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載:皮海洲:在中國股市中股民的名字就叫「獻血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a9deb01017lwb.html

最近,「新股濫發」現象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繼涪陵榨菜、洽洽瓜子、金字火腿之後,如今,紅棗、撲克也都要發股上市了,駕校、洗腳公司也在躍躍欲試。中國股市演變成赤裸裸的圈錢場所。

  財經名博博主沙黽農對此深有感慨。12日在 博客上發文,建議將「投資者」改名為「被融資者」,以此來體現中國股市對融資功能的重視。筆者也有同感,不過,對於老沙將「投資者」改名為「被融資者」的 提議卻不敢苟同。這個改名除了有些老沙作為文化人的「文縐縐」之外,感覺並不是特別貼切。

從 狹義的角度來講,「投資者」是對股民的一種稱呼,一種尊稱,是監管部門送給股民的「高帽子」。實際上,這個稱呼本身就不貼切。試想股民進入股市,有幾個真 是奔著「投資」而來?其實大家都是來投機的,並且,就中國股市而言,也沒有幾隻股票是值得投資的。也許真正的投資者根本就不會進入中國股市。因此,稱股民 為「投資者」,既是對股民的高抬,同時也不乏美化中國股市之意。其實,股民就是「民」,更適合目前中國股市對股民的定位。

  老沙將「投資者」改名為「被融資者」,也即將股民的名字叫做「被融資者」,這個叫法,僅從融資的角度來考慮,是合適的。但股市不只有融資,還有其他的方面。這樣「被融資者」的叫法未免過於狹窄。以筆者之見,將股民的名字定名為「獻血者」更合適。

  中國股民首先是向上市公司「獻血」。這一點體現的是股市的融資功能。在這個環節,股民作為「獻血者」來說,扮演的就是「被融資者」的角色。比如,在過去的20年裡,股民為上市公司「獻血」3.7萬億元。其中,僅去年一年,就「獻血」1.02萬億元。而且,近年來,上市公司從股民身上「採血」,使用的「針筒」都是「三高」牌的,一次抽個夠,讓股民不僅體虛,而且腎虧。

  其次是向大小非「獻血」,這是經過2005 年股改、中國股市全流通後,中國股民「獻血」的又一主要對象。股權分置時代,大小非不能上市流通,股民無須向大小非「獻血」。但股改過後,大小非都可以上 市流通了,股民就成了天然的「獻血者」。正是因為有了股民的「獻血」,不僅國企的大股東們可以大把大把地套取現金,那些民營私營企業的老闆們也因此一個個 成了億萬富翁、十億萬富翁乃至百億富翁,成為中國的首富。而且在向大小非「獻血」的過程中,不僅中國的大小非從股民的身上大量吸血,甚至就連高盛這樣的老 外,也被中國股民的血液滋補得異常滋潤。如海普瑞上市一年,股民們損失慘重,而擁有9000萬海普瑞解禁股的高盛,卻可以淨獲利30億元以上,高盛的獲利就是中國股民們獻出來的「血」。

  其三是向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獻 血」。雖然股民與投資基金等機構一樣都被稱為是「投資者」,但股民顯然是機構的「菜」,股民的「血」也是為機構準備的。比如,投資基金名義上是為基民理 財,實際上就是寄附在基民身上的吸血蟲,靠吸基民的血過日子。如2010年,投資基金總共才賺了51億元,但管理費卻收了302億元;而2008年基金公 司甚至虧損了1.5萬億元,但當年提取的管理費高達307.32億元。這些高額的管理費,就是股民們獻出來的「血」。

  此外,是向上市公司高管們「獻血」。一些上市公司儘管業績不佳,有的業績下降,有的甚至虧損,當然也有的公司雖然業績增長,但對投資者卻一毛不拔,然而這些公司高管的薪酬卻大幅增長,年薪甚至高達數百萬,上千萬元。這些公司高管之所得,同樣就是股民們獻出來的「血」。

  所以,在股市裡,股民就是「獻血者」。而且,在這個「獻血者」前面,還可以加兩個修飾詞,即股民就是「萬能的、義務獻血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