遷、整地。同時祭出讓拆遷戶得以每坪均價18.5萬元價格認購重劃區內國宅的「專案住宅」。

2004年 北市府地政局清查拆遷戶名冊,發現有多戶為同一所有權人持有,故修法,將認購規則由「一門牌認一戶」,改為「一所有權人僅認一戶,其餘以每戶75萬元補 償」。

2005年 王富代名下其中的23戶房子過戶給英業達董監和員工,使得王富代和所有員工及董監共順利取得24戶的認購權。

2009年 專案住宅完工,原過戶給員工和董監的房子,統統以每坪18.5萬元,賣回給葉國一兒子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

2012年 檢調以詐欺取財和偽造文書罪控告葉國一。

製表:李建興

葉國一全台地產投資逾200億元 但難以變現標的物 取得時間 投資金額

(億元) 現況

士林官邸旁祖厝預定地 2003 8 尚未開發華國飯店 2004 24 正洽詢買主

士林官邸北側專案住宅

(福林段二小段594地號)福林路100巷77弄1號 2005 N/A 24戶由銓誠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北市雙城街、德惠街土地 N/A 尚未開發高雄豪宅「國硯」土地 2008 16.7 與國揚建設合作,已於2010年7月動工,預計2013年完工太子汽車三重舊廠土地 2008 28.9 尚未開發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 2009 15.6 營業中台南市開元路土地 2009 6.3 今年3月5日9.27億元賣給興富發建設旗下齊裕營造高雄亞太財經大樓 2009 17.8 對外出租中入股皇普建設 2009 6 2011年成為大股東松山火車站旁土地 2010 15 尚未開發新店大台北華城土地 2011 70 與新普建設合作,推出6戶頂級別墅「新普國玉」

其餘土地尚未開發

合計 208.3

製表: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77

狠狠敲碎你的平台夢 國內創業者心中永遠的夢與痛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5/56396.html

前幾日和正在幾位國內創業者在微博私信上溝通,大致瞭解了幾個不同項目的定位及現狀,不得不說一句,創業的人們,請放棄平台夢吧!

自從我來到這裡,到現在接觸地超過130個創業項目以來,極少數可以看到一個明確的平台項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有可能發展成小眾產品集創意、設計、生產、物流的閉環平台,所針對的行業和人群也是非常非常稀少的(這個項目目前進行地相當不錯)。而反觀國內創業者們,嘗嘗掛在嘴邊的就只有一句話,「我要做一個XXX行業(領域)的平台」,你是否也有過如此的口徑?

不可否認,國內的創業環境相當嚴酷,高成本低匯報、生存壓力大、競爭力強等等因素,都是非常影響創業潮流和創業意識的要點。再加上處於壟斷地位的騰訊阿里百度幾家大公司,很多創業者的思維就發生了變化,認為只有做平台或者說發展成為一個平台,才能生存,才能做大做強。我不知道有這樣定位的創業產品到目前為止的存活率是多少,不過想來,應該是為數不多的吧。

之前在一次國內的交流會上,國內的同行說,現在的創業環境很不好。為什麼不好呢?種種因素最後都無一例外地導致了壓力,很多創業者是被逼上創業路的。而且正是由於環境不好,所以現在的創業者都很浮躁,認為一個項目,最多做三個月至半年,不行就撤,而且這樣的項目,大多數竟然還都是以平台為目標的。現在,我不得不說一句,如果有可能的話,不要妄圖成為一個平台。

許多人都只看到了騰訊的平台,看到了阿里的平台,看到了百度的平台,但是他們都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發展的過程。任何真正的創業項目或是產品,沒有可能在半年內可以一步登天。甚至有一些初期定位非常準確的產品,前期發展很順利,但是做著做著就做成了平台,為什麼?一部分是看到了資本的注入,自信心即刻爆棚,認為平台時機已到。另一部分是看到同類產品開始邁向平台之路,沉不住氣了,也開始轉型。那麼結果呢,資本、用戶都統統跑光了。

奉勸那些想做和在做平台夢的國內創業者,除非你已經具備了一定量的資源、資本、經驗等等,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嘗試去做一個平台。在最初的時候,QQ只是一個聊天的軟件,淘寶只是一個可以網上購物的網站,百度也只是一個能搜到內容的網站。儘管它們現在無一例外的成為了最大的平台,但是它們最初的功能特色依然保持並且為用戶所愛。時刻想著這句話,當你某一天心潮澎湃的時候,或許會幫你清醒一下。

忘掉這個平台夢吧,做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產品,找到一群和自己相似的用戶,走一條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