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建設中銀的業績比較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258
工商的業績微升,建設的業績微跌,看似工商優於建設,現在比較同分析一下中銀業績出埋,加返上去(億) 工商 建設 中銀純利 667 558 434每股盈利(半年) 0.2 0.24 0.16淨資產 6136 5045 4708每股淨資產 1.84 2.17 1.85市值($) 17700 13300 9700股價($) 5.29 5.91 3.81市盈率 12 11 11市賬率 2.5 2.4 1.8上次果篇有誤算,冇考慮到市值同股價係港紙,其他數字係人民幣,今次修正返現在這個數字說明3隻野股價都唔算好貴,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工行可以每年12%,建行中行可以有11%的速度成長,前兩者市盈率低市賬率高,說明兩銀行的資產盈利效率明顯高於中行 工商 建設 中銀每股盈利 0.19->0.2 0.25->0.24 0.17->0.16每股淨資產 1.8->1.84 2->2.17 1.83->1.85工行的盈利上升,市場認為它必然比盈利下跌的建行為佳,當然這是市盈率的理論,但是建行的資產增加得比工行多得多,可以非常肯定的講句,建行的表現遠優於工行市場點解要放出相反的論點?散戶賣建行買工行時,自然有人做相反動作中行每股淨資產微升0.2,比工行仲差任何時候銀行的盈利數字都是銀行自己隨口up,外人無從考証,雖然資產數字都隨口up,但自由度會較低,經濟保守的銀行,多數揸債券等進行安全套息,資產數字應比盈利實在現在再進行質量分析(這部分是重點)(億) 工商 建設 中銀 09 08 09 08 09 08客戶存款 95331 82334+16% 76100 63759+19% 62528 51021 +23%客戶貸款 54364 45720+19% 44092 36836+20% 42058 31897 +32%貸存比率 57% 56% 58% 58% 67% 63%淨息差 2.13 2.88 2.36 3.16 1.93 2.55可以看得出,工建銀行的貸存比率是相近的,但息差相差好大,工商在存款未增加前,仍大力貸款,而且是以很低的利息借出,谷盈利的意圖非常明顯,而建行每借出一蚊貸款,背後都有相同比例的存款存入,代表銀行經營穩定,息差比工行高,証明建行有嚴選貸款對象, 中行同工行有同樣現象,問題係中行貸得更誇張,而且貸存比率高達67%,由於香港中銀的貸存比率是58%,因此大陸部分的貸存比率實際上不比招商低,非常 危險,雖然中行新增的貸款很多數是針對國企,但國企貸款是不是不良由阿爺說了算,實際上唔準時還,還住借據先,都唔計入不良貸款,加上可能爆炸的樓按,貸 存比率高會好唔掂請容我在此加上一個溫馨的小插曲,最近爆煲的展鴻控股(572),即係中國包裝,佢有好多錢係同中銀某支行的經理借的,要重點講一次,係同中銀的某 支行的經理借的,是以支行經理名義而非中銀支行的名義,大家知乜意思啦,展鴻爆煲的原因似乎係假現金,展鴻的鰻魚大佬都出同樣問題,因此我蝕到阿媽都唔認 得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30/LTN20090430651_C.pdf基本上銀行的撥備額是隨意的,冇乜觀察價值,但是只要平時小心慬慎,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建行有個呢個步驟,最低的不良貸款率証明了呢點(億) 工商 建設 中銀 09 08 09 08 09 08淨利息 1160 1318 1025 1111 747 815手續費 277 245 234 202 230 224可以看到建行的淨利息收入跌幅比工行少,相反工行的手續費收入升幅比建行大,現在出現一個問題,賺一蚊的利息比一蚊的手續費,邊個更好?我認為賺利息遠比賺手續費重要,原因很簡單,貸款是有年期的,利息長賺長有,而手續費往往是一次性的,況且我比銀行收利息,個心可能冇乜野,但我比銀行收手續費,我實咒死佢所以我一向對以收手續費為主的招商銀行評價很低講返中行,佢如此強力的加大貸款力度,淨利息降速先勉強比工行慢,建行輕鬆放貸,淨利息只少8%,由於加大貸款力度,客戶數目理應更多,但手續費冇增加,捉到鹿唔識脫角工行同中行有交數的嫌疑,中行可以說成做數添我持有的是中行而非建行,非常遺憾中行本來可能從外國經濟復甦得益,問題係佢貸存比率太高,冇餘力捕捉機會說了咁多,中行係三間之中最差的銀行,但佢有個決定性的優勢--平原本我對中銀,工商同建設的估價分別為3.67,4.1同4.52,現在資產淨值改變,現修改為3.71,4.2同4.9,已在試算表中更新好似1月尾,中銀股價2.07,而工商3.35,建設3.85,中銀"平"的優勢對工商30%,對建設35%,所以近期的股價表現先遠超工建,以現 價來說,中銀"平"的優勢仲有20%,己經追落後成10%,人人都知中銀垃圾,但又唔知比左個垃圾不如的估價啫,仲有20%追落後的能力,問題係中銀應唔 應該買,答案係唔應該,因為大陸中銀的處境其實非常危險,貸存比率勁高,樓市又海綿咁,可能成為阿爺近期的一大負擔,其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原則,再抵都 唔買雖然話危牆,中銀有阿爺照住又唔會衰到執粒嘅,最多打腫咁其他兩件?算抵買,但回報唔會太高,比起其他不過幾十年嘅話邊買間都冇問題睇過中銀業績,我好失望,而我打算將中銀的實貨存返入銀行換馬
Next Page