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談中國通脹:產能過剩vs成本推動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http://www.xanga.com/consilient_lollapalooza/649070261/item.html
交易的定價模式,有一種叫Cost-Plus,即成本加上一部份定價利潤去作定價,中國的情況跟這模式挺相似。中國整個生產可以看作一間很大的工廠,它有很多產能,而且用Cost-Plus的模式定價。倘若中國真的產能過剩,過渡競爭,令自身的盈利大減,但無論如何地減,它只能減那Plus,而減不了那成本 cost。中國的工業,真的是有很豐厚的利潤可以去縮減嗎?我不認為中國的通脤是產能不足,求大於供,以至出貨價上升,造成通脤以及工業的高利潤。我認為瓶頸的環節是在原材料以及基本生產成本的結構性趨升,如石油相關成本、水、電、環保、社會基本福利、運輸、薪金等等的成本的趨升。縱使中國有某些工業的產能過剩,但基建的投資不足,原材料的不足,財富分配不配,以及環保、勞動法律以及貿易的公平回歸等力量,對通脤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例如,中國的維c產業雖能提高比全球需求還要多的維C,產能嚴重過剩,但電價、化工材料價、人工、以及環保相關成本的推動,觸發維C價格可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由每公斤 $2.5美元,上升至每公斤$10美元。這雖與部分廠商因環保而要停產有關,但即使價格隨時間而回落趨定,但也比以前$2.5在較高的平台高位運行。這只是云云工業的其中之一例子。沃爾瑪無止境的壓價已到此為止,全球經濟要面對滯後的全球資源價格上升的後果。石油價格比五年前上升5倍,我們的通脤(greatsoup:此處誤植,應為通脹,下同)五年加起來只有15%左右,我們真的可以輕易消化那五倍的成本嗎?

然而,首席經濟學家說的加息無效,反而導致過渡緊縮的說法,我是認同前半部份的。我相信中國加息是解決不了通脤問題的。加息加大了整個經濟體系的資金成本,增加存款動機,但增加不了養豬動機,降不了整體成本。投資不足的基建福利環保,無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加息並不減低其投資進程。資金成本上升,只會讓成本推動的通脤更為惡化。因此,中國也深明此理,在嚴重的負利率情況下,也盡量不加息,只加準備金,嚴控貸款,讓經濟學家大跌眼鏡。

中國政府知道中國的通脤是成本問題,所以為了減低成本,他創造了成本下降的兩個先決條件:減低入口成本及增加經濟效益,就是減低Cost,增加Plus,再讓Plus去縮減,雙重的讓通脤(greatsoup:此處誤植,應為通脹,下同)降溫。

中國的入口成本高昂,跟人民幣被低估有關。低匯率,入口油價自然高。跟”造紙行業低水平投資綜合證”相似,過渡地投資製造環節,只會推低售價,再讓原材料價拉升,壓縮利潤及投資回報。現在中國就是要重點打擊”低水平重複建設”,讓”中國工廠”成為一個高附加值的強大工業,而不是只賣勞力的OEM。人民幣被低估,讓中國有巨大的貿易順差。貿易順差就是不斷地流入中國的資金,資金在區內無路可走,只去連低質素的投資也變得合理,再不是就是全國炒房炒股炒材料,造成資產膨脹及低投資回報的合理化。在這背景下,中國如何面對?

匯率被低估造成入口性通脹、資金過剩。入口性通脤及資金過剩造成通脹、資產膨脹以及投資回報低。然而,中國還未準備好開放人民幣匯率,背後有大量的三農問題及金融風險問題,要一百萬個經濟專家要處理。因此,中國採用了”經濟升級”以及”貸幣政府從緊”,配以”行業手段”去調控經濟。勞動法、減退稅及節能減排法,主動淘汰大量低水平工業,緩解”低水平投資綜合證”,同時限制貸幣供應量,而不增加貨幣成本去增加資金效益,同時不加大資金成本。這些法律及行政手段並非完全的市場經濟,但非常時期就是要用非常手段,再不這樣做,中國通脤便會跌向惡化的旋渦。

中國的方法暫時十分有效,房地產冷了,股市跌了,資金緊了,投資難了,貿易順差增長下來了。資金罕有了,並只流向有需要之處,是成功控制通脤的關鍵。”簡易資金”不足,商業便從房及樓市抽資,房及樓市不振越是脫離”中國溢價”,越是理性回歸,調控便越是健康。然而當中國初嘗讓人民幣升值以降入口成本以及透過產業升級去增加效益的同時,美國大降利息,讓美元大幅貶值,使油價急速高漲...這真讓中國頭痛呢~

行政手段控制價格之完結,只有兩個情況:供需失控導致社會混亂或通脤(greatsoup:此處誤植,應為通脹)及時受控而能讓市場機制反映溫和通脤。中國在跟時間的競賽中,歷史雖然將結果指向前者,但我希望最後的結果是後者!

greatsoup:
中國的調控力量應一次較一次減弱,因對國家內的企業的控制度慢慢降低。不過以往績而言,宏觀改革大多數短期惡果多,長期惡果少。

企業改革主要都是因為中央財政收支不足失敗的。其實中國改革確實非常現實,三個字能講述此現象:「錢作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

电解铝企业停产产能超35万吨仍难改铝价颓势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828/02175244463.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

亚洲最大氧化铝基地中铝河南120万吨产能闲置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208/0619560274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51

钢铁业“十家分晋”太钢产能6年举一“翻”三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3/20090423024024752.html


每经记者  夏子航  发自上海

        山西省政府日前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200多家钢企将保留10家以内,而太钢通过联合重组产能将由1000万吨左右提至3000万吨,占山西钢铁产能的67%。

        河北组建钢铁集团、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之后,“慢一步”的山西钢铁大整合也开始在急切中起步。

        日前,《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已正式获山西省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也是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公布后出台的首个区域钢铁产业振兴规划。

        规 划提出,到2015年,山西200多家钢企将只保留10家以内,而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钢)通过联合重组,产能将由目前的1000万吨左右提 高至3000万吨,约占山西钢铁产能67%。而规划中另一目标——2011年前山西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炼钢产能1600万吨也引发业界关 注。

        “各地钢铁龙头在兼并重组之外,也有意上马水平更优的新项目,在这一点上,就必须以淘汰落后产能为前提。”渤海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马涛指出,淘汰落后产能实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各地打造“宝钢”的计划,也将缓解钢铁越亏越增产的乱象。

太钢主导山西钢铁整合

        上述规划指出,2009年至2011年期间,山西钢铁将以大型骨干企业为基础,形成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五大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

        《每 日经济新闻》获悉,五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中的长治将以长钢为主体;临汾以中宇或临钢为主体;运城则以海鑫为主体;而另外两大基地——太原和吕梁都将以太钢为 主体。当地钢铁行业人士指出,山西钢企中太钢独大,其他都接近同一规模,且民企较多,因此钢铁整合选择太钢是很自然的事情。

        太 钢由山西省国资委100%控股,并控股太钢不锈70.53%股份。太钢2008年产生铁775.23万吨,产钢920.17万吨,坯材930.42万吨, 实现营业收入1009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而2007年太钢产钢929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003亿元,实现利税96亿元。

        马涛认为,太钢手握不锈钢这张  “王牌”,装备水平在山西也远高于一般钢企,此前并不情愿兼并重组落后钢企,但2008年不锈钢市场的低迷状况可能最终迫使太钢展开多元化举动。

        山西证券分析师刘俊清指出,不锈钢属于高档消费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锈钢行业陷入低迷,太钢不锈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了13.13亿元。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峰亮21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山西省并不希望太钢仅以不锈钢“单腿走路”,为此规划中力推太钢展开多元化的兼并重组。

        山西省还提出,将矿产资源优先配置给太钢等兼并重组的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太钢与煤、焦、电力等相关企业实行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

兼并首单剑指美锦钢铁

        就在上述规划公布前后,太钢洽购山西首富姚俊良家族旗下美锦钢铁的消息也正逐步走近现实。祝峰亮21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证实,太钢的确在洽购美锦钢铁。

        美锦钢铁隶属于姚俊良家族旗下的山西美锦能源集团,总投资约为18亿元,目前具备200万吨优质特种钢的生产能力。

        胡润2008“能源富豪榜”中,姚俊良家族以68亿元身家排名第五,列山西首富。美锦能源集团是山西当地一家集能源、建材、冶金、电力综合利用等业务为一身的控股公司,旗下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美锦能源。

        据了解,美锦钢铁2006年8月正式投产,原本为山西美锦能源集团延长焦炭产业链的战略举措,但2008年钢铁行业遭遇的普遍寒冬也让姚俊良家族有意将其出售。

        祝峰亮认为,太钢产品结构偏向不锈钢,而美锦钢铁的主要产品也为特种钢,这符合太钢的长期发展战略,也极可能成为山西钢铁内部整合的首例。

        太钢总经理胡玉亭曾明确指出:围绕省内钢铁和铝、镁加工合作项目,公司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调查,已与多个钢铁生产企业形成重组意向。

        在4月16日的山西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议上,太钢汇报资料显示,目前正组织专题研究落实《钢铁产能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推进与省内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

新增产能主要借力兼并重组

        山西钢协秘书长祝峰亮表示,太钢在2011年前后实现产能翻番至2000万吨,基本都将借力兼并重组。

        祝 指出,规划中提出“要推进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是因为太钢本部已有年产1000万吨左右的产能,但由于城区扩建受限,太钢计划在吕梁建立一处500 万吨产能项目。不过,上述500万吨项目暂未获批,何时获批也难以确定。“但吕梁附近有两家钢铁产能分别为100万吨和200万吨的中小钢企,太钢可借此 实现扩张。”

        统计显示,山西现有200多家钢铁企业,规模在100万吨以上的仅13家,其中200万吨以上只有5家。截 至2008年,山西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为5400万吨、4000万吨。但由于山西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装备水平落后、产业链短,加之受到全球 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山西生铁产量仅为2800万吨、粗钢产量仅为2350万吨。

        祝峰亮指出,山西钢铁产能利用率十分低,100万吨产能以下的钢企更基本处于关停状态,这将有助大型钢企的低价兼并重组。

        规划显示,到2011年,山西钢企将由目前的200多家减少到50家左右。下一步山西更将组建以太钢为核心的太原钢铁总公司,届时山西钢企可能只保留10家。

淘汰落后产能需落到实处

        山 西钢协谨慎表态指出,规划内容并未着眼太钢的赶超计划,而是意图实现山西钢铁行业设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太钢的崛起也必将以淘汰落后产能进展为必要前 提。规划中指明,山西将“严格控制产能总量,不再核准新增产能,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即全省生铁、粗钢产能控制在4500万吨(含铸造生 铁)、4000万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山西钢铁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远比全国严格,到2011年底前,将淘汰 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炼钢产能1600万吨。到2015年年底前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50吨以下转炉和电炉以及预期配套的烧结、连 铸、轧钢系统等。

        不过,马涛对山西2011年底前淘汰炼铁产能2000万吨、炼钢产能1600万吨的目标表示担忧,地方经济追求GDP高增长的要求之下,钢企落后产能淘汰实际上一直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山西的规划如何落到实处尚需进一步关注。

        河北钢铁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管理层人士指出,尽管淘汰落后产能早已提上钢铁规划中,但“我们地方上的一个高炉一直未倒,由此可以看出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并没有多大进展。”

        该人士指出,落后产能一方面挤占钢铁整体产能,更重要的是会带来钢铁行业越亏损越增产的恶性竞争形势,不利于钢企兼并重组。

新闻背景

各地纷造“宝钢”

        2009年3月1日,宝钢与杭钢集团等在宁波正式签署协议,宝钢实现控股宁波钢铁56.15%股权,杭钢集团持股比例仅为34%。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汪建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钢铁拥有400万吨产能,并紧靠全球十大深水港之一的北仑港,同时还拥有区位优势,宝钢的兼并重组因此开展得十分迅速。

        河北钢铁集团的组建更是备受关注。去年6月30日,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联合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正式挂牌。按照2007年的钢产量计算,河北钢铁集团钢产量超过3100万吨,当年即进入中国钢铁产量排名第二位。

        河北钢铁集团网站介绍,其下辖唐钢、邯钢、宣钢、承钢、舞钢等10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总资产和年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700亿元,现有员工13万人。

        此外,河北钢铁集团还提出到“十一五”末期使钢产能达到5000万吨,整合重组河北省内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钢铁产量,争取到“十三五”末,将河北省钢铁产能由1.2亿吨压缩到8000万吨,提高钢铁附加值。

        山东与河北整合思路相近,通过成立山东钢铁集团,将济钢集团和莱钢集团纳入其中。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在4月中旬对外透露,天津市国资委正酝酿成立可能定名为“天津钢铁集团公司”的一家钢铁集团,以整合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冶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钢 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指出,将推进鞍本集团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等跨地区的重组以及太钢与山西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联合重组;力争到 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集团以及若干个1000万~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集团。

        渤海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马涛指出,太钢提出3000万吨产能,即使届时得以实现,也难以预计其规模排名。“宝钢曾提出2012年前后使钢铁产能提高至8000万吨,河北钢铁集团也提出5000万吨,最终形势如何需看落实的情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6

中建材资本开支翻至百亿 北方水泥今年产能目标1000万吨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4-23/HTML_V57VS6Y5QIKU.html


 

随着水泥业并购扩展的深入,北方水泥市场竞争激化的态势越趋明显。

4月22日,中国建材(03323.HK)董事长宋志平在香港业绩会上表示,“北方水泥是我们的一个战略目标,希望今年产能能有1000万吨,明年继续推进,后年成为中大型水泥企业,3000-5000万吨的规模。”

北方水泥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6日,由中国建材、辽源金刚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弘毅投资产业一期基金(天津)共同出资设立,目标是覆盖东北和内蒙市场。

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透露,中国建材今年的资本开支预算约100亿元,比去年的48.86亿元升1倍,其中50亿元将用于偿付企业款项,20亿元用于余热发电、30亿元用于并购及扩大产能用途。

北方水泥今年产能

目标1000万吨

此前,中材股份已经宣布,09年的资本性开支将达到110亿元,其中超过一半用于并购重组,增强在西北和华北市场的份额。

中国建材也不示弱,面对各个区域的竞争态势,宋志平说,过去一年多,中国建材进行了快速整合,水泥规模迅速扩张,产生了一个巨大的企业南方水泥。今年想法是继续推动和完善联合重组,在南方地区慢慢把一些项目整合进来。

对于北方市场,宋志平称,振兴东北计划发挥了效果,内蒙古的能源经济也推动了当地基建的加速,今年一季度,内蒙古的GDP增长率居于全国首位,是中国建材发展业务的好地方,而且这个地区没有大的水泥业领导者,比如像海螺这样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此前公告,北方水泥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中国建材和辽源金刚各出资4.5亿元,分别占45%股权;弘毅投资产业一期基金出资1亿元,占10%股权。

宋志平表示,该做法也是考虑了中国建材的资金能力,因此当时没有采用100%投入,而是吸收战略投资者和行业伙伴来共同发展,减少资本上的压力。

“ 东北和内蒙地区,与浙江那边的情况不同。浙江地区新开发的水泥基本上都已经做完了,当地政府已经不让再建立新厂了,所以当时做南方水泥的时候,把现有的厂 联合起来就可以了。而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方面需要新建工厂,一方面收购眼前的企业。”宋志平说,希望今年北方水泥能有1000万吨规模的产能,后年达到 3000-5000万吨的规模。

加价仍有空间?

并购重组离不开充足的资金。

曹江林指出,今年现金流的来源包括:今年2月份配股集资收益、今年净利润,以及南方水泥的小股东今年6月之前到位的资金。自2月份配股集资约23.5亿元后,公司目前无融资计划,手头现金及银行贷款充裕。

年报显示,去年实现合并口径销售收入263.652亿元,同比增长150.8%,股东应占利润由2007年的人民币9.124亿元增加至15.115亿元,增幅65.7%。

其中,去年9月组建的南方水泥收入为109.858亿元,同比增加959.5%,而中国联合水泥的收入为73.637亿元,增幅为98.1%,主要原因均为平均售价有所提高。

曹江林估计,今年水泥产能将超过1.2亿吨,截至3月底,未经审核水泥产能增至1.27亿吨,将争取年底时再增加2000万吨至1.47亿吨,预期今年产销比率可达100%。

曹透露,今年首季旗下的联合水泥和南方水泥,分别调高售价12%及3%。浙江地区水泥销售本季度每吨加价10元,相信三四季度还会有一到两次的提 价。煤价方面,一季度联合水泥的煤价是每吨588元,南方是597元。他预计南方水泥全年煤炭成本每吨不超过600元,中联水泥则不超过580元,未来有 关成本有轻微下调空间。

尽管目前国内的水泥行业总量有趋于饱和的态势,不过宋志平乐观表示,4万亿拉动经济措施主要集中在基建及民生,水泥 业是最早和最大的受益者。水泥行业正在进行自身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联合重组也增加了企业的集中度,减少恶性竞争。“所以中国的水泥业借着这轮 调整,前景非常看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8

IPO筹资主要用于扩充产能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4-24/HTML_C2ITJ71SA9F2.html


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忠旺”,01333.HK)会成为今年以来全球集资额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么?答案即将揭晓。

根 据招股书,中国忠旺的定价区间介于每股6.8 至8.8港元,相当于公司2009年预测市盈率10.4~13.5倍,集资上限高达123.2亿港元,约合15.8亿美元——该金额将创2009年全球 IPO新高。中信证券、摩根大通、瑞银担任此次IPO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

一位接近本次发售承销团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忠旺的国际配售部分已获超购两倍,可能以下限定价,将于4月24日开始招股,于5月8日上市。

而中国忠旺董事长兼总裁刘忠田“辽宁首富”的光环,也将因此而添加更多关注。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刘忠田排名130位,身家为约27.2亿元。

4月23日,正在新加坡做上市前路演的刘忠田,以及其他三位公司高管透过视频和记者见面。刘忠田一如既往地低调,全部提问都由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路长青,以及首席财务官张立基代为回答。

刘忠田的开场白里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交通运输”。这个既是中国忠旺的主打产品——工业铝型材的主要销售领域,也是这次在香港上市的卖点。

“中国政府早前宣布了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重点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的投入,加上各地政府推出的地方经济刺激方案,我们的工业铝型材产品将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他说。

中国忠旺1993年在辽宁成立,按照2007年的产能计算,是全球第三大,亚洲及中国最大铝型材制造商。公司于2002年全面转型交通运输领域,制造工业铝型材。

对于这个转型,刘忠田颇为自得。“5年以后的2008年,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公司的经营业绩依然取得大幅增长,营业收入达113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50%,年度利润达19亿元,比2007年飚升124.2%。”刘忠田说。

路长青对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未来筹集的资金中,35%用于现有产品产能的扩充,35%用于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设施的购置,15%用于偿还现有的一部分负债,10%用于一般的企业营运资金,最后5%用于研发投入。

未来三大发展战略

《21世纪》:你们希望把产能从由2008年的53.5万吨,到2011年增至80万吨,这个计划需要多少投资,是不是用上市集资的35%资金就可以完成了?

路长青:我们计划把募集资金的35%用于现有产品线的产能扩充,我们预计这些资金已经可以满足公司在这方面的需求。

我 们未来发展的策略有三个。第一,扩大产能,增加市场占有率。第二,将在高附加值工业铝型材方面进行投入,目前我们供应给下游客户的产品,客户购买之后一般 会进行一些二次加工,比如说供应给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产品,它们要进行一定的批装和焊接之后才能使用。考虑到客户的需求,我们将来会完成这部分生产工序, 使下游客户使用时更方便,也有利于我们利润率的提升。第三,利用研发优势,与客户共同研发产品。

针对这些策略,筹集的资金将用于五个方面,35%用于现有产品产能的扩充,35%用于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设施的购置,15%用于偿还现有的一部分负债,10%用于一般的企业营运资金,最后5%用于研发投入。

《21世纪》:关于电解铝的价格,以前你们没有做这方面的对冲,以后是否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考虑做对冲?

路长青:我们目前产品售价方式的制定,是采用当期的铝锭价格加上加工费的形式,所以我们能够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转移到下游。

上市前资产负债率为74%

《21世纪》:尽管工业铝型材的消耗量比较大,但是从2001年以来国内工业铝型材的生产量也逐年上升,是否会有产能过剩的局面呢?

路 长青:工业铝型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前不久,中国铁道部对于目前正在建设的从上海到北京的高速列车也有一些要求,国 产化率要从目前的20%多提高到85%。从整个行业来讲,目前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是如何能让更多的工业铝型材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满足中国在交通 运输领域的需求。

去年集团生产的工业用铝型材占销售额约55%,期望未来可逐渐增加所占销售额的比重,于2011年该业务占销售额比重可上升至80%。

《21世纪》:根据招股书的数据,中国忠旺在06年和07年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2.609亿和2.07亿元,而且在上市后12个月期间,公司的银行借贷及短期融资券的债务付款预期为48亿元。你们如何应对未来流动负债额可能导致的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张立基(首席财务官):我们在06年和07年有一个净流动负债的情况,是由于我们与银行有一些一年期的短期贷款,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对于一年期的短期贷款,一般的做法是每年更新,一般来说不会影响正常的业务。

在2008年,我们已经达到净流动资产的水平,净流动资产为1100万元。在上市之前,我们的资产负债率为74%,在上市之后筹集的资金将扩大我们的净资产和权益,估计上市后资产负债率将保持在30%。

《21世纪》:今年订单情况如何?

张立基:2009年到目前为止,我们拿到的订单已经超过我们过去一年的销售额,而去年销售额约为112.64亿元,下半年的情况估计也会比较乐观。

而对于存在风险而不能收回来的应收账款,我们会做拨备。对于新客户,我们会收取30%的定金,剩下的70%会在到货的时候支付。不过对于老客户和大型国企,我们会给予30天的应付账款期。在2008年我们的应收账款拨备是800万元,在总销售中的占比不超过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1

阜豐味精產能今年提高36%


2009-04-27  AppleDaily





 

【本 報訊】味精製造商阜豐集團(546)去年業績谷底反彈,純利大增5.5倍。集團董事兼財務總監龔卿禮(圖)接受訪問時表示,無懼內地味精行業再現整合,全 因阜豐於市場佔有率已達25%,連同另一競爭對手,合共掌控市場一半份額,可領導未來整合過程;集團今年底味精產能將增加10萬噸或36%至38萬噸,冀 市佔率進一步提升至30%。阜豐07年上市不足半年便發盈警,龔卿禮回憶道,當時糧製乙醇導致主要原材料玉米價格狂漲,加上味精供大於求令售價下滑,最終 伯使30%至40%產能退出市場,「經過07年行業激烈整合,大家嘗試過咁樣嘅痛苦,會理性啲,知道點樣控制價格成本。」

擬本年派息兩次

他 補充,佔味精生產成本逾50%的玉米顆粒,其價格伴隨金融海嘯回落,目前平均每噸介乎1200至1300元(人民幣.下同),重返至07年初水平;至於味 精售價早於去年第2季開始回升,相信今年兩者價錢會維持平穩。業務重返正軌,他透露,董事會正考慮今年分中期及末期兩次派發股息,但詳情未定。集團剛宣佈 派發08年度末期息每股0.1港元。另一產品黃原膠去年提供溢利約1.3億元,佔分部溢利近37%;龔卿禮表示,今年底產能將由3.2萬噸增加至4.4萬 噸,市佔率可望由30%提升至近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0

华润微电子斥资1亿扩大半导体产能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华润微电子(00597,HK)宣布,6月15日,其附属公司北京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与国际公司的合资公司签订了协议,据此,华润微电子将向该合资公司购买位于中国的若干6英寸半导体制造设备,总代价为1亿元人民币。

        华 润微电子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通过其附属公司从事集成电路(IC)开放式晶圆代工业务以及IC设计、分立器件及IC测试机封装等业务,其业务主要分 布在无锡、深圳、上海及北京等地。而北京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作为华润微电子的全资附属公司,其主要业务为IC开放式晶圆代工业务。

        华润微电子认为,上述收购有助于扩大集团目前半导体产能及将其精密及优良的技术水平提升至更高水平,并增加现有产品种类以及扩大集团的收入基础。

        另外,华润微电子最终控股公司华润集团正与该国际企业展开磋商,拟订立一份有条件特许相关协议,转让若干技术至华润集团的八英寸晶圆生产线,而华润微电子则间接拥有该八英寸晶圆生产线19%股权。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6

争夺80万辆产能:一汽重组华晨猜想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17/HTML_985GWDV160TW.html


中国汽车业兼并重组渐入佳境。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一汽集团正在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进行重组谈判。考虑中的重组模式之一是,一汽出资购买华晨汽车集团股份,不排除采取国有资产划拨的方式,最终进入华晨并实现控股。

“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明朗。”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田洪福对上述消息不置可否。事实上,一汽对华晨并不陌生。8年前一汽曾出让金杯汽车(600609.SH)的控股权,由仰融控制的华晨汽车接手。

一汽重组之路并不平坦。由于华晨是辽宁汽车工业的龙头,重组首先要征得地方政府同意。诸如兼并后的人员安置、税收安排等都需要提出妥善方案。特别是华晨直接或间接控制三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了重组的难度。

本报记者还独家获悉,曾与华晨接洽过的广汽集团一直没有放弃这段“姻缘”。广汽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广汽与华晨的接触并没有中断。广汽于5月份与湖南长丰汽车达成重组协议。

华晨80万辆的汽车产能是有重组实力者眼中的“香饽饽”。2009年3月份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如果重组华晨成功,一汽将超越上汽,重新夺回国内汽车业的头把交椅。

华晨融资困局

如果不是因为缺钱,或许谁也没有与华晨重组的机会。

华 晨汽车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集团掌门祁玉民三年前上任以来,进行“多点开花”战略布局。目前有A级车基地15万辆、中华轿车15万辆,金杯海狮12万 辆,绵阳一期建设产能9万辆、二期完成后将达到21万辆,金杯车辆公司10多万辆,华晨宝马扩能之后也可达到八九万辆,华晨汽车的产能已经达到了80万 辆。

布局做大的同时,华晨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2008年华晨汽车的总销量只有28.5万辆,即使以其今年产销30万辆的目标来计算,空放产能也接近50万辆,产能空置率达到62.5%。上述华晨人士感叹,“目前就是缺钱,新产品研发、新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来启动。”

而2009年资本市场的失常,使得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1114.HK)、金杯汽车(600609.SH)、申华控股(600653.SH)几乎丧失融资功能,这也打乱了华晨的融资计划。在一次采访中祁玉民反问记者,资本市场现在这个样子,你叫我能怎么办?

资金瓶颈越来越明显,已经开始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众多华晨的项目却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A级车项目、华晨宝马扩能工程、绵阳基地建设、金杯海狮新品研发等等,每一个要钱的项目都在敲击着祁玉民敏感的神经,也迫使祁玉民对重组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就在一年前,祁玉民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态度十分明确,华晨会坚定不移的坚持自主发展,其他企业想来半路摘桃子(指自主品牌)是不可能的。

而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祁玉民则表示,自己并不排斥重组,只要是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好处,华晨都可以考虑。祁玉民态度变化的背后,有国家推动汽车产业重组的趋势使然,更多的是华晨资金链紧张所导致的。

重组方案猜想

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一汽的收购计划也浮出水面。在最早传言的广汽重组华晨遇阻之后,一汽开始加快自己的收购战略。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重组谈判有可能参照广汽重组长丰的模式,一汽直接进入祁玉民掌控的华晨汽车控股集团。一汽出资入股华晨汽车,实现对华晨的控股之后,也将其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

民族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曹鹤分析,也不排除采取国有资产划转的方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2002年9月由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辽宁省最终掌控着华晨重组的决定权,所以只要和辽宁省达成一致,重组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华晨汽车直接或间接控股华晨中国、金杯汽车和申华控股,拥有华晨金杯、金杯车辆、华晨宝马三大整车生产线及四条发动机生产线,以及华晨宝马,中华轿车、金杯客车等品牌。同时拥有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家,资产总额300亿元人民币,员工3.5万人。

曹鹤分析说,一汽曾是金杯汽车的控股股东,后来退出,所以一汽“走老路”进入金杯汽车可能性不大,因为金杯汽车目前的实际生产资源并不多,所以与华晨汽车集团进行整合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一汽可能也不愿意出太多资金购买华晨股份,所以期待政策上能够进行支持。

另 一方面,由于华晨汽车是辽宁省汽车工业的龙头,所以重组的谈判并不十分容易。消息人士指出,此前在与广汽的谈判中,双方基本谈判完毕,但在最后关头,华晨 提出来要独立发展权,被广汽否决后,谈判陷入僵持。其实这是辽宁省对华晨发展的思路,辽宁省相关领导曾表示,华晨不能离开辽宁,不能离开沈阳,华晨要坚持 独立发展。

此次与一汽的重组谈判仍然涉及这个问题。在祁玉民的规划下,华晨还有宏图大略未实施,不肯轻易让出独立发展的权力,这其中包括自主品牌的长足发展,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融资,从香港的整体回归等策略。

一 汽如果重组华晨,华晨旗下的上市公司如何处置成为关注焦点。曹鹤指出,金杯汽车、申华控股、华晨中国的融资工具作用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重组华晨可能只是改 变了母公司的股权结构,华晨肯定会要求对三家上市公司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华晨此前运作的融资计划,或可以照常进行。

对于资金处于饥渴状态的华晨来讲,一汽未必能够提供充裕的现金。此前有消息称,一汽总经理徐建一曾积极“游说”国资委、发改委以及辽宁省方面,希望获得主管部门的支持。

获 得主管部门的支持,当然是指在政策方面的放行。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钱明华告诉本报记者,重组政策分为两块,一个是整个工业行业的重组政策,包括推 动妥善解决富余生产人员的安置、解决企业资产的划转、解决债务的核定与处置等方面的问题,这是汽车企业重组的大前提。第二个才是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制定 具体的措施。

毫无疑问,原计划7月份出台的汽车企业重组指导政策,将为一汽重组华晨提供指导意见。在解决了包括税收、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后,通过政府的促成,一汽重组华晨的成本或可以大大降低。

但一汽希望通过政策来“摘桃子”的行为或遭到华晨方面的抵制。曹鹤说,华晨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但一汽给华晨的投资并不能确定,因为一汽本身也有自 主品牌,产品与华晨多数是重合的。如果与广汽重组,手握现金的广汽先期投入几十亿都不是问题,可以马上解决华晨遇到的资金难题。

80万辆产能争夺

“就华晨本身的意愿来讲,据我们分析,他们更希望能够同广汽合作。”广汽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曾庆洪在重组长丰的记者会上曾表示,广汽重组是市场化行为,不赚钱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做。广汽重组长丰在工信部重组政策出台之前实施,表明广汽的重组方式仍然是靠现金说话,并不是过多地依赖政策。

虽然此前广汽与华晨的重组谈判遇到障碍,但是双方的接触一直没有中断,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汽仍然希望能够与华晨进行重组,并将成为一汽的竞争对手。

国务院下发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规定,“完善汽车企业重组政策,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这表明,新建汽车项目将无一例外地被暂停,而广汽控股长丰也正是无奈之举。对于长丰这个只有批准产能8万辆,全部产能15万辆的企业,广汽都不惜花重金收购。对于华晨的80万辆产能诱惑,广汽更会不遗余力。

80万辆产能对一汽同样具有吸引力。在一汽集团整体上市预期不断加强的同时,一汽希望能够尽量做大盘子,最终实现以最大的规模整体上市。

振 兴规划中提及的“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目标,如果重组华晨成功,一汽将领先上汽提前实现200万辆的 目标,一汽2008年的产量已经达到150万辆。而如果将华晨的80万辆产能全部盘活,其产能规划已经远远超出了200万辆,这足可以支撑一汽2012年 300万辆的销售目标。

从目前国家收紧汽车产能的情况来看,华晨掌控的80万辆产能,是汽车行业独一无二的优质资源。此外,华晨宝马对希望重组华晨的企业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毕竟与宝马扯上合资关系是既有面子又赚钱的买卖。分析人士指出,类似重组事件中,外方公司的中方合作伙伴发生股权变化或更换合作伙伴,基本都没有政策障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8

5000万吨产能宏图 台泥瘦身抢攻华南市场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7/HTML_T3VA8WH9A8G5.html


7月10日,台泥在广东英德厂正式推出品质服务中心。

辜成允热情地与当地政府官员拥抱,在随后的午餐上,他挽起袖子,一一与来宾敬酒。在来到与记者约定专访的地点时,依然红光满面。

这位顶着台湾“世纪豪门”光环出生的世家公子,自2003年从父亲辜振甫手中接过台泥的掌门印以来,就全力冲刺大陆市场。

现在,他终于可以说,台泥用了五年时间,做到了大陆水泥三甲的位置。

然而,这并非可以成为松口气的理由。对于台泥2008年的业绩,辜成允用了“非常不满意”五个字。

尽管早在去年底,国家就提出了4万亿救市措施,其中大部分投向基础建设领域。按此逻辑,水泥行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然而,整个第一季度,如像其他水泥同行一样,辜成允并没有明显感受到投资拉动带来的春意。直到5月、6月,投资力度带来的效果才开始逐渐发酵。

“我想,对于整个大陆水泥业来说,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辜成允说。

寻找收购机会

眼下,业内最焦点的话题是,由于前段时间的大规模扩产,水泥业会否大面积出现产能过剩的危机。事实上在华东等区域价格战早已打响,在浙江一些地区,甚至价格低到了每吨220元左右。

辜成允认为,中国水泥产业集中度低,是非理性竞争的重要原因。尽管中国水泥业的产能已经超过人均一吨的水平,处于产业周期中的高峰状态,但这其中有大量的落后产能将面临淘汰。

因此,台泥的选择仍然是,继续扩大在华南地区的规模以带来成本优势。

7月9日,辜成允拜访了与英德邻近的韶关市。

台泥已经计划将在该市曲江区乌石镇投资超过30亿,建设4条日产6000吨生产线,使之成为继广东英德、广西贵港以及福建福州后,台泥在华南布下的又一颗重要棋子。

与此同时,台泥在佛山和东莞的水泥粉磨站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

目 前,华南地区的水泥业呈海螺、台泥与华润三大巨头鼎立之势,而按照2008年的产能来算,台泥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水泥老大。但是辜成允认为,“优势还并不明 显,虽然做到了华南第一,但占有率还不到20%。按照我们的分析,只有在区域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才可能真正发挥出最大的规模效应。所以,台泥下 一阶段的目标,仍然是围绕着华南地区来做大。只有在我们认为华南市场已经非常稳固的时候,才会计划进入其他区域。”

台泥刚进入大陆的时候就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2004年到2008年,在大陆的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吨。

到2008年年底,包括粉磨站和矿渣粉磨站在内,台泥在大陆的产能超过了2650万吨。

现在,台泥的第二步计划是,到2012年,在大陆的生产能力超过4000万吨,再加上台湾大约1100万吨,在总体产能超过5000万吨。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开拓新基地的同时,辜成允还在积极物色并购对象。

“我们是在很积极地跟所有可能的对象进行接触。不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并购就如同结婚一样,讲究两情相悦,所以我们并不会去强求,而一旦有机会,也决不放弃。”辜成允说。

在2007年末,台泥以2.5亿收购了同在香港上市的嘉新京阳水泥。

虽然此举连累了当年的财报表现,但辜成允认为值得。“台泥福州厂只是粉磨厂,附近没有石灰石储备,而嘉新水泥位于江苏句容,并购之后,可利用两地的航运设施,为福建台泥提供低成本的熟料渠道,甚至比直接从华南供给还要低。

“目前华南市场三大巨头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特别是目前行业景气度没有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对于一些小水泥企业来说,生存压力将会加大。”数字水泥网一位行业分析师认为,下阶段华南水泥市场将逐步走向并购、兼并,进入重新整合的阶段,“这可能为台泥的并购提供机会”。

瘦身运动

随着将主业发展重点移师大陆,辜成允还在台泥集团进行了一场清理运动。

台泥集团,不仅在台湾水泥市场占据着50%以上的垄断地位,还曾涵盖水泥、电力、环保、物流、化工、电信、有线电视等十数个产业,是台湾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然而,随着台湾市场逐渐萎缩,台泥开始陷入困境。

更为要命的是,之前花大钱进军的电信、有线电视等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赢利,反而增加了台泥的经济负担。

不破不立。辜成允做出了壮士断臂的决定——“确立以水泥为核心主业,坚决处理非核心产业”。

“ 我们先是打包卖出了四家无线电视公司,然后再把主要的化工公司信昌化工推上市,使它变成一个独立公司。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化工公司叫台泥化工,与信昌化工 有产业链互补的关系,我们也计划在合适的时机把它注入信昌化工。这样就可以把跟台泥主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公司做一个剥离。”辜成允说。

而接下来的一个步骤,则是处置那些已经不合适继续生产的水泥厂。

辜成允介绍,“台泥在台湾还有两块很大的地盘,分别在新竹、屏东地区以及花莲,由于这两间水泥厂现在都已经在市区里,我们现在很积极地在做土地使用变更,希望让它变成住商用地,然后转到开发商中去,如果顺利的话,这部分所获得的资金也可以用于扩充水泥主业。”

现 在,如果把台泥集团的主业划一个圈,那么最里层,也就是最核心的无疑是水泥以及与之联系紧密的发电、环保产业,包括台泥、台泥国际、和平电力、达和环保 等;圈的第二层是技术、建设及信息化平台,包括士敏工程、光和耐火、光和建设、台泥资讯等;而圈的最外层则是物流服务平台,包括了通运仓储、达和航运及和 平港等公司。

“在把一些不相关产业剥离后,这将使我们的资金使用更为集中,业务更加专注。”辜成允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