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吃吧! 嘗出不同人生況味


2015-12-07  TWM

環遊世界追逐美食,為了什麼而要賦予深刻意義?除了「旅行」與「讀書」,還有什麼方法擁有超過一個「人生」呢?

與往年相較,今年我旅行得特別頻繁。最遠去到了北歐、夏威夷,東京也訪了三次。依照我的貪吃習性,每次旅行,尋吃是必然的;透過吃,我也似乎更能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

真是如此嗎?

拜讀詹宏志先生的新作《旅行與讀書》後,我開始反省自己是否為他所說的「背著『家鄉之殼』去旅行的人」。我參考了什麼指南?我如何安排餐食?我又如何決定怎麼探索當地?

詹先生自稱為書呆子,「相信凡事書中都有答案」,踏上旅途往往是因為讀到一段觸動心靈的文字,實際造訪目的地則是「兌現」書中世界的時刻,旅行與讀書也因 此來回驗證。書本把他帶到了托斯卡尼的牛肚包攤販、佛羅倫斯的家常小館與日本賢島上已褪去風華的高級法國餐廳;我則成為他的讀者,想像他描述的食物滋味, 描繪他品嘗食物的情境。詹先生必然透過了吃,體驗了他者的人生。

如果我通常參考米其林或世界五十大餐廳的評鑑,異地風光也只是在餐廳與餐廳間瀏覽,這樣的旅行,確實太狹隘了。我不禁想到「culinary jet-setter」(美食空中飛人)一詞,此等美食愛好者,願意為了追逐名廚或名餐廳而環遊世界,但在滿足摘星欲望後,對於當地飲食文化了解多少?對 於異國生活況味又有多少領悟?

更可惜的是,如詹先生在一篇訪問中所批評,在網路寫作氾濫的情況下,大部分旅行只是「實踐一個行程的清單」,清單無所不在,清單互相影響,旅行於是失去個人見解,旅人因而沒有內省,也不再與自己對話。

且借用詹先生充滿智慧的話語作結:「只有一個人生是令人不滿足的,我們誕生之際時空已定,人生也就跟著『註定』,還有什麼方式能讓我們擴大實體世界與抽象世界的參與,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旅行重要的是享受過程,而非實踐清單。

Liz 高琹雯

擁有法律人的完整履歷,卻不想當法律人的貪吃鬼。曾至哈佛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卻發現自己熱中於一切與飲食相關的事物。「美食家的自學之路」部落格格主,「伊莉莎白 生活醬料提案」創辦人,著有《我的日式食物櫃》。

撰文 / 高琹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