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眼中釘 月吸兩億讀者

2011-2-14  TCW




如果,美國現代詩發展史上最偉大 的詩人之一艾蜜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活在現代,她該如何擺脫出版社惱人干涉,自力發表窮盡一生創作的上千首詩作?不是靠Google Books,也不是蘋果的iPad或亞馬遜(Amazon)的電子書Kindle,但Scribd肯定幫得上忙。

Scribd是一個年輕的開放式電子書平台,讓使用者可以上傳Doc、PDF、 PPT或TXT等多種格式的文檔,經過數位版權管理加密後,嵌在網站設定的內文框架裡,讓使用者直接在線上閱讀。

二○○七年艾德勒(Trip Adler)動手打造Scribd,出自一個單純的動機:一個免費的線上文檔共用網站,讓每個人自由發布原創作品,並與全球讀者交流;但靈感卻是來自一個存在許久,卻一直沒有被傾聽的需求。

《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導,任職於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老艾德勒(John Adler,艾德勒父親),在神經外科系負責技術與創新的研究幾十年了。這期間他撰寫近兩百篇專業評論文章,但與所有同樣辛苦產出心血結晶的研究者一樣, 每當試圖投稿醫療刊物,總是得忍受著漫長的等待。這讓他有些洩氣。

老艾德勒期盼有人指引一條盡可能多、盡可能快,讓畢生發現廣為人知的辦法。這個心願傳到兒子耳中,他於是拉著另一名甫自哈佛畢業的小夥子傅瑞曼(Jared Friedman)一同架起這個網站。

遙遙領先!上億份文件,是Google的十四倍

這個創舉不僅為老艾德勒打開讀者市場,也由於支援格式眾多,又可儲存九十多種不同語言的文件,至今全球每個月上線訪客超過兩億人次,在此瀏覽上億份研究論文、心得報告、專業分析、小說投稿、雜誌到建築草圖等,三年間已成為全球最大線上文件共享平台。

上億份的文件存量,比起Google Books的七百多萬份,雖是遙遙領先達十四倍,但艾德勒知道,其實兩者的營運模式並無太多不同。關鍵是版權操之在創作者,僅僅提供免費平台,單靠廣告和 加值服務終究無法提供使用者更完善的體驗且提升獲利。於是他在募集兩輪資金後,二○○九年五月宣布開辦Scribd Store。

獲利看好!作者定價賣書,養出人氣作家

這個衍生的Scribd Store概念,等於是跨進亞馬遜的線上書城領域,不同的是,它讓著作者自己定價,更讓著作者保有八成收益,這個數字是所有實體出版社都無法想像,也無法承諾的「天價」。

才推出兩個月,就有觀察家試算,Scribd Store網站上點閱率最高的書大約是六十七萬人次閱讀,以一本賣十美元計算,若有一成願意付費,那作者身價保守估計也超過新台幣上千萬元!這不免讓出版 社擔憂,如果作者知道創作所得抽成可以如此之高,誰還會有興趣跟出版社打交道呢?

也因此,越來越多獨立出版社,例如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歐萊禮(O'Reilly)與貝雷特‧科勒(Berrett-Koehler),一改原先抗拒的態度,反以承包後製的合作方式,將旗下出 版物放上Scribd Store銷售,讓曾經一度對品質與非法下載問題失去信心的出版市場,也因此逐步獲得提升。

除了發展通路生意外,由於Scribd也開放讓所有人提供選書建議,一年多以來,吸引一批擁有粉絲跟隨的「人氣作家」,自成一個線上讀書會的社群架構。

艾德勒解決了獲利問題,接著還得要想辦法打入行動裝置的電子閱讀器市場,特別是iPad與Kindle這兩大巨頭,除了長時間定在桌前對電腦螢幕閱讀,已經被證明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也因為越來越多趨勢顯示:社群網路媒體將在圖書行銷發揮重要作用。

出版研究專業組織《出版商週刊》(Publishers Weekly)近期便以顯著篇幅強調:「社群媒體提供的行銷途徑,完全與傳統手法反其道而行,然而,這是出版社經營模式由傳統的企業對企業(B2B)轉向企業對個人(B2C)必經的過程。」

於是在二○一一年一月下旬,Scribd完成第三輪集資後,也開始瞄準行動裝置的市場,預計今年全面在行動裝置與電子閱讀器上,提供文檔。艾德勒說:「二○一一年將是我們的里程碑,隨著閱讀方式的快速變化,我們為使用者提供的閱讀服務也務求快速變化。」

中國現代文學革命領袖胡適曾說:「發表是最好的記憶。」在過去,對許多有夢想圓、有志難伸的人而言,出版界的層層把關可能是阻擋目標的障礙;但現今躬逢社群網路盛世,Scribd的出現就像是藏著寶藏的天堂,只消你動動手指就能觸及。

【延伸閱讀】Scribd vs. Google BookScribd 成立時間:2007年 每月訪客數:2億 合法版權書目量:逾1億

Google Book成立時間:2004年每月訪客數:4.9億合法版權書目量:700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5

交銀:樓市是內地經濟「眼中釘」

1 : GS(14)@2014-06-26 16:13: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6/news/ec_eca4.htm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樓市風險成為最大隱憂,引起中外券商的關注。交銀國際昨日將2014年內地經濟增長由7.5%下調至7.3%,主因內地房地產市場陷入調整,該行用「眼中釘」形容目前房地產業的表現,並提醒市場有可能進入惡性循環的風險。


警告可能陷惡性循環



交銀國際發表下半年投資展望報告表示,內地經濟經過一連串的貨幣政策微調以及「微刺激」政策,短期內有企穩的跡象,然而,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的良性循環有進入惡性循環的風險,並有可能發生開發商違約、信託崩潰、不良貸款、甚至部份銀行出現資本金嚴重不足的情況,這是目前經濟的潛在風險,該行因此下調對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測。

另外,由於人民幣升值速度放緩,該行把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預測由6上調至6.1。

坡銀:須調結構 代價大

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師Richard Jerram昨天也指出,中國一直依賴信貸擴張支撐經濟,當前房地產行業弱勢擴大,而控制信貸泡沫將無可避免地拖累經濟增長。該行認為,中央若要解決過去幾年信貸過度擴張和不良投資的問題,需付出重大代價,調結構是現政府的政策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29

Can Bank:領展成梁特眼中釘

1 : GS(14)@2016-07-06 07:47:57

領展(823)由上市之後,到上市後,再加多十年營運,惹火程度一直不減,近期更成為特首梁振英的「眼中釘」。他先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批評領展尋求最大租金收入,又指領展不是發展商,應有獨特社會責任。同一個論調在不足一個星期後在兩份左報出現,在領展「邀請」政府回購股份後,梁特今次在左報用詞較南華早報訪問更用力,再次重申:港府無意回購領展,又指,現今沒有商業機構可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只求向股東交代。其實早在梁振英連環發炮之前,於6月初,《南華早報》已引述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於餘任期要解決的「三座大山」,領展是其中之一、餘下兩個為港鐵(066)票價以及強積金對沖,其中港鐵已表明會提早檢討票價機制,而強積金對沖預計亦會得到解決,只餘下領展不知如何入手。事實上,領展早在2005年接管政府旗下商場及街市時,其經營手法及被指推高租金,迫走小商戶早已伴隨領展上市而出現,逾10年以來,領展每年股東大會場外,均有小商戶示威,而從領展角度作為商業機構,亦不能無視股東利益。政府將會如何拆解這個問題,或許真的像林鄭月娥所說,不排除需由政府牽頭入稟告領展,但這些商業事宜,法庭一般不希望太多介入,與其浪費公帑,倒不如重新建立,興建一些新街市來得更實際。散子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5/196814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529

省開支 特朗普擬砍9機構疑向眼中釘開刀 每年僅慳195億

1 : GS(14)@2017-02-19 13:59:31

■特朗普前天出席波音787客機揭幕,強調重振製造業。路透社



美國《紐約時報》取得白宮管理及預算辦公室(OMB)備忘錄,顯示總統特朗普打算削掉9個機構以節省開支,包括一些被視為保守派眼中釘的目標,但亦令人意外地包括美國進出口銀行。然而分析指出,砍機構對削支效果有限。



馬爾瓦尼剛剛才獲國會確認提名出任OMB主任,不過幕僚已經草擬機構清單,近日已在內部廣為流傳。國家藝術人文基金會、公共廣播公司等保守派眼中釘都在列表之中。



意外地包括進出口銀行

清單中最令人意外的是進出口銀行。該行負責為美國公司出口提供貸款擔保,鼓勵出口和提供就業,部份保守派認為它推動「裙帶資本主義」,一直希望廢除。不過該行的最大受益者,正正是飛機製造業巨頭波音公司。特朗普前日剛到在南卡羅萊納州,出席波音787客機揭幕儀式,聲言會重振美國製造業。他亦曾多次說會大力禁毒,白宮國家禁毒政策辦公室卻在被削機構清單之列。特朗普競選期間,曾表示削減不必要開支控制赤字,多撥資源在國防及基建,以上計劃被視為他兌現承諾的行動一部份,而馬爾瓦尼本身亦被指是著名「吝嗇鬼」。《紐時》預料,更多削支計劃還陸續有來,知情人士指出,OMB會在本周五先行諮詢各個目標機構,待3月中才會有最終定案。不過砍機構對削支效果有限,清單中9個機構全削,合共每年只省25億美元(195億港元),只屬政府一年4萬億美元(31.2萬億港元)開支的零頭。然而官員認為這可顯示政府認真打擊浪費公帑。白宮發言人斯派塞未有正面回應,他較早前曾表示政府將會在未來數星期內公佈詳細的削支計劃。另一方面,普魯伊特(Scott Pruitt)前日獲參議院確認為環保局局長。普魯伊特是一名氣候暖化懷疑論者,提倡繼續使用化石燃料,其提名遭到環保人士極力反對。美國《紐約時報》/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9/199331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93

「左派眼中釘」諷時弊屢受壓

1 : GS(14)@2017-07-06 23:40:20

■《頭條新聞》一直以嬉笑怒罵方式諷刺時弊。互聯網



【本報訊】1989年4月首播的《頭條新聞》,一直以嬉笑怒罵方式諷刺時弊,回歸之後成為左派的眼中釘,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更曾直斥該節目低級趣味,節目一直承受來自或明或暗的巨大政治壓力,停播、換主持等傳聞不時傳出,如何處理《頭條新聞》亦成為歷任廣播處長的燙手山芋。


董建華曾斥低趣味

外號「徐大炮」的已故全國政協常委徐四民,在1998年率先炮轟《頭條新聞》陰陽怪氣,拿公帑罵政府。2001年,《頭條新聞》主持林超榮以塔利班諷刺《施政報告》,《大公報》以半版評論猛烈批評節目惡毒攻擊特首。而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更回應指:「我覺得嗰啲低趣味嘅製作,我唔想評論。」有傳聞指,當時的廣播處長黃華麒曾經在內部會議上,提出撤換《頭條新聞》主持。2013年空降港台的廣播處長鄧忍光被揭發干預《頭條新聞》製作,當時製作人員曾經構思以《希特拉最後十二小時》的電影片段為藍本,創作節目環節,鄧忍光向製作人員發電郵,要求詳細交代節目構思的過程。鄧忍光又建議,把《頭條新聞》由無綫轉到較低收視的亞視播放,員方猜疑當局想藉此逐漸將節目「陰乾」。負責《頭條新聞》等節目的署理助理廣播處長施永遠亦長時間未能「坐正」,施永遠在受訪時承認有感覺鄧忍光要求自己執行政治任務。到去年9月,無綫將《頭條新聞》由原本周六晚上7時播出,調到周五傍晚6時的非黃金時段播出。■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6/200807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